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吉利汽车“胜人者先自胜”:跨界合作求技术 观念转变是根本

刘逸伦 中科财经 2022-10-19

市场在变化,自主品牌“一哥”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话语权不再,能否在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实现成为强大的“全球汽车集团”梦想?


两千两百多年前成书的《吕氏春秋》中《先己》篇讲述了欲要成事须先正自身,如此才能顺应世间之理,“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在2016年强调中国“质”造的吉利汽车(00175.HK),也曾以“自胜者强”(语出《道德经.三十三章》)为口号推出精品车型。


2021开年以来,稳居自主汽车品牌前列的吉利汽车终于下定决心在智能电动汽车赛道加速前进,但面对特斯拉、国内造车新势力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大厂入局造车等势态,落后一个身位的吉利汽车想在该赛道博得一席之地不无困难。



跨界合作


3月2日,百度(BIDU)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共同成立的“集度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度汽车”)具体信息曝光,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百度控股55%,吉利控股持股45%,法人代表为百度方人士夏一平,注册资本为20万元。


集度汽车为百度智能汽车品牌名称,据悉该名字是由百度AI计算而得。有百度内部人士透露,百度用AI算法先后为造车公司起了100多个名字,经过多轮筛选后,最终将名称确定为“集度”,其品牌释义为“集百度能力之大成”。


与外界猜测不同的是,集度汽车的“集”字并非取自吉利汽车“吉”字的变称。另外,在集度汽车董事席位安排上,董事长梁志祥、董事兼总经理夏一平、董事何俊杰、监事周欢均为百度方人士,而吉利控股现任总裁安聪慧任董事,吉利控股常务副总裁、首席财务官李东辉任监事。同时,威马汽车董事王震宇也出任集度汽车董事。


吉利控股自然有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集度汽车的核心竞争力是百度在AI领域的技术积累,比如Apollo自动驾驶系统、小度车载、百度地图等方面。而在自动驾驶上,百度Apollo系统是国内在自动驾驶领域在产品、技术、路测方面积累较为全面的系统之一。目前百度已推出了ANP领航辅助驾驶系统、AVP代客泊车系统以及自动驾驶计算平台ACU等。


而上述智能化领域技术的欠缺恰是吉利汽车发展智能电动汽车的最大阻碍,吉利汽车亟需补足相关智能技术。


就百度和吉利控股的合作,亿欧汽车分析师王瑞认为对于互联网厂商来说,资质、建厂、经验都是短时间内无法具备的造车能力,而对于传统车企来说,通过人工智能计算等科学技术激发数据效用的能力是薄弱的,以往来说大部分软件体系均外包给博世、大陆等供应商,现在汽车软件体系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接入互联网厂商成为必需,双方均是借势。


对于这一合作模式,王瑞持乐观态度:“相较于造车新势力来说,互联网厂商与传统车企合作更有优势。造车新势力造车是从0到1的过程,但互联网厂商与传统车企的合作是1+1>2。在后者的合作模式中,双方各取所长,‘1’本身就存在,只需找到彼此之间的‘+’号寻求协同发展便可,相较于前者这是更简单和高效的合作方式。”


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认为,“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期,还没有成熟案例的情况下,互联网厂商与传统车企的合作更多的是一种尝试与试错。百度拥有技术优势,吉利控股有造车经验,双方的合作可大幅度降低风险。”


有鉴于此,今年伊始,欲在智能电动汽车占有一席之地的吉利控股便动作频频,与百度“联姻”之前就开始了合纵连横。


1月11日,吉利控股宣布与百度造车;1月13日,吉利控股联手富士康组建合资公司;1月19日,吉利控股与腾讯签署战略协议,围绕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底座、数字化新业务及低碳发展等领域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1月29日,吉利控股与FF法拉第未来官宣合作。



销量下滑


吉利控股与百度造车合作消息一出,百度股价大涨,但吉利汽车股价却表现平平。随着产业外部环境日渐明朗,纵然吉利汽车冠绝传统燃油车国内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号召力却差强人意。


尽管受到疫情和降补双重影响,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却表现亮眼。2021年3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了超过550万辆;去年销量增速达10.9%。


在大势向好的情况下,吉利控股旗下纯电动汽车销量在去年却不升反降。1月6日,吉利控股公布2020年全年汽车销量数据,其中几何A、几何C、帝豪EV、帝豪GSe等新能源及电气化产品总销量仅为68,142辆,同比2019年11.3万辆大降四成。其中数据显示,2020年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汽车高端品牌“几何汽车”全年累计销量仅为10,328辆,不及某些造车新势力同类产品一个月的销量。


