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六一|变迁时代的孩子们

黄玉琴 缪斯夫人 2021-05-25


夫人说


六月以“儿童节”为开端。这个月的主题是“变迁时代中的孩子们”。我们正处在剧烈的社会变迁时代,这个时代的种种变化也作用在孩子们的身上,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现在和未来。在这里,我们主要围绕两个对当代的孩子们有深重影响的主题,一是“流动” (mobilities)。这是一个流动的社会,孩子们不论是自身处于流动中,还是被流动的亲人留在身后,都注定有着和前辈们不一样的生命体验和人生轨迹。第二个主题是“竞争” (competition)。新自由主义将每个个体都抛入竞争的洪流中,孩子们也不例外,因为他们不仅要现在和同辈竞争,也要为未来的竞争储备本钱。这不仅影响他们的生活,也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父母的生活。

 

这个月的八篇文章在这两个主题上形成很好的两两对照关系。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社会发展研究所肖莉娜博士的《“我不是留守儿童!”:他们自己的声音》一文传达了被父母留在农村的孩子自己的心声。他们并不喜欢“留守儿童”这个有些污名化的标签。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矛盾,对父母爱而不亲,过着一种孤独却又自由的生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薛红博士的《我为你准备好了婚房,你却不再叫我一声“妈妈”?》正是透过分享一个悲伤的故事,来告知我们前文所述的这种孤独而自由的生活可能会带来的后果:父母在为孩子的未来拼搏的信念下离家,将孩子留在家乡,但孩子长大后即使和父母同住、即使父母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但关系再也修补不起来了。

 

除了留守在乡村的孩子,另有一批家境优越的孩子则远离父母,到异国他乡求学。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屠梦薇博士的《远大前程 vs 天各一方:小留学生与家庭亲密关系之间的希冀、分离和妥协》一文分析了各国小留学生身后的跨国家庭模式以及代际关系。这些小留学生和其家庭追求的是一种精英教育以及其所能带来的远大前程。但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的萧易忻博士在他的文章《学童的体验式教育:浅谈英国的食农教育》中提出,我们的教育与生活常是脱节的,缺乏关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比如食物。因此,他主要介绍了一种英国的体验式教育:食农教育。

 

虽然“一胎化”政策已成历史,但这个举国政策已造就了一代人。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的常姝博士在她的文章《“唯一的希望”:独生子女的人类学研究》这篇文章中介绍了美国华裔人类学家Vanessa Fong颇具影响力的著作Only Hope中的观点,对独生子女的成长经验以及何种社会文化与政治经济力量塑造了这种经验进行了剖析。与之对应,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张艳霞博士的分享《“熬鹰”——小升初的心路历程》记录了一个高学历海归妈妈是如何在北京海淀区“小升初”的残酷竞争中陪孩子“熬”过来的。文章诠释出现代父母承载在孩子身上的希望以及父母的付出。

 

最后一周的两篇文章侧重于性别的视角。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邢婷婷博士的文章《女性更加迷信吗?》主要基于她自己的田野研究,提出“女性更加迷信”的看法并不是基于经验材料得出的结论,而往往是判断先行,在形成判断的前提下再整合经验材料,带着一种明显却不自知的“歧视自证”。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范譞博士的文章《“男孩有小鸡鸡,女孩没有”:儿童的身体-性别认知与父权制文化逻辑》则剖析了一种歧视性的社会化过程:女孩的性器官在父权制文化逻辑中变成一种禁忌的存在,是“没有/缺少”;而男孩的则非禁忌,是“有/充足”。

 

黄玉琴


权威、严谨、客观

我们带你体验不一样的

情感婚姻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