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强东离中国首富,差的不止是19万个“兄弟”

凤凰WEEKLY财经 凤凰WEEKLY财经 2021-05-22

被马云看扁、被女人拖垮、被“兄弟”打脸的刘强东,最终还是凭着即将上市的京东物流扳回一城。

   

5月17日,京东物流正式启动股份全球公开发售。据其招股书显示,此次全球公开发售总计6.092亿股,公开发售时间为5月17日至5月21日,价格区间为每股39.36港元至每股43.36港元。京东物流5月28日将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美银证券、高盛、海通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距离当初刘强东“桃色新闻”事件已经过了两年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老刘一直用一种“我是被陷害的、我不听、我不回应”的方式掐灭群众的八卦之火,和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避其锋芒是2018年刘强东的首要任务。

      

随着刘强东的逐步撤退,帮助京东度过“至暗时刻”的依赖,很大程度转移到了二把手徐雷身上。

    

可是,对于刘强东这么一个本性张扬的人来讲,被迫退居二线的心情,应该和当红流量小生突爆丑闻被封杀没什么两样。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夸赞刘强东身上有枭雄的特征,即使你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也愿意追随他去“革命”。

    

英国《金融时报》这样评论刘强东:经过早期的失败,刘强东变得有些偏执,他用这种偏执对待着京东的每一名高管,但这种偏执依然控制在健康的程度之内。

  

甚至有人说,刘强东身上不仅有项羽孤高狂妄的一面,也掺杂了刘邦式的无赖和狡猾

   

无论从哪一个阶层的人来看,有热情、有野心、有能力的刘强东绝不可能只甘心在幕后低调做事。

  

据京东2020年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2月28日,京东集团CEO刘强东持股为13.9%,有76.9%的投票权,其中,通过Max Smart Limited持股为13.5%,有72.9%的投票权。

  

    

果不其然,明面上徐雷接管了京东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但京东背后的操盘手,一直是刘强东

    

据媒体报道,京东物流此次计划发行10%股份,估值约3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253亿元。这意味着,京东物流将是继京东、达达、京东健康之后,刘强东手上第四家上市公司

   

有意思的是,京东物流这个14年亏损300亿元的“最败家项目”,不光把沉寂许久的刘强东重新带回大众视野,更可能成为刘强东一跃翻身变中国首富的关键筹码。

    

  

14年烧钱300亿,刘强东只为打脸马云?

  

   

刘强东能否冲击中国首富?只要京东一有风吹草动,这个问题一定会被搬上台面。

  

京东二次上市时讨论过;京东数科(原京东金融)提交上市申请时预测过;京东健康上市时期待过。可惜无论外界吹捧得有多高,最后的结果却很现实,刘强东的个人财富始终被马云按在地上摩擦摩擦再摩擦

   

毕竟5680亿美元市值的阿里巴巴要做的,是培养出更多1062亿美元市值的京东。

   

但如今马云身处旋涡,刘强东却出现了一个变数——京东物流。

   

2015年时,马云与刘强东曾对京东物流来过一次“生死辩论”。

  

马云认为,京东物流的模式过于笨重,不仅烧钱极大,而且未来几万的物流员工也会给京东造成管理上的麻烦。断言京东物流最终将走向失败,如果京东不能及时舍弃掉,甚至还可能反噬自身。

  

   

刘强东对马云的说法完全不服气。他自2007年就开始建立自己的供应链和物流系统,即使亏损多年,也依旧坚持物流是电商平台的“刚需”。刘强东认为,京东要想实现差异化的运营,给用户带去最为优质的购物体验,自建物流必不可少。

  

实际上,当时不看好京东物流基本已经达成业界共识

  

最大的问题在于,自建物流是个极其烧钱的大工程,几百亿投下去最后可能就听个响,京东物流如此烧钱,不符合商业规律。即使是全球电商一哥亚马逊,当年也是采用的第三方物流。

    

自成立之初,京东物流已经14年连续亏损,亏损金额高达300亿元。

  

2019年4月,刘强东在致全体配送兄弟们的一封信中提到,京东物流2018年全年亏损超过23个亿,这已经是第十二个年头亏损了。如果这么亏下去,京东物流融来的钱只够亏两年的!

