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胖侃财

被微信屏蔽
其他

ChatGPT来了,为啥大家都很慌,胡锡进却异常淡定?

这几天很多朋友都在玩ChatGPT,有一位拿我开涮,结果是这样的:我都不知道自己竟然写过小说。我必须严正声明,《西游记》和《水浒传》真不是我写的。最有意思的是,ChatGPT君还特别犟,劝都劝不过来。当然,这并不证明ChatGPT不行,人家模仿“胡体”就有模有样的。老胡很大气,说他不担心失业。我也觉得老胡没啥可担心的。一来他本来就谈不上失业不失业的,他已经领上退休金了;再则他的行业标杆地位那么稳,是因为写得比他好的没流量或者索性不能写了,比他流量大的没他写的好,所以是行业标杆。ChatGPT能替代老胡写八股,也替代不了他站在“阴阳两界”当界碑。但是,老胡对ChatGPT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就有点重演“巴格达保卫战”的意思了。胡说:“人工智能把一切都推入数字化的超级模式,谁算力大谁牛,就像导弹和反导上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样”。人工智能发展到ChatGPT,算力只是技术飞跃的一个因素,而且不决定性因素。01人工智能技术竞争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算力之争。比如百度和谷歌的差距,就和算力没有多大关系。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生成式AI的阶段,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数据,而不是算力。这一趋势会越来越明显。所谓生成式AI,就是可以通过各种机器学习(ML)方法,从数据中学习工件的组件(要素),进而生成全新的、完全原创的。简单说,就是从数据中学习,从而创造输出新的数据。ChatGPT这类文本生成型AI可能太抽象了,用国内比较热门的图像生成式AI来说明就比较容易理解了。用户对AI说,要一个结合范冰冰、李冰冰优点的大美人,图像生成式AI搜遍全网的俩冰冰照片,给用户“造”一个冰合体的原创图。这是最基础的生成式AI。再高级一点,用户需求的表达抽象化,比如要一张“符合我理想的帅哥头像”。AI会搜索分析用户的数据,发现王宝强和郭德纲是用户理想的帅哥,就造出个“王德纲”。无论高级初级,AI学习过程都需要足够的数据信息。如果用户从未在网上信息中表达过审美偏好,算力再强也没用。仅数据数量还不够,还需要数据质量好,最起码得是真实的。这个用户天天在网上夸“王宝强再世潘安,郭德纲帅到没边”,是为了和他老板保持高度一致,其实他心目中的帅哥是王一博。结果AI造出个“王德刚”,就成了人工智障了。这也不能怪算力不足。如果用户公司三万员工为了哄老板高兴,都夸“王宝强再世潘安,郭德纲帅到没边”,那么AI学习的成果就是该公司都是“王德刚”的爱好者。又或者老板定了个规矩,说发现谁敢不合自己保持一致就开除,导致两万员工都不敢在网上讨论帅哥话题,那么AI得出的结论还是一样的。数据质量差,算力再强,人工智能也会变成人工智障,这个公司员工的头像还是会齐刷刷地换成各种微调后的“王德刚”。ChatGPT文本生成的工作原理也一样,无非是把审美观换成了价值观,真和假、善和恶等等。成败的关键还是数据数量和数据质量,把我认作小说作家,是因为我的网上信息不足。而且仅有的信息质量不高,AI一通操作猛如虎的脑补,就成了“关不羽写了西游记”。反之,模仿胡体也不需要多少算力,很久以前就有好事之徒开发过这样的小应用。这些都和算力无关。总之,老胡对人工AI技术的理解简单粗暴、离题万里,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02领到退休金的老胡不担心失业,但是很多人会担心ChatGPT抢了饭碗。这确实会必然发生,因为技术进步总是会造成一些传统岗位的消失。工业化的机器替代人工,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然而,部分岗位被机器替代,并不意味着失业率会激增。因为技术进步会催生更多的新需求,产生更多的新岗位。比如电商崛起让很多商场营业员下岗了,但是电商催生了很多小商家、衍生出了外卖业务,新的就业岗位也被创造出来了。宏观而言,技术进步不会对就业市场造成负面影响。但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岗位替代会和此前有很大的不同,“低端岗位更容易被替代”的传统观念会因此而颠覆。简单重复、缺乏创造性的数据处理,是AI替代的首当其冲。英国做过一项人工智能普及后最有可能被替代的岗位调查,排名第一的是基层公务员。会计、司机,都榜上有名。不过,ChatGPT问世后,人们还是大吃一惊了。ChatGPT在美国的医学应用中超预期发挥,写出来的分析报告、治疗方案竟比医生更详尽、专业。过去被认为医疗技能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经验积累,才能熟练掌握。但是,ChatGPT的医学应用证明了“经验”本质上还是一种高度模块化的数据处理,可以实现机器替代。最终不被ChatGPT替代的,是真正具备创新性的顶尖专业人士,这在大部分传统脑力劳动的专业领域都是少数人。ChatGPT无法替代的还有广大体力劳动职业。以脑力劳动含量划分高低的阶层观念,将会被冲击。下岗的金融小白领、机关办公人元改行跑外卖,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司空见惯。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反正目前这种“关不羽写了西游记”的智能水平,还是不太指望得上的。而且替代也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外卖员从无到有再到2000万就业大军,就是这么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的。劳动力迁徙的市场变化不可能完全无痛,但也不是想象中的泰山压顶。不过,这些在我国未必成真。因为,眼下的ChatGPT不符合我们的国情,要么水土不服成长不起来,要么南橘北枳长歪了。03ChatGPT惊艳了国人,大大小小的国内科技公司纷纷出来表态“我们也有”,甚至还有自信地宣布“技术处于世界一流”的。这到底是真的吗?搁在七八年前,这些豪言壮语大体可信。当时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进步速度是很快的,但是搁在今天,可信度就得大折扣了。这几年美国大厂在忙研发,我们的大厂在忙合规性、降成本的焦头烂额。要说技术差距没有拉开,他们自己信吗?反正市值是拉开了一大截,互联网产业的规模效应决定了市值和技术能力之间是紧密相关的。规模决定了技术研发投入的能力,稳定经营的长期预期决定了深度研究的决心。人工智能技术不是一蹴而就的,培育周期很长。明年有你没你还不知道,这种长期项目能做得好?所以,国内大小科技企业纷纷表态“我们也有”,只能姑妄听之。再有,中国生成式AI技术的主流研发方向是图像生成,而不是文本生成。文本涉及价值观问题十分敏感,早早就被绕过了。AI乱画图问题还不大。当年某网络安全大项目的图片识别闹出了过葫芦娃被拦截、岛国女优放行的事故,也没啥大不了的。所以图像更敢放开一点手脚。而ChatGPT这样什么都敢看、什么都敢说的,风险不可控。更重要的是,真做起来效果也未必好。因为数据质量真的很难保证。比如让AI学习企业管理,ChatGPT学彼得.德陆克,咱们的认真领会董事长语录,结果会是什么样子?学医学,是学出个张文宏,还是学出个其他组合,很难讲。学时评,上限胡锡进,下限司马南,不学也罢…更麻烦的是,文本生成AI的发展会突破专业壁垒,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泛文本学习。融会贯通才会形成真正的智能。真这么学,保不齐这边的人工智能医生写出个“胡体”的诊断报告:“最近CT机报告您的脑部有异常,本智也看到了。知道您和您的家人很紧张,本智忍不住啰嗦几句。虽然脑部异常确实存在,但是,CT机这种西方搞出来的东西不见得适合复杂的中国国情,咱们不能被轻易带节奏,去号个脉还是很有必要的。最后,本智呼吁,您要积极治疗,以坚定的意志战胜西方的恐吓。”这当然也不错,但是这到底是智能还是智障呢?因此,数据质量问题不解决,说“我们也有ChatGPT”就是吹牛。就像谷歌和百度,技术起点差不多,技术目标也差不多,但是结果差之千里。这不能怪李彦宏,只能怪他的命不好,技术方向和现实环境八字不合。归根结底,人工智能技术越是纵深发展,就越是需要开源开放的技术环境。标准答案既定的学习只能训练出做题家,却不会让机器成长为真正的智能。其实用不上ChatGPT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是科技研究效率、经济运行效率、社会治理水平的差距,以几何级速度扩大。强行搞起来出将来,与其将来捏着鼻子把智障说成智能,眼看着智障和智能竞争,还是早早放弃吧。因此,ChatGPT来了,但我建议当作没看见。眼不见心不烦,岁月静好。财经,我只捞干的说。为防失联,上线小号,欢迎大家一并关注。
2023年2月10日
被微信屏蔽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大疫三年,中国为啥没能搞出自己的特效药

三年疫情,打破了现代社会“政策万能主义”的幻想。01公共政策灭不了病毒截止到今年3月份,美国50个州放开了对疫情的管控。主要指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取消了各种出行措施。这并不是所谓的“躺平”,防疫还在继续。公私机构可以根据情况制定防疫策略,比如很多学校还要求出入须凭检测证明。社区药店和社区诊所派发检测试剂、测量体温,发烧的可以领取药品回家自用,分级诊疗系统会对高危人群分类处理等等。这些动作都不大,基本上就是在原有的医疗系统中有针对性地做出了一些安排。其实,没有这套安排,又怎样呢?药厂制药、药店卖药、医院治病,还能怎样?既然是大流行病,人命损失就是不可避免的。病毒来人间走一遭,不是来观光旅游的。通过政府的强力公共政策,就能避免疫情的人命损失,纯属幻想罢了。实际上,防疫的政策工具千百年来并没有什么变化。大规模封控、消毒、公共场所戴口罩、方舱医院隔离等等,一百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都用上了。结果全球三分之二的人感染了“西班牙大流感”,估计死亡人数为五千万到一亿。西班牙大流感最后也不是被人类防疫消灭的,而是神秘地消失了。和西班牙大流感一样消失的,还有我们熟悉的SARS。人类还在经年累月地和其他流行病作斗争,疟疾、登革热、艾滋病等等。平平无奇的疟疾,每年都要引发2-3亿人感染,死亡人数为50万-100万,甚至可能更多。没有人奢望用什么“公共政策”、“社会治理”消灭疟疾。无需解释,谁都知道那是做不到的。那么,人们凭什么会相信,可以靠“公共政策”消灭新冠呢?在以“公共政策消灭新冠”的全球竞赛中,没有优等生,最终纷纷回归吃药治病的原始版本。02一切都怪资本?公共政策的效力终归有限,“只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唯一被人力消灭的大流行病是天花,依靠的是天花疫苗,而不是隔离、封控等等“物理措施”。新冠疫情也是一样,回到“吃药治病”的原始版本,减少人命损失的手段无非是科技,更有效的疫苗、更有效的药物才能救命的。如果没有这些,再详尽的统计数据、再严格的封控措施,又能如何呢?显然,我们没有在这场抗疫中点开正确的科技树,其中很多疑问有待回答。为什么我们的疫苗技术没有实现升级?为什么我们没有制造出针对新冠的特效药?按照流行的解释,当然“一切都怪资本”。可是,造出特效药、新型疫苗的海外大型药企不是资本吗?为什么我们只有“核酸资本”,却没有“特效药资本”呢?我们习惯性地责备“资本作恶”,却眼睁睁看着人家的资本在创造救命药,创造现代社会所有美好的成果。是资本天然作恶,还是南橘北枳的土壤问题?治疗新冠要靠药物,为什么我们会有那么多核酸,而没有药物?吃药治病,卖药挣钱,市场逻辑引导资本造药、卖药。我们的“核酸资本”不是市场逻辑的产物,而是政策逻辑的产物。相信“政策万能”,政策把控利源,结果就是资本跟着政策逻辑走,而不是跟着真实的市场需求走。我们常把“市场风险”挂在嘴边,却忽视了“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是分散的,分散了试错成本。而政策风险是集中的,试错成本是高昂的。市场主体不会做出百分之百正确的决策,但也不会歪曲根本的供需逻辑。政策主体却可以无视供需逻辑,强行注入资源。你要药,我给你核酸。所以政策的“生意”最好做,而“好做”的生意只会生出“坏资本”。政策、市场、资本、科技,这些复杂的关系不会因为疫情过去而消失。这场疫情带来的启示,值得我们反思很久。财经,我只捞干的说。新来的朋友,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2022年12月29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马化腾罕见发出警告

