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说丨汉族和少数民族通婚:孩子如何决定民族身份?
▲来源:www.pexels.com
撰文:穆峥
责编:钱岳
1
社会建构主义与民族身份认同
在我们的一般认知中,种族和民族的概念和边界往往是静态、固有的、与生俱来的。但是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onism)对这样固态的理解提出了挑战。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民族的边界是流动和动态的,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等多层次的因素一起决定了谁属于和不属于或谁认同和不认同某一种民族身份。
在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各项实证研究中,有三个预测民族身份认同的因素最受关注:当地人口的民族构成、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通常以教育为代表),以及父亲的民族身份。具体来说,少数民族认同的可能性会随着当地人口中少数民族群体比例的上升而上升。同时,父母的教育程度越高,他们的孩子就越可能接纳自己的多元民族和文化背景。此外,有一个少数民族的父亲往往会增加孩子少数民族认同的可能性。
另一个高度相关的研究领域是公共政策对民族认同的影响。这个领域的研究关注国家与个人和家庭的关系。通过相关政策,国家在 “种族制造 ” (race-making)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比如, Antman和Duncan(2015年)发现,在各州禁止在大学录取和政府招聘中采取平权行动后,多种族身份的申报也随之下降。Bratter和O'Connell(2017年)发现,与其他州相比,在历史上禁止异族通婚的州,黑人与白人通婚的孩子更少地承认他们的多元种族背景。
然而,这些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实证研究几乎完全集中在拉丁美洲、北美和欧洲。关于亚洲民族认同的定量研究很少。而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的实证研究通常集中在他们独特的家庭模式(例如,Mu & Lai,2016)或他们相对于汉族的社会经济差异(例如,Hannum & Xie,1998)。
▲来源:www.pexels.com
2
少数民族认同的预测因素
对于中国少数民族认同预测因素的实证研究仍旧方兴未艾。比如,Wu和He(2018)发现,在中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跨民族父母更有可能将他们的孩子认定为少数民族。而Francis-Tan教授和我在2019年的研究中发现,中国少数民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从1964年到2010年上升了50%,而这种变化很大程度地受到一些少数民族在独生子女政策中的优惠条例的激励。
在中国的通婚家庭中,父母双方不同的民族、经济和社会背景,会如何嵌套在民族传统的维系和相关民族政策的大背景中,决定孩子的民族身份呢?
在Francis-Tan教授和我(2022)最近发表在Demography的文章中,我们利用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和2010-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中国跨民族父母对其子女的民族认同模式和决定因素。我们发现,对孩子的少数民族认同最有力的预测因素是父亲的民族。同时,女孩往往比男孩有更高的识别为少数民族的几率,而流动家庭的孩子往往更多地认同为少数民族。此外,母亲的教育、少数民族在当地人口中的比例,以及如果父母一方的民族信仰伊斯兰教,都会增加孩子少数民族身份的几率。根据CFPS的样本我们发现,收入最低和最高家庭的孩子都更可能被认定为少数民族,而孩子的勤奋程度与少数民族的认同呈负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学录取中获得加分的资格与认同为少数民族正相关。
▲来源:www.pexels.com
3
结语
我们的研究结果印证了民族身份认同的社会性和流动性。对于出生在通婚家庭中的孩子,他们的民族认同是由家庭人口特征以及教育政策等多方面的因素相互博弈、交互而成。民族身份背后既可能是对于民族传统的认同和传承,也可能是基于高考加分等政策激励的实际考量。也许,民族身份如同其他各种身份一样,都不是基本的、真正的、一成不变的,作为多种社会过程的产物,它一直是流动和变化于种种社会情境之中的。
参考文献
Antman, F., & Duncan, B. (2015). Incentives to identify: Racial identity in the age of affirmative actio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97, 710-713.
Bratter, J. L., & O'Connell, H. A. (2017). Multiracial identities, single race history: Contemporary consequences of historical race and marriage laws for racial classificatio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68, 102-116.
Hannum, E., & Xie, Y. (1998). Ethnic stratification in Northwest China: Occupa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Han Chinese and national minorities in Xinjiang, 1982–1990. Demography, 35(3), 323-333.
Francis-Tan, A., & Mu, Z. (2019). Racial revolution: Understanding the resurgence of ethnic minority identity in modern China.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38(5), 733-769.
Francis-Tan, A., & Mu, Z. (2022). Examining Ethnicity: Patterns of Minority Identification Among Children of Interethnic Marriages in China. Demography. (DOI: https://doi.org/10.1215/00703370-10061919)
Mu, Z., & Lai, Q. (2016). Micro-macro interactions in Ethno-Religious Homogamy among Hui Muslims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roles of residential concentration and aging. Journal of Muslim Minority Affairs, 36(1), 88-105.
Wu, X., & He, G. (2018). Ethnic autonomy and ethnic inequality: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ethnic policy in urban China. China Review, 18(2), 185-216.
穆峥
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系
助理教授
制版编辑:杨楠
- 更多相关文章 -
权威、严谨、客观
我们带你体验不一样的
情感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