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轻的妈妈们该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性冲动?_慧田哲学

2016-03-02 慧田哲友jojo 哲学人
果你爱上了某个星球的一朵花。那么,只要在夜晚仰望星空,就会觉得漫天的繁星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小王子》
妈妈读完这一段话,合上书,吻一下宝宝的额头说:睡吧宝贝。

“妈妈,你的手给我,妈妈抱着我睡,我能趴在你身上睡一会儿么?”……

儿子个头很大了,却依然没有要单独到自己卧房睡觉的意思,总是喜欢夹在父母中间,或是独占妈妈,他长大了,但是对妈妈的依恋有增无减。

而这位母亲,在一个不经意的夜晚被儿子要求“妈妈,你趴到我身上来,也压着我,抱抱嘛。”

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先生说:儿童在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开始向外界寻求性对象。

小孩的恋父和恋母情结(也被称为俄狄浦斯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性本能”,同时也是由于双亲的刺激加强了这种倾向,即是由于母亲偏爱儿子和父亲偏爱女儿促成的。

在此情形之下,男孩早就对他的母亲发生了一种特殊的柔情,视母亲为自己的所有物,而把父亲看成是争得此所有物的敌人,并想取代父亲在父母关系中的地位。

见《弗洛伊德五大心理治疗案例——关于一名五岁男童的恐惧症的分析报告“小汉斯”》

同理,女孩也以为母亲干扰了自己对父亲的柔情,侵占了她应占的地位。

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的身上有这种感觉。也会忽略孩童在这方面的表现,甚至与“小汉斯”案例当中的母亲一样,以为“下流”。

人们的意识总是很小心地避免认知这些感觉,当这些感觉出现时,它们都早已被伪装过了。

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安全度过俄狄浦斯期,一直固结在那里,长大后这种乱伦的情结还保持着。而且成为自己内心矛盾冲突的主要部分。

一方面自己潜意识里想,而意识里又是不允许的,这种恐惧以及那些社会不允许的感觉被封锁在潜意识底下,但是它们在那里不断想挣破它们的监牢。

这种介于想要和不想要之间的挣扎就会造成心理问题。

所有的特征都可以被归结为这是一种压抑,而它与刑法所产生的压抑并不相同。

压抑的效用不但在于能让存在的彻底消失,而且演变成为一个沉默的禁令,一个对于性并不存在的肯定,这也就意味着,不说、不看、不知道是惟一被允许的了。

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PD)在精神分析学派的认知里,就是儿童时期性的潜意识被无限压抑得不到客观认识和有效疏导所致,大概每二十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反社会人格者,也许他就是我们身边的某一个人。

反社会人格者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们会全然不顾其他人的正当权利,无视法律或者社会道德。通常他们很容易焦虑不安,喜欢发脾气。

看到这里有没有想起某个人?对的,你们老板和上司很可能就是个APD,根据心理学调查,不择手段,无视法律和社会道德的人更容易成功——摘自公号Anonymous

可以说,自古宇宙洪荒以来,性,便是人类野蛮与文明历史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它曾经无限美好,它也作为一种禁忌被程朱理学家门视若嫪毐,“存天理,灭人欲”是他们最重要的命题。

到了宋及宋以后的王朝,都崇尚理学,把禁欲主义渐渐推向了灭绝人性的地步。

即便是明代中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发展以后,即便在文人士大夫的笔端被加以歌颂,在他们胯下成为事实,也改变不了它只是一个“时髦的公开话题而已”的事实,传统的禁欲大堤绝对不会被这股纵欲放荡的洪流彻底冲垮

因为,在中国,性从来是只可以做而不可以说的,它是人性中一个小小不言的弱点,是人人内心阴暗的角落中隐藏的一个“肮脏的”小秘密。

所幸,以福柯的《性史》为标志的有关“性理论”的著作似为我们打开文明之窗,学者公知们有意识的关注人类这一基本自然属性的历史文化,而不仅仅只是在诸多文学作品中白描粉饰。

“我们到了18世纪才有了性机器,到了19世纪才有性,而在这之前无疑只有肉欲。”——福柯《性史》

福柯的《性史》并不是一部人类性行为的编年史。他探讨的是:

这么多世纪以来,把性与真理的追求连结在一起的线索是什么,人们是如何和为什么要到性当中去求得关于自身“真理”的知识的。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精力读完一部完整的历史理论书籍。社会学家、性学家李银河2001年出版的《福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可以作为“注疏”或是趣味解读来读一读。她在书中提到:

“福柯的工作涉及好几个领域:历史,哲学,艺术,文学,心理学,社会学;而我专攻社会学,对福柯的理解就有先天不足。但是,我之所以没有能够经受住诱惑,原因是我想通过写这本‘解读’,自己好好读一下福柯的书。

即使‘解读’不出它真正的深度,也可以作为一种‘代读’——代替那些想了解福柯又没有精力读他的书的人来读一读福柯,使他们通过我的阅读来了解福柯。

或许他们也能像我一样感受到福柯思想的吸引。到那时,他们就会自己去阅读。这正是《福柯与性》这本书的目的之一。”

李银河在一次采访中表示,福柯对人文学科的看法和人生态度极大地颠覆了她的观念。

要知道,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学者作家们投入到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中时,李银河想要在国内找到一本福柯的书难度是如登天。

“错过福柯,就错过思想史上的奇迹”(李银河如是说)

阅读《性史》的辅助书籍还有:雪儿海蒂的《海蒂性学报告(女人篇/男人篇/情爱篇)》、金赛《金赛性学报告(男性性行为/女性性行为)》、张竞生《性史1926》、冯国超《中国古代性学报告》。

