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刍议楹联韵味对乡土文化气息的熏陶

张兴贵 联都网站 2018-10-30

【第十八届中国(济宁梁山)楹联论坛暨美丽乡村建设研讨会优秀论文之三】


刍议楹联韵味对乡土文化气息的熏陶


文\张兴贵


建设美丽乡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曾说,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这一句振聋发聩的话,足以说明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了。


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文化建设,而文化建设,少不了传统文化的弘扬,让乡村记得住传统文化,就是落实了总书记关于“记得住乡愁”的重要思想。


楹联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她有着浓郁、恒久的文化韵味,对熏陶乡土文化气息,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用楹联熏陶乡土文化气息,无疑要为乡村创作大量的楹联作品。笔者认为,在创作这类对联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乡韵与联韵的关系


乡村有韵味,这韵味就是淳朴、节俭、谦逊与厚道,这是乡村人代代相传、代代补充而形成的一种古老的思想积淀与精神升华,正是这种积淀与升华,乡村的家园才让我们一次次回眸眺望,依依不舍。


楹联有韵味,这韵味就是简练、素雅、和谐与精深,这是楹联人默默耕耘、默默推敲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生活体验与灵魂感悟,正是这种体验与感悟,楹联的体用才让我们一次次用心审视,孜孜不倦。


楹联是为乡村文化建设服务的,因此,楹联的韵味就要契合乡村的韵味,也就是说,乡村的楹联作品,在体现自己的韵味中要包含、诠释、弘扬乡村的韵味,决不能为联而联,导致乡村独特的韵味貌合神离。唯有对乡村韵味情有独钟,才能让一副副乡村楹联,成为这个民族原始的乡愁符号,令人反复咀嚼,感觉余韵无穷。比如河南联家吴继强2011年春节写的一副春联就具有浓郁的乡村韵味与楹联韵味。


灶里点燃红日子;

指间下载好心情。


这副联,最大的特色就是将乡村传统的韵味与当代的生活韵味融合在一起,使得乡村人真切体会到自己的日子与时代同步,自己的心情与时代同屏。


    

2乡语与联语的关系


    乡村语言,既不同于城市语言,也不同于文人雅士语言,乡村语言体现着朴实、通俗、直白不失深刻、直接不失委婉等特点,乡村人流传久远的谚语、歇后语等,不但有哲理性,而且有艺术性,是我们这个民族语言魅力的正能量,乡村人就是依靠这些语言进行着自己的修身立己与教子齐家。这其实就是乡村人的性格的体现,这就要求为乡村创作楹联,在语言上不能过于华丽与古奥,也不能晦涩与玄虚。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楹联作者,深入到乡村中去,倾听乡村人的话语,理解乡村人的语言,从中吸取营养,力求自己创作的对联,在语言上合乎乡村人的口味,真正做到接地气,顺民耳、悦民心。比如有这样一副为乡村温室大棚写的春联:


户外春风才着绿;

棚中夏果早披红。


这副联的语言很贴近乡村口味,能让乡村人感受到一种亲切感,读着这样的联语,不但能感受到楹联语言的魅力,而且能激发人们发展温室大棚的主动性。

    

3乡风与联风的关系


    乡风是无形的,是一定区域内乡村人形成的风俗习惯、道德追求与情感寄托,是一种精神信仰,它其实也是乡村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则。乡风既是历史的胎记,还是时代的名片,感受着乡风,乡村人会油然而生一种理念的认同感、生活的归属感,以及梦想的依恋感。无论是已经从乡村走出去的,还是依旧留在乡村的人,只要谈起故乡的风俗习惯,总会顿生一种虔诚感,砥砺他形成与时俱进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所以,为乡村创作对联,必须以乡风为思想源泉,以乡风感染联风,以联风承载乡风,使得二者水乳交通,体现教化人生、提升境界的作用。比如,某地有一明清民居,远近驰名,但由于时间久远,近乎毁坏。近年其主人将其恢复,在大门上刻制了这样一副楹联:


每以劳谦修己德;

惟将孝悌做家资。


这副联符合社会道德与家庭伦理,用词虽然具有古风,但现代人也深知其意,毫无故弄玄虚之感,这样的联,乡风与联风同样能沐浴人心。


    

4乡景与联景的关系


 无论哪一个乡村,都有自己独特的景致,这些景致,包括自然的山水景致、人文的亭台楼阁景致。特别是在乡村产业化发展中形成的一村一业、一村一品景致,更是彰显了乡村独具魅力的情趣,这些景致无疑是乡村的迷人之处。由于多种原因,这些景致中,原有的一些楹联也许已经无存了,而更多的一些景致,还是从来就没有得到楹联的烘托。也就是说,楹联在乡村景致中,还没有做到随处可见。这就是楹联在乡村大有作为的地方,楹联人要走进这些乡村景点,感悟其独特性,为这些景点量体裁衣,宜古则古、宜新则新,唯有如此,楹联才能形成另一道乡村风景线,与那些本来就有的景致相得益彰、凝聚成一种文化的软实力,为乡村的文明注入不竭的张力、引力与合力。比如,某地因其红枣遐迩闻名,就顺应当代人回归农村,假日乡村游的时潮,新建了一个红枣采摘园,在其入口与出口,刻制了考究的对联,比如入口联:


留叶之香、花之香,一树枣香,宛尔传秋趣;

得绿之韵、红之韵,满园林韵,果然悦客心!


