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柯律格(Craig Clunas)教授访谈: 学术创新需要勤探索且不拘泥于主流
编者按:本期推送赖毓芝和刘宇珍两位老师对英国著名中国艺术史专家、牛津大学荣休教授柯律格老师的专访。详细回顾了柯教授学术生涯,为广大读者更好了解他的研究背景和一系列专著间的知识谱系和发展脉络提供了很多有用信息。柯教授2017年出版的最新专著Chinese P ainting and Its Audiences一书,获得2019年亚洲研究协会中国研究领域最佳著作列文森奖荣誉提名(honorable mention)。
该访谈录来自与台湾“中研院明清研究推动委员会“的《明清研究通讯》第77期并于2020年2月初次发表。我们推送获得了原受访人、访谈/撰稿人和《明清研究通讯》及其主办单位各方明确授权。而且《明清研究通讯》及其主办单位也授权了我们代为申请微信原创保护及署名方式。公号感谢所有上述各方的支持。任何其他媒体或者单位皆须经过原各权益人同意方可再次转载。具体信息可以查阅网站:http://mingching.sinica.edu.tw。访谈人的简介见文末。
作为我们促进中外学术与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公号已经完成或者约定了十多位学人访谈,其中包括多伦多大学社会系刘思达老师、耶鲁大学法学院张泰苏老师、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张颖老师、马里兰大学历史系宋念申老师、澳门大学历史系王笛老师、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东亚系刘禾(Lydia Liu)老师、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林郁沁(Eugenia Lean)老师、华盛顿大学历史系荣休盖博坚(Kent Guy)老师、北京大学历史系暨古代研究中心陆扬老师、康奈尔大学历史系杜乐老师、耶鲁大学历史系濮德培(Peter Perdue)老师、达特茅斯学院柯娇燕老师和弗吉利亚大学传媒和性别研究的Andrea Press老师以及知识女性作家施定柔和淡豹等。有兴趣的读者,请继续关注并分享转发。
专访柯律格(Craig Clunas, 1954-)教授
访谈人 | 赖毓芝教授
访谈人 | 刘宇珍
纪录人 | 赖嘉伟
柯律格 (Craig Clunas) 教授于 1972 年至 1977 年间于剑桥大学学习汉语与汉学,并于 1978 年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London)取得博士学位,期间以蒙古语作为主修。1994 年起于大学任教,先后在萨塞克斯大学 (University of Sussex)、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及牛津大学 (University of Oxford) 教授艺术史相关课程,于 2018 年退休,现为牛津大学荣誉教授。柯教授在大学任职前后,于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V&A) 远东部门负责中国艺术品的展览与研究长达十四年的时间。柯教授的汉学学术养成背景,以及博物馆的工作经验,促成其与众不同的学术生涯。其所出版的著作一再改写艺术史学界既有的认知,提出更广阔的中国艺术史视界。
其成名作《长物: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地位》(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1991) 以物质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晚明消费社会里的物品,更为中国艺术史学界掀起了物质文化研究的浪潮。透过柯教授之眼,总能发现「中国」的另一面,而究竟柯教授是如何对中国产生兴趣?又是什么样的契机,让身为汉学研究背景的他,能别开生面的在中国艺术史学界占有一席之地?这都需从柯教授与未知「中国」的相遇追溯起。
图一:2019 年访谈柯律格于新北石门
启蒙
对于“中国”兴趣的契机,1959-1970
语言总是深入一个文化的第一把钥匙。在英国学制中,就读大学前设有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或理解成“重点中学”),课程包括英文、法文、拉丁文、历史、希腊、数学等六个领域,并无中文相关课程。对中国感到兴趣的柯教授,一方面透过中文教科书 Teach Yourself Chinese 认识中文;另一方面,在进入大学之前,柯教授也广泛涉猎他所能接触到的中国相关信息,例如,考古学家 Leonard Cottrell (1913-1974) 在发现兵马俑之前所著之 The Tiger of Ch'in: The Dramatic Emergence of China as a Nation (1962)、高罗佩 (Robert Hans van Gulik, 1910-1967) 所著的侦探小说、1969 年英国改编自高罗佩著作所拍摄的电视剧──《狄公案》,以及柯教授的父亲所购买之与中国有关的书籍。