0112月15日,腾讯在线上召开内部员工大会,大会主题是“降本增效”。与往年内部大会讲话以鼓励为主的温和风格不同,今年马化腾的讲话多了几分锐利。马化腾在会上敲打了一些人,鼓励了一些人,还警告了一些人。对于PCG(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的部分业务,马化腾甚至直接喊话,“留给它们的时间不多了”。居安思危,马化腾这是关起门来讲话。话虽如此,但腾讯依然是一家优秀的公司,过去的表现一直相当稳健,将来的盈利能力和空间依然很大。从腾讯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来看,腾讯在这个季度营收1401亿元,同比下滑2%;第三季度净利润399亿元,同比增长1%;调整后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增长2%。这是腾讯的盈利在经历了四个季度的下滑后,重新实现同比增长。腾讯在财报中称,公司通过降本增效措施,重新聚焦核心业务,有效控制成本增长。此次员工大会的主题也与此有关,是在取得实效之后,及时做出的肯定并进一步推动落实。实际上,微信作为一款必备的国民级应用软件,目前仍然是腾讯的基本盘和护城河。三季度微信及WeChat月活13.09亿,同比增长3.7%。张小龙曾经说过,微信是一个为人们提供便利、提高效率的工具,微信的目标是做互联网最好的工具。目前看,他做到了。微信作为一个及时通讯工具,还是一个社交平台,几乎承载着连接一切的功能。数据反映的仅仅是一个结果,稍微留意一下身边,我们工作生活最常用的沟通工具还是微信。而且在微博、抖音、B站、小红书等其他内容平台上,想要跟博主、up主发生深度连接或者交流合作,通常首选还是微信。因为微信朋友圈属于半公开的私人领域,也就是现在常说的“私域”。能够加上作者微信,基本上就意味着建立信任的开始,意味着关系更进了一步。这就是微信跟其他工具给人感觉不一样的地方。微信的强大,也直接带动了微信视频号的发展。短视频领域的王者虽然依旧是抖音,但视频号作为后期之秀,已经在借微信之势奋起直追。腾讯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占朋友圈总用户使用时长的80%,总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超过200%,日活跃创作者数和日均视频上传量同比增长超过100%。实际使用体验上也是如此,朋友圈、微信群里分享视频号视频的越来越多,优秀的视频点赞轻松过万,很容易形成多次传播,传播性上应该是比公众号文章还要强。所以,很多人说视频号可能会成为下一个风口。这个判断可能有些晚了,视频号已经起来了。另一方面,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线上办公需求为企业微信、腾讯会议带来了新的机遇。今年年初,腾讯将企业微信、腾讯文档和腾讯会议打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协同办公方案,也成为用户离不开微信的一个重要因素。02当然,腾讯的盈利能力并不全部依赖于微信,比如游戏业务。整个2021年全年,腾讯在本土游戏市场收入增长6%达1288亿元。虽然受到国内政策影响,未成年人游戏总时长和流水都有缩减,但腾讯在国际市场上开始发力,2021年其国际游戏市场收入增长了31%达到455亿元。马化腾在会上表示,从长期看,国内游戏市场的版号肯定是紧缩状态,不会像过去那么容易拿版号。“所以腾讯游戏一定要聚焦精品,不要浪费任何一个版号的机会。”其实版号的影响对腾讯的影响十分有限,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游戏版号的收紧帮助了腾讯。有句话叫作“数量堆死质量”,如果版号没有如此严格的管制和限制,以中国互联网人的创新能力,无数的游戏制作者,总会有人杀出重围。即便无法成为下一款“王者荣耀”,也会成为腾讯有力的竞争对手。但是因为版号限制,使得游戏的制作门槛大大提高,把很多优秀的制作者挡在了门外,扼杀了很多潜在的竞争对手。而大厂的游戏开发者,仍然可以享受这一“政策红利”,利用自己原有的游戏带来现金流,同时着手开发新的精品游戏,不给小开发者留下任何机会。03不过腾讯也不是什么都擅长,什么都能做到最好。比如这次马化腾几乎就是点名批评的PCG(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部分业务,从腾讯视频开始,可能就一直是腾讯的一块心病。腾讯在2021年财报中披露,腾讯视频的付费会员数同比增长1%至1.24亿,并凭借动画、剧集及体育等多元化内容,巩固其在中国市场付费会员数量第一的位置。但实际上,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量相对2021年Q3的1.29亿而言减少了500万。此外,根据历次披露的业绩报告,2021年腾讯视频的付费会员数量增长乏力。在2020年末,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量为1.23亿,在2021年第一季度,会员数量增长至1.25亿,但在第二季度会员数量涨幅却是零。而且腾讯视频仍处于亏损之中。根据2021年财报,在数字内容业务方面,腾讯收费增值服务付费会员数达2.36亿,同比增长8%,但文中有写到:“正采取措施优化成本,减少腾讯视频的财务亏损”。就在今年4月20日,“腾讯视频再次宣布涨价”登上微博热搜并被诟病,不少网友在话题中称将不再续订腾讯视频会员。腾讯视频应该是马化腾说的需要施压的业务之一。另外让马化腾比较头疼的还有以腾讯云为代表的企服业务,3年前腾讯云的员工总数仅为1000多人,而2021年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的员工已经超过1万人,随着人数和成本的增加,腾讯这块业务却一直在亏损。而且据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云计算市场报告显示,阿里云以36.7%的市场份额保持领先位置,华为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以18.0%、15.7%、8.4%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至第四位。腾讯云被华为云超过,大幅投入却没能换来市场优势,腾讯面临着不小的市场压力和舆论压力。为了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腾讯也开始对CSIG进行裁员,有部门裁员比例达到2/3,甚至全员被裁。虽然CSIG这块整体业绩不佳,但马化腾并没有给他们太多的压力,相反对于CSIG放弃集成商角色,转而做自研产品被集成的战略,马化腾表示全力支持。并且,马化腾明确告诉他们“我们以后不做买量的事情”,鼓励他们不要被市场份额和舆论裹挟,不要再相信买量,而是要专注自己擅长的东西,核心还是做产品。做好产品,才是腾讯要长期做的事情。04每家公司都会受到创始人气质的影响,腾讯也不例外。马化腾的风格一直是低调而温和的,这次略显锋利的讲话既敲打了一些部门,也鼓励了一些部门,更是对一些腐败问题提出了警告。腾讯在马化腾的领导下,应该还会继续稳步前进。实际上,腾讯很多业务收入度偶遇实体经济息息相关。这次第三季度财报重新实现同比增长,跟宏观经济的、线下消费的逐步回复也有关系。而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放开,疫情终将成为过去,希望腾讯未来的增长能够成为中国未来的一个缩影。
2022年12月25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以前反对连花清瘟的我,现在沉默了

放开后突然一药难求,我翻了翻上海封控期间居委会给我发的药,居然有连花清瘟这种神药。不由感叹,如果能把当初发连花清瘟的劲头,放1/10给发发布洛芬,也不至于搞得大家都慌成这样。我有连花清瘟,但也没打算吃。因为知道这是个啥玩意,它就连心理安慰的效果都没了。这是当初为了抢SARS病毒窗口期,在短短时间里拿出的神药。图/作者供图2004年6月的《中国中医药报》披露了细节:“他们昼夜攻关,在短短的15天内完成了连花清瘟胶囊的提取、浓缩、干燥、成型等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工作……从研制到获省药监局批号,再到进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快速审批通道,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这确实是一个奇迹。”对,只用15天就能拿出治疗SARA病毒的神药,这种中国速度比起那些一周盖一层楼的建筑神话,还要神话100倍。当年SARA病毒结束得快,连花清瘟其实没来得及大显身手,不过好在国家够大,机会总是有的。特别讲究以形补形的国人,看到药名里有“清瘟”二字,那是肯定要拿神药来对付一切瘟疫的。之后,禽流感、手足口病、汶川地震、甲型流感、新冠病毒相继肆虐,再加上每年冬季的季节性流感基本盘,连花清瘟占据了很大一块“专治疫病”的市场。当然,没有权威部门的背书,单靠企业自己跑出来说也是不够的。人民总是倾向于信任强者,这是国人最可爱之处。图/网络实际上,各国对这种药物的态度,并不像他们自己说的那么支持。列举几个吧。新加坡:新加坡卫生科学管理局(HSA)在2021年11月17日发布命令,任何宣称连花清瘟可以用于治疗或预防新冠病毒的药商,都有可能面临最高两年的监禁,或5000新加坡币(人民币两万五千元)的罚款,情节严重者或兼而有之。新西兰:2022年4月,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发出警告,新西兰海关将不允许携带连花清瘟者入境,因该药含有新法律明文规定的受管控药物成分(麻黄),新西兰政府将其列为违禁药品。菲律宾最狠,谁卖抓谁:2020年5月22日,菲律宾警方突袭了巴科尔市的一家仓库,查获数十箱的连花清瘟胶囊,并逮捕两名嫌犯。2021年9月,菲律宾警方在北苏里高省逮捕一名非法贩售连花清瘟胶囊的选举委员会官员。日本也差不多,谁卖抓谁:日本警方强调,因连花清瘟未经过任何合法审查和医学上的检验,在日本售卖连花清瘟是严重的违法。澳大利亚说得更明确:澳大利亚边境执法局(ABF)警告民众不要从海外订购连花清瘟,因为麻黄是中成药连花清瘟颗粒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制造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的关键成分。在澳大利亚,非法进口麻黄最高可被判处25年监禁或最高110万澳元的罚款。其他还有美国、德国意大利瑞典等国,都宣布此药非法。当然也不是所有国家都不接受,目前有尼日利亚、柬埔寨、科威特、莫桑比克、厄瓜多尔、老挝、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接受清瘟。以上,是我曾经反对的理由,但现在我已经不再反对清瘟,也请看了这个文章的朋友,以后保持沉默。原因很简单,如果你要反对一种解决方案,那么最好能拿出一种替代方案。如果没有替代方案,那么原先的或许就是最好的。当今世界有四种疗法是获得主流医学界承认的,分别是:1.物理疗法2.药物疗法3.心理疗法4.手术疗法请注意第三个心理疗法,也是主流医学界承认的疗法,这种疗法用我们的大俗话说,就叫“心诚则灵”,心理得到抚慰不再恐惧,其实对病情是有很大缓解作用的。有没有新冠特效药?有,辉瑞的Paxlovid,美国政府采购价530刀,这里卖到了2980一盒,而且不是你想买就买得到。图/网络这个价格,我想也不是人人负担得起的,那么你一方面告诉别人连花清瘟没用,一方面呢?别说Paxlovid,就连一盒布洛芬你也提供不了,不觉得很残忍吗?看看各大平台,兽药都被抢购了:图/网络这世间并非人人强者,相反需要安慰和确定性的人才是大多数,在没有替代方案的情况下,或许弄一盒连花清瘟吃吃,感受下里面薄荷醇对嗓子的清凉作用,体会到轻微麻黄对人体的刺激作用,再想想“清瘟”二字的伟大魔力,心情一好说不定病就好了,你能说连花清瘟没作用?人体那么复杂的工程,谁也不能说,精神愉快就没用。满是专家的那些推荐的大机关们,恐怕也是这样想的。相对给搞这种药的挣点钱,与他们能提供的心理安慰相比,是不值一提的。
2022年12月24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有大V狠起来,连自己的亡母都不放过……

钱钟书在《围城》中说过这么一段刻薄话:棺材店和殡仪馆只做新死人的生意,文人会向一年、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陈死人身上生发。“周年逝世纪念”和“三百年祭”,一样的好题目。这段话是讽刺书中人物汪处厚悼亡糟糠妻的文字生意。钱老算是实体码字时代的天花板了,但他的想象力终究有限。互联网时代的同行已经不满足于“陈死人”的文字生意边界,而是成功截胡棺材店和殡仪馆,且题材很大胆,拿尸骨未寒的亡母说事。我说的是微博大V张忆安-龙战于野,临睡时看到这朵奇葩,惊掉了下巴。网上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老关忍不住要说两句,却没有“虽然……但是……”,只有惊掉了下巴。01母亲过世,张大V很悲愤。悲是人之常情,愤是有点过分。肺癌晚期脑转,这已经不能叫“基础病”了,况且到底是不是“阳”致死的,也未可知。这就要和“躺匪”不共戴天。张大V这样的“封控派”一时接受不了现实,情绪失控了吧。可是,网友轻轻一扒,事情就变得离奇了。时间线清晰。张大V
2022年12月15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普京一错再错,战局对俄罗斯更不利了

