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浅议马克思的《资本论》

李子园 哲学人 2017-03-22
者按:本文由慧田君约稿,哲友李子园执笔。李子园目前是位高校哲学讲师,研究马哲;转载者请注明来自微信第一原创哲学公众号「philosophs」。

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恩格斯


1883年3月17日,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遗体被安葬在英国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在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演说。

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即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理论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完成了他一生中的两个最伟大的发现——「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从而完成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证,使共产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自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问世,到后来恩格斯完成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二、三卷,《资本论》把对资本的批判推到时代的顶峰。

出于不同的立场和方法,国外《资本论》的研究分化为四条主线:

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正统派,二是第二国际的重要理论家,结合时代特点,对《资本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都做出了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修正”;

三是起始于奥地利学派,尤其是以庞巴维克为代表,站在西方经济学的立场,从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开始,进而否定《资本论》的基本思想;

四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生态学、美学等各个角度研究《资本论》,推进了《资本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可以说,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死攸关的大问题,而价值转形问题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问题,也是争论的焦点问题。

科学地解决价值转形问题的前提是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解决转问题的方法就成为检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试金石。

庞巴维克是奥地利边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其1896出版的《卡尔.马克思及其体系的终结》一书中认为,《资本论》第一卷中的价值规律与第三卷的生产价格理论中所包含的利润平均率的规律相互矛盾,也即“总价值”与“总价格”不相等,后者否定了前者,导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终结”,因此,应当抛弃劳动价值理论。

庞巴维克也成为“转形问题”的始作俑者。

1907年,德国柏林大学拉迪斯劳斯.冯. 鲍特凯维兹教授,发表了《论<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的基本理论结构的修正问题》等论文,试图按照马克思的思路,率先建立解决价值转形问题的数学模型,开创了以数学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解决转形问题的先河。

首先,他把马克思的两个部类的划分改为三个部类,第一部类为生产资料生产,第二部类为工人消费资料生产,第三部类为资本家消费资料生产。

其实,后两个部类就是马克思所划分的第二部类。他依照这种部类划分方法,提出了价值转形的数学模型。后来的的研究者基本是沿着这种部类划分方法,研究转形问题,都没有获得成功。

1960年,英国剑桥大学的皮埃罗.斯拉法出版了《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该书虽然没有直接阐述转形问题,却提出了一套关于「价值转化为价格、所谓“不变的价值尺度”的理论体系」。斯拉法的“标准体系”、“标准商品”,对于转形问题的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用商品生产商品》中,斯拉法研究的重点是:在由众多生产部门组成的经济体系内部,当生产方法不变的时候,工资、利润和价格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商品生产循环进行。

所谓“标准商品”,其价格不会随着分配的变化而变化。当工资和利润在纯产品中的比例发生变动时,标准商品的价格仅仅是相对于其他商品的价格会发生上升或下降的变动。

这种变动只会产生于和它比较的其他商品,而不会产生于它自身。因此,标准商品可以作为不变的价值尺度来表现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

有的学者认为,依靠“标准体系”和“标准商品”确立了不变的价值尺度,进而说明了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彻底解决了转形问题的困扰,就可以按照斯拉法的思路研究马克思经济理论。

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关于转形问题的研究,当推萨缪尔森的影响为大。

他于1970年发表《从马克思的“价值”到竞争“价格”的而转化:一个抛弃和替换的过程》,1971年发表《马克思剥削概念的理解问题——马克思的价值和竞争价格的所谓“转形问题”的概括》。

他利用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模型研究转形问题,认为根本不需要价值概念、剩余价值概念就可以演绎出利润率和竞争价格,也可以计算出实际收入在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之间的分配。

由此,关于剥削问题,他认为马克思是从现实的价格“倒转型”为价值,用价值来说明剥削,再从价值“转形”为价格,这是一种“迂回方法”,毫无意义。

因此,《资本论》第一卷只是令人感到困惑而应当放弃,或者说他把马克思的科学分析视为“一块橡皮的游戏”,写上去,再擦掉,认为马克思的正确也仅仅是碰巧正确,并完全用实物关系的分析代替了劳动价值论。

萨缪尔森的观点在全世界经济学界、哲学社会学界等领域引起激烈而广泛的争议。

保罗.萨缪尔森对《资本论》矛盾的态度也很有代表性,而且影响巨大。

在他的最重要的著作——《经济学》一书中说:“1867年《资本论》出版以后……即使是最热忱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不能不面对西方世界实际工资在绝对地上升而不是下降这个事实。”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目前的现实是“实际工资趋于上升”,“卡尔.马克思在他所预测的资本主义发展的运动规律上不仅是不幸的(慧田哲学注:指马克思的预测没有幸而言中,或者以后事态的发展完全不是马克思所预测的那样),而且他所声称的规律——例如,利润率下降规律和无产者贫困化的规律——并不能令人信服地从马克思自己的概念体系中推导出来。”

总之,马克思是“一个不太重要的后李嘉图主义者……一个里昂惕夫循环依赖投入产出分析的并非令人毫不感兴趣的前辈”。

日「哲学人公号」的题图为:「座头鲸」。虽然它们体型庞大,一般长达13~15米,但情感丰富,以其跃出水面姿势、超长的前翅与复杂的叫声而闻名。在动物界是出了名的“痴情”。它们实行一夫一妻制,非常有家庭观念,对于亲人的保护欲特别强,它们之间浓烈而温柔的情谊让人动容。


推荐阅读:


那些年,曾被误解了的马克思


Via:慧田君编|有异议请私信其微信「cc2cc-ne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