当然,关于艺术史的读物也在其中。柯教授回忆,当时 Michael Sullivan (1916-2013) 所著《中国艺术史》(Chinese Art, 1967) 是其年幼时曾读过的关于艺术史书籍,不过当时的他对于艺术史本身并不特别感兴趣,书中介绍的中国艺术只是认识未知的一部分。柯教授回忆起十四岁时一次关于艺术赏析的作文比赛,他笑说那正是他第一篇关于艺术史的著作,他以宋徽宗《五色鹦鹉图》为题写作参赛,不过并未获奖,当时的他只感到视觉艺术写作并非易事,也没有预期之后会走上中国艺术史研究之途。在进入大学之前,柯教授并非有系统性的学习与中国相关的知识,对他来说,中文的学习、相关书籍的阅读都能满足他对这个未知国度的好奇。
认识“中国”
剑桥大学,1971-1980
在剑桥的学习生活中,不只有老师与课堂是柯教授接触学术研究的对象,当时在剑桥大学研究的博士生周绍明 (Joseph P. McDermott, 1945-)、研究唐文化的 Robert M. Somers (1942-1983) 等几位受美国教育的研究人员,也让柯教授间接接触到美国的学术方式。而令柯教授印象最深刻的是 Robert M. Somers 教授(他当时可能在协助崔瑞德教授编辑《剑桥中国史》唐代部分,但两人均已过世,无法确认)。Robert M. Somers 是柯教授古文的“指导”(supervision,这是 Cambridge 的用语,类似 Oxford 的 tutorial),他认识史景迁 (Jonathan D. Spence, 1936-),并给柯教授所属的班级阅读史景迁当时尚未出版的《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Emperor of China: Self-Portrait of K'ang-Hsi) 手稿,其精彩内容令柯教授为之兴奋,触发了他对于学术研究的向往。对一个远从苏格兰阿伯丁而来,年仅十七岁的柯教授而言,在剑桥大学的学习并非一帆风顺:英格兰的文化冲击、城乡阶级的歧视,以及学习全新事物的挑战,都造成柯教授在剑桥大学前两年的学习过程中极大的压力,然而这并未抑止柯教授对中国探究的好奇心。
1974 年柯教授正准备回剑桥开始第三个学年时,突然获得可以前往中国的通知,这趟远行对柯教授而言十分重要,他终于可以一睹以往在学校、博物馆或是媒体中所形塑之“中国”真面目。在七十年代前往中国并非易事,除了行前须到外交机构听讲如何面对危机外,航程又须多次转机。几经辗转抵达中国后,柯教授笑着表示,他对中国的印象就像到月球另一边般荒芜。在中国一年的时间,柯教授在北京语言学院(现为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那里大多是来自共产党世界的学生。北京语言学院的课程规划,一周需上六天的汉语、中文文法等课程,其中也包含少部分古代汉语教学。当时政治教育也被安排进入语言教学当中,如课堂中教师便透过教授先秦法家文献,试图合理化集权的行为;而对柯教授来说,这正是他学习文言文的途径。当时中国时值文化大革命之后,是个相对平静但沈闷的年代。柯教授在中国语言学校的一年间,并没有太多机会独自在中国境内旅游,多是参与由语言学校举办的旅行行程。他回忆:有次前往参观长沙马王堆,是由著名考古学家夏鼐 (1910-1985) 所接待。除了没有太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外,柯教授的室友被安排为共产党员,而当时中国人不允许与外国人交谈,也因此柯教授无法直接与当地人对话沟通,以至于并未有太多机会练习中文口语。
图二:柯律格 1975 年于明陵(柯教授提供)
研究“中国”
SOAS 与 V&A 博物馆,1979-1994
图三:柯律格 2010 年 12 月与石守谦、黄猷钦于台北(柯教授提供)
取得博士学位后,柯教授在V&A于 1983 年晋升为 Assistant Keeper。当时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为东方陶瓷学会与大英博物馆举办的明清牙雕展所撰写的专文,而首本专书则是 Chinese Export Watercolors (1984),属于当时担任远东部门 Keeper 的 Joe Earle 主导出版的《V&A 远东系列》之一。柯教授回想,当时在博物馆中的写作和出版,对他的学术生涯影响重大,其成名作《长物》一书亦是写作于在博物馆工作期间。当时正值英国史领域研究物质文化热潮的八零年代,柯教授参与博物馆开设的设计史的课程,发现许多学者关注消费文化与英国设计史的关系,并认为这是英国的独特现象。柯教授当时在内心反思,他所认识的中国似乎也有类似的现象,因而开启了他研究晚明物质文化的动机。《长物》一书当时的对话对象是英国文化史学者,而非中文学界,目的在于让英国学者们注意到英国史中炫耀性消费所产生的奢华设计,并非仅仅是英国的特殊现象。《长物》的研究始自 1986 年,柯教授借着参与学术交流的机会,前往北京、苏州、杭州考察,搜集研究材料,耗时两年时间写作。写作期间各篇章在学术会议中发表,受著名新文化史学者 Peter Burke (1937-) 鼓励,全书终在 1991 年出版。
