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思考力不足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2017-09-19 周岭 清脑

Albert.Einstein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如果给我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弄清楚这道题到底在问什么。一旦清楚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这是周岭的第30篇原创文章

本文字数2215,阅读时间约3分钟


第一次听到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时,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戏说:第一,这种1小时决定生死的情况并不存在;第二,爱因斯坦或许只是想通过这个类比告诉大家思考的重要性罢了。所以,看过之后点了个赞,也没当回事儿。


随着阅历的增加,越来越意识到他说这句话时是严肃的、认真的。当这个世界顶级的头脑把真理放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却把它当成了玩笑,想来真是愚蠢。


不是吗?有太多的生活教训都在告诉我们同一个事实——思考力不足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01所有的问题只有一个原因


回头随便看看自己遇到的问题吧。


意志力弱,总拖延?

没有的事!那是因为没有看到事情的意义,没想清楚罢了,能看到事情意义的人浑身刚需,不让他做,他会跟你急;


犹豫不决,难选择?

没有的事!那是因为原则不清,欲望混乱,没想清楚最重要的是什么;


性格内向,爱独处?

没有的事!那是因为面对复杂,脑子不够用,于是干脆逃避罢了,躲在自己的角落里,当然简单舒适;


遇事慌张,反应慢?

没有的事!那是因为平时预案想得太少,是前期思考不足所致,那些随机应变的人在预案上花得时间要多得多;


天赋不好,学习差?

没有的事!那是因为自己总在熟悉且容易的舒适圈内兜圈,却从来不敢向核心问题迈出半步,表面上是勤奋的,思维却是懒惰的;


投资不行,总亏钱?

没有的事!那是因为没有看清市场需求和规律,没想清楚罢了,毕竟其他人做到了,这最终还是认知上的差异;


……


以前,这些事情在我眼里它们都有各自的原因,但现在看来,没有意志力不强,没有沟通能力弱,没有性格内向,没有反应慢,没有拖延,没有学习力差……实质上,它们都是同一个原因——思考力不足!


所谓的目标不清、计划模糊、犹豫不决、行动拖延、效率低下、决策失误、心烦意乱……这一切不如意的表现,归根结底都是没有“想清楚”罢了。


02你以为的“思考”只是“习惯”


我们的生活由一次次的选择构成,小到点开手机、吃东西,大到择校、婚恋、换工作,每一次选择的背后都是自己思考力的体现。


然而我们总是在事前纠结,在事后感叹:为什么之前没想清楚,又做了一个不佳的选择呢?


事实上,这事儿不完全怪我们自己,如果我们知道大脑的运行规律的话,就明白问题所在了。


我们的大脑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偷懒”,在自然状态下,只要能简单做的就不会做复杂。


“思考”这件事对于大脑来讲是非常缓慢和耗能的,为了节省能量,大脑会把之前遇到问题的处理方法保存到长期记忆中去,当再次遇到该类问题时只要快速调用记忆就可以了,而不用重新思考。


这也是我们祖先在远古时代保护自己的方法,如果每次遇到老虎都要思考它到底危不危险,可能早就被吃掉了,但是调用记忆就简单多了,看到老虎拔腿就跑,生存的概率大大地增加。


长此以往,我们在生活中做过某事的忆回路也就逐渐形成了习惯,所以,大脑事实上很少在思考,而是调用记忆,或者说是利用习惯在做决策


如果不作刻意分辨,面对每天做的那么多选择,我们会以为自己在思考,实则只是习惯而已。用习惯去生活,虽然省力,但若不刻意调整,必然难以精进。


最终,我们总是不愿意花时间去思考事情全局和重点,而是习惯地一头扎进具体的过程和细节,前者需要动脑,费劲,后者不用思考,省力,就是这个逻辑。


03花更多的时间在思考上


爱因斯坦的话中蕴含着巨大的含义:更正确做事的方法就是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而不是一头扎进具体的事情中。


回顾我们自己的生活模式,用于思考和做事的时间之比,大概小得可怜。爱因斯坦的比例是11:1,并且还是在生死关口,在这种情景下,依然坚持思考,坚持“想清楚”,可见他对思考的热衷与看重。


如果我们总是跳不出困境,解决不了问题,不妨刻意转换一下“想与做”的比例,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打磨自己的认知,逼迫自己想清楚,并养成习惯,会不会另有一番洞天呢?


在我看来,时间和时间是不一样的,有些时间权重要高很多。比如:


  • 每天早上花上十分钟规划,想清楚工作重点、受干扰预案,就可以保证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跑偏;

  • 再比如写文章前,花大量的时间去想清楚最想表达的核心是什么,文章的结构怎样组织,而不是素材一堆就直接开始,虽然前者更耗心力,但实则更出效果。


这是我自己坚持做的,体会深刻。


成长就是克服自己天性的过程,顺着大脑工作的规律,逆着大脑舒适的方向,一点一点改进,一点点变好。


04怎样的思考才是有效的?


注重思考是好事,但不是所有的想事都是思考,比如胡思乱想和“想清楚”就是两码事,这也是很多人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


“胡思乱想”总是在情绪和关系上相互牵扯,在得与失上过多权衡,内耗严重,却对核心问题毫无促进作用。


比如,你希望自己能够早起,醒来后,却一直在被窝里纠结时间早晚、天气好坏、精力不支、衣物不齐……这不叫思考,只能是“胡思乱想”,要杜绝的,因为想再多也不会促进起床这件事。


网上这张图很好地描述了胡思乱想的状态


而好的思考则有如下特点:


  • 始终围绕问题的解决,即使暂时解决不了,也会推动问题解决;

  • 始终向自己提问:最重要的是什么?多问几层,答案就出来了;

  • 向核心困难进发,分解困难,逐个攻破;

  • 总是能看到事情的意义,用认知驱动行为,而不是意志力;

  • 让目标、安排、预案极其明确,不会让自己犹豫不决……


希望我们的生活不要被习惯驱动,而是被思考驱动。提升思考力,迎来更美好的人生。


以上是我肤浅的思考,如有疑问或不妥,烦请留言告诉我,能够得到大家的反馈,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大家有更好的经历或相关事例,也请留言分享,不胜感激!


关注“清脑”

共同开启心智

探索成长方法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