2022年全球经济三大负面事件:全球疫情、美联储升息、俄乌战争,前两个已经靴子落地。俄乌战争将是2023年的最大变数。01升级不可避免目前看来,战争升级已经不可避免。战火将从乌东地区延烧到克里米亚,乃至俄本土。12月12日七国集团领导人会议发表联合声明,文本很简短,但是措辞严厉、态度强硬。七国承诺建立一个多机构平台,“协调对乌克兰的援助,并支持乌克兰的修复、恢复和重建”。并且明确要求俄罗斯最终承担重建费用,追究战争罪并点名对普京总统追责,并警告俄方使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核武器将面临严重后果。这份声明的意义在于,与乌克兰设置的和谈前置条件的强硬立场完全一致,没有战略模糊的空间。此前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战争必须谈判桌上结束”、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俄罗斯的“安全保障”作为结束俄乌冲突的一部分,释放的鸽派信号烟消云散。俄罗斯在谈判中的“议价空间”已经变得十分逼仄。而且此前很多迹象表明,这一次七国集团是动真格的。12月10日,乌克兰对克里米亚发动袭击,时隔连个月后重演了10月8日克里米亚大桥遇袭的一幕。不过,与上次的卡车袭击不同,这次乌方动用了远程武器打击军事目标,是正规的军事行动。这次美国没有做出阻止乌方的公开表态,而且美媒披露“美国事实上已经为乌克兰袭击俄罗斯本土的行为开了绿灯”。“俄罗斯本土”的提法值得玩味。如果该消息属实,那就意味着打击范围不只是克里米亚半岛——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都没有承认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合法性。英国做出了更清晰的表态,国防大臣华莱士公开表示,“如果俄罗斯继续以平民设施作为目标,英国对向乌克兰提供远程武器持开放态度”。此前一直口惠而实不至的德国,也做出了实质性的军援升级动作,12月7日更新了军援清单。9月份承诺2025年交付的18辆RCH155自行榴弹炮,大概率是要提前登场了。按照9月份时德方的说法,这些炮还没开始制造……。不过,美方显然对德国的“挤牙膏”并不满意。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暗示德国“美国将批准德国向乌克兰提供豹2主战坦克”,很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味。俄乌战争至今,美欧对乌军援多次升级,但是做出了避免战争升级的主动设限。海马斯等远程武器都被锁定了射程,以乌方用其避免攻击俄本土。豹2主战坦克、F-16等先进攻武器,更是不予考虑。如今这一主动设限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松动。很明显,战争正在按照乌克兰预想的步调走向高潮,“帮助”乌方“带节奏”的正是克林姆林宫糟糕的决策。02克林姆林宫的一错再错复盘整个“特别军事行动”,俄罗斯的战略决策一错再错。开战后虽然突袭基辅失败,但是俄方依然保持了明显的战略主动。西方的军援实际上是在特别军事行动一个月左右才陆续到位。俄方如果在这一个月左右的窗口期接受外交斡旋,完全可以体面地结束这场冲突。当时泽连斯基总统多次要求和普京总统直接会谈,但是被克林姆林宫轻蔑地拒绝了。这是俄罗斯犯下的一个战略错误。此后俄军在战场上的表现糟糕。9月份乌方发动反攻,9月11日收复哈尔科夫州大部分地区。俄军的战略主动丧失殆尽,克林姆林宫非但没有适时调整战略方针,反而推动“四州公投”,将乌东地区纳入领土。这是一个致命的战略错误,直接堵死了谈判桌上的回旋余地。更可笑的是,9月30日普京总统才签字下令承认乌克兰两地“独立”。10月3日,俄军就从剩余的俄占哈尔科夫州领土撤出。一个月后,俄军又把赫尔松给丢了。战场的溃败,“公投”那套把戏成了名实俱损的笑料。如果俄罗斯在公投前的适当时机在谈判桌上寻求体面退出,不仅避免了丢人现眼的溃退,还能换取一些谈判桌上的利益。退一步说,即便要举行公投,那也应该在防线稳固、实现稳定控制时再搞,也不至于这么啪啪打脸。即便到了这一步,俄罗斯还是有机会避免战争升级。实际上,普京总统确实做出过这样的尝试。那就是10月8日克里米亚大桥遇袭后,克林姆林宫的反应。先是试图“低调处理”,压不住后发动了空袭,两天后一度宣布结束报复行动。这些相对低调的处理,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欧美一面向乌克兰施压,美方公开表示不鼓励乌克兰对克里米亚大桥的攻击。军援方面也仅仅是提供了防空武器系统。如果俄方保持克制,克里米亚大桥袭击事件本可以就此告一段落。但是,随着外号“屠夫”的苏洛维金大将正式接掌战局,俄方又“强硬”起来。不是在正面战场上的“强硬”,而是加大了对乌克兰城市的空袭力度,把电力、能源等基础设施作为打击对象。不能在赫尔松力挽狂澜不是苏大将的错,组织撤退不力或许也能理解,这么狂轰滥炸图个啥?真把乌克兰当成了伊拉克,把俄军当美军了?没有正面战场上的绝对优势,仅仅靠大轰炸就击垮防守方的战争意志,在军事史上从未发生过。无论是二战时德军对伦敦的大轰炸,还是抗日战争中日军对重庆的大轰炸,都没能打垮对手。如果苏大将能够把宝贵的远程打击力量集中作用在战场的关键节点上,至少可以改变一点被动的态势。但是他没有。他的大轰炸,没有大到足够摧毁敌人战争意志的程度,却大得足以让围观者反胃。大轰炸的唯一结果,就是授人以柄,坐实了俄军攻击平民目标的罪名,在西方社会拉了一大把仇恨。大轰炸的错误战略决策,直接导致了今天战事升级的局面。在战略主动阶段未能及时和谈,公投大幅增加了谈判难度,再加泄愤式的大轰炸,三大决策失误,让这场本不该发生的战争升级了。而且,是向着对俄罗斯不利的方向升级。03乌方的战略主动泽连斯基总统如果精通中文,可以学一句郭德纲式的谦虚——“不是我很优秀,全靠同行衬托”。泽连斯基当然很优秀。如果不是他的优秀,这场冲突早就以乌克兰总统流亡海外的方式收场了。但是,泽连斯基和站在他背后的乌克兰人民不是完美无瑕的圣人,强烈的民族意识驱动下也做出了不少的冒险之举。9月反攻以来,乌克兰一直很“莽”,比如“苛刻”的和谈条件,再如对克里米亚大桥的袭击,以及“12月收复克里米亚”的公开表态。这些既是对俄罗斯的正面硬刚,也是对欧美设下的“隐形红线”发起了边缘博弈。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到反噬。最大的风险是:如果乌方的冒险引发欧美民意的普遍反感,对乌援助仅限于“生命维持”。这场高消耗、低水平的泥淖之战没完没了,对乌方而言也是极其痛苦的过程。这一风险在克里米亚大桥遇袭后达到了顶峰。然而,俄罗斯糟糕的应对,让那些看上去不可能战略目标变为了可能。苏大将祭出大轰炸“上古神器”,让乌方的强硬表态、积极反击的立场获得了充分的正当性。9月份以来俄乌之间的你来我往,让欧美政要不得不面对最后的选择:坚守原有的“隐形红线”,避免“过度刺激”俄罗斯;还是加码援乌抑俄,以期早日结束战事。随着此次七国集团的强硬声明,以及此前的一系列加码操作,结论已经很清晰。那么,这场战争未来的走向,将会成为2023年全球经济的最大变数。04克里米亚将会成为焦点尽管战局还处在泥淖状态,但是无法回避的是,乌方已经牢牢掌握了战略选择的主动权。克里米亚已经处于乌方的打击范围中,“收复克里米亚”已经成了乌方的现实选项之一。而在北方的顿涅茨克战线,俄罗斯为了维持进攻的姿势,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留下了巨大的战略隐患。久攻巴赫穆特一个多月,进度乏善可陈,该地区的战事正在重蹈哈尔科夫的覆辙。更糟糕的是,巴赫穆特的战略价值连哈尔科夫市的零头都比不了,但俄军已经很难再承受一次后撤,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将是一场军事-政治灾难。当然,在正面战场上,乌克兰面对俄罗斯收缩的防线,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但是,时间站在乌克兰这边。欧美的军援升级后,乌克兰的武装会更加强大,俄乌之间的有效战力对比会更有利于乌方。正面战场的胶着,也让克里米亚这一俄罗斯的战略“后方”显得愈发脆弱。如果乌克兰真展开“克里米亚收复战”,那么俄乌战局将完成不死不休的最后进化。所有谈判解决的妥协方案都将不复存在,战争结局只有基辅沦陷和俄军彻底从乌克兰消失的“二选一”。因此,克里米亚的每一个火星,都有可能成为2023年的全球风暴之眼。相比之下,正面战场上的战事进退,反而显得乏味。尤其是对乌方而言,仗打到这个份上,一城一地的得失已经无关紧要。俄军方面更为被动,缺乏“一击得胜”的战略目标,却要处处提防下一个“主动撤退”的好消息。苏大将肯定不愿意从“屠夫”变成长跑运动员,他得多留心一点。2023年,俄罗斯将会面临更严峻的内忧外患。传统盟友伊朗自顾不暇,印度渐行渐远,连中亚小弟的“斯坦”们也离心离德。内部的挑战不是来自自由派的反战,而是克林姆林宫昔日的强硬派盟友。俄罗斯的政治传统没有忠诚,克林姆林宫主人的虚弱信号都是野心家的动员令。还有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躁动,也不容小觑。那些为俄军输送大量兵员的异族,不会从这场赢不到的战争中获利,很难指望他们的长期忠诚。俄罗斯和全世界都走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这确实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05对全球经济的利好俄乌战争升级了,却是对俄罗斯更不利的升级。这场战争还存在很多变数,却是俄罗斯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输掉这场战争。某种程度上讲,随着战争升级,不确定性正在消失。经济不喜欢不确定性,这未尝不是一个好消息。俄乌战争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在减少,损失和震荡无疑还会继续,但是整体上看负面正在被消化。乌克兰在战前就是欧洲最穷的国家,对全球的经济影响力十分有限。唯一的看点是乌克兰的农业,战争的打击比预想要小很多,粮食产量有增无减。不知道是不是俄军丢下的老坦克、老装甲车做出了贡献。乌克兰国内经济当然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但是经济体量极小,欧美的输血成本并不高。泽连斯基为稳定金融提出的援助要求不过区区8亿欧元,和军援相比九牛一毛。西方既然买了军援的大单,附赠的经济援助只是个添头。俄罗斯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能源出口。“没有俄气欧洲过不了冬”的天然气神话已经破灭,足量的囤积再加高达26%的节能,欧洲天然气价格大幅回落,存量可以支撑过2023年的春季。石油出口也被安排了一波,“俄油出口限价”当然不会执行得很彻底,但是对稳定全球石油价格的作用也不可否认。除了能源以外,或许还有少数矿产资源还会受到俄罗斯供应削减的影响。但是,总体来看,影响很有限。俄罗斯的全球经济影响力比它的军事力量孱弱,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资源大国从来都不是经济强国的必要条件,靠资源优势“卡脖子”是不能当真的。俄乌战争的现实,是向世人展示全球经济体系真相的最好科普。至于全球物流体系,俄乌战区周边的影响还会有一些,也仅仅是有一些。讲到底,俄罗斯的疆域虽然广大,但是庞大的国土中大部分都是未经开发的经济荒地,可以轻易被绕过。2023年的全球经济,还会受到战火纷飞的干扰,但是俄乌战争的经济波动将会大幅降低,这对中国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这比俄乌战争升级的坏消息更有价值。财经,我只捞干的说。新来的朋友,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2022年12月14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茅台的穿越

10月24日,A股、港股双双出现调整,沪指跌破3000点,截至收盘,三大指数均跌超2%;港股方面,恒指跌超6%,恒生科技指数跌近10%。当下股市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国内经济仍然受到各地不时散发的疫情影响,复苏偏弱;全球地缘冲突持续;逆全球化趋势持续;美元指数连创新高,非美资产存在贬值压力;北上资金大幅净流出180亿元,扰动股市。所以,市场整体情绪偏弱,空头情绪浓烈,出现一定程度的恐慌,这种恐慌情绪又自我加强,进一步造成了股市的下跌。从行业板块看,军工等板块逆势走强,但白酒等消费股集体下挫,市场分化明显。白酒板块的领头羊贵州茅台,截至
2022年10月25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温铁军,坑苦了中国农民

