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战争 | 李和格兰特 第六回
临危受命李帅执掌维北军
以攻代守战神扬威里士满
原创:蓝妃
临危受命李帅领军
格兰特在中西部风生水起的时候,李在南方的开始并不顺利。跟刚刚脱离联邦还处于兴奋中的大多数南方人相反,李从一开始就看到了这场战争中南方的致命缺陷。在一片鼓吹一个南方士兵可以顶五个北佬的言论中保持客观实在不容易,很多人被李泼了冷水之后,开始怀疑他对南方是否真正忠诚,以及他如果跟自己的老上级老战友战场相遇是否会手下留情。
南北军的第一场奔牛河(First Battle of Bull Run)战斗,他被排除在外。1861年9月,李被派到弗吉尼亚州西北部山区整合兵力。这是一个注定会失败的任务,南军缺吃少穿,缺医少药,从南方过来的士兵因为不适应北部山区的寒冷气候和艰苦条件大批死去,更糟糕的是来自不同地方的军队人心散,队伍不好带。在装备明显好于他们的北军面前,李的军队节节败退,李被冠以“李奶奶”的外号,声望跌至最低点。
戴维斯总统 ( Jefferson Finis Davis )
在一片质疑声中,南方总统戴维斯对李信任不减,他斩钉截铁地说,整个南方,不会有人比李更有资格当将军。即使是这样,李还是被派离了权力中心,去南方加强海岸线的防御。如果是一般人,受到这种打击和奚落估计会抬不起头,但是李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个调令,拿出自己工程兵的学霸精神来仔细研究防御工事搭建。基于这段经历,李回到里士满后也在外城挖了一堆壕沟。这个当时让人嘲笑的举动为日后里士满的防卫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1862年3月,李以总统军事顾问的身份回到南方首都里士满。短短四个月,形势已经发生了极大的逆转。此时北军大兵压境,曾经踌躇满志的南方,遭遇兵临城下的窘境。
东部战区1862 ( Battles in the East )
攻打里士满的是北军大名鼎鼎的波多马克兵团,他们现在的指挥就是前文提到的麦克萊兰。这人有着不输于李的闪亮成绩单,也是西点高材生(全年级第二),高大英俊,毕业之后跟李一样当了最高级的工程兵,参加过墨西哥战争且表现不俗,人称小拿破仑。可惜小拿破仑当上统帅以后,跟林肯要兵要钱要枪倒是很积极,一说打仗就不吭气。他张口闭口要“等时机成熟”,但是正如一个老兵说的,打仗非要等万事俱备的话,那永远等不到这样的机会。
拖了大半年,麦克萊兰终于带上大批兵马,开始攻打里士满。当然,这么长时间的准备没有白费,北军确实兵强马壮,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武器装备上都有着绝对的优势。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个当口,带领南方军取得奔牛河大捷的统帅约翰斯顿(Johnston)在战斗中受了重伤,没法继续指挥了。里士满眼看不保,大家开始讨论迁都问题,只有李站出来说,我们必须守卫里士满,必须打败麦克萊兰。
1862年6月,李临危受命,骑马来到弗吉尼亚南军司令部,把这只队伍更名为维北军,成为这一传奇军队史上唯一一位指挥官。(Army of Northern Virginia 应该翻译成北弗吉尼亚军团,为行文通畅起见,本文一律简称为维北军)
以攻代守连败北师
打仗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这对李来说并非难事。他曾经跟麦克莱兰共事很多年,对麦克萊兰的弱点了如指掌。他首先派手下带领一队士兵在北军阵前跑来跑去,麦克萊兰果然中计,觉得维北军数量远比自己预计的多得多,马上跟华盛顿要求增员。李同时派好基友杰克逊假意攻打华盛顿。杰克逊是李的怪才副手,他最擅长的是急行军,被誉为两条腿的骑兵,意思是说他带领的步兵能跑出骑兵的速度来。他带队人数虽然不多,却凭借着出其不意的速度和灵活,生生给华盛顿造成兵临城下的感觉。麦克萊兰的增兵请求被拒绝了,他顿时觉得这个仗太没有把握了,选择龟缩不出。这时候李开始修建防御工事,更让麦克萊兰坚信这会是一场漫长的攻城守卫战。
“石墙” 杰克逊 ( Stonewall Jackson )
年轻的时候也是大帅哥啊~啊~啊~
但是李压根就没想过要打守卫战。他经过侦查,发现麦克萊兰的右翼存在漏洞。原来麦克萊兰什么都考虑到了,就是没想过李有可能反攻。当然这个进攻风险也很大,李必须出动所有兵力,里士满将成为一座空城,万一麦克萊兰改主意突然攻城,那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就可拿下南方首都。
七天战斗 (Battle of Seven Days)
