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次亮相莫斯科地铁!这组广告背后的故事并不简单

中国建筑 2020-08-30



最近,在莫斯科地铁六号线

“中国城”站的地下通道,

两幅俄罗斯“建筑名片”灯箱

吸引了许多人驻足。

一位俄罗斯路人表示:

“我们对这些建筑很熟悉,

尤其是联邦大厦,

原来都是中国企业建造的!”




莫斯科地铁六号线始建于1958年,

途经莫斯科市最古老的广场——红场。

“中国城”站位于红场东,

是莫斯科地铁人流量最大的地铁站之一,

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

俄罗斯地铁展示“中国风景”。



中建俄罗斯公司俄籍员工亚历山大

我一直忍不住和自己建造的工程合影,这些地标都是俄罗斯民众了解中国的窗口。

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我们就想到俄罗斯看看,导游告诉我们,这些灯箱里的地标都是我们中国建设者的作品,我觉得非常自豪!

中国游客

中建俄罗斯公司相关负责人任润滨

“中国城”站不是华人聚居区的意思,这里是莫斯科最负盛名的历史文化老城区,我们选择在这里投放地铁灯箱宣传图片,既让“中国城”拥有了中国元素,也实现了莫斯科历史建筑地标和中国建设者建造的新时代地标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表达我们共筑美好未来的愿望以及共商、共建合作共赢的理念。


“建证”历史和未来

灯箱背后的故事


2019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

也是中国建筑在俄罗斯

开拓创业的第13年。

灯箱中的部分代表作跨越时光,

“建证”了中俄友情的发展和积淀,

蓝宝这就带你逐一了解。



首次!这项质量最高奖来之不易



2017年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项目

作为唯一被莫斯科国家建筑监督委员会

推荐的中国项目,

在200多家世界各地建筑企业的

10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

荣获“2017年度莫斯科市

优质工程奖第一名”

这是中国企业首次荣获

莫斯科建筑行业质量最高奖,

该项目也是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创业的

总部基地、优质产品展示中心、

交易中心和信息中心。


▲2017年度莫斯科市优质工程奖第一名


重生!从断壁残垣到风雅别致



莫斯科市郊外五一村公园街18号,

这座有“银色别墅”之称

的俄罗斯联邦级文物,

从曾经的断壁残垣,到如今的风雅别致。

中建人跨越万里,

完成了一场“浴火重生”的修复。

↓↓↓


2015年9月,

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项目

由中国建筑负责履约,

中建一局具体施工。

最终用293天精准复原180多年的老建筑,

莫斯科市文物局局长赞叹:

“像这样复杂的修复施工,

在2018年、2019年完成

也是符合常规的。”


最高!这座建筑创下新纪录



2005年中国建筑成功中标

俄联邦大厦双塔中较高的A塔项目

该项目主体建筑高度364米,

为欧洲钢砼结构第一高楼。

项目在俄罗斯创下多项纪录:

大型钢筋混凝土柱首次

使用自动爬升模板体系、

首次使用C100混凝土……

中国建筑由此获得了

俄罗斯建筑行业的瞩目与赞叹。


文化!特别的电影院社交



2012年由中国建筑承建的

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开始运营。

常来的谢尔盖说:“我每周三都来这儿,

已经快5年了,在这里看电影和纪录片。

我在苏联时期出生和长大,

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

这里每周三放映中国国产电影,

吸引了很多俄罗斯粉丝。

在近30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楼内,

除了影院,还有礼仪大厅、展览厅、

多功能厅、教室、图书馆等设施。


点赞!一封来自莫斯科的感谢信



日前,中国建筑收到一封莫斯科来信,

信是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发来的,

感谢中国建筑在建设条件困难

且工期非常紧张的条件下,

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建造任务,

感谢中国建筑为中俄友谊作出的贡献。



这所大学是中俄第一所合作大学,

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诞生,

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

总建筑面积为29.7万平方米,

标志着中俄人文交流合作的新高度。


起源!涅瓦河畔·波罗的海明珠



“涅瓦河畔有一座城,

那是我们劳动的结晶。”

这是俄罗斯歌曲《涅瓦河畔的城市》

中的一段歌词,涅瓦河是

中国建筑与俄罗斯不解情缘的发源地,

就是在这条河畔,

中国建筑承建了涅瓦商业中心工程

结束了圣彼得堡无6米以下地下室的历史,

荣获了中国在欧洲的第一座境外鲁班奖。

而涅瓦河畔的那座城,

就是享誉世界的

“波罗的海明珠”圣彼得堡。


“建证”文化和幸福

工作点滴的故事


他们都来自俄罗斯,

在中建俄罗斯公司工作。

在公司工作的俄籍员工

都把同事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把中国建筑当成了“第二个家”。


真溜!俄罗斯“娜姐”的中文不一般



有一个美丽的俄罗斯姑娘叫安娜,

项目上的小伙伴称她为“娜姐”。

作为一名翻译人员,

今年是她与中国建筑牵手的第11年。



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来到了中国建筑,

成为了这里的一员。

没想到一待就是11年,

这里就像我的家一样,

每位同事都待我像家人。

我们一起工作,一起品尝中国美食,

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加班。

没有比这里更幸福的地方了!

——安娜


厉害!参与五个项目的“老司机”



阿列克谢,是莫斯科友谊商城装修工程

项目部机电负责人。

自2011年开始在中国建筑工作,

先后参与了五个项目,

从普通机电工程师

一步步走到了现在的岗位。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

中国在俄罗斯的投资

包括了汽车、房地产、

建筑、信息技术等行业,

而且影响力越来越大,

我进入中国建筑工作这件事情,

让周围的朋友和亲人们十分羡慕。

我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回报这一切。

——阿列克谢


相伴!风雨同舟十一年的“元老”



早在2008年2月,

叶列娜•罗辛斯卡娅就担任

联邦大厦项目部俄罗斯会计部负责人。

2013年6月,出任公司副总会计师,

如今叶列娜•罗辛斯卡娅

已在公司工作11年了,

在中建俄罗斯公司中,

像这样的老员工屈指可数。

最困难的时候,

做会计工作的只有两个人,

但大家不分岗位,有活儿一起干,

熬过了黎明前的黑暗。

现在想想当时的日子,仍旧很激动,

我们的友谊也是在

那段苦日子中得到了升华。

我感觉拥有着全世界

最聪明、最勤劳的“战友”,

很高兴能够在这里。

11年了,这里就是我的家!

——叶列娜



中俄建交70周年,

中国建筑用一座座经典工程

“建证”两国间经济文化的发展,

讲述中俄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从追赶时代到引领行业,

中国建筑走出了一条跨越发展之路,

在促进中俄合作共赢的征程中,

铸就了企业品牌的新高度。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中国建筑融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企业文化部,中建一局


猜你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