    这副联的特点,在于紧切实际的景致,用具有概括力与渲染力的语言,营造了一种崇尚自然的情调氛围,为造化之景,增添了人文之景。



5乡事与联事的关系


乡村里,有诸多大事、雅事,且不说传统的婚丧嫁娶之事与过春节之事,要有对联,就是如今的住房修建之事、产业发展之事、文化场地设置之事,道路桥梁发展之事,都是乡村人备受关注的。在这些不一而足的事前事后,如果有楹联来营造氛围、宣传理念、祝贺成果,同样对乡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就是说,乡村但凡有大事、雅事、喜事,楹联人就有事可做。为这些事去题联,不但能充分体现楹联的社会价值,还可以避免楹联人躲进小楼,无病呻吟的缺陷,实在自我价值的延伸。事实上,并不是乡村的许多事,不需要楹联,而是楹联人没有把这些事,当做是自己能有所作为的事。要知道,只有楹联人主动走近乡村,乡村才能逐步接受楹联。乡村,是楹联人谋事、做事、成事的一个广阔天地


美丽乡村建设是物质与精神的符号叠加,是意识与行为的元素融合,是历史与现实的足迹对接,文明与文化是这一切活动的核心体现与彼此促进,在这个过程中,楹联因其大众化、实用化、传统化的特点,大有可为。当楹联之花,在乡村这个天地里,遍地开花之时,就是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累累硕果之日。到那个时候,楹联,就成了乡村“记得住乡愁”的一个备受关注的载体,浓郁的楹联气息就会为淳朴的乡村气息注入历久弥新的文化生命力。


关注“高原国学、对联、诗词微信群”,加微信号15135466727,即可进入。


欢迎关注联都网站系列微信公众号:

1、联都

2、联都网

3、联都网站

4、联都论坛

5、联都楹联文化研究中心

本系列公众号近期将隆重推出——2017年度楹联作品盘点【******联集】,优秀联集将推荐给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参与2017年度对联创作奖的评审,欢迎投稿,欢迎实力角逐对联创作奖!

投稿要求:联作≥20副+个人简介+照片≥1张(原图)

投稿邮箱:99474877@qq.com

微信号:clr18687299660

     同时接受和对联相关的其他题材如联理文章等,欢迎投稿。

往期精彩文章导读:

从楹联文化看梁山大美

第十八届中国(济宁梁山)楹联论坛 暨楹联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研讨会纪要

云南古戏台楹联拾趣

一组楹联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容堂”杯成联月赛第二期(201805)结果揭晓暨【截止6.10】第三期(201806)开赛启事

一代文宗傅山及其楹联寻踪

高中教材中的云南对联文化赏析

【18.06.10截止】“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国楹联大赛启事

我参加东京斗诗大会——冠军韦代森谈参赛体会

喜报:韦代森获得“2018诗兴开封东京斗诗大会”诗魁

【截止8.31】“小巫峡杯”暨南江县诗词楹联会成立20周年全国诗联大奖赛征稿启事

“有容堂”杯成联月赛第一期(201804)结果揭晓!

【新闻“联”播】第二期之挽台湾学者和时事评论家李敖

【新闻“联”播】第一期挽霍金之《英文对联悼英灵》

孙髯翁其人其作探究

《父母的眼泪》——清明节怀念父亲

万佛寺征联作品欣赏

从一副对联谈起

“南浦颐苑”新街征联大赛获奖作品“硬伤”多

《春莺佛教诗联选集》【佛教楹联120副】

集书画诗联为一体的佳作推荐——《王亚兴百幅寿星画集》

深圳刘红艳楹联名师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

《荒唐对韵》(难得一见的好文)

联都元老哈哈公65华诞贺联欣赏

乾隆661副对联欣赏

周恩来30副对联欣赏(纪念周恩来逝世42周年)

孙中山32副对联欣赏

关于“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一联出处大讨论,精彩不容错过

蒋介石70副对联欣赏

百副楹联做嫁衣,中南海美的像个新娘子

毛泽东罕见佳联22副赏析

紫禁城(故宫)对联318副,看了方知读书少

习近平引用的楹联佳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