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证百年首钢冰火涅槃 !“城市双修”拓展幸福空间
一场酷炫的城市双修论坛,
一段延伸的工业遗存记忆,
一次传统、时尚的建证之旅,
一份城市梦想的持续滋养。
“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有效手段。目前全国有58个城市列入“城市双修”试点,将在全国迅速推进。
6月28日,由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指导,中国建筑旗下中建装饰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举办的“建证70年·迈向世界一流”主题宣讲活动暨“城市双修”论坛在北京首钢旧改项目举行。
国内致力于生态城市建设首席专家、中科院院士傅伯杰,2022年北京冬奥申办工程技术规划总负责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张利,“城市双修”概念倡导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王凯等专家领导,来自“城市双修”领域专业学者、教授主流媒体、清华大学师生及中建装饰员工代表近200人参加论坛。
政府、企业、高校、媒体与
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
有效促进热点领域的产学研融合
“城市双修”与中建装饰在城市装饰、园林绿化施工业务十分契合,在“城市双修”领域作出了积极探索和行业表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是“城市双修”的理论研究和标准制定者,发挥着中国双修领域的智库作用。作为校企双方的佼佼者,2018年6月,中建装饰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京签订校企合作意向书,加强双方合作。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毛一翔在致辞中表示,论坛既构建了企业、高校与社会在“城市双修”领域的交流合作平台,也搭建了一个政府、企业、高校、媒体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热点领域的产学研融合。清华建筑与装饰集团党委,创新党建形式,践行国家战略,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用党建促进校企中心工作的重要举措。
顶级专家主旨演讲:城市双修,
要以人民为中心,生态优先,
关照生命,有温度,可持续
中国的城市发展遇到什么问题?“城市双修”取得什么经验?未来宜居城市是什么样子?在主旨演讲环节,大家分享观点。
“在我国,城市规划的前期工作往往被忽略,没有分析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只是把政府大楼建在新城里。由于缺乏生态规划,所以所谓的生态景观仅仅是城市的点缀。”傅伯杰院士作了题为《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生态建设》的报告。他表示,城市是一个有着鲜活生命的生态系统,要秉承生态优先原则,从城市规划开始就要保证宏观生态格局再造,加强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构筑城市生态网络。
中规院王凯副院长表示,城市双修离不开对文化的传承与思考,总书记讲四个自信,其中很重要的文化自信,就是我们物质环境改善最终要反映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要有文化传承。他通过对景德镇、徐州、三亚等城市双修成果分析,深入探讨如何让城市双修这个新时期新理念实现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真正从细节让老百姓感到这是一个有“温度”的规划实践。“双修工作一定是政府、专家和公众互动的一件事情,这样的话才能够促进城市双修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局面。”
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申办工程技术规划总负责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利副院长详细分享了冬奥的设计理念,他表示中国的“城市双修”理念及发展环境非常好。“冬奥会是非常好的机会,实现更可持续、更平等的发展。所以这样的一个规划不是简简单单完成一个奥运的大型赛事举办,其实更多是利用一个赛事推动我们国家一直想干的一件事情,把过于集聚的资源重新向更多的地区级辐射。”
特邀嘉宾论坛对话:
城市双修,以匠心品质,
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照明设计中文版杂志社副主编张昕、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城市设计分院副院长刘力飞、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设计分院总工程师束晨阳参与论坛对话环节,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园林分会副会长、中建装饰集团孟欣大师工作室首席设计师孟欣主持论坛对话。
束晨阳
“城市双修”是治疗城市病、改善提升人居环境,落实新的发展理念的一种重要举措。所谓安居乐业,就是老百姓有了很好的生活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的事业,好的城市环境才能吸引到人才。
刘力飞
“城市双修”需要多专业结合,实施过程像绣花一样精细,而且是持续性的,无法一蹴而就。让广大的市民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双修”工作中去,他们自己关心家里面的房前屋后,关心他每天生活的点点滴滴。