图四:柯律格 1982 年与王世襄于大英博物馆(柯教授提供)
当时博物馆的定位与研究中心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馆方对于研究员被邀请到其他大学、研究机构研究、讲学是乐见其成的。柯教授从 Dumbarton Oaks 博物馆研究结束后,回到 V&A 工作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于 1993 年被邀请至芝加哥大学担任短期客座教授,开授中国庭园史专题,结束后回到英国任教。
研究“中国”
教学生涯的展开,1994-2018
图五:柯律格 2002 年与萨赛克斯大学 (Sussex University) 艺术史学生于罗马(柯教授提供)
图六:柯律格 2016 年 6 月于牛津大学艺术史系(柯教授提供)
图七:柯律格 2016 年于杭州之中国美术学院贡布里希藏书纪念室(柯教授提供)
研究“中国”
前进下个“未知”:2018~
而总能发现未知的柯教授,认为艺术史的下一个未知之地是哪里呢?他说现今看似有助于艺术史研究的数字化图像,其实对于研究是个假好处,正因数字化之故,文物都被封存在收藏机构中,难以对其物质性的特质有所掌握,而物质性的研究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里,很可能就是下个未知之地。
图八:2019 年访谈柯律格于新北石门。
[1] 此电视节目为杜伦大学 (University of Durham)制作的Land of the Living Dragon,节目中包括部分的中文基础教学课程。
[2] 此讲座之内容已于 2017 年改写为专书 Chinese Painting and Its Audiences,详见 Craig Clunas, Chinese Painting and Its Audiences (Princeton and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7).
访谈人赖毓芝教授,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史博士(2005)。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绘画史,尤其焦点于十八世纪清宫与欧洲宫廷的视觉文化交流与十九世纪下半上海画坛与日本的往来。曾经受邀荷兰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担任Hulsewe-Wazniewski访问教授、德国海德堡大学(HeidelbergUniversity)Heinz Goetze访问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访问学人、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美国洛杉矶盖帝研究中心(Getty Research Institute)博士后研究等。并策划过包括「伪好物:十六至十八世纪『苏州片』及其影响」(故宫博物院,2018)、「追索浙派」(故宫博物院,2008)等展览。目前正在撰写一本关于清宫视觉统治的专书。
访谈人刘宇珍,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硕士,英国牛津大学艺术史博士。曾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处,现为政治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研究中国近代美术史,关注艺术复制、「美术」意义的转化等议题。作品曾发表于Art History、Archives of Asian Art与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等中、英文期刊。
纪录人赖嘉伟,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博士生。
往期推荐
“云里阅天下”公号是2020年夏季开办的为促进中外学术和文化交流的公益平台。我们已经发表了一系列从申请出国留学到读博士和写论文,再到求职和学术界工作生活的原创内容以及精挑转发的学术研究和文化艺术类文章。读者可以进到公号历史消息中阅读。
所有赞赏收入将优先用于给编发文章的几位同学支付酬劳。
本号内容欢迎分享,但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授权转载须注明出处和作者。欢迎大家积极文明地使用公号直接留言功能。如果读了有所收获,别忘了给作者和公号留言或点个赞表示支持。
云里阅天下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云里阅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