与世界上任何一种科学技术的发明和人文精神的发现一样,任何一部经典总是“发前人之所未发”。

作为文学爱好者,当然首选中国学者冯先生耗时二十载,以明清小说中的情节设计为丰富例证,又阐释了中国古代性学的专题观点,并对照金赛、海蒂等国外学者专著中的性学相关观点而反观中国古代性学发展历程的《中国古代性学报告》了。

它既完整呈现,又从历史与现实视野反观,评价相对客观。作者用以进行研究、支持写作的资料来源主要是古代性学著作、正史野史相关资料、笔记小说中的相关内容。可以说是一部囊括囊括古今中外几乎所有性学主题的百科全书。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对于不能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可是,面对一个儿童“妈妈,你压在我身上抱抱”这样单纯又不“单纯”的请求,我们常常又不得不说。

长久以来,一切和生育毫无瓜葛的性活动绝不能成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它们既不被允许,也不受保护,同样不能被听到。

儿童和性是不应该沾边的,他们被禁止谈论和性有关的一切,一旦出现了有关性的蛛丝马迹,他们就必须闭上眼睛,关起耳朵,他们普遍被强迫接受刻意的沉默。

所以,从这点上来说,父母常常是第一个阉割孩子好奇心和童贞的刽子手。

为人父母者,首先必须相信——性是可以存在的,而且也应该存在

如果在孩子言行之中流露出蛛丝马迹,我们就必须发现它、正视它,而不是阉割拒绝和驱赶,或者让它无声无息依旧被禁止的存在于儿童潜意识之中。

参照“小汉斯”的案例,父母是他恐惧症的发源,是他治疗恐惧症的最大阻碍,却同样也是他治疗过程中最多的陪伴和最理性的支柱,关心和陪伴才是治疗小汉斯的良药,才使得小汉斯在童年结束之前远离恐惧症的侵扰,快乐健康的成长。

或许在未来,童年的印记还会在他身上投射出其他的困扰,但是,我们的汉斯已经学会如何去自我调节和寻求帮助了不是吗?

就热门书籍《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一书,有朋友探讨案例“永不停歇的心脏”时,提出质疑——鸟类的自相象性决定了爪子也是以一种固定的模式来划分的,鸟类的三个脚趾就微缩了头、双脚、尾巴,而翅膀平时是收起来的,尾巴却作为一个肢体末端的映射显现了出来。

那么鸵鸟呢?鸸鹋(ér miáo)呢?鸵鸟只有两个脚趾哎,怎么算自相象性。书里不严谨。

案例中的患者正是纠结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里不能自拔,强迫症一样的没日没夜的用尺子仔细测量以确认自己的发现,并深困其中,而他自己非常清楚自己精神分裂的原因在哪里,就是觉得冥冥之中有一种人类理解之外的力量在推动整个世界,造就了整个世界,人和花草树木、动物昆虫都在同一个模式之下,这一点,让他对自己、对整个人类极度沮丧。

我们饶有兴致地讨论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鸸鹋油的功效,最后我们达成了一致——人类从打开潘多拉盒子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万劫不复。

生与死,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会尊重,生命是否高贵不重要,重要的是存在,在自己还存在的时候,带着自己那颗人类的心,去探寻答案,有没有答案,也许只有上帝才知道,重要的是充满期待。

潘多拉盒子里最后一件礼物不是真善美,而是——希望。

如同所有现代医学一样,科学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精神分析疗法的治疗原则也同样不是从根本上消除心理疾病,而是通过临床实践分析来探索“真理”,寻求“本质”。

心理症源自欲望的压抑,至于这种心理症具体表现为哪种症状,或者其表现形式中哪种症状的成分更加明显,则取决于究竟是其早期生活经验中的哪种类型的材料被从潜抑作用压制下游离出来的力比多加以了利用。


这些力比多对应着病人的哪个性发展阶段,以及自我的审查机制对这些浮现出来的“不友好”的内容做了哪些扭曲变形


换句话说,心理症尽管症状各异、形式有别,但其本质都是一样,对于原欲的不完全的压抑。

按照弗洛伊德的比喻说来,潜意识就像是埋藏在维苏威火山灰烬下的庞贝古城,它不仅是亚平宁半岛的过去,也不停的向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发出穿越世纪的召唤。

文明伴随着压抑发展起来,而压抑又在文明人的心中催生出某种病态。

对技术的迷恋,远不如对人性的关怀。

一个技术发现,却为包括心理、文化、社会、艺术、哲学、宗教等诸多问题打开了突破口。

弗洛伊德的理论,正如我上一篇文字中阐释的那样(我眼里的中产阶级好男人——弗洛伊德),它不是开始,更不是结束。

学生荣格在他的基础之上发展了精神分析理论——如果要解释精神官能症,一份既往病史则是必须的,因为它比意识里的知识更深刻地反映一个人。

他的个体病例的分析心理学,可以提供一个路径,那就是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发现内心深处情绪心理的变化,能够学习用方法而不是单凭直觉,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心理分析家。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所谓命运的枷锁,就是:

你在人间戏剧中,除了是你自己以外,还需要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

那么,当你有了孩子,却被他追问“妈妈/爸爸,我从哪里来?”的时候,还会笑他说——你是我从垃圾堆旁边捡来的,你是充话费送的,你是我打怪爆出来的么?

原来,我以为只是介绍一下春节期间我看的书,后来才发现,这是一个有关于教育的庞大叙述。


该作者其他文章:

让记忆断层

女人的婚姻不是爱情(也以海德格尔&阿伦特为例)




Via:慧田哲学人公号「philosophs」编|哲友jojo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