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担心“核腐败”的大爆发
5月21日,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通知,明确河南省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服务指导意见,要求全省居民及其他在豫人员原则上每48小时应完成至少一次核酸采样(间隔一天采样一次)。郑州市先行先试,5月底启动,其他省辖市6月底前建立工作机制。此举有利于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灵敏性,更早发现潜在风险。
此前上海等地都传出过“核酸检测常态化”的信息,目前看,河南将是中国第一“核酸大省”,可供分析。
01
01
常态化的财政支出成本
公共政策要计算成本,这个过程比较繁琐。先说下结论,河南核酸检测常态化一年,广义财政支出至少是100亿元,相当于河南省每月地方税收收入的的一半。嫌麻烦的可以跳过这部分不看。
2021年,河南常住人口达9883万人。按照1亿计算,一个月算30天。常态化后,每月河南省将进行15亿人次的核酸检测。
然后,计算检测的成本,这个略为复杂。
根据河南有关部门4月29日发文公布的标准,自2022年5月1日起,单采项目价格由18元/人次下调至14元/人次(不含核酸检测扩增试剂)。加上扩增试剂的最高限价的10元,合计为24元。
混采项目价格由8元/人次下调至4元/人次(含相关试剂及耗材)。
“常态化”可能以混检为主,但是不可能全部是混检。
河南成为“核酸大省”后,应该是混检为主,全部混检是不可能的,二次检测、重点人群肯定要单人单管。那么,按照人均每次6、7元计算,就是100亿元检测项目费,即检测机构收取的费用。
此外还要计算配备志愿者的人力成本。这没有公开的官方标准,从上海的新闻报道中找到了一条线索作为参考。
4月12日浦东新区71名志愿者采样11429人,平均1个志愿者采集了约161人。河南“常态化”后,每天5000万人核酸检测,那就需要31万名志愿者。
按照每人每天的支出200元计算,每月至少为18亿元。实际上应该会更高,因为浦东的数据是全域静止状态下带有突击性质的,常态化后人员配置可能更高。
另外还会有办公等杂费,多个衙门多笔行政开支,免不了。
总之,河南核酸检测常态化后,每月为核酸检测的直接成本将在100亿以上。如果一人一管的单采占比高等增支因素影响,达到200亿元不是没可能的。
100亿是个什么概念?中央财政近日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100亿,支持夏收和秋播生产,就是100亿。河南一个月常态化就花掉了。
每月100亿不是全部从政府财政口出的,很大一部分是医保处的。但是不管从哪个口出,都是广义的财政支出。因此,可以和河南的财政收入做个收支比较。今年1—4月累计,河南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51.2亿元,月均362.75亿。地方税收入880.5亿元,月均220亿。
也就是说,河南核酸检测常态化的支出如果达到每月100亿元,相当于公共预算收入的27%,地方税收收入的近一半。
以上计算是估算,欢迎更多朋友参与讨论。
02
02
上海假阳、北京假阴的风险警示
财政的巨大成本,就是检测企业的巨大商机。
2021年,河南百强企业中仅有5家的营业额破千亿。这个“核酸大单”砸在哪家企业手上,立刻晋身为河南企业界的龙头。而且,除非疫情结束,这个大单是稳的。每天一睁眼,就有5000万河南人排队等着擦喉咙。
“全国防疫一盘棋”,要是全国都搞常态化,这个“核酸市场”会大到什么程?
这不难估算出来。每人每次检测5元钱,14亿人两天做一次,一年全国核酸检测费至少1.28万亿元。半年左右就可以花掉全国医保余额的一半。
利益如此大,就容易出“事故”。最近就有两起,一起是上海五里桥社区查出了“假阳”,具体可看我此前的《上海“假阳”风波,撕开疫情防控最丑恶一面》一文。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来自官方调查的结论,也没有企业也没有给出正式说明,甚至涉事企业并未停止检测。
5月10日,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赵丹丹表示,针对网上部分市民对核酸检测结果的情况反映,已开展对相关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调查,如果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将依法依规从严查处,绝不姑息。相信官方终究会“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也许这仅仅是一起事故,但警示意义还是很大的。这么好的生意,一些牟利之徒会不会产生“天天阳、天天测”的“前景期待”。
有假阳就有假阴,北京近期就发生了一起。名为朴石的医学检验实验室,日前在官方的突击检查中就被发现,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说白了就是部分样本没有检测化验,就直接“阴”了,是为“假阴”。
北京的处理很果断,朴石实验室已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公安机关也对相关涉事人员进行立案侦查。
上海“假阳”,北京“假阴”,核酸检测的“水”到底有多深?此前还有郑州、合肥等地的核酸检测机构被曝“出问题”。
大规模的常态化,意味着出问题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有人主张检测剂企业全部“国有化”,国有化就能解决问题吗?
