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给您拜年啦!狗年到,安利几款“科学汪”

2018-02-15 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


拜 年 啦!

拜 年 啦!



回顾2017年

咱北京科学少年们

可谓燃爆了

国内、国际各种奖项

拿!到!手!软!

(点击标题查看详情)

↓↓↓

北京选手在全国信息学奥赛斩获四枚金牌,更有保送直进清华北大

16枚金牌,第17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榜首”,北京队好样的!

一等奖最多、主席奖最多!北京队连续16年蝉联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冠军!

经过21天暑期集训后,北 38 36799 38 14191 0 0 7501 0 0:00:04 0:00:01 0:00:03 7500京队在生物奥赛上夺得3金

八名北京“萌妹子”征战女子奥数,速来围观“战果”

双料第一!英才计划北京地区晒出最好成绩单

拿下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最高奖!

燃!2名“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9个一等奖,北京队连续13年蝉联全国第一

居全国首位!21位北京学生获英才计划“优秀学生”称号,来看他们研究了啥


喜报:亚洲物理奥赛,北京夺两金

长达十个小时的比赛后,北京中学生获国际物理奥赛第一名

零的突破!北京学生首次在欧盟青少年科学家竞赛中获奖

金牌!北京选手国际信息奥赛又传喜讯

祝贺!北京10名学生入围2018年青少年科技“世界杯”



瞧这成绩单

简直棒得不要不要的

咱们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今天是除夕

我们迎来狗年新春佳节

这样喜庆祥和的日子

给大家安利几款“科学汪”

助攻北京科学少年

2018年继续

旺!旺!旺!


首只太空狗


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半个多世纪里,太空狗“莱卡”的地位无可替代。1957年11月3日莫斯科时间5时30 分,“莱卡”跟随Sputnik二号从哈萨克斯坦(苏联15个共和国之一)升空。


“我们当然知道它注定要死于这场飞行,因为它没有回来的办法,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俄罗斯生物学家 Adilya Kotovskaya回忆起60年前,在“莱卡”出征前的那个夜晚,她去和“莱卡”告别,“我请求它原谅我们,我甚至在最后一次抚摸它时留下了眼泪。”


实际上,“莱卡”对苏联来说,是一个能彰显国际地位的民族英雄。伦敦科学博物馆太空馆馆长道格·米勒德(Doug Millard)也表示,“人们一直都知道这是一桩单程使命,但这也是冷战时期超级大国之间斗争的一部分。”


在 Sputnik二号发射前的一个月,也就是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一号。显然,一个月之后发射第二颗卫星,并且搭载活的生物,任务十分艰巨。


Kotovskaya回忆说,在“莱卡”之前,实际上已经有几只狗被送进了亚轨道,持续了几分钟时间,“以此确认在失重状态下生物是否能存活。”


“莱卡”被发现于莫斯科街头,那时候它还不叫“莱卡”,甚至没有名字。它是一只流浪狗,三岁左右,体重六千克。“我们之所以选择流浪狗,是因为它们更加聪明,同时需求更少。”另外出于宣传方面的原因,这些被挑选的太空狗还要长得好看上镜,也会给它们取一些令人难忘的名字。


另外,注定成为“莱卡”的要素还包括它是一只雌性狗。“我们选择雌性狗,因为它们小便时不用抬起一只脚,这就意味着比雄性狗需要的空间可以更小。”


就这样,“莱卡”从莫斯科的街头进入了太空特殊训练营。


当时,共有10只狗完成了一项特殊的太空训练课程。Kotovskaya提到,“这些候选狗通常会在一个离心机内训练,模拟火箭突然发射时重力突然增加的不适感,也会让它们经受一些类似的噪音。


另外,为了让狗适应在仅仅只有80厘米长的加压舱内完成太空旅行,Kotovskaya等人将它们循序渐进地移到越来越小的笼子里。据俄罗斯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另一名参与这项任务的科学家Dimitri Malashenkov在2002年透露的细节,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耗时 15-20天。


最后,科学家从10只狗中选中了 3只,而最终飞向太空的只有“莱卡”。 1957年11月3日莫斯科时间5 时30分,苏联第二颗卫星升空,同时搭乘了流浪狗“莱卡”,“莱卡”就此成为了进入太空的第一个地球生命。


“一开始一切好像都没有什么问题,当然在发射时,‘莱卡’的心跳加速。”但是在3个小时之后,“莱卡”的心跳恢复了正常。Kotovskaya说。


按照计划,“莱卡”将存活8-10天。“莱卡”进入太空后,苏联的广播依然坚持播报“莱卡”的健康状态,声称一切都很好。官方后来的版本是“莱卡”在太空中安然无恙生活一周后平静、毫无痛苦地死去。死于一餐安排好的剧毒食物,以此避免在重返地球大气层时遭遇痛苦的死亡,这一说法坚持了近半个世纪。


