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8年2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宗萨钦哲仁波切】你是在修持,还是已经落入了让你“轮回”的陷阱?

2017-08-04 宗萨钦哲仁波切 明月胜幢

 


什么是令我们无法出离轮回的

世间八法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著

也许我们以为我们是富于灵性的人,

我们并不是在寻求物质利益; 

然而我们仍在追寻某种心灵上的收益,

我们希望拥有快乐的人生。

这两者同被视为世间利益。

 我们应该仔细思考

什么才是我们要的。

还不太晚,

我们仍然可以退出。


人人都想当原创者

灵性事物已成为一种交易


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期待,而不是出于无造作的真诚。缺乏真诚时,我们会变得非常软弱,我们可能成为自己跟别人期待的牺牲品。


佛经总是起始于阿难说:"如是我闻……"这相当重要,告诉我们许多事情。阿难记录下佛陀的一切话语,却未曾宣称这些教授来自他自己,他清楚地表明他只是在复述从释迦牟尼佛那儿听闻到的话。

  

时至今日,人人都想当原创者,特别是上师们。我读过一些现代上师的书,宣称他们的教导是自己的研究结果,是自己的发现。现代社会的人,不知怎的,似乎受到新的、原创事物的吸引。


但在此,我们并非着眼于某人的发明,而是在检视纯净真实的法--佛陀的话语。


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受苦于无休止的不安全感,灵性事物已成为一种交易,因此像我这种灵性导师总觉得需要招揽更多生意。因为了解人们的弱点,而且人有不安全感,贩售灵性事物是很容易的。


你们当中有些可能是生意人,因此我相信你们知道销售是怎么一回事:


先告诉人们应该拥有某件他们没有的东西,然后再告诉他们购买的地方就是我这里,我有你需要的东西。


佛陀说:"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


这是绝佳的忠告。踏上灵性道路时,谨慎留神很重要。


趋近灵性道路的基本方式有两种。理想而言,我们修持灵性道路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得到证悟,这就是句点。然而出于我们的习性,还有一种不同的方式,在东西方皆然。


在东方世界,佛教已然成为一种类似宗教的东西。


人们为了长寿、事业兴旺、改善生计、获取利益、驱除邪灵等而修习佛法,因此人们并非意欲证悟,而是为了装点此生。西方社会也好不了多少。


人们修习佛法主要是为了抚慰自己、疗愈自己,为了放松……为了所谓的自我成长。


法并没有真正用于证悟。


佛陀不是为了这类世间利益而教导佛法。


也许我们以为我们是富于灵性的人,我们并不是在寻求物质利益; 然而我们仍在追寻某种心灵上的收益,我们希望拥有快乐的人生。


这两者同被视为世间利益。


如果我们怀有这种动机,佛教就是一条我们应该避开的道路,因为佛教之路对自我来说,基本上是个坏消息。


我们愈是修习、研读佛法,它对自我愈显得震撼,与利己主义愈发背道而驰。


我们应该仔细思考什么才是我们要的。还不太晚,我们仍然可以退出。


世间八法


我们来谈谈这些世间利益。


阿底峡是印度最伟大的佛教学者之一,他用很棒的方式对此做过描述。


他说:"有八件事情让人软弱。"指的是世间八法或我们所落入的八种陷阱:


  ● 希望受到赞美

  ● 不希望受到批评

  ● 希望得到

  ● 不希望失去

  ● 希望快乐

  ● 不希望痛苦

  ● 希望声名远播

  ● 不希望默默无闻或受到忽视


这世间八法十分重要,我们应该熟记在心,如此就可以不时检查我们是否落入其中的一个甚至是全部陷阱,这也是我修习的核心基础。


世间八法很容易记:

毁与誉,得与失,

苦与乐,讥与称。


我们要检视自己是否落入任何这类的陷阱。我自己就掉进全部这些陷阱当中,尤其是第一个:希望受到赞美。


我总是喜欢被赞美,这是我最大的弱点。我相信这发生在许多人身上,微小、肤浅、无用、可笑的赞美之词,让我们变得非常软弱。


批评亦然。几句荒谬、毫无意义的批评,能带来永久的伤害。

我想你们都知道我在说什么--


我们多么喜欢赢,

不喜欢输;

我们多么喜欢受人关注,

不乐意被人忽视……

这一切都是陷阱。

如果我们落入其中一个陷阱,

我们就变得软弱。


我总是掉进这八种陷阱。我不想失去朋友,我希望得到赞美,我不愿被人批评,我想得到弟子,我希望受重视,我不想被冷落。


那么我会怎么做?为了得到我想要的,避开我不想要的,我就去满足别人的自我。


理想状况下,假如我是一个真正的老师,当真严肃看待我作为心灵友伴的角色,我应该告诉你一些你需要听的东西,那有可能很伤人,会斫伤你的自我,真正原因就在于灵性道路与自我希求乃是背道而驰。很遗憾我得这么说,这是唯一之道。


因此,如果我们想成为灵性修持者,如果我们希望变得强壮,我们是需要锻炼的。


阿底峡尊者教给我们一种很棒的训练方式,称为"娄琼"。"娄琼"是藏文,意指"修心"。这个修炼方式基本上就是记得问问自己:我们正落入哪些陷阱?