与此同时,吉利与沃尔沃汽车合营插电混动的领克汽车表现良好,去年领克汽车销量超17万台,同比增长约37%。但今年该类型汽车可能受到上海新政策很大影响。近日,上海市政府出台了新政策,自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通过上海市交通委组织的月度拍牌程序获得车牌的消费者,在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时将不再有资格获得免费的新能源汽车牌照。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随着上海2023年的插混不免牌照,政策预期的效果将凸显,上海的插混不免牌政策会降低插混需求。更多企业以此为信号,减少插混产品的投放,进一步加大纯电动车的增量。未来插混的市场增长幅度将逐步放缓,纯电动车的发展会进一步强化,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转型。


此外,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合营推出的还有另一高性能轿跑品牌“极星”,其中极星2为纯电动车售价33.8万元起,主打欧洲市场。在国内,消费者对于对标BBA新能源汽车的极星品牌认知度并不高。


目前,在吉利控股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已超8个,包括几何汽车、极星汽车、枫叶汽车以及与戴姆勒集团在未来推出的Smart,另外在商用车集团中还有远程汽车和伦敦电动汽车。


不难看出,此前吉利控股仍希望用原来传统燃油车“多线并举”的打法来赢得市场——推出多车型、多品牌却没有着意于爆款。面对汽车产业发展变革大势,有言论认为吉利汽车打造众多新能源品牌,每一个品牌均需耗费资源、人力和时间,无法将资源集中,这可能会削弱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突破力度。



急速追赶


吉利控股旗下新能源汽车大多为插电混动或油电混动,是在传统燃油车基础上进行改造而不是生产纯电动车。一定程度上透露出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吉利在汽车发展战略上摇摆不定。


2015年11月,吉利控股提出“蓝色吉利行动”,并宣布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然而实际结果并不理想,2020年新能源及电气化车型仅占总销量5.16%。


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认为:“吉利汽车需向互联网公司、造车新势力学习制造‘热点’的营销能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消费者对于造车新势力的品牌忠诚度和认知度明显高于吉利,用户黏性较强。但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传统车企与新势力造车观念不同,也正因如此,前者是按部就班造车,后者则会根据消费者需求,快速更新迭代并推出高质量服务。”


对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趋势的判断,导致起步较早的吉利汽车在销量上已落后于造车新势力。


今年2月20日,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在内部演讲中确认,吉利控股将组建全新纯电动汽车公司,正面参与智能纯电动车市场的竞争。据悉,新公司将独立于传统汽车部门,对SEA浩瀚架构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和更新,并以不同的方式获取市场数据,以开发相应的电动车车型。此外,新公司还将组建独立的全新销售团队,融合直营和经销商两种方式,以直接控制价格和库存。


新公司将在管理架构和销售营销方面带来怎样的变化?《中国科技投资》向吉利汽车及吉利控股致函,截至发稿前,未获回应。


除了管理、营销等方面,吉利控股发展智能电动汽车最重要的环节是获得技术突破。这一点,李书福说:“软件定义汽车,就是要让汽车可编程……吉利汽车公司已经非常重视软件定义汽车的战略价值,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广泛布局,并正在向纵深推进。”


今年2月24日,吉利汽车发布与沃尔沃汽车“合而不并”的公告,提出一系列业务合并及合作,双方多围绕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及业务合并展开合作。对此,有分析人士称,沃尔沃汽车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技术累计并不突出,吉利与国内外造车新势力的竞争大多还需靠自身努力。


除了与百度合作外,吉利汽车在技术合作方面努力扩大“朋友圈”,同时也在夯实自己的研发能力。根据东方证券研报显示,吉利控股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电子电气领域投入了总共超过300亿元的研发基金,并在吉利汽车研究总院下设了独立的智能电子软件中心和智能电动车研究院,研究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构建及其与机械架构的融合,目前软件研发人员已超2000人。


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下,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吉利汽车能否顺应趋势完成第四次战略转型,续写李书福的造就“全球汽车集团”梦想?《中国科技投资》将持续关注。




欢迎加入读者群

阅读、爆料、交流

扫码备注“中科财经”

加入“中科财经”读者群


更多原创热文推荐





半年内再现高管离职 格力电器的变革之痛

中国人寿风波再起:前临时工保险资格证被“盗用”11年 疑存诱导消费和理赔困难等问题

9600万股份二次拍卖无人问津 锦州银行改革重组步履维艰

蓝光发展:转让蓝光嘉宝64.62%股权  进账48.5亿能否缓解现金流压力?

北京文化:频押爆款保底发行却收效平平 所并购子公司业绩急转直下

孩子王再冲IPO:收入单一净利微薄、APP违规运营 频遭监管通报处罚

定存或购买理财可享降低房贷利率优惠 工商银行有分支行涉嫌违规借贷搭售

苏宁易购:引入国资危机暂缓 管理体制僵化亟待变革

财经要闻  多维报道



《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旗下全媒体平台

现已入驻今日头条、腾讯号、同花顺、财富号

等多个媒体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