2020年6月19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上的发言中提到:“一年多来,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全球经济低迷等不利因素影响,但‘一带一路’合作逆势前行,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可喜进展。”承载着“互联互通”重任的“一带一路”上的桥与路被点名表扬。对它们你了解多少呢,快来一起看看吧~
▲ 2019年5月31日拍摄的中俄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界河公路大桥。(图片来源:新华网)中俄黑河公路大桥全称是中国黑河—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跨黑龙江大桥项目,该项目设计由中俄双方合作完成。起点位于中国黑龙江省黑河市长发村,终点位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卡尼库尔干村,全长19.9公里,中方境内长6.5公里,俄方境内长13.4公里,标准为二级公路。
该桥于2016年12月24日开始建设。2019年5月31日完成合龙 ,11月28日,大桥中方境内工程交工。该大桥是中俄界江黑龙江上首座现代化公路大桥,建成后将形成一条新的国际公路大通道,实现中俄两个地级市直接互通互联,为“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以及黑龙江丝路带建设增添重要跨境基础设施。▲ 2017年4月26日航拍的同江中俄铁路大桥主桥。(图片来源:新华网)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工程于2014年2月26日奠基,是中俄首座跨界河铁路大桥,设计铁路年过货能力2100万吨。大桥全长7193.71米,其中跨江大桥主桥全长2215.02米,中方境内1886.45米,俄方境内328.57米。
2018年10月13日,黑龙江特大桥最后一吊钢梁安装到位,标志着同江中俄铁路大桥中方段工程全部完成。建设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可使同江口岸与俄罗斯下列宁斯阔耶口岸连接,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贯通,东连远东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西通欧洲大陆。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建成后,将极大地推动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不仅可以缓解满洲里、绥芬河口岸的货运压力,又将使我国新增一条对俄铁路货运通道,从而与绥芬河、满洲里形成了我国东北地区对俄开放的金三角。本项目实施可以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和同江市的口岸群体优势,提高佳木斯乃至黑龙江省的整体对外开放水平,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开拓俄罗斯市场并向其腹地延伸,参与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图片来源:齐鲁晚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下首个落地的基础设施项目、也是中国企业在欧洲承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全长约300公里,连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至黑山共和国边境城市比耶洛波列,是泛欧11号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8月18日,该公路举行通车仪式,标志着这一项目的正式完工。当天,塞尔维亚国家电视台对E763高速公路通车仪式进行直播报道。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还坐上敞篷巴士,成为E763高速公路通车后的第一批乘客。塞尔维亚地处欧洲东南部,拥有8个陆上邻国,号称“欧洲的十字路口”,但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严重制约了当地发展。近年来,塞尔维亚持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来自中国的技术和经验为塞尔维亚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支撑。该项目的建成通车,是中塞双方通力合作的结晶,也必将成为中塞传统友谊的新象征。▲ 2019年9月10日,测试列车抵达肯尼亚麦马修站(图片来源:新华社)内马铁路是肯尼亚2030年远景规划的旗舰项目,同时也是东非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引出,延伸到达肯尼亚与乌干达之间的边境城市马拉巴,全程采用中国标准,客运设计时速为120公里。
2019年12月17日,肯尼亚内马铁路一期举行货运通车仪式,第一列货运列车将由内罗毕车站发出,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将前往站台,亲自挥动信号旗指挥发车。国务委员王勇作为习近平主席特使出席内罗毕—马拉巴标准轨铁路一期货运通车仪式。内马铁路是“一带一路”铁路建设的标杆工程,而货运功能是铁路运输最强有力和不可替代的优势。内马铁路一期货运通车,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海外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雅万高铁建造中正在进行箱梁提运。(图片来源:中国电建网)雅万高铁全称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项,全长150公里,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
2019年9月24日,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项目全线首座连续梁顺利合龙。2020年3月,印尼雅万高铁项目的第二座隧道——5号隧道已经顺利实现贯通;5月,该高铁首个多跨连续刚构完成合龙。建成通车后,雅加达至万隆的通行时间将由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该项目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尼海洋支点战略对接的重大项目,也是中国高铁全方位整体走出去的第一单。
海外丨肯尼亚内马铁路一期通车,东非铁路大动脉建设又向前一步
围观丨铁板?铁刚?铁钢?……塞尔维亚“老铁”没毛病!
项目丨“一带一路”又添新地标,这个非洲码头什么来头?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作者/林徽东
责编/刘婷 审校/陈晓宇 监制/李雨思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