     

刘强东为什么要冒着一直亏钱的风险,硬要和所有人刚到底呢?这还需要结合当时京东的实际情况来看。

   

京东自建物流创始人李元海在一次媒体访谈中说到,京东自建物流除了希望改善用户体验、缩减成本问题外,还有一个最为重要原因——资金安全

  

在有京东物流之前,京东外包的一家物流公司,结果那家公司没钱了,欠了京东十几万元,京东一个月里天天催,最后还是损失了4万元。在那个年代,物流公司跑路和倒闭的比较多,而且外包物流服务的资金占用也比较多,资金压力较大。

    

京东的后患已经暴露,电商必须依赖物流。有个自己能完全控制住的物流公司,对当时行业内话语权还不够大的京东来说尤为重要。

   

为了打出差异化,京东物流多年边烧钱边升级,提供全供应链服务,搭建供应链技术平台,加快配送时间。在应付京东的庞大订单时,都能做到90%的订单即日或次日将产品送达,为客户降低存货水平15%,提升有货比率10%,大大提高了客户营运效率,并让现金流周转更快。

  

京东物流对京东而言,先解决问题,再巩固地位,最后成功帮京东在电商界出圈,可谓是京东的最强辅助。

    

如今,刘强东带着即将上市的京东物流强势回归,打了当时所有唱衰自建物流模式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想变中国首富,刘强东绕不开马云

  

   

京东物流与京东零售是互利共生的关系,京东没干过淘宝,物流凭什么能帮刘强东打赢马云?

    

这就要归功于刘强东把京东里里外外一通拆分。京东的四驾马车,京东零售、京东数科、京东健康、京东物流,再加上达达集团,个个单拿出来都是独角兽。

     

2020年6月,达达集团率先登陆纳斯达克敲钟上市;随后母公司京东没到两个星期赴港二次上市;12月,京东健康也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如今又轮到京东物流……集体扎堆上市的策略,让刘强东身家一路水涨船高。

      

唯一可惜的是,京东数科因其金融科技类公司的属性受到监管趋严的影响,京东最终选择主动撤回其IPO申请材料

    

为了摆脱金融属性的影响,京东数科于5月14日完成工商信息变更,公司名正式变更为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但从另一个层面讲,没有京东数科上市加持的刘强东并不亏。因为马云努力用“数字科技”包装金融业务的蚂蚁集团,才是真的被打回原点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京东将京东云和AI等业务完成剥离,并入京东数科,意味着公司的基本面及业务结构亦正式发生变化,撤回科创板IPO申请,也在市场预期之中。而随着京东数科的金融属性弱化,科技属性增强,公司未来或再次启动科创板上市申请

   

资本市场对蚂蚁金服与京东数科估值差距颇大。在未受到金融监管政策影响前,蚂蚁的估值在2500亿美元(约合1.6万亿元人民币),而京东数科只有2000亿元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如果蚂蚁金融与京东数科同期上市,刘强东击败马云的可能性基本为0。

     

所以,刘强东能否在身价上超越马云乃至钟晱晱,最后还要看京东物流上市后的股价表现是否给力

     

5月13日,新财富杂志发布的“2021新财富500富人榜”中,刘强东、章泽天夫妇以1450.4亿元的身价位列21名。而“2020年的新财富500富人榜”中的榜首马云,财富大幅缩水至2304.1亿元,排名也掉落至第7名。

  

   

马云财富值已经腰斩,那么京东物流上市后,刘强东有没有机会实现反超呢?

    

据媒体报道,京东物流的估值达到了3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53亿元),刘强东间接持有京东物流10.76%的股份,价值37.66亿美元(约合242.4亿元人民币)以上。这代表即使京东物流上市,刘强东与马云财富值仍然相差600亿元左右

   

但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健康在上市之后,短时间内超出市场预期,股价翻倍。如果京东物流上市之后也能实现股价翻倍,那么刘强东的身家有望再增加近40亿美元,进一步缩小与马云之间的距离。

  

假设马云持续低迷,刘强东在某一天超过马云,也不是没有可能实现的事情。

   

   

物流的高光时刻,刘强东能维持到几时?

