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531期人文讲座回顾 | 何谓艺术?艺术何为?

学生传媒中心 湖工大学声 2020-09-01

 “艺术为何物”是自有艺术的概念出现以来亘古的话题。于这个蕴涵万籁灵魂的词,人类不断地抛出深刻的哲学之思。


2019年12月6日晚七点由学生自主发展与服务中心承办的第531期人文系列讲座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博学堂成功举行,武汉大学王杰红教授莅临现场,为我们阐述艺术的概念,引导我们理解其无限的生命力;为我们挖掘艺术的深度,延伸我们的思维与灵感到美学

王导师罗列达·芬奇、梵高、毕加索的绘画,贝多芬、 莫扎特、柴可夫撕基的音乐,黑泽明、伯格曼、波兰斯基的电影,以及中外文学史,其内涵与意义彰显的艺术那渊源流传的深度。

上璨若星河的大师及其作品等,总之尽是些高妙绝伦、高深莫测的艺术,可望不可及另一方面, 这些艺术家又往往会将艺术非常实际地理解为唱唱歌、跳跳舞、看看电影、写写字等。于是KTV、舞池、电影院成了艺术的代名词,通俗而又现实。教授将这现象称为雅俗分野,或高山流水,或下里巴人,如若曲高和寡,未免会死水微澜,陷入沉寂,如若趋炎附势则逃不过低俗,这就南辕北辙,偏离艺术的本意了。

有的人愿意把艺术看作是赖以安身立命、寻求精神超越的所在,并毕其一生而追逐之;可是,更多人则于脆以为艺术是种华而不实的东西,既不可果放也不能御处,中看而不中用。王教授讲这种争辩称为灵肉之争,各有其理,据理力争,如若没有平衡点,这场争执可谓鏖战。

 接着教授谈及艺术概念问题上的几点基本认识:首先,艺术概念是历史性的。内涵和外延有不断扩大趋势内涵上,不存在一组必要充分的属性固定艺术的本质,“美”也不例外,开放性和不确定性是艺术的准确“定义”;外延上,即使在“家族相似”内部,诗歌、音乐、绘画、  建筑雕塑等门类本身一开始就是在互不相关的情况下产生的,各有相对自足的发展历史。作为不能确定的“历史变化的星丛”,艺术的概念包含在历史的运动中,我们对艺术的界说尽管确实有赖于艺术曾是什么,但也务必考虑艺术现已成为什么,以及艺术在未来可能会变成什么。

艺术有何用?分为小用:经世致用和大用:无用之用。

“由于这都是些无意识的习惯动作,我就记不得了,并且感到已经不可能记得了。因此,如果我已经擦过,并且已经忘记擦过了,也就是说如果我做了无意识的动作,这正如同我没有做一样。如果许多人的复杂的一生都是无意识地匆匆过去,那就如同这一生根本没有存在。”列夫托尔斯泰曾言。

“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之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象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知的那样:艺术的程序是事物的‘ 反常化'程序,是复杂化形式的程序,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既然艺术中的接受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 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

 - end - 

 关键词回复

 征兵 | 学在湖工 | 奖学金 | 考研交流 | 心理咨询

军训风采 | 新生代言人 | 宿舍报修 | 小声语语 | 校历

近期热文请戳

2019军旅故事 |  黄铭杰——芳华染梦军旅路 青春无悔踏征程

凛冬已至,速速起床!

高数杂症答疑坊,教你简单搞定高数

2019军旅故事 | 卞若男——迎难而上 砥砺前行

1分钱爱心早餐 | 云闪付超暖优惠来袭,让你的校园生活带点甜!

又是一年四六级

湖工大师生共上“人间正道是沧桑”追梦思政课


湖北工业大学学生传媒中心

图 | 学生传媒中心-张林涛、吴文强

文 | 学生传媒中心-史立夫、徐杉

排版 | 学生传媒中心-胡淳真

责编 | 学生传媒中心-胡淳真

投稿邮箱 | 2874328133@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