检视动机


让我们回到前面的问题:

我们怀有何种动机? 

那是一切事物的真正起因。


我们是真正想要证悟,还是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放松和疗愈?

抑或是我们在生活里遇到了严峻的问题与障碍,所以想从中复原?


提醒你,倘若我们以这种动机修习佛法,即便或许真能达到某种效果、真能带来某些世间利益,我们却将失去彻底运用佛法的可能性。由是之故,我们修习的甚至将不是真正的佛法,而是某些捏造出来的复制品。


因此我们的动机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拥有正确的动机--


为了达到全知或证悟而修持灵性道路,那么我们必须有一条完整的道路。


是什么造就一条完整的道路? 


一条完整的道路需要具备见地、禅修、行为。


请注意,这非常重要。我注意到西方有太多的方法毫无见地:各式禅修,新世纪音乐……提醒你,将这些作为方法是可以的,我不是在批评方法,但你必须要有见地,如果你没有见地,你哪儿也去不了,这些方法只能治疗某些创伤,或是像普拿疼一样只能暂时止痛。见地非常重要,见地决定了禅修与行为。


忆持见地


那么,我们如何获得见地? 


通过研读,通过审查我们所研读的内容。这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导之所以特殊的地方,他给予我们质疑的自由。就你的逻辑与常识所及,你可以问问题,可以辩驳,可以分析。


因此你应当研读并且归结出见地,基于见地,你获得对修道的信心,然后你再去选择方法。

此刻,我们可以说拥有出离心是我们的见地。我们所谓的出离是什么意思?


当我们观赏电影时,那是名副其实的出离。为什么? 因为即使银幕上发生着形形色色的事情,我们也知道那不过是一场电影,完全是假的。其中也许有动人的爱情或悬疑情节,我们甚至会感动落泪,然而我们内心知道,那只是一场电影。


比方说,在电影放映当中,如果我们想要去洗手间时,我们会有勇气起身前去,没什么大不了,我们并未真的陷入其中。这是为什么我们称此为"出离"--我们对这件事有正确的见地,我们了解到它徒劳无益的一面,于是有真正的出离。但在所谓生命的大电影里,却很少人拥有这种勇气。


当然,出离并不意味着,由于了解这是一场电影,我们就必须走出影院,并且郑重发誓再也不看电影。仅仅了解到这是一场电影,就已经彻底改变我们对这场电影的态度。我们无须停止看电影,我们仍然可以观赏,然而出于了解,我们就不会陷进去,知道它没那么重要。这有点像是短暂的证悟。


这是我们所需要的,然而了解这是一场电影却着实不易,我们总是被困住,到最后总是认为这是真的。


如果当我们坐在这里,沉浸于这场电影,或笑或哭,完全迷失在其中,由于我们的善业和我们的福德,身旁的一个人会拍拍我们的肩膀说:"别担心,这只是场电影。"这个人就是我们的老师。


能有这种机会,坐在某个真正具有智慧与慈悲因而能点醒我们的人身旁,也很不容易,为此我们需要有很多福德。


比方说,正当这个人告诉我们这只是一场电影时,可能身后有个人恰好在咳嗽,我们就失去听到这句话的机会。这种事情总是发生,那纯粹是欠缺福德。


经由一再地忆持见地,经由检视我们正落入八种当中的哪些陷阱,经由各式各样的观修,我们获得福德。

因此现在我会说,了解生活徒劳无功的一面,就是见地。拥有这个见地并不表示我们得成为比丘或比丘尼,或是前往加德满都,并且住在一个洞穴里。


不,了解才是更为重要的。


了解到生活徒劳无功并不意味着你该辞去工作,你应该继续你的工作。


如果你有机会成为百万富翁,为什么不呢?你应该只管去做,但要始终知道自己真实的身份,始终记得处境的实相。


然后情况就会变得十分有意思。明知那是一场电影却继续观赏,在其中经验所有情绪,这很有意思。为什么?因为操控权在于我们。任何我们控制不了的时刻,任何操之于别人的时刻,都是没有意思的。但这次的确操之于我们,因为我们知道那是假的。


在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我们没有控制权,我们没有乐趣,我们认为正在发生的每件事情都如此真实。


请想想我们所拥有的亲密关系。亲密关系本应是生命里出现的好事,然而它果真美好吗? 