温铁军这次真是惹了众怒了。向松祚直斥其“胡扯已经到了信口开河,完全不顾基本常识和逻辑的荒唐程度”;任泽平比较客气,说温铁军“不学无术不尊重常识”。我听说后有点纳闷,温铁军一直就是那样的,这次怎么都出来捅破窗户纸了?说是他“发明了”一个新概念,“人民经济”。我更纳闷了,正如任泽平所言,温铁军就是个不学无术的老混子,他有能力发明啥新玩意儿?出于好奇,给温铁军的视频贡献了一个点击,看完笑出猪叫。“人民经济”哪里是什么发明,不就是闭关锁国、一大二公吗?温铁军零打碎敲、指桑骂槐地反改革、反开放那么多年,这回算是图穷匕见,终于把“开倒车”的主张亮明了。也难怪平时忙于“神仙打架”的财经同仁们,罕见地队形整齐了一回。“罕见”可能都不准确,应该说是“仅见”。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多年以来,财经领域的争论虽然很激烈,但是坚持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还是有基本共识的。毕竟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如此强烈,正常人都明白走老路、开倒车就是死路一条。这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论,只需要诚实地面对记忆。温铁军的问题就是出在了不诚实,撒谎撒成了习惯。在“人民经济”之前,他是靠“农民牌”起家的,是所谓的“三农专家”。打着“为农民说话”的旗号害农民,是他这位“三农专家”的老本行。01打着农民旗号的伪专家“三农问题”是真问题,“三农专家”却是伪专家。这世上不可能有什么“三农专家”。农业经济也是经济,农村社会也是社会,农业生产是科技,各有对应专业领域。这些领域的问题,能搞清楚一门都很不容易了,“三项全能”根本不可能。温铁军在三个专业领域有过什么建树?一样也没有。“三农专家”不是专业意义的,是特殊的农业体制衍生出来的特殊身份。中国农村和农民确实很特殊,别国是搞农业的地区就是农村,干了农业的就是农民。而中国的农村是被圈定只能搞农业,中国的农民是投胎投出来的。所以和其他经济部门只管产业不同,农业口是管人管地管空间的无所不包。等于在中国社会中独立划出了一块小社会,由农业口专管。这是天然的特殊利益集团,所谓“三农专家”就是他们的话事人。这是需要农口认证的,否则你再懂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农业科技,也不会有“三农专家”的头衔。袁隆平,他比温铁军懂农业不?各大高校的经济学专业中,比温铁军懂农业经济的车载斗量,但他们都不是“三农专家”。中国农村的社会学研究在国内外都是显学,但是那些研究者都不是“三农专家”。“三农专家”的“专”不在于专业专精,而是专当话事人、代言人的专。那温铁军专打“农民牌”,是不是为农民群体的代言人呢?当然不是,没有一个懂中国农村的,会想着开倒车、走老路了。温铁军的不诚实,就是从农业问题开始的。02颠倒黑白的谎言温铁军的描述中,改革开放是害了农村、坑了农民,好像中国农民的苦日子都是改开造成的,那是睁眼说瞎话。中国改革开放就是从农村启动的,小岗村的农民冒着巨大的风险搞承包制,没有什么深奥的背景,只有要吃饱饭的朴素动机。如果真是温铁军说的那样,改开前一切都是花好月圆的,一群老实巴交的农民折腾啥呢?事实是,改革是从农村启动的,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发展也是最好的。中国最早的万元户就是在农村诞生的,甚至改开后最早的民营企业也是发端于农村。是中国农民趟开了改革之路。1979年,广东肇庆农民陈志雄与妻子开始承包集体鱼塘养鱼。因为收益好,他把邻近村庄的鱼塘都承包了下来,足足500亩。一家人干不下来,就需要雇佣劳动力了,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雇工问题”的争议。红头文件禁止、《人民日报》报道,过程非常曲折。最终,是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任仲夷一锤定音,陈志雄的事业才被保护下来。任仲夷在1982年的一次会议上鼓励承包鱼塘获得高产量、高收入的做法,指出“万元户不算富,富了还要富”。一个广东农民的致富事业,为何会引发“高层”争议?无非是那些“三农专家”们看不得铁板一块、死气沉沉的中国农村打破沉寂,中国农民可以凭着辛勤的劳动赢得市场经济中的头排座位,而这些吃体制饭的“笔杆子”没有这个本事。任何松动的改革,都是对他们优越感的挑战。改革开放没有坑农民,是农民推动了改革开放。这些事实,“三农专家”温铁军不知道吗?他当然知道,但是他坚持撒谎。真可谓专业撒谎一辈子,老而弥奸。他不会告诉年轻的观众,率先启动改革的农村,在八十年代的经济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城市,包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市郊农民比市民富裕是很普遍的。可惜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被终结,因为农村的改革进程被打断了,开了一段倒车。曾经红火一时的乡镇企业发展被打断了。问题出在了产权和土地。先说产权,农村乡镇企业是“能人经济”。有魄力、有干劲的农民企业家创业,实际上就是民营企业创业。但是碍于体制障碍,这些早期村镇不得不套上“集体经济”的壳。企业办好,麻烦就来了。眼红的多了,“集体”登场摘桃子,“能人”要么被逼出走,要么出事。“能人经济”变成了“老爷经济”,成了村官乡吏的禁脔,很快就吃没了。还有就是土地,当时的土地管理更为僵化,动辄越界,折腾几次也就完了。这本质上还是一个产权问题。改革不彻底才是断送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源。企业在农村活不下去,农村经济活力大幅下降,可是“财政饭”的体制膨胀并没有停下脚步。1985年,农村完成了“撤社建乡”,乡镇政府的“六套班子”和代表上级政府部门的“七所八站”应运而生。已经臃肿不堪。不得不在建的同时开始撤,几经撤并至1988年减少到4.5万左右。即便如此,“吃财政饭”的人员数量增长还是难以遏制,最终达到了1280万人(不含编外),增加了大约500多万人。基层财政安排是“三提五统”由乡镇政府直接向农民征收,讲白了就是农民养公务员。“四十个农民养一个公务员”的说法就是当时流行起来的。温铁军一直把农民进城打工形容成城市坑害了农民,其实农民是逃离了凋敝的农村。不是改革开放害了农村,而是改革不充分、僵化的体制膨胀过度汲取,导致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受阻。农村没有企业也就没有就业,没有就业还要承担沉重的财政负担,才有了农民进程打工潮。要是温铁军鼓吹的“想当年农村集体经济哪儿哪儿好”是真的,农民干嘛背井离乡进城呢?逃离农村,才是真相。农民不是改革开放的受害者,而是改革进程受阻挠的受害者。而且,逃出农村空间的农民,还是逃不过僵化体制的束缚。不管进城多少年,生下来的农民身份是很难抹去的。市民和农民的鸿沟不是市场划下的,而是改革不到位划下的。温铁军不知道吗?他当然知道,但是他给出的药方不是呼吁进一步改革,而是对改革开放搞污名化。他打着“为农民说话”的旗号,其实是维护固化农民身份的体制隔离。他真正代表的是农村旧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他们确实是改革开放的失意者,确实对农民进城恨之入骨。因为农民进城了,那些人原来一呼百应、操人生死的权柄也失去了价值,“空心化”的农村再也榨不出什么油水。所以,温铁军们要开倒车。他们不要发展农村经济,因为发展农村经济,新的“能人”又要争夺他们的权柄。他们只要重建旧体制,最多就是一个豪华升级版——多搞点补贴。可是,补贴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市场经济运行生出来的。03温铁军的“毒药方”温铁军要求城市“反哺”农村,是真诚的。可是,钱从哪儿来呢?没有外资企业、没有民营企业的时代,谁反哺过农村?农村反而是被过度汲取的不幸空间。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才有了农业税的减免。中国成为世界大工厂的经济成就,才有了大规模补贴农村的财政能力。温铁军可以抱怨“反哺还不够”,但他不要忘记改革开放前,农业税、“三提五统”是农民沉重的负担。他怀念的美好岁月,可没有反哺过农民。温铁军是无知的,更是自私的。他可以为了自己心目中的“美好岁月”,但他应该很清楚那不是中国农民的美好岁月,更不是中国农村的美好岁月。今天中国农村的发展还受到了旧体制的束缚,严重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缺少基本的产权保障,高度受限的空间没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而温铁军还在鼓吹不要给农民产权、不要让农民有选择的自主权,美其名曰“保护”、“关心”,实际上却是要农民在“我骄傲、我光荣”的迷魂汤里,继续困守在土地之上。这是爱农民,还是害农民?温铁军说了很多维护农民的好话,让人听了很受用。但是,他开出来的方子却是一股陈年霉味儿的过期毒药。他强调农民在市场的弱势地位,不是为了改变被剥夺产权、选择权的农民身份束缚,而是为了把农民的身份-职业固化重新强化。他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作为仇视的对象,是让农民无处可逃。但是,他又拿不出真正的解决方案,没有人能够绕过市场拿出真正的经济解决方案,所以只能满口胡说。好话说尽,坏事做绝,自古有之。斯文败类、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也不鲜见。人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好,却因为衰老而更疯狂。04德之贼否定改革开放,就是否定中国四十年发展的经济成就。其中也包括中国农民做出的巨大经济贡献,沉重的体制枷锁,妨碍了他们在市场分配中受益的权利。这需要深化改革彻底打破的,而不是去加固。枷锁就是枷锁,哪怕是镀金的,也不会改变其性质。温铁军不是农民的代言人,而是束缚农民的旧体制的招魂者。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农民不是天生的市场弱者,是体制束缚让他们变成了弱者。中国农村不是天生的被遗忘的空间,而是体制束缚让农村被抛弃。不仅是农村,在中国经济所有产业经济部门,都有很明显的规律。凡是改革比较彻底、开放度高的部门,发展状况都很好。凡是发展状况好的部门,在国际竞争中就越强。轻工电器、互联网产业就是最好的佐证。而体制固化最严重的上游领域,却是问题最多、最缺乏全球竞争力的经济部门。这难道是偶然的吗?中国农业更是如此。曾经是全世界最会种地的中国农民,现在却有地不想种,这是谁的问题?温铁军这种“三农专家”常年反改革、反开放,阻碍农村改革,误导公众,是要负相当大的责任。农业搞不好的锅,三农专家不好好反思,还好意思指责别人?这只能用诸葛亮的名言“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来形容了。就是这么一个不学无术的老混子,玩儿坏了“农民”,又开始玩“人民”了,多么可笑、可悲和可怕。送他一句孔夫子的教导:“老而不死是为贼”。通俗的说,您老人家真是缺了大德了。财经,我只捞干的说。新来的朋友,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2022年9月29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作业不抄全的代价