就在李即将展开攻势之际,麦克萊兰真的开始动了。这是一场时间的赛跑,李需要里士满那层薄弱如纸的防线顶住麦克萊兰的进攻,不让敌人发现自己的致命弱点,他更需要杰克逊及时赶回来加入战斗,否则以他的兵力没法真正打垮北军的右翼。在这个关键时刻,杰克逊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赶回来,大家急得都快疯掉了,李居然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起来,发现麦克萊兰还是没敢发动总攻,而杰克逊终于回来了。
南军汇合,终于把麦克萊兰自以为坚如磐石的右翼给撬动了。合围之势不成,麦克萊兰只好后撤,这一撤就撤了七天。这七天里,维北军击退麦克萊兰军队25英里。麦克萊兰终于显示出一些西点素质来,在他的指挥下,北军退而不溃,主力并没有很大的损失。这一战是李在南北战争中的第一场胜仗,因为战役持续了七天,所以又叫七天战役(Battle of Seven Days)。
北弗吉尼亚战役 ( Northern Virginia Campaign )
联邦政府经此一役,对麦克萊兰失去信心。他们从西部调来了教皇约翰(John Pope),指挥新组建的弗吉尼亚军团。教皇跟麦克萊兰彻底相反,他的座右铭是,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我们作为军队只需往前冲,不用回头看。李经过侦查,决定速战速决,他要赶在麦克萊兰回防之前把教皇的军队打垮。急先锋杰克逊又一次冲在前面,对教皇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诱敌之战。教皇彻底贯彻了自己的作战哲学,咬着杰克逊紧追不放,等到发现中了敌人圈套李大军压境的时候,已经无力回天。之后教皇被撤职,军团番号撤销,部队交与麦克莱兰指挥。
马里兰战役 ( Maryland Campaign )
李之后做的事情让所有人跌破了眼镜,他率领维北军绕过联邦军主力进入马里兰,还胆大妄为地把自己不到对方半数的军队分散为五路。这一孤注一掷的战略进攻违背了当时书本上的一切军事原则,也把麦克莱兰主力甩在身后。麦克莱兰依旧如李所料地谨小慎微,时刻保持着他的主力聚在一起,从而在机动力上完全落于下风。但是靠着北方强大的物质力量,最终迫使李在打了几个胜仗后,收拢主力在安提坦与联邦军决战,北军近9万人对南军不到4万。近代科技支撑的火力和还停留在中世纪的指挥通讯手段,在有零星树林和小河的开阔玉米地制造了美国全部军事史上伤亡最大的一天(北方伤亡人数1万2对南方伤亡人数1万)。
“教皇”约翰 ( John Pope )
注:此“教皇”是姓氏,不是宗教领袖
虽然李的战场指挥高出麦克莱兰不止一筹,在悬殊的实力对比之下他还是不得不撤退。一次小规模的追击遭遇战之后,麦克莱兰再次眼睁睁地让李回到了弗吉尼亚。麦克莱兰的实力不仅数量上有2倍多的优势,按人均算,他的枪炮弹药甚至面包和鞋也比李的部队要多,结果只做到了“把侵略者赶出家园”。在这场丢人现眼的惨胜之后,林肯先发表了黑奴解放宣言的第一部分,不久后将麦克莱兰撤了职。
两个半月的时间,李从南方首都里士满前面6英里,打到离北方首都华盛顿最近的时候,只有20英里。北方两名统帅陆续不敌,陷入了无将可派的境地。李在得知麦克萊兰被林肯撤职以后曾经感叹过,也许有一天北方会找到一个他无法预测的统帅。
“两面焦” ( Ambrose Burnside)
南北战争中长相最有特色的将军
弗雷德里克斯堡战斗 ( Battle of Fredericksburg )
当然他的感叹暂时没有成真,接替麦克萊兰的两面焦(Burnside)集结全军沿着最好的道路正面进攻里士满。李从容准备了一场会战加以迎击。虽然整个战线绵延20英里左右,但李将军艺高人胆大,把主力部署在两处相距不到10英里的阵地上。结果联邦军渡河以后的每一次进攻都正撞在这两处主阵地上,成了维北军的活靶子。其中有一天的伤亡比为北方7千对南方1千2,是南北战争中最悬殊的一天。最终这场会战以南方大获全胜而告终。
李将军一战封神。
猫君点评
七天战役为主的前后一系列战斗是战争进入到近代技术水平,大兵团机动作战初期的一场大战役。现在说起来双方都有大的失误,过程和结果都有奇葩的地方,比如初出茅庐还在战争中成长的北军参谋部门把南军实力估计大了一倍,杰克逊几次没及时赶到进攻位置等失误。但是在当时来说是无比先进的一场战役,代表了当时人类最高的战争水平。
南北战争中使用的武器
当时的武器已经完全近代化,步枪可以准确命中100米距离的单个人,几门火炮集火射击可以很大概率命中1公里外的密集人群。因此自古以来的缓慢密集的作战方式很容易招致巨大的损失,同时新的武器也使后勤压力大大增加。当时的军官体系很缺乏熟练控制这样的军队连续完成各种作战任务的能力。相应的,李的策略为尽力造成“攻击立足未稳之敌”的形势,目标明确,利于发挥各级部下的主动精神,尽量简化本方行动的复杂性,同时造成对手犹豫保守,提高复杂性。麦克莱兰果然因此丧失了主动权,完全没有实现最高统帅组织一场决定性进攻战役的部署。从这一点说,李的作战是完全成功的。不过南方损失比北方还大,作为实力较弱一方,还是非常不妙的。
南北战争中使用的要塞重炮
臼炮
你说的这些我都不懂,你就告诉我这两个男神到底谁打仗更厉害吧?
