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难难难难难难难
中欧投资协定是一份什么样的协定?
自2013年开始,欧盟和中国举行投资协定谈判,至今谈判近7年,到今年5月底共举行了29轮谈判,仍没能结束。去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布鲁塞尔与上届欧盟领导人会晤时达成时间表,决定到2020年底前完成谈判。
由德国总理默克尔牵头,原计划于9月中旬在莱比锡举行的第一届欧盟27国领导和习近平主席之间的欧中峰会,重要日程之一,应该是签定中欧投资协定。
但峰会在6月初被无限期推迟,疫情的未知因素是众所周知的原因,投资协定谈判不能如期完成,恐怕至少也是背后的原因之一。
据德国工业联合会去年底发布,中方已经在2018年夏天提供了一份供谈判的协议草案,但欧盟方面认为草案内容只是中国已经在履行的国际义务,不能满足欧盟要求。
另据德国工商大会在今年5月份发表的一份声明,欧中投资协定谈判原则:“质量优先于速度。协定主要目标是加强贸易和投资的法律保障和稳定的框架条件、减少市场准入方面的障碍和不对称、消除歧视、非法国有和不公平对待。
▲ 图源:中国政府网
首先,公平公正的谈判需从实际出发,以互相尊重对方国情为前提。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中国放弃社会主义特色,完全去国有化,奉行西方自由市场主义,这是异想天开。
更何况,即使在西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特别是德国法国等传统社会或国有成份比较多的国家,国有比例至今依然不低,国家干预也随时可见,政府对特殊行业的补贴照样不少,如果罔顾这一事实,达成协议根本就是空谈。
其次,平等原则应该是以相互承认为基础。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多年中切实履行入世承诺,在改革经济体制、坚持对外开放、促进自由贸易和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做了不懈努力。
第三,谋求保护必须双向对等互惠互利。虽然与欧盟对华投资相比,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金额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欧盟还是不断出台主要针对中国的投资限制措施,使中国对欧盟投资举步维艰,投资额急剧下降。
据柏林墨卡托中国问题研究所4月公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对欧盟投资下降了33%,只有120亿欧元。报告称投资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欧盟的投资限制,“虽然中国企业仍有浓厚并购兴趣,但投资监控使并购很难得到批准。”
相关链接:
来源/欧洲时报德国版
责编/陈晓宇 监制/李雨思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