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学三大内核,令人震撼的美
日本三大美学:物哀、幽玄与侘寂,一道道回路打破西方文化不曾触及的领域,长达千年的历史脉络,以独特的审美价值展现独一无二的美感意识。
「物哀」表示刹那间的虚实源于心中的感叹、「幽玄」则是追求隐蔽下的暧昧不明、「侘寂」是通往原始的心境,可谓终极的美学思辩。
集老庄、儒家与佛教思想于一身,日式美学延伸至物语、和歌、戏剧以及茶道精神,施展多样化艺术形态,启发日后无形或有形的创作表现。
与此同时,东方独特的世界观,将这种感情方面的倾向在思想层面上不断深化,这样的结果便是,在东方人特有的价值观中,对 “自然美” 的体验就和西方世界完全不同。
换句话说,西方的 “自然美” 并没有发展到 “艺术美” 这样的特别的层次上,更遑论像日本一样随着思想的发展逐渐分化出 “艺能” 和 “艺道” 这种概念了。
幽玄:月下朦胧之影,不可言喻也暧昧不明的美好
「斜阳一定要是黑色的好,明灭的灯火要是暗黄余韵。」日本人心中适切的氛围安排,需有一股环境幽暗、带点暧昧和模糊,那正是幽玄(ゆうげん)的表现,幽是隐微,玄是奥妙的黑,两者之间足以找到阴暗晦涩的共鸣。
大西克礼将“幽玄”总结为:收敛、隐蔽审美对象、微暗且朦胧、寂寥、深远而深刻、超自然性、飘忽不定、不可言说的情趣。而在 “幽玄” 的世界,以上关键词往往不独立显现,是相互融合的。
物哀:风起樱落之状,不是悲恸,仅仅是感叹
物哀的「哀」并非伤感,而是一种由衷的感叹,意味著日人看待事物的某一项环节。
人的一生之所以珍贵,在于有限,我们在不知不觉、后知后觉中以客观的心传达漠然、热情以及哀愁,尤以唯美的物哀,最能刻画生命底层的净化与超脱,终有一天,死亡会优雅的敞开大门。
「物哀风情、和歌之美」反映在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小说后半叙述主角政绩失利,失去挚爱而备受打击,最后选择隐匿山林间与世隔绝,作者透过景致的描绘因应时序流转、光阴递嬗的变化,扣紧人物的内心思绪,指引出日人最早的美学表达 ── 物哀(物の哀れ)。
侘寂:夕照枯叶之色,回归原始,落实素朴主义
侘寂(わびさび)两个字合而为一。侘,前期是指清贫、粗糙,后延伸出简居中自在享乐,悠然望天;寂,意味褪色和消逝的心境,另一表示则是在寂静里感受禅意,有句话形容:侘是在简洁安静中融入质朴的美,寂是时间的光泽。
尽管难以透过文字概括说明,仍可透过众多创作,触及深植日人文化的古老精髓,几千年来,日本美学从唯美的物哀、深远的幽玄,走向空无的侘寂,各有其风采、耐人寻味,不变的是文学里那片纯净的本质,为美而生。
《日本美学三部曲:幽玄+物哀+侘寂》
日本美学大师大西克礼传世之作
追溯影响日本一切艺术领域的美学源头
幽玄:薄明之森,
以黑暗为尺度的心意流转
物哀:樱花落下,
转瞬即失的轻柔表达
诧寂:素朴日常,
不完美事物的内在显现
原价135元
限时特价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