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研动态 | 教育部第九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展示:《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煤炭需求》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目前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高级别的政府奖项,被视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国家级奖项。在第九届优秀成果奖中,我院2项成果获奖,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林伯强教授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的文章《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煤炭需求》,荣获教育部第九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本期【科研动态】栏目将带大家深入解读这篇获奖文章。

研究团队

林伯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Santa Barbara)。教育部2007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兼任一带一路研究院研究员、嘉庚创新实验室研究员、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科研和教学方向为能源经济、能源管理、能源政策,绿色低碳。一直以来都以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敢于“坐冷板凳”的态度进行科研教学,为厦大培养学生。在国内经济和管理三大学术刊物《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发表论文37篇,在国际刊物发表中科院SCI一区文章超过450篇,Scopus H指数103,高被引和热点论文超过110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23次,以及张培刚经济学奖。多年入选科睿维安(Web of Science)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在众多国际学术影响力排行中位列国际前茅。国际能源经济期刊Energy Economics主编,环境期刊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副主编,信息管理期刊Journal of Glob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副主编。国内兼任国家能源委员会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国际方面担任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能源指导委员会执行委员(2010以来连续十四年接受邀请参加在瑞士举行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世界气候变化大会观察员,剑桥大学客座研究员。

已经培养了近80名博士生在国内外高校任教职,绝大多数任教于国内985/211和顶尖财经高校。多名博士毕业生入选国家和省级人才计划,超过13名博士毕业生入选斯坦福全球2%顶尖科学家名单。全面贯彻科研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原则,每年从科研文章中整理政策专报上政府部委,被省部级采纳的资政报告累计超过150篇,2023年有17篇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采纳,多篇受到中央主要领导人批示。受邀请在全国性主要报纸如《环球时报》、《中国证券报》等发表评论和专栏文章超过1000篇;接受国内外主流媒体如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采访超过6500次。

吴微,现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建模、电力市场仿真、上市公司碳足迹等。曾担任科技部十四五能源技术预测专家组成员,教育部科技委能源与交通学部《中国能源与交通领域战略研究报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等研究报告撰写组成员。担任经济学(季刊),Energy Economics,Energy Policy,Energy等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人,学术期刊Energy Storage and Saving青年编委。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学》(季刊)、Energy Economics、Energy Policy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有多篇论文入选ESI热点与高被引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福建省软科学项目、厦门市社会科学调研项目及多项企事业委托项目。研究成果获得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研究背景和意义

全球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占了54%,美国和欧盟占11%。全球煤电装机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占了51%,美国仅11%,欧盟6%。由此,煤炭煤电退出应该主要是中国问题,需要中国自己想办法解决。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问题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煤炭使用也是造成中国碳排放和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煤炭需求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上同步。

2013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煤炭需求放缓,与经济增长开始出现背离。由于煤炭产能是基于2013年前高速增长状态所规划的,需求的突然放缓使大量产能处于闲置状态。有观点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发生调整,煤炭需求的拐点已经出现,相关的观点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政府出台大规模煤炭去产能政策。由于煤炭开采是资本密集型行业,产能重置需要大量成本,同时煤炭在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充足稳定的煤炭供应对支持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煤炭需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煤炭至今仍是中国的主体能源。正确理解煤炭需求变化的原因,并对未来煤炭需求进行预测,对合理有效地制定煤炭产业政策,保障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研究过程和结论

利用动态投入产出模型,该论文首先分析了经济变动与煤炭需求关联关系,并结合煤炭消费的微观特点,考虑技术进步、煤炭质量变动以及电源结构变化对煤炭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形成的周期性变化是新常态后煤炭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主要是由于煤炭消费主要沉淀在固定资本当中,而资本形成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大。一旦经济增长导致资本形成增长回升,煤炭需求将可能反弹。与此同时,煤炭质量变动也是煤炭表观消费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而未来高质量的煤炭产能减少也能实质上影响煤炭消费量。技术进步和电源结构变动虽然对降低煤炭消费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影响的幅度并不大。

基于不同约束条件,进一步预测未来能源结构调整、环境治理、产业结构变化和二氧化碳排放的联动变化,结果表明:战略上需要加快清洁能源发展速度,同时对环境治理和低碳发展涉及煤炭的产能规划需要更为谨慎。

研究价值

本论文发表于2018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该期刊在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其2023年影响因子14.9。截至2024年9月,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统计,论文发表至今共被引用99次,包括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季刊)、管理科学学报等重点刊物文章。本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以报纸文章的形式,分别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科学报》《中国证券报》《中国能源报》《环球时报》《第一财经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China Daily》等主流报纸,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得到广泛关注。

论文投稿期间,其研究成果在《第十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作为主题报告进行研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协会副理事长田会对该研究高度关注和赞赏,与本文作者单独交流讨论,认为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煤炭去产能背景下的转型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论文对于煤炭需求在经过短时间下降后会重新回归增长的预测,与近几年煤炭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相一致,对于煤炭产业政策的思考也得到决策部门的肯定。论文的研究成果形成多篇政策报告,有《中国****发展现状及**对策》《关于发挥煤电“托底、支撑、省级、让路”作用 满足电力需求持续增长的建议》《把握能源与电力系统转型趋势 明确我国中长期煤电发展定位》等10篇报告得到国务院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共厦门市委和《国资委信息》的采纳。

相关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碳中和框架下的能源产业升级、环境污染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72133003)

[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双碳’目标对生产率的中长期影响测度与动态监测研究”(22JZD008)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绿色金融创新与政策保障研究”(17AZD013)

[4]福建省能源经济与能源政策协同创新中心(1260-Z0210011)

[5]厦门大学繁荣计划特别基金(1260-Y07200)

相关论文

[1]林伯强,吴微.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煤炭需求[J].中国社会科学,2018,(02):141-161+207-208.

[2]林伯强.碳中和进程中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J].经济研究,2022,57(01):56-71.

[3]林伯强.能源革命促进中国清洁低碳发展的“攻关期”和“窗口期”[J].中国工业经济,2018,(06):15-23.

[4]林伯强,吴微.全球能源效率的演变与启示——基于全球投入产出数据的SDA分解与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20,19(02):663-684.

[5]林伯强,徐斌.研发投入、碳强度与区域二氧化碳排放[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70-84.

[6]林伯强.碳中和背景下的广义节能——基于产业结构调整、低碳消费和循环经济的节能新内涵[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72(02):10-20.

来源 |  魏锴

美工 | 林雨彤

版 | 胡思雨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https://sm.xmu.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