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中国首届“语义与哲学”专题论坛


2022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

中国首届“语义与哲学”专题论坛






2022年6月25-26日,重庆市外文学会、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与外语教育研究中心、Cognitive Linguistic Studies(《认知语言学研究》)期刊编辑部以及《语言、翻译与认知》集刊编辑部联合举办的中国首届“语义与哲学”专题论坛,在北碚心景酒店顺利召开,并圆满落幕。

本次专题论坛的主旨是,开展语义哲学的思想体系研究,为“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服务。本次论坛为期两天,采取“线下举办,线上并行”的方式,共计800多位学者参与。

线下代表合影



开幕式



本次论坛开幕式于6月25日上午8点30分准时举行。开幕式上,文旭教授对来自五湖四海的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在对西南大学及外国语学院进行介绍后,文旭教授阐明了本次论坛的主题思想,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主旨报告

(按发言顺序排列)


主讲人一 陆俭明教授


陆俭明教授的主旨发言题目为“小议语义的形式”。陆教授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论原理,针对“跟语义相对的形式具体是什么?”这一问题,通过实例对此进行了回答并加以阐释说明。

主讲人二  王文斌教授


王文斌教授的主旨发言题目为“词汇语义研究所面临的挑战”。王文斌教授结合词汇语义的繁杂现象,总结出词汇语义研究之所以复杂的八项原因以及相关问题。他认为,凡此种种问题的根本缘由在于词汇语义生成于客体与主体的互动,不仅仅在于客体的多面性,也在于视角的多维性。

主讲人三  束定芳教授


束定芳教授的主旨发言题目为“语义研究的四个维度”。束教授的发言从意义三角形出发,以新冠疫情相关表达为例,生动地阐释了语义研究的四个维度:语言系统与世界的关系、概念系统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语言系统与其他符号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系统内部符号之间的关系。束定芳教授表示,词语在使用过程中触发、引导概念化过程,在理解过程中唤起概念化,帮助听话者准确重构概念化过程,因而准确理解交际意图;语义理解虽然离不开概念化,但又不等于概念化。

主讲人四  刘利民教授


刘利民教授的主旨发言题目为“语词意义何以最小?”。刘教授着眼于目前语言哲学的一大热点话题:语义语境论与语义最小论之争。刘教授阐明了语义最小论的基本主张,说明目前最小论在词义问题上面临的意义整体论挑战,以及最小论代表人物E.Borg的应对方案所要面临的难题。在此研究基础上,刘利民教授基于公孙龙“形”的启发,提出了“概念(C-Form)”作为词义的观点,表示C-Form(conceptual form)是概念形,即一个概念区别于其他概念的最小的、必不可少的意义之形(the ITNESS),而词项意义来源于但不等于概念意义。

主讲人五  苗兴伟教授


苗兴伟教授的主旨发言题目为“从语义对立到意识形态方阵:语义对立的构式化、语篇化和矩阵化” 。苗教授的发言主要针对“语义对立在语篇的层面上如何发挥语篇组织功能、服务于对立语义的前景化?”以及“语义对立如何服务于意识形态的表达?”等问题。苗兴伟教授通过结合实例,对问题进行了回答:(1)语义对立是二元对立思维在语言中的体现;(2)语义对立的构式化扩展了二元对立思维的表意空间;(3)语义对立在语篇的层面上发挥着语篇组织功能,并被语篇化为修辞手段,服务于对立语义的前景化;(4)语义对立的矩阵化使意识形态在二元对立的基础上形成意识形态方阵,服务于意识形态的生产和再生产。

主讲人六  李洪儒教授


李洪儒教授的主旨发言题目为“概念‘真’分析的文化根基——真之系列研究”。李教授以概念“真”为研究对象,以发生学为考察维度,以文化为主线,有序分析真的永恒、不变、唯一和属于特定观念世界4个特点。李洪儒教授表示(1)无论真的产生还是发展,它都不是疏离人的自在之物,而是以人(包括信仰主体、认知主体等)为基础的文化概念;(2) 文化是日常语言哲学概念分析的根基;(3)前两点的基础是哲学视域中的概念。

主讲人七  冯光武教授


冯光武教授的主旨发言题目为“指称研究的目标和路径”。冯教授条理清晰地为与会者们讲解了指称的定义和性质、指称研究的目的、指称研究的路径和指称研究的主要思想,说明了为什么要对指称问题进行研究,以及指称研究对于语言学研究的影响和意义。

主讲人八  杜世洪教授


杜世洪教授的主旨发言题目为“语义不变性与可变性的概念实质——论‘山’‘水’及‘山水’的二维语义性质”。杜教授表示Ogden和 Richards的语义三角代表了传统语义学的典型观点,对语义的分析是处于一维的,没有对语义变化的概念实质做细致研究。因此,杜世洪教授在 Chalmers 二维语义理论中“语义金三角”的视角下,结合“山”、“水”和“山水”等具体实例,说明了语义中哪些是可变的,哪些是不可变的。具体来说,对于不同词项的语义解读,需要在“理性、模态和意义”的三角关系中进行,语义的不变性与可变性是由不同的概念实质所决定。

主讲人九  林允清教授


林允清教授的主旨发言题目为“Wittgenstein on the Meaning of ‘I know that p’”(维特根斯坦论摩尔对怀疑主义的反驳)。林教授的发言主要介绍了在《论确定性》(On Certainty)中后期维特根斯坦是如何反驳摩尔的论证的。在发言中,林允清教授说明了后期维特根斯坦是如何对“know”(知道)这一个语词的意义及用法进行描写的,从而进一步表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概念考察方法之于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主讲人十  文旭教授


文旭教授的主旨发言题目为“从认知语义学到文化语义学——语言如何反映文化价值”。文旭教授以英汉语言中的语言现象为语料,从认知语义学的意义观出发,结合文化语义学的研究成果,基于范畴化、隐喻、转喻等内容,阐释语言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文旭教授也表示从“认知语义学到文化语义学”这一题目并非主张认知语义学进行所谓的“文化转向”,而是意图在两者之间搭建起桥梁,为语义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小组讨论



6月25日下午2点30分,参会代表分别进入线下分会场及线上“云端”分会场,汇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言者来自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西南大学等21所高校,发言内容广泛,包括汉语的语义研究、指称问题的研究、语言的认知视角研究、语义与文化的研究、方言研究等。之后,刘利民教授、冯光武教授、成军教授以及杜世洪教授分别对小组发言进行了点评,线上线下的讨论也十分热烈。

左右滑动查看图集


闭幕式



次日上午11点40分,论坛闭幕式在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胡显耀教授的主持下举行,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杜世洪教授以“感受”“感动”“感谢”和“感觉”为关键词,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杜教授对每位专家的主旨发言进行了一一回顾,并结合自己的所感与所思,同时对小组讨论中发言的学者们表达了感谢。

本次论坛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推动我国语义和哲学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供    稿:秦浩剡  方俊男  向小霞

供    图:周峻羽

执行编辑:周峻羽

责任编辑:周方雨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