核酸检测产业的风险是市场逻辑决定的,谁来都一样。
03
03
“核腐败”之忧
上万亿的“核酸蛋糕”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诱人的利益气息,不可不防腐败滋生。
核酸检测是政府采购项目,而采购是容易滋生腐败的温床。2013年社科院法学所《中国政府采购制度实施状况》的报告显示,政府采购的八成商品高于市场均价,56.1%的商品高于市场平均价1.5倍。
经过多年大力反腐,或许政府采购“不买好的,就买贵的”不至于当年那么严重。但是,远未彻底根除,近年来大老虎、小苍蝇的事迹中,和政府采购相关的不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买贵了”有腐败的缝隙,“卖贱了”一样滋生腐败。
强行限价能够杜绝“贵买”,但是低价采购又会导致企业为压低成本无所不用其极。北京朴石这次的“假阴”显然就是为了“节约成本”。少做一管测试,就少花一份成本,谁都会算这个账。招标价格越低,这种压价欲望就越强烈。监管的“猫抓耗子”游戏就开始了。
北京抓假阴,是靠突击检测。假如突击检测的风声提前泄露,抓不住。如果突击检测的结果被隐瞒,也抓不住。这就存在了权力寻租、内外勾结的空间。
更重要的是,“常态化”后,检测量呈数量级增长,权力寻租的空间也空前放大,监管难度和监管成本可想而知。检测量越大,造假被抓的概率越低,造假就会越多。
有多少地方政府能够达到北京的监管水平?“常态化”后还能像北京目前这样大力监督呢?一个朴石倒下去,成百上千的朴石在路上。
不要高估行政监督的持久力,也不要低估趋利的动力。被利益驱动的,可不只是资本家。
政府采购的结账环节也是腐败的高危地区。“政强企弱”的格局长期存在,做政府生意的企业收账难是地方上很普遍的。各地财政形势吃紧后,收账就更难了。求甲方爸爸付钱,又是一大块权力寻租的空间。
整个核酸产业链都是滋生腐败的高危区,从准入、招标条件、检测质量监督,到最后的收款。
可以料想,常态化之后,检测企业很忙,纪检、司法部门也很忙。纪检、司法部门有公权力在手的强势,但是检测机构有更大的资源扩张优势。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可不防,又很难防。
更要命的是,在“核酸蛋糕”分配中,大众、媒体是没有监督权的。被检测者对“假阳”会有复测复检的要求,但是很少被满足。常态化后更不可能大面积操作,否则财政支出还得大幅增加。至于“假阴”,被检者很难察觉,察觉了也没有提出复查的动力——大家巴不得一直阴。
所以,大众无法监督检测机构。在全民检测的常态化中,人人被强制消费,却没有任何权益保障可言。
核酸检测常态化造成的困局就是利益驱动极强、权力寻租的空间极大,监督的方式极其单一。这个从头到脚都散发着“腐败诱惑”的“核蛋糕”,不仅考验着这个市场参与者的道德与底线,也极大地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智慧与监管能力。
04
04
结语:“常态化”会永不结束吗?
根据各路专家的解释,核酸检测常态化是成本最低的防疫措施。这确实是事实,比起大规模静止,常态化的成本确实低不少。但是,这只是相较而言,这一财政支出的“账单”可不小。
前面计算过,常态化一年的核酸检测支出至少是1.28万亿,再算上配套的人员成本、办公成本,2万亿上下肯定要有的。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人均1843.1元,也就是说14亿人的医疗保健消费总共也就花了2.58万亿。
这意味着,全国人民一年花2万亿看了一种病,花2.58万亿看了其他所有病。
问题是,就算花了这2万亿,杜绝了各种腐败、发挥了实打实的效能,依然没有消灭奥密克戎。只要奥密克戎不消失,这钱就得继续花。那么,常态化机制怎么退出呢?理论上讲,防疫总要有个宣布彻底胜利的终点吧。
一旦退出常态化机制,财政堆出来的“核酸”产业的巨大产能就是不折不扣的过剩产能。目前新冠测试剂的外销形势就是如此。
5月20日,海关统计数据平台更新了进出口数据,4月我国新冠试剂出口货值35.57亿元,环比3月大幅下降73.24%。按照海外各国目前的防疫措施,年内新冠测试剂的出口市场就消失了。当然,这对我们出口大盘的影响微乎其微,毕竟4月份出口额也就5亿多美元,已经可以忽略不计。指望这核酸检测剂拉动外贸出口的,可以死心了。
这意味着,“核产业”已经是纯粹的内销产业了。常态化退出之后,如此庞大的检测剂产能将如何退出呢?退出成本又会多高?这会对内循环产生怎样的影响?在设计常态化时有没有充分考虑过呢?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转战其他传染病。我国法定传染病一共41种,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挨个“常态化”,得抗疫一百年。
这并不是开玩笑。5月23日晚,部分基因官宣,已研制出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将助力猴痘病毒快速检测。其他“核企业”很快也会有相同的“特大喜讯”公布吧。猴痘到底是啥?属于几类?是不是要提级管理?外国死了多少人?坐等权威专家们普及。
财经,我只捞干的说。
新来的朋友,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