张昕
“城市双修”需要我们规划、设计等行业的专业工程师,提升自身的本领,特别是改造人口密集地区,学习借鉴一些好的经验,运用到城市微更新、微改造上面,一个是空间切得更碎,一个是时间给得更足,再有就是给科学家、规划师、设计师更多的信任。
孟欣
城市涉及到每个人的幸福指数。”我相信经过全体设计师全体建设者,甚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我们是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尊重传统,让首钢园区涅槃重生
北京石景山首钢成立于1919年,曾经是钢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进入21世纪,为了首都的碧水蓝天,为了北京2008奥运会,首钢肩负起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毅然实施了史无前例的钢铁大搬迁。“十里钢城”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工业遗产”。
百年首钢将何去何从?随着北京举办2022年冬奥会,冬奥会组委员、国家体育总局相继和首钢合作,首钢焕发新生。
首钢筑境设计总建筑师、首钢改造主持设计师薄宏涛表示,“尊重传统,从2015年开始越来越被重视,首钢的改造输出的是一种符号,说明国家开始关注文化传承,不再是粗放式的更新。”中国建筑秉持匠心精神最大限度地保留工业遗存,让老园区实现涅槃重生。
中国建筑发挥城市修补与更新专业优势,赋予首钢工业遗产全新生命活力,助力首钢园区唱响“冰与火之歌”,转型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工业遗存与现代元素,在他们手中完美融合。
在筒仓、三高炉、冬季运动训练中心等标志性工业遗产改造中,既保留内部典型结构,又承载新功能需求,追溯历史线索、保留文化底蕴。在坚守中创新,中国建筑书写着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生动答卷。
百年首钢延续传承背后:
四代师徒传匠心
在首钢工业遗产展现新生命活力的背后,也有着中国建筑建设者的新老传承。
在首钢项目部,有着四代师徒关系的同事。项目经理彭焕忠,51岁,湖南人,高级工程师,进入中国建筑系统26年。项目执行经理孙茂,36岁,四川人,工程师,进入中国建筑系统13年,他是彭焕忠的徒弟。项目商务经理邱乐峰,32岁,河南人,助理工程师,进入中国建筑系统3年,他是孙茂的徒弟。技术员全鑫,四川人,27岁,2018年到7月来到项目,他是邱乐峰的徒弟。
彭焕忠是中国建筑幕墙行业的第一批建设者,曾担任幕墙板块经理、央视新台址,是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聘任的幕墙类专家。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彭焕忠遇到困难时常常念叨的话。2015年,孙茂和彭焕忠搭班子,担任生产经理,拜师彭焕忠,感受到了师父的匠心。“因为当时屋面施工有4毫米的误差,师父潜心研究创新了一种工法,将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孙茂说。
项目团队靠着有高品质的改造建设工程,此后累计中标首钢园区冬奥冬训工程的11项单体改造工程,金额也从最初的300万元变成了如今的1.9亿元。
邱乐峰2016年加入项目团队,拜师孙茂,感受中国建筑的匠心精神。“在师父孙茂的教导下,幕墙单体的螺丝用量我都计算得清楚准确,甚至有多少个螺母我都是一清二楚的。” 邱乐峰说。
全鑫2018年7月毕业后加入团队,拜师邱乐峰。全鑫告诉记者:“混凝土挂板是厂里预制好后,我们再挂到骨架上。如果误差超过3毫米,就会有参差不齐的感觉。去年12月,第二批混凝土挂板上有气孔,误差达到了5毫米,师父将这批价值20余万元材料全部退回,重新制作了一批混凝土挂板。”
央企担当,践行“城市双修”理念先行军
▲贵州草海修复工程
贵草海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是黑颈鹤栖息的美丽湿地。采取“先生态、后景观、次功能”景观修复理念,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一带、双廊、三区、十三景”景观结构,让失去生机的草海恢复生机。
▲中建幸福公寓
在上海,自主完成规划、投资、设计、建造、运营等全产业链管理,打造属于城市青年的“中建幸福空间”。尊重个体需求,关注个人体验。曾经的工业园变身集聚商业、酒店、长租、办公等综合体,在房屋租赁市场打造多业态相辅相成的新式社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取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智慧,融合世界先进生态技术,地域文化、园林文化与节气文化创新融合,成为新时代生态景观典范。
▲海南琼中县城改造
海南省琼中县城风貌陈旧,与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不相适应。作为提升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突破口,中国建筑为琼中“换装”后,小城气质脱俗,彰显黎族苗族特色。此貌建设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中建照明
在“美丽中国”、“城市更新”等的催生下,中国建筑旗下唯一的照明投资建造平台——中建照明成立。从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万米泛光长廊西安幸福林带,还是点亮深圳湾,无论城市景观亮化、还是生态景观照明,中国建筑照明点亮每一座城市。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中国建筑融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中建装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