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在池子里的中华鲟,未来在何方?
cop15大会在昆明落幕之后,引发了社会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讨论热潮。
这是好事。
虽然很多人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还停留在物种层面,但对公众来说,关注生物多样性就已经是一种进步。只有关注,才能参与,也才能改变。
但是对于专业机构来说,生物多样性意味着什么,以后越来越难以遮掩了。
物种多样性只是其一,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将会是以后工作中重要的考量。
这次的cop15大会,多个部门举办的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科普展在昆明开展。活动的重头戏是几条巨大的中华鲟和长江鲟入驻融创海世界。
众所周知,中华鲟和长江鲟都是极其濒危的长江旗舰物种。过去几十年,人类已经彻底毁灭了它们的产卵场。自2017年开始,科学家再也没有监测到中华鲟在长江自然产卵。
但与此同时,中华鲟和长江鲟的人工种群逐年增多。过去36年,三峡集团就人工增殖并放流了500万尾的中华鲟。
对生态的帮助如何无人知晓,但这是一笔不小的花费。过去,这些放流的中华鲟可以成为诸如三峡在内的水电公司的生态保护的功绩或者说环保部门强行要求完成的作业,但未来,这样单纯的放流全社会恐怕再也不会买账。
过去很多年,我们都对河流栖息的保护羞于启齿,而增殖放流是管用的障眼法。羞于启齿的原因也很简单,水利工程就是和生态保护对立的,水利部门最清楚一个水利工程可以对河流生态造成的影响,因此他们也最善于隐藏。
我不知道这些水电企业委托鱼类繁育机构,总共养了多少条中华鲟和长江鲟,想必数量是惊人的,花费也是惊人的。
既然这些中华鲟无法为野外种群的复壮贡献力量,那我们养殖这些中华鲟意义何在么?
难道意义就是把它们送到水族馆?充当保护成效的见证?
我们的栖息地保护方面做得多么心虚,才会不断需要人工种群来替我们讲述长江的保护故事?
无论过去怎么样,cop15之后,一切得开始有改变了,尤其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