直到 2002年,在休斯顿举行的世界太空会议上,Malashenkov公布了关于“莱卡”最后时刻的真相:事实上,在卫星发射几个小时后,它就在酷热和高压中痛苦地死去。


半个多世纪过去,关于“莱卡”的记忆、荣誉、哀悼,甚至动物权纷争,仍影响深远。2007年11月3日,俄罗斯太空研究部门为纪念 “莱卡”,为其举行了纪念碑揭幕仪式,纪念碑的雕像由人类的手与青铜色的“莱卡”形象组成。


条件反射研究奠基狗


伊凡·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1849926-1936227日),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


巴甫洛夫早先致力于研究狗的消化系统。他发现,当把食物置入狗的胃里时,胃壁会分泌胃液以促进消化。一系列研究表明,胃液分泌的数量和持续的时间,是随放入胃里的食物的种类和数量而变化的。


为了清楚地测定胃里发生的变化,巴甫洛夫以其精湛的外科手术,使狗的胃一部分外露出来。他把狗胃的一部分组织切开,接着在躯体一边切开一个洞口,外面再连接一个囊袋。这样,狗实际上就有了两个胃:一个是原来的胃,其绝大部分组织仍在起着它的基本功能 ;另一个是通过手术连接在外面的小胃(或称为“巴甫洛夫囊袋”),这个囊袋的内部是可以观察到的。巴甫洛夫发现,囊袋分泌的情况与胃的分泌活动完全一样。完成了这些准备工作后,巴甫洛夫就能了解消化过程的细节。他也由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此外,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我国第一只克隆狗

2018年1月,学术界最爆炸的研究成果莫过于克隆猴“中中”“华华”在我国诞生了。事实上,我国的研究人员也克隆出了人类的好伴侣——汪星人。2017年5月,北京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宣布成功培育出一只体细胞克隆比格犬“龙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韩国之后,第二个独立掌握犬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国家。


自 1996年体细胞克隆绵羊多莉诞生以来,很多哺乳动物都成功地被克隆,而犬类被科学界普遍认为是最难克隆的动物之一,这是为什么呢?


这要从犬的生理结构说起,获得成熟而完整的卵子是克隆的第一步。犬的卵子只有排到输卵管的时候才会成熟,且质量较差,而羊和猪可以通过注射激素促使动物排卵后取出卵母细胞。同时,犬的卵子成熟时间很短,如果在四小时内不受精,就会老化。


因此,要想获得成熟而完整的卵子就要精确地掌握犬的发情、排卵时间。这又是道难题。一方面,狗的发情期很长,一般动物是两三天,而犬的发情周期是十几天,发情鉴定比较困难;另一方面,犬的个体差异比较大,单纯依据孕酮峰值来判断卵成熟是比较困难的。


即使准确判断出了卵子的成熟时间,也未必能获得完整而成熟的卵子。在人工取卵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卵的破裂。这是因为狗的输卵管是有弯曲的,在用注射器推进冲卵液的时候,瞬间的压力可能造成卵的破裂。


当我们成功地拿到卵子后,把带有遗传信息的卵子核去掉,然后将供体细胞植入到卵母细胞中。一个受精的克隆胚胎就形成了。值得一提的是,“龙龙”还是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克隆犬。


现在,全球预估已有十亿只狗,并且种类繁多。世界犬业联盟公认了 337个品种,而各国地域原有的品种,可能多达 700个以上。


▲部分热门犬种全球分布(图片来自网络)


这么多种体型、外貌

乃至性格迥异的品种

光看一遍就头晕目眩了

如何更准确有效地了解它们?



不用担心,在目前的百度百科词条中,已经有188个品种的狗狗词条被专家认证。只要在百度百科中搜索狗狗们的品种,就能立刻看到它们的详细介绍,其中有些挂上“科普中国”标识的,是经过相关专业专家认证审核的,科学准确,方便快捷。


这些狗狗的词条,其实只是百科词条专家认证工作中的一个分支。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撰与传播项目是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品牌项目之一,志在打造全国首部网络科学百科全书。


2017年全年,北京科技报社邀请15位院士、187位专家组成审核团队,组织近 700名高校硕博组建编辑团队,共同参与认证工作,共承担百科词条普通词条17600条,重点词条 280条。


(来源:部分内容摘自《科技生活》周刊)



※ 本期编辑:吴洣麓

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 

 与你同行 

主办: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

协办:北京科技报社 | 北科传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