最近多地出现“烂尾楼”的业主集体停贷事件,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房产的预售制再次成为了舆论批评的焦点,连任泽平先生都说要“取消预售制”。这不禁让人感慨,任老师如果在恒大当“高管”时就这么说,说不定今天能少些“大冤种”。事到如今,目前房地产业预售制有严重缺陷,显然不存争议。取消也好,修改也罢,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预售制的烂尾楼风险是怎么来的。01香港“卖楼花”的作业,没抄全众所周知,咱们这儿​的预售制是从香港“卖楼花”抄作业抄来的。但是,查查香港的房地产历史,烂尾楼事件少而又少。为什么香港“卖楼花”那么多年没摆烂,这边抄出来的预售制却是烂尾楼屡见不鲜呢?都是买期房,差别咋就那么大呢?其实,抄作业是抄作业,却不是标准答案的复刻。这边的预售制和香港的“卖楼花”并不一样,在整个交易流程的关键点上埋了雷。香港开发商购地后,房子造到一定程度,可获得政府批准开始预售。预售阶段,购房者向开发商支付购房的定金,通常情况下不超过房价的三成。这就是所谓的“楼花”,性质和这边的“首付”相当。到这步,我们的预售制都在认真抄作业,后面就抄走样了。首先,是“楼花”的管理机制不同。香港的“楼花”不是交给开发商的,而是交给律师行在银行开设的信托账户。律师行再根据项目进度支付定金给开发商。我们的预售制,首付则是交到了开发商在银行开设的专项账户,由银行监督使用。显然,香港的“楼花”管理比我们的首付资金管理要严格。“楼花”多了一层律师行的监督,开发商要挪用“楼花”的资金,需要律师行和银行一起配合。而我们这边只要银行配合开发商搞搞小动作就行了。有没有第三方介入,购房者更是毫不知情,资金腾挪的小动作就方便多了。更重要的是,香港购房者缴完“楼花”后,在整个预售阶段都不用付款,也就不必向银行申请贷款,当然也就不用还按揭了。直到项目开发收尾,开发商向政府缴清地价后交房,购房者再拿着房契向银行申请贷款。这意味着在交房阶段之前,银行向开发商发放贷款的风险是不能转嫁给购房者的。因此,银行对开发商的贷款审核会很严格,没有足够资金实力的开发商是不敢轻易拿地的。而这边的预售制里,开发商拿到预售证后,购房者就开始办理按揭贷款了,等于房子没造好,开发商就拿到了全部购房款。这笔钱也是进入银行专项账户,由银行监管,分期支付给开发商,也同样存在监管风险。细心的读者应该能发现香港“卖楼花”和这边的预售制存在根本区别。香港的“卖楼花”,本质上就是购房者预付了三成定金,后面七成的房价尾款则是现房交付的正常交易。所以,香港购房者充其量只承担了三成“楼花”的烂尾风险损失。而我们的购房者在房子造完前,已经全额贷款付按揭了,烂尾风险损失放大了两倍多。02购房者在给不属于自己的房产还按揭再深度剖析一下这个机制,我们会发现这边的预售制更深层的问题。可以说,我们这种预售制就是为资金挪用留了后门。因为,在绝大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中,三成首付足够支付建筑费用了。如果能做到“专款专用”,根本没必要把按揭提前到交房前。也就是说,香港卖楼花其实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发明创造,各行各业都有这种定金销售。买方向卖方支付部分定金,用以支付卖方部分前期成本的方式,固定双方的买卖关系。商品稀缺度高的卖方市场中,这种定金模式是很普遍的。这是一种期货交易。而我们这边的预售制才是“伟大发明”,买房者全款购买了还没造的房子,这已经不是期货交易了,只能说是“期待交易”——购房者期待这个交易能完成的“期待”。如果完不成,全部损失都会砸在购房者头上。这显然不公平,也不合理。烂尾出事,毛病出在了造房,根子却在产权。这边的预售制最根本的问题是,购房者全额支付的房价包含了购买土地使用权的地价。但是,直到交房拿证前,购房者是没有土地使用权的保障。这可以和集资建房模式做个对比。集资建房的购房者凑笔钱,先给政府缴纳了土地出让金摘了牌,再找建筑商造房子。集资购房者怎么可能一次性缴清建筑费的?总得造完后再缴清。这边的预售制和香港“卖楼花”模式里,购房者的首付或楼花是把建筑费缴清了,这让开发商占了一点便宜。这不是最严重的问题。真正严重的问题是产权关系被搞乱了。在集资建房模式中,如果建筑商拿了建筑费跑路了,购房者的土地使用权不受到影响。大家再找一家建筑商把房子造完就是了,损失有限的。而在我们的预售制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全额付款的购房者出了土地使用权的钱,却没有土地使用权的保障。开发商实际上只是垫付了一笔土地出让金,却有土地使用权,并且将其抵押给了银行。这不是咄咄怪事吗?那么,香港楼花模式是怎么处理这个土地使用权问题的?很简单,香港开发商从头到底都没有获得土地使用权,他们在土拍中拿到的实际上是土地开发权,而不是完整的土地使用权。所以,开发商启动项目后,可以从银行获得贷款,但不能把土地抵押给银行,也就不存在复杂的土地使用权质押问题了。​那么,一旦项目烂尾,银行和开发商的烂账是他们之间的事,政府和购房者都不受影响。政府收回土地开发权,再找家开发商接盘。接盘开发商必须承认购房者买楼花的权益,只要政府做出一点让利,这个成本还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买楼花的购房者也不受多大影响。可是,这部分作业,我们的预售制没有抄。我们的土拍是真的把土地使用权卖给了开发商,这样做的好处是政府很快就可以收到土地出让金。一个月内开发商支付一半土地转让金,一年内付完。房子还没造好,政府已经收到了全额的土地转让金。而香港的地价结算是到项目收尾进入交房阶段时才进行的,此时开发商很快可以从购房者手中受到七成的尾款。假如内地开发商用自有资金购地,承受的资金压力远大于香港开发商。好在这边的土拍制度直接把土地使用权给了开发商,开发商以此作为抵押品获得银行贷款。这意味着一旦项目烂尾,土地质押绑定了大量债务,处理起来就很复杂。土地使用权被卖断了,政府也不能随便收回,只能协调。接盘的开发商要在处理复杂的债务问题后,才能继续土地开发,此前多重抵押等违规操作造成的债务成本和风险很难控制。接盘比买地的成本还高,“接盘侠”不好找。因此,这边的烂尾项目很容易陷入长期停工的僵局,购房者就成了大冤种。这就是卖地一时爽,烂尾就不可收拾了。很多烂尾盘的业主认为自己出点钱就能把项目造完,是天真了。其实他们看得到的建筑费用不过冰山一角,真正让楼盘难以为继的,是庞大复杂的债务深坑。而这一切的根本都是土地出让和质押的金融陷阱,预售制让购房者为不属于自己的房子和土地借贷还按揭,就是这个陷阱的坑底。03除了购房者,都是赢家通过上述分析,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香港卖楼花卖了几十年,鲜有烂尾楼事件。而咱们这儿的预售制,烂尾楼却层出不穷。香港“卖楼花”,本质上就是定金交易。开发商多收了一些定金,省下了建筑费用,确实占了购房者一点便宜。以香港楼市当年火爆的卖房市场,这并不算多大出格。但是,香港“卖楼花”没有用“金融魔术”扭曲产权关系。而我们的预售制比“卖楼花”要复杂太多了,给购房者埋了大雷。结果导致购房者为不属于自己的房子背贷款、还按揭,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说,预售制的根本问题不是“卖楼花”,甚至也不是单纯的监管问题,而是产权关系被人为扭曲了。这套机制的出发点是保证了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权益,再延伸到开发商快速回笼资金,还强化了银行的交易地位,却把烂尾风险扔给了购房者。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开发商日子好过,银行放贷宽松,购房者收入预期和房价上涨预期强,预售制的隐患不明显。而一旦经济增速放缓,开发商资金吃紧,房产升值预期下降乃至消失,银行收紧贷款,购房者的收入增长预期和房价上涨预期消失,烂尾楼断供的风险就爆发了​。只能说,该来的终究是要来的。目前的预售制显然已经难以为继,那么如何破解目前预售制的陷阱、让我们的房地产在制度层面更为健康呢?如果各位读者对这个话题有兴趣,可以留言,我下一篇再介绍一些海外的经验和我个人的分析观点。财经,我只捞干的说。新来的朋友,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2022年7月16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辩证”看待这两天的一篇雄文

这两天几个群里都看到一篇雄文《全面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出自《经济日报》。说来惭愧,写财经评论很多年,直到去年才知道这家高级媒体。而且,还是因为教俞敏洪搞教育、捶大厂才知道的。朋友问我对这篇雄文的看法,我说我没有看法。他非要问,我憋了半天,说那就“全面辩证看待《全面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吧”。世上万物,皆可“全面辩证看待”,然后一起“呵呵”。没工夫和经日一起“全面辩证”,只能对涉及消费的部分“局部辩证”。因为消费确实很重要,需要认真看待。01疫情爆发前的2018年,“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中,消费成了经济增长的主力。那年中国GDP实际增长了6.6%,其中“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投资”仅为32.4%,“净出口”对GDP的增长贡献率是-8.9%。出口在萎缩,投资在降低,消费一枝独秀。照例就有经济学家、笔杆子们出面“全面辩证看待”,不容质疑地论证了“一驾马车”比“三驾马车”好。“消费拉动”就成了流行术语,好像“买买买”,经济就会“长长长”。可是,回归经济循环的真实流程,“消费拉动”是不成立的。因为经济循环总是先生产后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多么强劲的消费需求,都不会直接转化为生产供给。比如说,1976年的中国人想要消费鸡鸭鱼肉,和1986年的中国人没有什么不同,但是1976年鸡鸭鱼肉的消费量和1986年是没法比的。显然,1976年的鸡鸭鱼肉生产没有被“消费拉动”。消费拉动不了什么,消费好坏取决于经济运行状况。经济循环顺畅,经济表现就会好,会反映在消费领域。消费的确是重要的经济指标,就像考试分数是学生学习水平的指标。老师教的好、学生学的好,考分才会好,总不能说教育质量、学习水平是靠“考分拉动”的。考分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提高考分还是要靠努力学习的。熊孩子九年义务教育,八年摸鱼。爹妈狠狠激励一把——“宝贝,你下回数学考一百,带你去迪士尼玩一个月”,熊孩子就能考好吗?要考好,就得头悬梁、锥刺股挺一年。并不是“去迪士尼玩一个月”,自动就得高分了。消费和经济的关系也是一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搞经济,把人关在家里、把企业束缚得死死的,指望消费拉动经济是不现实的。消费真正的指标意义,是反映经济的健康度。消费低迷,总是经济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02经日的雄文里谈到了消费,“消费仍在恢复,尽管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但电商、网上零售保持增长。”这句话很难让人理解。4月份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下降,不用国家统计局费心计算,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但电商、网上零售保持增长”的喜悦之情是哪儿来的?4月份,“大包邮区”几乎都受到了程度不同的封控影响,电商、网上零售成了防疫封控之下唯一的消费选择。这个增长,值得喜气洋洋吗?电商、网上零售在本轮防疫中,对保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点赞。但是,4月份消费零售总额大幅下降的事实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无论从“优化结构”、还从“提高质量”,或其他“全面辩证”的角度去看待,都改变不了防疫加码导致消费大幅下滑的事实。消费受到重创,就不要去费力辩证了。那么,“内需主引擎作用依然凸显”、“消费仍在恢复”的结论能否成立?单就消费指标看,“内需主引擎作用”有,但是真不算“凸显”。经日给出的数据是“1—4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有所提升。”——拉着1、2月份“冲喜”,也只有5.2%同比增长,也只能说是“有所提升”。这当然谈不上是“凸显”。等5月份、6月份数据出来后,还继续拉着1、2月吗?拉着1、2月,又有多少同比“增长”呢?到底是凸、是凹,真不好说了。“文章千古事”的要求太高,能顶三五个月还是必要的。既然要把目前的经济问题摊开来谈,那就要谈透。犹抱琵琶半遮面,没什么意思。都知道画了半边桩,何必呢?“制造业投资增长12.2%,在全部投资中增长最快。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5%。”,是否真能带动“内需主引擎”,可以期待,也有待观察。这些投资和“消费恢复”还隔着天天核酸的崇山峻岭。消费要恢复,需要经济顺畅运行。只有产业繁荣、企业健康,才能稳住消费。但是,产业观察也要分情况,有些“喜讯”不能太当回事。经日雄文里就有这么段让人哭笑不得的“喜讯”:基本生活类商品产销持续增长。4月份,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0.1%和0.5%;鲜冷藏肉、速冻食品产量分别增长20.4%和9.3%。这些都有利于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0.1%和0.5%,非要说是“产销持续增长”也对,毕竟没有出现烦人的“-”号。冷藏肉、速冻食品的大幅增长,经日选的格局还是小了。家电产业中的冰箱、冰柜,在部分地区涨价还卖脱销了,可以拉来为“产销持续增长”、“制造业繁荣”背书。生物制药业因检测剂热销的大规模增长,经日也不该遗漏。盯住鲜冷藏肉、速冻食品,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小家子气了。不够“全面”,只剩下“辩证”了。既然已经决心沙子里挑金字、矮子里拔将军,那就索性放得开。正所谓舍不得比基尼,套不着老富翁。带个“+”号的都算上,看上去就没什么问题了。消费不是花了多少钱、带动多少产业的“宏观”,而是百姓日用的生活质量。检测剂大卖,抵消不了餐饮业、旅游业崩盘的损失。所有的生产最终都是为了消费,但是有的生产了幸福的主动消费,有的则是生产了痛苦的被动消费。卖棺材的生意兴隆,可不是“消费旺盛”的好消息。034月份的消费数据大幅下降,反映了中国经济目前的困境。走出困境,能靠“消费拉动”吗?确实已经有人在琢磨消费的“V”型反弹,辩证出了乐观情绪,但是这有点不够“全面”。有的消费没了就是没了。比如封控期间没理发,结束后我一天两回跑理发店去“补偿型消费”、“报复性消费”吗?托尼小哥们千万别指望这个。大家去“补偿”一次,就过去了。所以,对“补偿性消费”不要期望过高,很多消费没了就是没了。还有的化作了冷柜冰箱里的冷藏肉、速冻食品,也没了。更重要的是,消费者要敢花钱、有钱花,才有“V”型。目前看来,难言乐观。经日雄文曰“超大规模市场释放的巨大消费能力,蕴含无限机遇”,显然对“超大规模市场”和“巨大消费能力”都存在误会。经日反复提到的“人均GDP1.2万美元”,豪情万丈的样子。也不看看隔壁球报道的美国,人均6.22万美元还水深火热、随时崩溃的样子。市场也好,消费也罢,都是复杂、微妙的。不是人头乘上人均,就一目了然的。钱花哪儿,决定了市场规模。都花在了只赔不赚的败家地方,超大的市场规模也会缩小。天天消费检测剂、在山沟沟里摆充电桩,就是如此。有没有钱花、敢不敢花钱,决定了消费能力。经日捶过的新东方员工、前员工,有钱花吗?敢花钱吗?在这轮“疫情”冲击之下,已经失业、正在失业路上的人,有钱花吗?敢花钱吗?被巨大不确定因素冲击后的我们,敢花钱吗?笔杆子习惯批评企业家粗放经营、野蛮生长,却在分析经济时粗放野蛮得吓人,总是停留在宏观的云山雾罩中雾里看花不能自拔,任由纸面上的数据野蛮生长。无论如何“全面辩证”,都是脱离现实微观的糙味儿。没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总想绕道走,总以话术回避现实风险,这样谈经济尽是安慰剂。当然,全面辩证地看待安慰剂,应该承认“全面辩证”总比“捶大厂”要好。所以,全面辩证地说,经日这次写得很好,以后最好不要写了。财经,我只捞干的说。新来的朋友,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2022年5月27日
被微信屏蔽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上海“假阳”风波,撕开疫情防控最丑恶一面