  

   

但即使京东物流上市在即,即将迎来高光时刻的刘强东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一众已经上市的快递公司中,京东物流是唯一一家还在亏损的

   

京东物流的招股书显示,京东物流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378.73亿元、498.48亿元、733.75亿元。

   

相比之下,2020年其他的快递企业顺丰集团、申通快递、中通快递、圆通快递、韵达股份营收分别为1539.87亿元、215.66亿元、252.14亿元、349.07亿元、335亿元。作为仅此次于顺丰的第二大物流企业,京东物流在营收方面早已将“三通一达”甩在身后。

   

然而,营收相对较高的京东物流,却始终不能扭亏为盈。2018-2020年,京东物流亏损分别为27.65亿元、22.37亿元、40.37亿元。

  

     

面对亏损情况,刘强东表示,“核心原因就是外部订单量太少,内部成本太高”。他表示,解决办法只有两条:增加揽收单量、增加公司外部收入,以及降低内部成本,包含员工的“五险一金”和福利待遇。

  

在全国各大城市拿地自建仓库的资金压力、19万名快递员带来的高额人力成本,都在阻碍京东物流实现盈利,马云当初的某些预言还是在京东物流身上体现出来了。

    

最终,刘强东还是选择了拿他口中的“兄弟”开刀。2019年4月,京东取消旗下快递员的底薪,并增加快递收件任务,揽件将计入绩效,直接影响工资收入。同时,还降低快递员的公积金系数,从12%降到7%。

     

有网友调侃,“东哥拿你当兄弟,你好意思跟他算钱?”“是兄弟,就来砍我!”“刘强东好老板人设崩了”“一口一个兄弟真虚伪”。

    

作为看重利益的资本家,刘强东的做法无可厚非,但从招股书数据来看,刘强东舍弃人设的变相降薪,并没取得多少成效

   

     

内部“优化”过后,刘强东需要攻克的第二个难题,就是外部订单。

    

从外部收入来看,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已经从2018年的29.9%、2019年的38.4%增长至2020年的46.6%,已经占到京东物流的半壁江山。

   

目前,京东物流外部最大的对手,就是快递一哥——顺丰。可是和顺丰相比,京东物流很难讨到便宜。《凤凰WEEKLY财经》调查后发现,有大批用户并不知道京东快递在京东平台外还有寄件服务,顺丰快递仍然是第一选择

     

同时,重资产模式的京东物流在成本方面想降低异常困难,于是运费和其他物流相比只多不少

    

2018年年初,京东运费变相涨价,从原来的购物不满49元只需6元运费,调整到购物不满46元运费上涨到15元。

      

盒马鲜生创始人、CEO侯毅发表评论称,“京东运费为什么一涨再涨?根子在于成本问题。京东是PC时代中心化的物流体系,初期成本高一点,但是体验好,而且随着规模扩大,单位成本自然降下来。问题是,集中性的物流一定有个最佳规模的临界点,超过临界点之后效率降低,成本不减反增。”

     

而曾经让京东物流引以为傲的速度优势,也仅仅存在于自营模式。有用户表示,京东物流只要是第三方卖家的快递运单就会出奇的慢,同样的路程淘宝需要2天,而京东需要8天

     

除此之外,快递业务的大头是电商,而电商前两大派系阿里和拼多多,正在联合对京东物流进行“封杀”。无论是阿里座下菜鸟网络的“三通一达”,还是拼多多的御用快递极兔对大量电商订单的吞并,都直接导致京东拓展外部订单愈发困难。

         

尤其是去年极兔快递的“自杀式价格乱入”,将整个快递行业搅得天翻地覆。如果刘强东希望增加下沉市场份额,必将被迫加入“超低价战”中,顺丰都熬不住的价格战,京东物流势必会继续扩大亏损。

       

如果不能解决亏损问题,京东物流上市带来的高光时刻,刘强东又能撑多久呢?

     

END
   
作者 | 王涵 编辑|王毕强
凤凰WEEKLY财经(ID:fhzkzk)原创
   

如今快递市场竞争激烈,你还看好京东物流吗?

往 期 回 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