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应用实践

2016-05-27 中卫护研院 中卫护研院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应用实践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专辑

中卫护研院信息咨讯小组

张华甫  张琦 蔡诗凝 刘艳



   浙大一附院在全面检索多个文献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美国霍普金斯证据等级与质量评价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等级与质量评定,总结出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结合临床护理的实际需求,通过小组讨论,初拟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通过Delphi专家函询,最终确定了16项本土化的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


   浙大一附院共通性敏感指标涵盖结构——过程——结果三个层面,包括护患比、疼痛评估符合率、约束具使用率、手卫生执行率、洗手正确率、患者护理满意度、护士满意度、给药错误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压疮发生率、坠床/ 跌倒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士离职率、VAP 发生率。指标监测内容包括指标名称、定义、计算公式、适用人群、指标监测目的及意义、样本量等。信息交流方式也是每季度的质量改进会议上向医院领导及各委员汇报并分析原因及探讨解决方法;每月护士长例会上通报,请护士长在科室反馈强调;每季度将统计结果向质管科汇报,由质管科向全院医护人员发布。监测思路与邵逸夫医院基本一致,也是目前各医院指标管理的通用做法。


  在指标监测过程中,浙大一附院采用优先矩阵图确定护理质量改变的重点。首先把收集到的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数据与基线数据相比,与国家标准相比,与标杆相比,同时评估实施该项目的成本,该项目重要性等级,以及障碍评估(领导支持、护士能力、护士意愿、时间和精力、进度监控能力等),最终确定改进项目。然后选择执行措施,此过程仍然是基于循证选择实践的最佳证据,通过差异分析工具,确定最佳实践策略,分析目前的方法与最佳实践有何不同,实现最佳实践的障碍是什么,通过制定计划表,落实计划内容。最后进行改进项目的评估,评价最佳实践实施后目标是否实现,形成标准化的最佳实践方案,通过追踪、反复验证后在全院推广,整个过程也充分体现了PDCA持续循环、持续改进的思路。


   在数据采集方面,浙大一附院基于医院强大的信息支持系统,采用从信息系统(护理病历信息系统、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及浙江省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护理质量每日核查表中提取,以及质量巡查,横断面调查等方法从数据源头获得数据。


参考文献:

[1] 张华芳,冯志仙,邵乐文,等.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J]. 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287-291.

[2]冯志仙,黄丽华,章梅云,等.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及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5):452-455.


近期精彩内容:

天津护理质控中心护理质量指标的应用实践

美国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的实践

护理质量指标涵义及其分类

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专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