“全域静止”的魔都并不平静,但是确实魔幻。上海五里桥街道居民核酸“假阳”问题引发了争议。媒体报道:2022年5月5日,五里桥街道某小区发生了多起疑似“假阳”案例,均由中科润达实验室负责检验。这些核酸样本显示阳性结果,但当天的同步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5月6日,在未知前一天检测结果的情况下,部分居民参加日常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同时,数位“假阳性”居民当天被转运至方舱,进入方舱后,由专业医疗检测机构进行核酸复检,检测结果也均为阴性。中科润达回应展开调查,监管部门宣布“绝不姑息”。最终结果如何,拭目以待。“人在家中坐,羊从天上来”在身边已经多次发生,这不是什么秘密。向来振振有词的防疫专家们对此保持静默,这次的“假阳”事件明白地给出了另一种解释的方向。这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疫情经济”的幽暗隧道。01“阳”比眼镜蛇更好经济学有一个经典理论,叫“眼镜蛇效应”,源于真实事件。当年大英帝国殖民印度,发现当地眼镜蛇为患。一位大聪明想出来个妙计,给眼镜蛇开出了悬赏。交蛇发钱,童叟无欺。结果不是野生眼镜蛇被消灭了,而是印度人开始饲养眼镜蛇了。“眼镜蛇效应”可以解释很多政策激励导致与结果相反的现象。其实,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发明了一个成语叫“养寇自重”。你看,不但蛇可以养,“寇”也可以养,只要有足够的“激励”,还有什么不可以养呢?相较之下,养蛇自重比养寇自的风险要小很多。蛇不会说话,不会背叛饲主,也鉴别不出到底是家养、野生。“眼镜蛇效应”在道德上是无解的,“罔顾公共利益”的道德指责毫无意义,因为“公共利益”远远小于他们的私人利益,所以只要悬赏的激励继续,养蛇的行为也会继续。英国殖民当局当然不愿意做“冤大头”,人家也会“绝不姑息”、杀一儆百。但是,这也没用。因为殖民当局的整体利益,和具体办事人员的利益也不一致。你越是“绝不姑息”,那些具体办事人员的权力含金量就越高,寻租就更容易。这个利益链又会延伸到监督人员,道理是一样的,监督人员有了姑息和不姑息的权力,同样有含金量,同样可供寻租……当然,只要这个链条不断增加监督环节,增加“分赃成本”,迟早会让养蛇产业链无利可图。让一英镑的买蛇钱分给垂直监督体系上的一百个人,那么养蛇人也意兴阑珊了。从此,一英镑一条蛇,都是野外抓来的,就达到了消灭眼镜蛇的结果了。是不是很完美呢?可是,这就成了花一英镑养蛇,再花了一千英镑养监督养蛇的。一条蛇一千零一英镑,还吃不准是家养的、野生的。大英帝国最后只能放弃,“蛇灾”也就结束了。这对养蛇的、发放捕蛇津贴的、和监督发放捕蛇津贴的,都不是好消息。不管蛇灾是怎么结束的,意味着他们的利益也没了。“眼镜蛇效应”中,病毒可能比蛇更理想,看不见摸不着,来无踪去无影,甚至不用花心思养。你说有就有,不容反驳——至少大部分普通人是没机会反驳的。02纸面上的“公共利益”“眼镜蛇效应”是无解的,这是人的行为模式所决定的。所有人的利益都是个别的、特殊的,其中叠加的部分被称之为“公共利益”,比如“养蛇利益链”中的每一个人也和普通人一样不愿意被毒蛇侵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一“公共利益”会压倒他们从养蛇中获得的个别利益。“公共利益”是抽象的概念,个体利益才是具体的现实。基于“公共利益”想象的统一计划,都是纸上谈兵。同样道理,也请大家打破对“公共服务”的想象。理论上讲,“公共服务”集中起来由一个“中立机构”供应,会更公平、更有效率。这是一种幻觉。现实中没有“中立机构”,因为每个机构、每个机构的每个部门、每个部门的每个个体都有自身的利益。无人中立,人们总是站在自己这一边。这种集中供给的“公共服务”可以让名义价格看上去很低,但是实际成本很高。“一英镑一条蛇”的名义价格背后却是百倍、千倍的成本。而免费的,是最贵的。“免费”就意味着完全没有选择。比如被封闭的小区获得的“物资供应”。劣质品、三无产品进入了一些社区的保供物资,引发了民怨。这些“免费”的物资真的不用埋单吗?埋单会按照其实际品质计价吗?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那我们再来一遍“监管思维”,结果还是一英镑养蛇,再花一千英镑养监督养蛇的。真实的经济核算只发生在市场个体中,“打包”的集中供给中是不存在的。没有真实的经济核算,总是更有利于一些个别的、特殊的利益群体,代价则是“公共利益”受损。这些人也不会希望“蛇灾”结束。03防疫保供的特殊稀缺性或许有人要说,“物资极大丰富”就会避免这种情形出现。姑且不说没有真实的经济核算,“物资极大丰富”能否实现。魔都的魔幻现实证明了,仓库里的物资丰富和你的餐桌无关。5月11日,一段“上海孕妇买鸡蛋分邻居半夜被逼写保证书”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内容为一名孕妇花了30元钱买了30个鸡蛋,孕妇好心将鸡蛋分给邻居,并表示免费。可邻居们觉得过意不去,表示如果不要钱,就不要鸡蛋,孕妇无奈,按购入价一元一个收取费用。不曾想被一个叫“火娃”的志愿者举报。火娃不仅和孕妇住在同一个小区,而且还是孕妇的邻居。事发当天夜里,火娃和另外一名所谓的防疫人员,两次敲孕妇家的房门,深更半夜地要求孕妇分给邻居们的鸡蛋全部收回,并要求孕妇写下保证书。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位火娃自己也在卖鸡蛋,但是他卖的鸡蛋价格是40元钱30个鸡蛋。事后这位火娃出来“澄清”,当天小区处于静默管理期,不允许团购。自己也没卖鸡蛋,云云。这位火娃的澄清可信与否,个人判断,不予置评。不可否认的是,以防疫之名垄断物资供应、价格高于市场的所谓“正规团购”、“统一供应”,确实存在的。高于市场的价格并不是因为物资不够丰富,一块钱一个鸡蛋有的是,但你只能买到一块三的。这三毛钱是垄断溢价,垄断渠道的方式就是以“防疫规定”排除竞争。其实,这很荒唐。那些“正规团购”的物流是如何满足“防疫规定”的?为什么只有这些“正规团购”、“统一供应”才能满足“防疫规定”?讲到底,所谓“防疫规定”,是为了防疫的规定,还是为了排除竞争的规定?细思极恐,却也无可奈何。压倒一切,所以一切都会被压倒。因此,“物资极大丰富”并不能消除稀缺性,借公共服务、公共利益之名制造稀缺性的办法要多少有多少,区区社区基层人员就能做到。市场做不到的,一点点权力就能做到。阿里、京东的人,不会上门训斥你买了拼多多的便宜货,但是一个穿白衣服的“志愿者”就可以。这几年我们一直高喊“反垄断”,却没有想过“垄断”究竟从何而来。防疫封控的极端条件,向我们揭示了真相——畸形膨胀的权力才是垄断的根源。所以说,“丧事喜办”并不全然虚假,确实反映了一些特殊利益群体的真实心态。他们由衷地希望盛宴能够继续,用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包装自己的真实意图。不要以为喊着“公共利益”的,真关心什么“公共利益”。04结语:让人欲罢不能的生意随着静止时间的不断延长,“疫情特殊经济”将会越来越普遍,越来越牢固。会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继续“特殊”。清不完的“羊”是“两脚羊”,还有永远稀缺的物资,这些都是“正常”的。形势越来越紧张,动作越来越夸张,都是应有之义。总之,“防疫”是公共政策,却衍生出很多“生意”,让一些人欲罢不能。(完)最后,帮我的好朋友凤来仪发个讲座预告,他请来了大智慧前cto,熵湾科技老总姚小巍先生讲元宇宙和nft,这个话题还是很有意思的,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抽时间听听。开讲时间明晚九点,会议号:173
2022年5月12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上海这一波清零,时间不会短!

