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研动态 | 教育部第九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展示:《中国旅游产业区域集聚绩效研究》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目前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高级别的政府奖项,被视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国家级奖项。在第九届优秀成果奖中,我院2项成果获奖,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魏敏教授的专著《中国旅游产业区域集聚绩效研究》,荣获教育部第九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本期【科研动态】栏目将带大家深入解读这本获奖专著。


创作团队

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专著《中国旅游产业区域集聚绩效研究》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4AGL015)的结题报告。该重点课题创作团队全部来自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主要包括:魏敏教授、计国君教授、黄海玉副教授、章永奎副教授、丁玲博士生和周静硕士生。

魏敏,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福建省旅游学会副会长、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青年专家、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从事产业经济、区域经济以及旅游产业经济研究,并在该领域主持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其中1项重大项目和3项重点项目),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政研究》《经济学家》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等国内外最优和一类核心期刊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

创作背景

从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的角度看,旅游产业集聚现象的凸显。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在空间上自然集聚并向相关产业链延伸的现象日益明显。这种集聚现象不仅促进了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旅游规模经济效应的实现,还使旅游产业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

从旅游产业理论研究角度看,旅游产业的理论研究逐渐得到关注。旅游产业集聚现象的出现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为了更好地理解旅游产业集聚的动因、机制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魏敏教授及其团队正是基于这一学术需求,开展了中国旅游产业区域集聚绩效的研究。

从旅游产业政策支持角度看,我国政府对旅游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旅游产业的集聚和升级。这些政策为旅游产业区域集聚绩效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内容概要

《中国旅游产业区域集聚绩效研究》在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本专著的研究成果提供对我国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绩效的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新认识,这对优化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的行业结构、实现规模经济和竞争优势最大化等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专著运用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考虑时间和空间维度,对旅游产业区域集聚的动力机制、水平和效应展开具体的探讨,一方面,为相关部门科学规划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基础,以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更好地发挥旅游产业区域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关系,加速中国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发挥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效应,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创作历程

选题确定和调研

研究团队负责人魏敏教授2008年作为中央组织部第9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在原西藏自治区旅游局挂职期间,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关注到旅游产业在空间上自然集聚并向相关产业链延伸的现象,以及这一现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从而确定了“中国旅游产业区域集聚绩效研究”的选题,经过一定的学术积累,获得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

研究设计与方法选择

该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之后,团队成员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政策文件、统计资料等,深入了解旅游产业集聚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明确研究旨在探讨中国旅游产业区域集聚的动因、机制、绩效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其次,构建研究框架,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分析工具等。最后,确定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标和框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包括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

分析与讨论

一方面进行数据分析,运用统计软件和分析工具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揭示旅游产业区域集聚的特征、规律及其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另一方面对结果进行讨论和修正,根据分析结果,讨论旅游产业区域集聚的动因、机制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撰写研究报告与出版

将研究过程、结果和讨论整理成研究报告,包括绪论、研究背景、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结果讨论、结论与建议等部分。2018年结项之后在申请相关部门同意的基础上将研究报告提交给光明日报出版社进行审稿和出版,经过反复修改完善后并于2021年6月由该出版社出版。

著作价值

旅游产业区域集聚是一个动态化过程,本专著首先从定性角度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构建理论基础,分析集聚动力机制;再从定量角度出发,分别以全国总体、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选择四个常用指标,即产业集中度、区位商、空间基尼系数以及动态集聚指数,测算上述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和集聚绩效。通过指标测算可以发现,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的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总体很高,但各区域(省份、城市)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存在差距。在收集上述地区的相关数据基础上,本专著借助Eviews8.0和SPSS22.0等统计软件,综合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分析各区域旅游产业的集聚绩效。研究发现,在区域整体层面,旅游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前者对于后者来说有着更为显著的推动作用;从区域内部来看,不同区域(省份、城市)旅游产业集聚效应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且,旅游产业在集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带来的集聚绩效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最后,结合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先基于区域内部角度提出如何缩小各城市集聚发展差异,再基于区域整体角度,以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进一步探讨促进区域整体(全国)旅游产业集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从而为相关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绩效。

著作影响

产业集聚理论和实证研究常常被学者运用在制造业(工业)相关领域,相对较少应用于旅游业这类服务产业。因此,一方面,本专著对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理论(包括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展开分析,更加扩大产业集聚的研究视角。另一方面,本专著研究试图丰富和完善旅游产业集聚研究内容。区域旅游产业集聚涉及多个学科的内容,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本专著对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并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其集聚水平与集聚绩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产业集聚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同时也有利于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进一步深化。

本专著研究区域旅游产业集聚问题,出版前后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一是在探寻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方面,提出一些创新观点,旅游产业区域集聚需要打破传统的路径依赖,从竞合机制(理念更新)、创新机制(技术创新)和保障机制(制度革新)着手推进。这些观点形成学术论文发表后被《人民智库》收录。二是该专著探讨旅游产业在区域集聚中如何进行优势互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发表一系列学术论文后分别在2018、2020和2021年成功立项2个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1个重大项目。三是将本专著的理论结合实践,2020年作为中央组织部第20批博士生服务团成员在宁夏旅游投资集团挂职期间,通过闽宁协作项目,完成多个助力宁夏旅游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方案。此后,《光明日报》在2021年11月17日第4版刊发题为《立足祖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厦门大学高质量发展人文社科》的深度通讯。

相关课题

该著作源自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4AGL015)的结题报告,结项后基于该项目的研究基础,魏敏教授于2018成功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动态演进研究”(18AGL013),完成之后又在2020年成功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旅融合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20AZD068),该课题完成过程中,2021年魏敏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效评估及推进机制研究”(21&ZD126)。

相关论文

该专著完成前后相关的论文有20余篇,主要发表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政研究》《经济学家》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此外,与该专著相关的还有1篇资政报告,已被国务院办公厅及相关部委采纳。

来源丨魏敏

美工 | 林雨彤

版 | 胡思雨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https://sm.xmu.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