关系展开的那一刻,不安全感便开始了,期望开始了,恐惧开始了,而且总是重复,没有止尽。


我们交过多少女朋友?我们换过多少男朋友? 但情形似乎总是一样。


没有真命天子、真命天女,没有天时地利。为什么?问题不在于没有遇上天时地利,不是那样。


问题在于我们总是怀有某种期盼,总是带着希望与恐惧,而它们却导致失望。即使我们恰好得到我们期盼的,期盼也不会停止,反倒是倍增了。我们得到了我们想要的,就期盼更多。


因此,我们能做的就是发展明智的期盼。这是"娄琼"的一部分,是修心的一部分。


比方说,当我们睡醒时,可以检视一下:"我们好吗?我们快乐吗?我们一切顺利吗?"如果我们一切顺利,我们很快乐,我们非常好,我们接着来塑造一个明智的期待:"这不会持久,这种情况过去从来不曾持续,这会改变。" 事实上,我们的快乐会因此而持续得久一些。


而当我们经历困难时,当我们遭遇问题和令人头痛的事情时,我们应该想:"这不会持续。过去我遭遇过许多问题,但我都度过了它们,它们不曾持续,这次也会一样。"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想法,认为眼下我们正在面临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不是吗? 而且我们以为这些问题将会是我们遇到的最持久的问题,但这不是事实。跟我们目前遇到的问题相比,五年前的问题微不足道;而不出五年,今天的问题又会显得无足轻重。


我认为充分认知自己的存在是件好事。无论看电影,还是走过这世间每天的生活,能充分认知都是很好的。此刻我们就可以开展出我们正坐在这里的认知。


禅修



我们讨论了见地,那么禅修呢? 


禅修的藏文是"贡",意指习惯于某件事。因此对见地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们还得去习惯这种了解。我确信你们已经多次听过这个譬喻。


如果我们想去认识某样东西,譬如酒,那么我们首先就是尽可能多去酒吧;再接下来,你或许想要尝试不同的酒,便试着调制某种鸡尾酒什么的;而最后,也许你嗜酒了。


没有人生来就是酒鬼,你必须去学习,去修炼,然后才能变得离不开酒,没有它就活不下去。这几乎像是有关酒的证悟。禅修就是习惯于某件事,这就是我们得去做的。


现在,许许多多大师劝勉我们做止(奢摩他)的修持,我同意,因为止是打基础。止的修持,是让我们的心能够运作并富有弹性。现在我们的心像一块木头,坚硬死板,止让我们的心富有弹性,以便我们可以随心所欲。


假设你此刻正在生气,如果我要你停止生气,你办不到。或者,如果我要你当下立刻发火,你也办不到。为什么?因为我们对心没有控制力,必须等到发生某些事情,有特定的因缘,才能点燃我们的怒火。我们无法控制心,而止带给我们那份控制力、那份弹性。


今天讨论的主题是修心与八种陷阱-- 世间八法,那么观修的方法是什么呢? 


可以称之为"动中修行"。


我认为这是相当重要的修持,但有时做起来相当困难。为什么? 


因为一个累犯又来了——我们的期待。


如果我们留心省视,会发现连我们走路的方式都是基于期待。我们采取特定的走路方式,以便可以获得赞美,不会受到批评,以便得到某种东西,不会失去某种东西,以便可以受到重视,不会被忽略。


每一件事--包括我们走路的方式,我们的发型,我们今早穿的衣服,我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出于期待,而不是出于无造作的真诚。缺乏真诚时,我们会变得非常软弱,我们可能成为自己跟别人期待的牺牲品。

 

修持

不是要让你

「自我感觉良好」,
那只是满足了你

世俗的自信心;
修持

不是要让你活得开心快乐,
那只是昙花一现的幻觉。


投票参加助念共修回向:

△申请助念/回向报数 https://jinshuju.net/f/INQynD
△加微信号
fajing2017进入助念微信群共修

△代供长明灯https://kdt.im/Irna0r


明月胜幢 ▪ 延伸阅读

宁玛巴五大威猛智慧护法

金刚萨埵修法——摘自【慧灯之光】

喜马拉雅山闭关12年,成就她雪莲般的笑脸!

这么多大德告诉你亡人的超度佛事怎么做,赶快珍藏!

卡塔仁波切:切记,观修空性具有四大危险!

醍醐灌顶:快速耗尽自己福德的坏习惯!

真正的断法,是断除自己的我执!

上师是你学习佛法中最主要的缘起

麦彭仁波切:末法时代宏法利生更应该把佛法的明灯照亮全世界!

麦彭仁波切开示的简单到不可思议的观心和观行修法

全知麦彭仁波切:执著升起,正见丧失!

密勒日巴尊者震耳欲聋的呼声:人生最重要的事是……

慈诚罗珠堪布开示:调心的过程——麦彭仁波切的窍诀

宗萨钦哲仁波切:我对女性堕胎的一点看法

宗萨钦哲仁波切:所有的父母和老师都应该让孩子们看这张照片

顶果钦哲仁波切:没有任何持颂比莲师的咒语更高

顶果钦哲法王:在佛陀的所有事业之中,转法轮是最珍贵也是最根本的


明月胜幢:弘扬各种善巧方便的见解脱和莲师伏藏法门,秉承米拉日巴尊者宗风,助力末法时代众生直趋一生成佛之道。平台共修:供灯助念,龙王坛城投放,玛尼石和咒轮石安放,《般若摄颂》、《诸佛菩萨名号集》和金刚萨垛心咒。加微信号:fajing2017 进入微信群共修,免费结缘法宝经书,代供长明灯。


明月胜幢

无边普贤行愿海

一轮圆月耀天心

扫码关注公众号

点阅读原文有惊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