这两天上海“静止”防疫的情况,我想不必多说了。我只想和上海本地的朋友、正在关心上海防疫的朋友说一点个人看法:做好长期准备,不要有短期内结束的侥幸想法。有不少本地朋友在期待4月5日后能够结束这一波,心理底线也有设在5月1日的。我觉得不太可能。另外一些关心上海抗疫的朋友,希望尽快以引进疫苗和特效药的方式,让上海走出防疫模式。我也觉得不太可能。只要是政策目标是坚持清零,那么就没有严加封控之外的办法。大家就不要心存侥幸,也不要胡思乱想。01坚持清零,没“替代方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采访中明确表示:“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染性强,强在“通吃”。就是不管接没接种疫苗,奥密克戎毒株都可以感染”,“接种疫苗对于预防(奥密克戎毒株)感染效果非常有限,虽然可以预防重症。它突破了疫苗的保护作用。”吴尊友是研究艾滋病的专家,到底中国艾滋病防控啥情况、啥水平,我也不懂、也不敢说。反正我也不知道吴尊友到底水平怎么样,水平是不是比张文宏更高。不过,吴尊友现在是官方权威,以他的说法为准。没有传谣信谣风险。显然,想要通过增加疫苗接种率来替代封控清零,已经不在吴专家和他代表的官方政策的考虑范围了。特效药就更不用考虑了。吃药能治病,但是不能清零。阿拉防疫是为了清零的,不是为了治病的。这种常识,不需要吴专家来普及,阿拉也懂的。至于怎么清零,除了严加封控,吴专家或者其他专家也没有给出其他实现清零的替代方案。好像也确实没有其他方案。吴专家反复强调了奥密克戎的传播能力强,但是看了很多这路官方权威的说法,也不知道奥密克戎到底现在是怎么个传播方式。从各地封控防疫的要求看,有沈阳要就封在家里也要戴口罩的,有不知道哪里传出来的视频不准夫妻同床的,反正除了视觉不传播,好像都在传播。清零这样无孔不入的病毒,好像除了封控,也没有别的办法。总之要清零就要封控,只有封控才能清零。不管中药党还是西药党,也不管是国产疫苗派还是进口疫苗派,都不要乱吵瞎想了。安心清零、专心清零,等吴专家们脑子转过来再吵也来得及。02坚持清零,不惜一切既然奥密克戎传播力强到海陆空全套,那么清零也是很不容易的。我认为不要想象清明节、五一节能结束,先定个儿童节的小目标,也不知道吴专家们同意不同意。奥密克戎的无孔不入,怎么清零,确实是个问题。上海的海运、空港没有停,输入风险还是没办法排除。不要再对口岸工作人员加压了,他们超负荷承压三年,金属都有疲劳期,何况是人?上海三千万人,钢筋水泥长不出菜,吃用要靠物流送进来,所以也停不了。就算市民统统关起来,这些传播风险也难以排除。还有,总有些特殊人群是要进进出出的。牙痛、头痛也就算了,算是恶意好了,不用管他们。但是尿毒症之类需要定期血透的的慢性病人,养孩子、生急病之类急诊患者,封得住吗?可能也封得住,反正吴专家们管的是新冠清零,不管其他死人加个零。本人高度理解清零压倒一切,不给防疫添麻烦,建议本地亲友也觉悟高一点,死也不出门就对了。有人会说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但朋友你要知道,上海的人口基数、人口密度导致小概率也会发生,总数也不会少。这肯定会引起严控严封的漏洞。另外,现在有很多家养的、野生的防疫专家对上海封得不紧意见很大。我觉得这个问题确实不能回避。我一直认为人性化管理是上海城市文明的体现,这对专家们理想中的清零封控肯定不利。但是,我还是要讲句公道话。人性化管理的严不起来,不能怪我们的基层管理人员。上海这么大人口基数,基层管理如果没有居民的配合也是不可能的。要人家配合,就要讲点人情人性。可能研究病毒多了,专家们不大能体会到这些。那么请想象一下,这种高度老龄化的城市里,白发苍苍老头老太有意无意恶意了,基层工作者该怎么面对?是打、是骂、还是捉起来?是高音喇叭大批判,还是绳子捆起来游街?还是拉到广场上去让他们读检讨?这些防疫的“先进经验”,上海临时学是学不会的。就算学会了,大概也是不敢用的,这怎么下得去手呢?人就是人,不能像病毒一样无情。所以,要让专家们满意的严格管理,上海可能真的做不到。这些现实的困难,导致上海要清零肯定蛮难的。一半怪病毒传播能力太强,另一半怪上海人不好,报告是可以这样写。实在不行就怪外国人放毒好了,反正上海的外国人蛮多的。但是,要快速清零,难度真的很大。不管报告怎么写,坚持清零就要准备反反复复封,反反复复清。所以我请各位亲友,无论如何都不要心存侥幸,做好长期化的准备。至于怎么做好长期化的准备,我也不知道,据说发豆芽不难,大家可以尝试一下。最近还有传授辟谷秘籍的,有兴趣的可以练练。03坚持清零……后面这句我也编不出了还要强调不要心存侥幸的一点是,不要以为封控防疫付出的经济代价会改变清零政策。如果考虑经济代价,那么清零政策早就被坏人破坏了。坚持清零不动摇,这是官方反复强调的。收入清零、存款清零都不要叫了,就是上证指数清零,也不要管了。头等大事就是清零,头等以下也没经济舱的。不要胡思乱想,清零就对了。另外,吴专家还强调了外国放开都是不对的,就是害中国的。上海人“崇洋媚外”的习气一定要改。外国专家讲啥奥密克戎是流感、是上呼吸道感染,这些统统都是编出来专门骗阿拉的,一定要听中国专家的。也不知道外国人怎么这么有空,天天不做正经事,专门搞事情骗阿拉、害阿拉。专门大规模放开来坑阿拉,这么奋不顾身害中国,也是坏透了。就像王小石他们骂张文宏主张早饭吃鸡蛋不对,是中国人就要吃粥的,一样道理。是中国人就是要封控,要清零的。至于封控越来越严格,也是可以想象的,也不要心存侥幸。因为清零就是靠封控,做不到清零肯定是封控不到位、不严格,不可能是其他原因。吴专家们不会错的,吴专家要是错了,那都是张文宏不好。现在的道理就是这样的。至于这轮清零了,能维持多久,到现在也没看到吴专家们给个说法。上海的对外交流停不了,庞大的人流停不了,奥密克戎又这么“海陆空”全套传播,清一轮后坚持多久,吴专家们也说不出来的。总之,清吧!等清了新冠,吴专家回到老本行,顺便也把艾滋病也清零了。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无艾滋国家,吴专家可以到联合国作报告了。财经,我只捞干的说。新来的朋友,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2022年3月30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是时候为中国互联网产业正名了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这是去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高层就中国经济发展又一次定调。资本市场的稳定离不开产业经济健康发展,经济健康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最近的俄乌事件中的经济战、科技战,为我们的产业经济发展思路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信息时代,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是产业经济的重中之重,这本来是个常识。然而,最近这几年,互联网行业遭遇到不少争议,甚至污名化,而现在,是时候为中国互联网产业重新正名了。01哪有什么“软科技”VS“硬科技”近些年来,对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争议和质疑,主要有两个点:一个是所谓“软科技”和“硬科技”的软硬之争,即应用科技和基础科学之间的优先级。另一个是所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虚实之争。对中国互联网指责备至者认为,中国互联网产业是“软科技”,是“虚拟经济”,“过度发展”是妨碍了“硬科技”和“实体经济”。所以,要对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加以抑制,以引导资本进入所谓的“硬科技”、“实体经济”。这种观点的错误是把概念上的区分误认为现实的割裂,把因果关系割裂成了主次关系。这是典型的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所谓“软硬之争”,人为地把应用科技和基础科学的概念区别,搞成了对立的此消彼长。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事实层面上,美国是互联网产业大国,同时也是全球科技最领先的美国,从没什么“软硬之争”。没有人认为美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妨碍了美国的“硬科技”,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美国的互联网产业兴起后,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减少了。事实恰恰相反,美国的互联网企业巨头已经是基础科技研究的主力。量子计算机技术硬核不硬核?谷歌在这一领域的成就已经超过了英特尔、IBM这些老牌“硬科技”企业。载人航天技术硬核不硬核?亚马逊掌门贝索斯正在大举进军。生物科技硬核不硬核?全世界阴谋论者都怕比尔盖茨变身“生化大魔王”。此外,还有“软硬兼施”的苹果、大力开发VR技术的脸书等等。美国互联网产业同样是应用技术起家,最终都走向了基础研究的纵深。这是产业逻辑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美国也搞了“软硬之争”。互联网产业的逻辑,就是从应用起步,以基础研究为终点。互联网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应用技术,是需求导向型的技术路径。互联网企业不断拓展的应用场景,不断面对新的应用需求,当应用技术到达了边界后,必然向基础科学研究领域进发。谷歌为什么要搞量子计算机,就是因为它的算力应用到达了目前超算技术的极限,不得不寻求基础领域的突破。这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和互联网企业发展壮大是同步的。比如,这次疫情期间,美国互联网企业市值暴增,规模成长又迈上了一个台阶,这大大增强了他们投入基础科学研究的动力和能力。很多基础科研的突破,在这两年集中爆发,绝非偶然。市场驱动的过程就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过程,是大型平台企业竞争“巨人之战”的结果,无需外力引导、逼迫。所以说,所谓“软硬之争”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02“软硬之争”是强行设置议题的挖坑中国所谓“软硬之争”,是人为的议题设置,同样没有事实证据和逻辑依据。中国基础领域的“硬核科技”发展相对滞后,难道是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导致的?显然不是。不说基础材料、生物技术和互联网产业没有直接关系的基础科技,就是国人最关心的芯片技术,落后多少年了?电子技术落后,是工业化时代的欠账。中国互联网企业在这样历史欠账的基础上发展得那么好,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成就,应该自豪,而不是自我矮化、抹黑。更不能无端端地把互联网产业作为焦虑泄愤的对象。“芯片”被卡脖子了,怪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太好了?这是不讲道理,完全是胡乱泄愤的喷子逻辑。中国互联网企业有钱,就该去造芯?那宇宙第一大行工行更有钱,两桶油更有钱,怎么不大力造芯呢?芯片技术落后的欠账,能不能由中国互联网大型企业来补,可以讨论,但不是抑制互联网“软科技”的理由。遑论事实上,互联网公司已经在芯片研发上有大量投入,中国有能力做芯片设计的大公司也不只有华为,阿里的平头哥去年已经具备5nm制程芯片的设计能力。抑制“软科技”,也不会让“硬科技”的资源配置增加。中国互联网产业并没有占用“造芯”的资源,相反,有了它们的发展反而还能促进更多的资源进入这个领域。我们的互联网产业是高度市场化的,不是政府资金扶植起来的,也不是高杠杆从银行套钱出来的。而是充分利用全球资本市场资源发展起来的。这种全球资源不可能直接投入到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全球资本是逐利的,不是来做活雷锋的。即便所有中概股的互联网企业都退市,也不会有一毛钱国际资本转投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所以,只有互联网公司自己发展好了,有了资金和技术的积累,才有可能把更多资源投入造芯这种领域。把经济资源分配的此消彼长,作为软硬之争的理由,是强词夺理、牵强附会。03发展信息技术,才是解决科技“卡脖子问题”的正解其实,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在疫情前,已经处于由“软”到“硬”的关键阶段。基础科学是多领域的,信息技术本身就有很多基础科研,信息技术的开发还会带动很多基础研究。这一轮的信息技术竞争,是中国科技迭代的重要历史机遇。云计算、人工智能、VR技术等等信息新技术,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起点,本身就有很强的基础属性。中国互联网巨头正是大力投资这些新技术领域的主力,而且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比如,在云计算领域,阿里巴巴的云计算在Gartner的报告中四项技术指标已经是世界第一,科技研发投入也是中国上市公司里的顶流。在这些新的基础技术领域,中国哪怕有一两项取得全球领先的优势,谁敢轻易卡我们的脖子?不能因为“重硬轻软”的偏见自废武功。必须承认,即使在中国互联网产业在前几年发展最好的时期,距离美国都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科技领域由应用走向基础的进化方向,和美国同行是一致的。中美互联网企业间的竞争将是长期的,这意味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科研投入增长也是长期的。竞争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实力的差距决定了步调的先后,要有个发展的过程。这是在中国科技产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华为在通讯技术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整体的科技水平也没有超越苹果,尤其是基础科技还有明显的短板,超越在短期内也不可能实现。而要百度比谷歌更“硬核”,显然更是强人所难。我们要坚信产业发展的规律,应用科技为起点,基础研究为终点,是每一个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宿命。中国互联网企业正在挺进科技前沿、深入基础领域,进化的趋势是明确的。不能抹杀已经取得的成绩,更不能堵住这些大型互联网企业的成长之路。堵住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之路,非但不会实现中国基础科学的补差,还会让我们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继续落后。本来被卡脖子的历史欠账没解决,新的脖子又会长出来。看看俄罗斯,被卡住了电子支付、即时通讯的脖子,日子多么难过。认清现实差距,但也不必自卑,我们的互联网产业有自身的优势。那就是中国还有巨大的经济潜力。互联网产业是经济潜力转化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坚决摒弃互联网经济“虚实之争”的错误观念。04互联网产业是实体经济的支柱产业把所谓的“虚拟经济”扣在互联网产业上,是乱用经济学术语的张冠李戴。“虚拟经济”源于美国,本意是指美国出现的过度金融化现象。指的是金融衍生品泛滥的现象,是金融衍生品把一块金子搞出十块金子的“虚拟”。而互联网的“虚拟”是技术术语,和“虚拟经济”中的“虚拟”完全是两个范畴,就像象棋里的象和动物园里的长鼻子,是两回事。我们的经济部门一直讲的“脱虚向实”,指的也是金融高杠杆的泡沫制造机制,是“虚拟经济”的正确用法。互联网技术服务于经济发展、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作用是实打实的,何虚之有?腾讯出品的《风味人间》让消费者获得了美食信息,他们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上找到相应的商家购买了商品。两大平台的市场合力,让云贵十万大山的土特产走进了千家万户,这是“实”还是“虚”?疫情期间,即时通信软件为远程教育、远程会议、远程通讯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降低了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实”还是“虚”?云计算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大量廉价的算力、数据储存空间,提高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是“实”是“虚”?归根结底,中国的互联网产业能够发展到全球第二的高水平,怎么可能是“虚”的?如果客户不能从互联网企业的服务中获益,那么互联网企业根本不可能生存,更不用说做得那么大。互联网跟技术的每一个应用场景,都满足了个人和企业提供了真实服务,都创造了真实的经济效益。九亿网民不是虚拟的,数千万从业人员、千千万万靠互联网技术服务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不是虚拟的,这么多实体真实参与的经济活动怎么不是实体经济?互联网产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是中国实体经济的支柱。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尤其是在实现充分就业方面,互联网产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05互联网产业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把互联网产业归类为“虚拟经济”是对经济理论的误解,有故意的误导成分。互联网产业推动了产业升级,新旧淘汰动了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电商崛起时,传统零售业受到了冲击,成了“反互联网”的口实。但是,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情况已经很明朗了。实体零售业经过互联网技术整合改造,资源被高效地再利用。传统商业网点转型为线下体验场所、社区零售店成为配送节点。产业升级的新旧淘汰并不是单纯的“挤出”,而是资源的重整、业态的重塑,最终实现了效率的提升。淘汰旧业态,创造新业态,创造了新的工作岗位,是就业市场的升级。互联网产业创造了多少工作岗位?全球知名中文IT技术交流平台CSDN有3100万中国注册用户,就算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真实用户,那也达到了1000万以上。外卖、快递业务创造了1000万快递员岗位。还有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经营的中小企业,创造了多少就业岗位?这些中小商家遍布农业、工业制造业,离开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些就业机会都不会出现。不要以为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只创造了大厂高管的“造富效应”,还要看到这个新兴产业在短短十几年间形成了庞大的产业生态,创造了数以千万新增就业的“脱贫效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产业的经济拉动创造的工作岗位,是中国经济转型期间的稳就业主力之一。如果互联网产业停滞倒退,大量失业不可避免。这不是实体经济的显著特征?这不是实实在在的经济贡献?难道只有把劳动力人口都赶到流水线上才是实体经济?把程序员赶进工厂让快递员失业下岗,才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相反,这只能带来收入降级、消费降级。一部分人把互联网产业贬低为“虚拟经济”,提出要对此加以抑制,就是如此荒谬。如果这种倒行逆施的思维真的成了政策导向,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上千万的就业岗位消失、上千万的中小企业倒闭,是任何经济体都无法承受的后果。因此,一定要摒弃对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虚实之争”,要坚决屏蔽既得利益集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误导,减少那些打击产业发展的无谓舆论鼓噪。要在政策导向、舆论导向上,正本清源、激浊扬清。要在全社会回归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的广泛共识,中国的经济才有美好的未来。
2022年3月21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多地大规模停产限产,居然不是谣传……

中小企业提供了80%的就业岗位,创造了70%的GDP,是中国经济的主力。但是这些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有限,尤其是严重缺少金融支持,融资比例仅占30%。如果出现大面积经营状况恶化,后果是很严重的。
2021年9月19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宁德时代上演最后的疯狂?

