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切口•大问题”:背后的故事(八)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行政管理 Author 熊易寒



国家如何助推现代熟人社区的建构?
熊易寒


大约是在2019年4月的时候,我受邀参加“小切口·大问题”的专栏写作,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是因为《中国行政管理》在学界的号召力,而最吸引我的还是“小切口·大问题”专栏的理念。2019年的“小切口·大问题”专栏曾经在朋友圈刷屏,作者俱是一时之选,论文质量上乘,在学术界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实话实说,我内心对于约稿有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约稿比投稿轻松,成果更容易发表;另一方面,约稿也可能削弱作者的“战斗力”,没有匿名评审下的紧张感。然而,“小切口”专栏却不是传统意义上“好好先生式”的约稿。


第二期专栏的组织者都是“人狠话不多”的行动派,很快建群,拉起来一个“庞大”的作者队伍。我马上意识到,这个约稿是存在淘汰机制的。


专栏组织方请大家先报选题,然后相互评议。最初我匆匆忙忙报了一个城市化方面的选题,由于想法不够成熟,毫无悬念地拿到了差评。到底什么选题才符合“小切口·大问题”的要求呢?我一时找不到灵感。


正巧那段时间,新华社邀请我录制一个关于社会治理的视频。我参观了虹口区嘉兴路市民驿站,直觉告诉我,这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这家2017年2月建成的市民驿站共有两层,面积约700平方米,设有老人日托所、社区活动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食堂等多项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早晨出门,步行到市民驿站的社区食堂吃个早饭,然后到二楼去打会乒乓球或者看会书,中午再去社区食堂吃个中饭,已经成为许多老年居民的生活习惯。


在上海,这样的市民驿站、邻里中心或家门口服务站,已经成为街镇公共服务体系的标配。这让市民在步行15分钟内,就能享受到优质的社区服务。那么,这个便利的公共服务网络会不会促进居民之间的社会交往,从而有助于城市社区共同体的形成呢?


于是,我马上向专栏组织方提交了一个新的选题:《再造邻里:15分钟服务圈有助于城市社区共同体的形成吗?》。研究问题是:以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为目标的15分钟服务圈,是否有助于城市社区共同体的形成?


一个初步的猜想是:上海市的区级政府致力于打造15分钟服务圈,在15分钟慢行可达范围内,配置教育、卫生、养老、文化及体育等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这一便民措施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提高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但我通过对市民驿站和家门口服务站的观察发现,15分钟服务圈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居民之间的人格化社会交往,使居民由陌生人向熟人/半熟人转变。


我这样界定小切口:15分钟服务圈能否促进城市居民的非人格化社会交往?而背后的大问题则是:能否通过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安排来促进社会团结与社会资本,进而促进社区共同体的形成?经过评审,议题顺利通过。


2019年8月的时候,小切口工作坊组织了第一次线下讨论,地点是避暑圣地贵阳。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会议提供了研讨场地和后勤保障,工作坊的组织方、作者和贵大同仁一起进行了整整一天的讨论。组织方还特邀学界资深学者朱正威和孔繁斌老师担任点评嘉宾,帮助作者们凝练问题,整理思路。


会议的氛围非常好,没有客套,没有恭维,大家一上来就直奔主题,直言不讳地指出论文的问题。我当时尚未做实证研究,文章还没动笔,只有一个PPT,跟大家汇报了一个简单的思路。但是,评论人比我还要仔细较真,收到了不少中肯的意见。到了晚上,大家的讨论就更加无拘无束,大开大合。


从贵阳回来,在浦东新区地区工作党委张辉处长的帮助下,我开始深入浦东新区的街镇进行调研,聚焦浦东新区的“现代熟人社区建设”。随着调研的推进,我不再仅仅关注15分钟服务圈和家门口服务站,我发现浦东新区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来推进社区的熟人化。


通过对4个社区的调查,我仔细比较不同熟人社区建构模式的运作机制及其微妙差别,完成了初步的研究报告。实证研究是完成了,但理论上的包装还非常粗疏。换句话说,小切口找到了,大问题还没有形成。


9月,应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发展研究院之邀,我做了题为《作为媒介的公共空间:以社会交往为中心的城市规划与管理》的主题发言;12月,我应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之邀,做了题为《再造邻里:国家介入与现代熟人社区建构》的主题发言。北京和厦门的两次会议帮助我进一步明晰了自己的分析框架。


今年1月,我终于完成了论文初稿《超越自发秩序:国家如何助推现代熟人社区的建构》。此时我逐步把熟人社区建设的具体策略抽象为“助推”。“助推”本质上是一种“弱干预”模式,国家与社会更接近一种平行关系(但并不对立)。


国家通过创造特定的情境或提供某种激励来影响社会主体的行为,因此国家的角色更接近于田野实验(fieldexperiment)的操作者。国家并不向社会暴露自己的目标和意图,国家提供了一个特定场景的舞台,但却没有任何明确的“脚本”。社会主体可以依据自身的利益和偏好进行“即兴发挥”,但实际上这种“即兴表演”在无形之中受到了舞台布景的影响。


浦东新区以“助推”的方式来激发居民的人格化社会交往动机,提升邻里社会资本的存量,促成现代熟人社区的形成。案例研究表明,在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不是截然二分的,而是共生的;国家的“助推”为城市邻里的再造提供了第一推动力,提升了居民对公共生活的参与度;“助推”策略可以让社会建设摆脱“国家退出”与“国家介入”的二元循环。


初稿完成之后,许多朋友又提了许多建设性意见。综合大家的意见,我又数易其稿,最终向杂志社提交了论文《国家助推与社会成长:现代熟人社区建构的案例研究》。


通过“现代熟人社区”建设的比较研究,我揭示了如下问题:中国特色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在城市邻里空间是如何展开的?为什么在城市社区这样一个典型的“社会空间”里,国家介入并不构成一种外在的干预力量?为什么国家的“助推”策略能够打破“国家退出”与“国家介入”的二元循环,更好地促进社会的成长?


于我而言,“小切口·大问题”专栏的写作不仅是一个“个体行动”,也是一个“共同生产”的过程。通过这篇论文的写作,我摆脱了“学术个体户”的写作状态,加入了公共管理青年学者的研究网络。我们相互批评、彼此砥砺,使一个模糊的问题意识逐渐变得清晰,使一篇粗糙的草稿逐步达到权威期刊的发表水准。


同这样一群志同道合、旗鼓相当的朋友们的学术交流,对一个“中年害怕油腻”的学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我很庆幸加入这个极具创造力和活跃度的学术网络,在同侪压力下对冲自己的惰性,最大限度地保持学术活力。



作者:熊易寒,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