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阅读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经典|美到骨子里的传统建筑



美 到 骨 子 里 的 传 统 建 筑


绿树红墙

青砖黛瓦

烟雨楼台

亭台水榭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针,创造了与这种结构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和外观,从原始社会末期起,一脉相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以木构架结构为主的中国建筑体系,在平面布局方面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抬梁式使用范围较广,在三者中居于首位。



什么?抬梁?穿斗?井干?



抬梁式

抬梁式结构    在立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构成房屋的骨架。抬梁式木构架形成的进深较大,古代建筑中的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


穿斗式

穿斗式结构    用穿枋把一排排柱子串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穿斗式木构架具有用料经济、施工简易、维修方便的特点,多用于古代建筑中的传统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


井干式

井干式结构    用木材交叉堆叠,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再在左右两侧壁上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结构。


仅用木材就撑起了整个建筑,让我们为古代人的智慧鼓掌吧!


一群英国木匠,为了找出故宫建成600年屹立不倒的秘密,按1:5的比例造了个跟故宫结构差不多的模型。

之后他们对其进行了地震模拟测试,当地震强度达到10.1级时,故宫的模型依旧在巨大的摇摆中坚挺住了。面对神奇的抗震能力,外国专家们连连赞叹“没有钉子,也不用粘合剂,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者真的是天才!”而能让故宫屹立不倒背后的秘密,就是斗拱。斗拱由不同木块拼接而成,每层有可灵活松动的空间,可起到变形消能的作用,从而大大地减少建筑的破损度。


传 统 宫 殿 建 筑

从历代皇朝的宫殿建筑看:① 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都是单幢的建筑,它们的体量多不很大,分别满足统治者工作、生活、游乐等各方面的要求。② 这些单幢的建筑按照一定的序列组织在一起,主要宫殿安排在南北方向的中央轴线上,次要建筑在左右两侧,前面为朝政用房,后面为居住和游乐建筑区。③ 这些宫殿建筑群又组成为一座宫城,四周用墙相围,宫城自成一区,处在都城的中心位置上。


▼▼▼北京紫禁城▼▼▼



传 统 陵 墓 建 筑

中国古代对于人的生和死是同等重视的。所谓“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荀子 · 礼论》)。所以在君、亲去世以后,大都厚葬并以时祭享,世代相传,纳入礼制,演为习俗。逐渐形成了专供安葬并祭祀死者而使用的建筑类型——陵墓。陵墓建筑由地下和地上两大部分组成。地下部分用以安葬死者,埋葬他的遗物及其代用品、殉葬品。地上部分专供生人举行祭祀和安放死者神主之用。古代中国阶级社会等级制度森严,不同身份的死者墓葬的名称和形制有严格的规定。大致说,汉代以后,帝王墓葬称陵,臣庶称墓。

唐乾陵


孔子墓和孔林


昭君墓


传 统 园 林 建 筑

以模拟自然山水为主旨,把自然的或经人工雕琢过的山水、植物和建筑物,依照一定的艺术要求组合成集中典型的审美群体,使建筑群与自然风光相互配合,融为一体。东西方园林风格有所不同。西方重视理性,使园林轴线成为总体布局的中心,追求对称和规则的几何图形。东方园林强调诗情画意的统一,撷取自然美的精华,运用灵活的布局手法,构成多变丰富的景观。

颐和园万寿山,山前主体建筑为佛香阁


颐和园石舫“清晏舫”


颐和园仿江南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


颐和园昆明湖畔长廊堪称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画廊”


传 统 居 民 建 筑

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创造了许多适合本地区、本民族特点的居室类型。如南方以竹作材料的居室结构;中部以竹木为材料的混合住室结构北方以木、砖、泥、砂为材料的居住建筑结构,它们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一个地区人们的精神面貌及文化素养。

群族而居的侗寨鼓楼


声闻十里接天高——天津鼓楼(1921年改造前)


北京四合院


福建土楼


土家族吊脚楼


传 统 建 筑 小 品

建筑小品大部分除具有使用功能外,还必须具有观赏或装饰功能,以及造型上的艺术性。中国古代宫殿、陵墓前和街道上的华表、牌坊等都属于建筑小品。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中设置的各种雕塑、喷泉等也是建筑小品。







汉族孩童的花肚兜

本期内容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传统建筑专题”,更多内容请点击本微信号菜单栏“传统文化库”或登录ctwh.cnki.net学习。


阅读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经典

为积极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经典”活动是由中国知网联合全国近百家图书馆共同发起的,活动以各馆“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精选权威、有趣的传统文化知识,在12月份分四期向广大读者隆重推出,同时,第四期内容还将附有8道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竞赛题目供广大读者参与作答,各馆微信平台上皆可参与,各平台将会从满分答题者中抽取5名幸运奖,并颁发精美文创奖品!

——精彩纷呈,敬请持续关注——





推荐阅读





关注  公共服务在线

及时准确的行业资讯

有趣有料的深度阅读

专业权威的文化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