(瓜大文长,可以不看,但看了请务必看完。看得到“完美”,没看到“隐忧”的,吃亏不要怪我。)宁德时代A股定增582亿元的消息出来,A股史上最大的民企定增融资,超过了A股90%企业的市值,超过宁德时代2020年503亿元的营业收入,可谓再造一个宁德。宁德时代在动态市盈率150倍的高位,如此大手笔地定增,值得细细品味。01完美企业在“宁系”拥护者的眼中,白马股都配不上宁德的档次,必须是白马王子。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完美。宁德的业绩、资本市场表现是无短板、全方位的优质。第一,圈大钱。宁德近年来的融资规模很大。2020年宁德时代定向募集200亿元,2019年还发过100亿元的公司债。这次的582亿元,前面已经说了,等于再造一个宁德。第二,不差钱。宁德账面上现金一直很充足。这三年每次融资时,上一次融资都没花完。2020年200亿融资,还有近70亿没有花完。没花完而且不急用,拿出55亿购买理财产品。第三,能赚钱。2020年宁德时代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03.19亿元。营业利润为104.53亿元,尽管较上年减少5.25亿元。但是26.51%的毛利率还是可以接受的。第四,行业优势明显。一线动力电池绝对龙头,公司装机市占率45.2%,绝对是“一哥”。全球市占率25.6%,继续保持第一。第五、股价一骑绝尘。自2019年11月初启动本轮上涨以来,宁德时代累计涨幅高达632%,市值增长超1万亿元。和特斯拉签订协议后,宁德的股价暴涨,创下三个月涨50%的奇迹。已经达到了发行价的50倍。宁德没有缺点,只有“诸美于一身”。和高端白酒企业比,成长性优势和满满的科技感。和上一个风口的互联网企业比,不用大把烧钱就能看到利润。这不是“完美企业”吗?市场是不完美的,配不上这样的完美企业。宁德之所以能够划出完美的曲线,不是市场的力量,而是政策刺激下的爆发。02产业政策点铁成金宁德所处的电动车行业完全是政策催生出来的。这是政府多年来不遗余力推动的结果,高额补贴和政策强势推广起了关键作用。以补贴为例,中国对新能源车的补贴是从2012年开始的,一度达到了“一辆新能源补贴两辆汉兰达”。而环保、减排姿态最高的德国,补贴政策要到2016年才出台,补贴标准很低。去年算是大方了一下,一口气提高了50%,也不过是售价的15%,远低于中国目前的水平。除了资金补贴,还有大量的又会,税收、土地、金融扶持等等,代价难以计算。再以政策“引导”的力度为例,四大一线城市这样的汽车消费主力市场,都实行了严格的限牌政策,但是对新能源车“网开一面”。如果没有这一强力政策引导,拿着高额补贴的新能源车在一线城市的市场中打开局面吗?以上海为例,上海市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不过是7万元,远超一年收入的补贴差价对购车选择的影响不言而喻。何况还有8-10万元的牌照费,以及不确定的摇号等待时间,为新能源车加了筹码。因此,才有了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成为选择。此外,公共出行工具的出租车、网约车更是在政策加持下,成了新能源车的基本盘。所以说,电动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高歌猛进,占了这个产业大半江山,不是市场自然发育的结果。宁德完美的快速扩张,迅速占据全球电池产业的首位,是得益于政策引导的结果。如果能够继续“完美”的轨迹走下去,宁德成长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无霸企业,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电动车的故事空间太大了,中国讲完了可以讲日本,东亚讲完了可以讲欧美,欧美讲完了讲印度。按照这个脚本讲下去,宁德150倍的动态市盈率还不能充分体现未来的预期,300倍都嫌不足。中信证券给出的目标价754元/股,估得太保守了。但是,这个全球电动车替代的美妙故事,要把时间线拉长。不是今年,不是明年,也不是五年内,而是远景,很远很远的那种。有券商将宁德时代的业绩评估到2060年,望远镜倒着拿,看什么都是一片模糊而美好的风景。03成也政策、败也政策是最大风险不看2060年,就看眼前,宁德时代的完美能够维持多久,是要仔细思量的。最大的风险来自政策。靠政策一路扶持的行业,最大的风险肯定是风险。大规模补贴在财政宽裕时尚可维持,在“过紧日子”的新常态还行吗?2016年后降补的声音就很高,2017年的动作也很明显,冲击了近两年。连蔚来这样的“明星企业”都险些撑不住,如果不是合肥市政府伸出了橄榄枝,李斌笑不到今天。去年也曾传出过补贴大幅退坡的消息,好在实际落地的降幅不大,成了“坏事变好事”的资本市场反转。可以说,疫情后的经济态势帮了电动车行业,但是疫情也许是这个行业在今明两年风险点。疫情长期化的可能性让风险变得更大。政府财政负担会日益沉重,这对吃补贴饭的电动车产业会是好事吗?产业政策对电动车是双刃剑,房地产业和电动车产业呈现了此消彼长的态势,这是政策引导的结果。但是,房地产行业降温也意味着地方财政缺口的加大,地方一级的配套补贴资金还能指望多久?合肥的房价稳了,再拿什么钱来哺育蔚来呢?电动车产业能不能从补贴断奶,将是成功的关键。中国有任何一个被政策奶大的产业成功断奶市场化吗?一个先例也没有。当然,宁德时代手握特斯拉和宝马订单,这是被看好的市场理由。也就是说,宁德比国内的新势力们要多了一个海外市场的保证,但是,这个保证也不可高估。美国政府确实有决心推动电动车替代,但是决心不等于能力。宁德的海外市场同样面临着压力。如果拜登的新基建雄心口惠而实不至,比如最直接的是联邦公务车电动替代能否实现。至于美国市场的电动车销售增长,也不要做过高的预期。美国联邦政府不可能有中国式的政策大手笔,以中国的行政干预思维去想象美国,那多半是白等。实际上,美国这个汽车消费大国的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仅3%,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美国也会迎来一波新能源车的高潮,但是期望不能过高。美国没有大跃进和弯道超车。欧盟国家的行政干预力度要比美国大很多,这两年新能源车销售增长很快,纯电被锁定为最终目标,理论上讲是宁德时代很有前途的市场。但是,欧盟对储能产业的政策是非常坚决的本土化,一系列政策法规都明确了这一点,就在今年1月27日,欧盟委员会批准了29亿欧元(35.2亿美元),用于支持电池储能领域的研究,提高本地区电池制造能力,降低对第三方的依赖。重点支持本地的电池企业,这些企业主要以生产锂离子电池为主。因此,宁德时代开拓欧洲市场不要指望鲜花和拥抱,而布鲁塞尔最擅长的、甚至可以说唯一擅长的就是制定政策了。谷歌、脸书都被挤兑得灰头土脸,宁德时代何德何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靠政策催肥的产业最大的风险也是来自产业政策。国内的产业政策风险是持续性堪忧,光伏、互联网+、共享经济、P2P、长租房……这十多年来,大大小小的产业政策出台的频率越来越快,产业勃兴暴卒节奏也随之加快。政策频道的切换让人目不暇接,昨天还是鲜花掌声,明天就成了一片惨淡,乃至人人喊打。不断试错,一错再错。电动车行业发展到今天这步,庞大公共资源支撑的政策空间还有多大?美国的政策风险是来得太慢,电动车市场的发育迟缓,诸多口惠而实不至会让人失望。欧盟的政策风险则是扶植本土产业的排外倾向,错过了互联网崛起的欧盟赌了二十年环保产业,会让宁德去摘桃子?如果不是150倍的动态市盈率,不必想那么多。可是,宁德的故事已经展望到了2060年,就不能不多留个心眼。政策是复杂多变的,宁德完美的成长经历,并不意味着将来的美好。04从尚德到宁德宁德一路走来,让人联想起曾经的光伏一哥、全球龙头无锡尚德。同为碳排放产业政策催生的产业;同样经历了数年的高速发展成为行业龙头;同样号称科技水平业内领先,出类拔萃;同样有着外销市场野心的跃跃欲试。甚至助其登顶的也是一张大单,2006年施正荣签订了一笔为期十年、总金额60亿美元的大单,当时外界解读也是一致较好。其实,大部分高管都不支持。结果,正如反对者所意料的,因多晶硅价格持续下降,继续执行该合同会面临巨额损失,最终尚德不得不以2.12亿美元的代价了结该合同,元气大伤。这轮宁德的跨年持续大涨,也是因为成功和特斯拉签约。看上去大单是有保障的,但是这是基于特斯拉以上海作为全球出口中心的战略定位之上的合作。今年5月特斯拉停止在上海购地建厂的计划,“全球出口中心”的定位如果不能落地,特斯拉和宁德的“美满婚姻”还能继续吗?市场从不完美,不确定因素不会因为全球产业热点、国家产业政策的人为定位而消除。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爆发,无锡尚德愉快的资本市场之旅也难以为继了。2006年尚德电力的股价突破40美元大关,施正荣以23亿美元的财富,成为当年的中国首富。2008年后无锡尚德的股价一路走低,2011年10月跌至2.47美元,尚德神话彻底破灭。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风险,任何产业政策都无法克服。疫情之后的全球金融市场环境,比2008年如何?尚德股价的历史峰值是86美元,是发行价的5-6倍。宁德的发行价25.14元,目前股价超过了500元。从某种意义上讲,宁德确实吸取了尚德的教训,吸取教训的方式是:在资本市场上更加激进。科技光环也克服不了市场形势的瞬息万变。尚德一飞冲天时,带着耀眼的科技光环慑服全场。可是,很快市场就证明了,尚德的科技颜值不是那么牢靠,竞争对手纷纷加入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价格下降。那张60亿美元的大单因此不香。更致命的是,美国实施市场保护后,尚德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国内光伏产业的补贴大幅退坡后,尚德无力回天。当尚德倒下时,“科技门槛不高”成了马后炮式的教训总结。产业政策给一个天才科技宝宝塞了个大奶瓶,最后发现不过尔尔。尚德之后来了宁德,科技味儿更足,政策奶瓶更大。可是,在卖咖啡都能卖出高科技味儿的时代,谁能保证不看花眼?05结语:但愿这不是最后的完美表演完美的尚德落幕了,完美的宁德登场。宁德这次天量增发踩在了最完美的时间点上。但愿这不是宁德时代最后的完美表演。隐忧初现,亢奋的情绪视而不见。国内汽车消费呈现出疲相,新能源车销售增长未达预期,增速放缓。巨大的财政压力之下,补贴退坡更是不可避免。海外市场的巨大空间可以畅想到2060年,可是外部环境的变化真让人乐观吗?更有天量货币放水的堰塞湖,悬在所有人的头顶。数年间股价拉高20倍的高光遮挡了一切风险征兆,120倍市盈率的奇迹时刻,天量定增来了。这是眼下的利好还是利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梦醒时分的天崩地裂谁来承受?信政策得永生?无人永生。不完美的市场配不上完美的企业。奶总是要断的,梦总是要醒的。财经,我只捞干的说。新来的朋友,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2021年8月15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南京告急!张文宏凌晨发文!关于防疫,我们该换思路了

其实,我国的专业人士对海外疫苗的评价一直很客观,很多正规媒体的报道也是如此。钟南山院士就曾指出过,国外研制的辉瑞疫苗可以阻止90%的感染。可惜的是,专业的声音太小了,兴奋过头的嘴炮拿着更大的话筒。
2021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