军事渣
这个嘛,好歹咱比两位主角多看了100多年的战史,而且是深受他们影响的战史,倒还是可以嘴炮一下的。
他们俩的开山之作的对手如果换成对方,都是必败的。
比如两堡战役中,李是唐纳森堡指挥官,在亨利堡失守后必然第一时间尽起全军对付格兰特。因为
前面说过,当时南军必须击败格兰特封闭突破口才行。
李最喜欢攻击立足未稳之敌。格兰特长途奔袭打了一仗,修整了5天才出发。这期间李会派骑兵监视格兰特并遮蔽本方行动,敌明我暗,或者主动出击,或者等格兰特自投罗网。那格兰特就真的轻则落花流水,重则全军覆没了。
七天战役如果北军主帅是格兰特,就更好推测了。第一天,李从两个方向攻击北军略为突出的北翼。格兰特接报以后,会立刻下令南翼做好进攻准备,然后跨上战马带几个参谋赶到北翼,严令死死顶住。再跑到南翼亲自组织进攻。从后来两人交手看,剧情发展会是......(此处省略剧透3000字)。以当时的战斗保障水平,估计会持续激战三周左右,直至双方筋疲力竭。战争估计会提前很多结束。
旅行者(Traveller)的故事
李第一次跟旅行者邂逅是在1861年秋天的西弗吉尼亚。当时李所在部队有名军官给自己买了匹马,第一次被李见到,李就亲热地管它叫“我的小马驹”。后来这名军官注意到,每次他骑着这匹马碰到李,李就会特别热情地和他搭话,临走的时候顺便夸两句亲爱的小马驹。等到军队开到北卡再次重逢,尽管好几个月没见李还是一眼认出了小马驹,他那个喜出望外的样子,再不明白怎么回事那就是傻子了。战马对于战士而言那是比老婆还亲密的存在,李你做为一个长官成天窥伺别人老婆真的好吗?
军官纠结了一下,决定还是顾全大局,把爱马送给李。李这时候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了,客气了再三最后比原价多25刀补差货币贬值从军官手里把老婆(爱人?情人)啊不是爱马买了下来,并改名为旅行者。从此一人一马再也没有分开过。
李和旅行者
旅行者跟随李参加了所有战斗,是美国历史上上战场最多的战马之一。平心而论,旅行者并不是最好的战马材料,它是个美人不错,但是脾气冲动暴躁,不甘居后,无数次在战场上比李还急着冲到最前线,大家不得不专门派人盯着它不要致李将军于险境。还有一次它突然暴起,掀翻了正骑着它的李,导致李两只手腕骨折。然而这些丝毫不影响李对旅行者的感情。它在李眼里就是完美的爱人,强壮健美,充满活力,在多年的征战生涯里,旅行者一直是李的最贴心的伴侣,给他以力量和安慰。
李将军纪念碑
战后旅行者跟随李退伍,李去当校长它就被放养在校园里。除了被无数崇拜者拔毛留念,以至于李担心他的马都快给学生们拔秃了以外,日子过得悠哉游哉。李去世后不久旅行者也死了,它的遗骸一度被拿去展出,作为一个时代的纪念。直到1971年,才被葬在李家墓地,李的身边,最终做到了死亦同穴。
旅行者当年住过的马厩,大门永远敞开,让它的灵魂可以自由自在地奔驰在李最后生活过的地方。
旅行者的墓
作者有话要说
一个小故事,麦克萊兰率军攻打里士满的时候经过李的庄园,当时李的老婆闺女都在,被抓个正着。这要是按照我们的传统思维,不说绑在阵前威胁对方,那起码也得扣下动摇一下对方统帅的军心吧。结果麦克萊兰直接派人把李夫人和女儿们送到了里士满李的身边。所以说麦克萊兰志大才疏,却不失为一个君子。
往期回顾
参考文献
Traveller. A difficult horse but Robert E. Lee loved him and made him famous. from Horse & Man Saturday, July 6th, 2013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鸣谢:两只猫
小编:懒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