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代表委员话丝路丨进博会如何“稳中提质”?

从“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到“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外资外贸的部署任务有所不同,而有一个关键词再次被提及,也成为近年来外贸外资发展的重要助力——进博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其中的第一项“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就提出了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重大展会。

作为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如何让进博会越办越好,并且持续释放溢出效应,是近几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作为进博会永久的举办地,上海最近发布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更是对虹桥商务区提出了新定位新要求,也为放大进博效应提供了更多创新举措。

为进博会“越办越好”建言

全国人大代表、东浩兰生集团上海外经贸商务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章伟民是会展业的资深代表。他从举办第一届进博会起,就开始为进博会提供具体的建议,今年也不例外。

章伟民告诉记者,配套支持政策是进博会越办越好的重要保障措施。自首届起,税收优惠、通关便利、市场准入等多项配套支持政策就陆续推出,为推进进博会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这四大平台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不过,有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仍然会遇到问题,比如政策信息不明确、政策实施带有附加条件、进口政策配套与市场要求尚存差距、一些商品市场准入条件的开放度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等。

对此,他建议相关职能部门通过积极的调研,针对进博会在办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与困难,研究制定具有现实性及前瞻性的配套政策。

除了进博会本身的筹办,平时与商务系统接触较多的章伟民还注意到了一个细节,“现在海关的数据不愿意详细开放给商务部门,这让商务领域的分析工作因缺少足够的数据而存在较大难度。”

章伟民表示,要让外贸提质增效,加强进出口微观数据共享很重要。而商务部及其地方商务行政部门亟需精确掌握进出口企业在国别、商品市场和结构、贸易方式等方面的海关微观数据,并根据企业的具体进出口情况精准落实稳外贸政策,优化外贸结构、改善外贸环境、强化政策保障、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促进中小企业深度融入供应链。

在疫情的背景下,线上线下同步举办展会成为常态。他认为,加强相关数据共享也能更好促进线上线下展会融合发展,并加快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等新业态、新模式方面,找准外贸工作在国家大局中的方位和着力点,进一步展现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的更大作为。

对此,章伟民提出了三点具体建议,包括: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条例》以及海关总署的相关规定,按期提供“有关企业具体的进出口信息”,海关总署和商务部共建专门常设机构。

溢出效益如何持续扩大

作为一名在纺织领域深耕多年的外贸人,全国人大代表、东方国际集团东方国际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也早早准备好了分别以“进博会”和“上海虹桥商务区”为关键词的建议。

在王伟看来,进博会是全球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综合展会,作为展会业态新模式,缺乏可供借鉴的全套先进经验。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仍处于不断探索中,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溢出带动效应的承载主体有待优化,溢出效应的配套服务设施有待完善,贸易便利化政策的创新性有待增强。

针对这些问题,她提出的第一项建议即聚焦打造重点项目平台。

作为虹桥商务区全力打造的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的重大核心项目,虹桥进口商品交易中心是所有“6+365”常年交易平台中体量最大、政策最集中、未来期望最高的平台。

王伟建议,通过完善跨境电商新零售与跨国采购新业态产业链,形成批发零售相结合、平台内外相结合、境内境外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贸易方式,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更好的对接国际市场提供渠道和服务。

其次,重点完善基础设施硬件建设,构建立体互联互通的物流体系。加强上海“海陆空”三港建设,构建顺畅通达“长三角、全国、亚太”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为进博会“买全球、卖全球”提供物流保障。开辟从“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到虹桥的中欧班列上海线,零距离对接进出口商品集散地,促进双向物流、供应链互相对接等。

王伟还提出,积极改革创新加快配套政策落地。比如针对虹桥品汇等6+365平台出台相关新型贸易政策配套,针对性对接自贸区新片区政策。对入驻的企业开展转口贸易或离岸贸易的,参照自贸区设立银行离岸账户,开通外汇结算等功能,予以贸易便利化支持,从而使得进口商能够便捷地通过虹桥进口商品集散地辐射亚太等。

另外,她还建议加大一线政策效应的调研反馈,推动税收等政策优化。目前对开展保税展示交易的商品是按照销售价征税,该征税的税基和到岸价相比较高,故该模式没有成本优势,在实际操作中,基本上没有起到压低零售价的目的,建议对保税展示交易的商品按照到岸价征税,或按照跨境电商零关税、综合税率70%的征税模式征税。

近期公布的《总体方案》明确了“一核两带”的发展格局,其中最主要的“一核”就是上海虹桥商务区。《总体方案》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包括,在进博会期间实行的创新政策“升级”为常态化制度安排、开展国际人才管理改革试点等。

王伟也颇具针对性地提出,要将进博会溢出效应与虹桥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功能结合在一起,要以建立多个千亿级产业的国际贸易集散中心为目标。

第四届进博会稳步推进

在上海持续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大背景下,第四届进博会各项筹备工作没有停下脚步。目前,第四届进博会的签约面积已超过规划面积的60%,其中丹麦知名的消费品企业乐高和医疗企业诺和诺德已完成签约。

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亚太高级副总裁蒋颖表示,未来5年,扩大内需、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需要进博会这样365天永不落幕的平台,便利高质量产品进入中国,也会促进中国市场供给端的效能提升,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得益的是老百姓和市场主体。与此同时,进博会也是让展商变投资商的平台,让外商全面耕耘中国市场的纽带。

全国人大代表、奥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汤亮则提出,进博会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在上海连续三届成功举办后,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窗口效应”已充分显现。

从服务国内大循环的角度看,前三届进博会按一年计的累计意向成交额总计超过2000亿美元。众多全球好货、优质品牌、创新资源集聚中国,有力地推动了国内供给结构的持续改善和消费升级,有助于稳住我国外贸外资基本盘,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满足国内多元消费需求。同时,通过深入分析国内产业升级需要,进博会有针对性地引进国际先进产品、技术和服务,有助于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汤亮还表示,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角度看,进博会引进高端产品和高能级企业,吸引包括国际商品、资金等要素源源不断进入中国,为外商投资搭建广阔平台,助力各国企业拓展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分享了大量发展机遇。通过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进博会的四大平台作用不断凸显,也为支持经济全球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搭建了国际公共平台。


建议将“空中丝路”纳入“一带一路”倡议规划

“十四五”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十大建议

阿根廷媒体眼中的进博会:机遇与挑战


来源丨第一财经

责编丨曹家宁 监制丨李申

投稿/纠错: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们:hr@yidaiyilu.gov.cn


本文版权归“中国一带一路网”所有
转载请留言

全国政协常委楼继伟:中国金融机构应该沿着“一带一路”大力“走出去”

丁一凡:2021年“一带一路”建设将保持上升势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