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摸清的水产养殖“家底”
自2021年底以来,受相关部门和企业委托,智渔开展了围绕文昌市水产养殖主体的地理信息调查工作,为规划建设的“海南省文昌市智慧渔业平台”提供基础信息支撑。智渔的小伙伴又开启了“全员跑塘”模式——我们马不停蹄地走访了文昌市十几个乡镇及其下辖的上百个村,通过实地查看、关键人访谈、信息比对、无人机巡查等方式,多方收集与核验信息,力求为渔业管理部门提供一份真实、完整和精确的水产养殖主体空间分布底图。
为什么难?
站在会文某村村委会门口,一位村委干部说道。
会文镇是海南省的养殖重镇,有着“苗种硅谷”之称。穿行在乡间小道上,两侧是星罗密布的养殖池塘,轰鸣的增氧机转起水花,昼夜不停。再转一个弯,或许是另一番景象,养殖场从室外移至室内,一个个大棚下,大大小小的水泥池里养着东风螺等。自80年代,海南海水养殖进入加速道,会文临海,经数十年的发展,对虾、石斑鱼、东风螺等养殖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鳞次栉比的水塘与大棚即是这段养殖发展史的见证。
我们走访发现,在会文,沿海的家庭几乎都做起了养殖,养殖区域分布虽比较集中,但养殖主体多为散户,且养殖品种不一。一口虾塘与一口鱼塘甚至仅几步之隔,而一户养殖户可能既养东风螺又养东星斑。同时,水产养殖行业靠天吃饭,变化迅速。
当我们与当地村委干部交流时,这也是常常听到的回答。再加上外部清退、征地等变迁因素,水产养殖基础信息如同天女散花般散落在产业的各个环节,一时很难收集全面。因此,这也是造成目前水产养殖基础信息颗粒度粗、时效性差、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昌石斑鱼养殖户正在向池塘投料 图/孙诺
打开现存的文昌市水产养殖信息收集表格,虽包含养殖户、原始承包人、养殖品种、面积等数十栏信息,但因缺乏统一的录入标准,若想从众多信息中,有效筛选出某镇某品种的养殖户数、总面积数可谓困难。比如,仅养殖品种一栏,同是养东风螺,不同村可能就填着“东风螺”、“花螺”、“螺”、“鱼和螺”等不同信息,在进行信息筛选、统计时,到底归到哪一类里,就容易产生较大偏差。而这些基础数据对于准确了解当地水产养殖现状,为后续精准管理、对接市场等提供科学支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先弄明白谁在养?养在哪?”
这是我们收集当地水产养殖基础信息的第一步,主要包含对地理信息和养殖主体信息的确认,地理信息包括这些鱼虾塘、养殖场分布在哪里,养殖主体信息则包括养殖户的姓名、联系方式、养殖品种等。文昌市水产养殖面积十几万亩,而我们涉及调查的养殖主体逾8000个,分布于17个镇及2个农场。
到达现场时,我们发觉情况更为错综复杂,也更加理解了信息采集的难度。
村委干部的难处
对接村委会是我们进入村庄必不可少的环节,村委干部一般由村里的“能人”担任,他们为村里的大小事务操心,也更了解村里的实际情况。
“你们要做什么?”在潭牛某村的村委会,村委李大哥电动车还未停稳,先向我们发问。摊开该区域的卫星图,李大哥扫了一眼,“这块是我们村的范围。”
这次“跑塘”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对着高清卫星地图和信息登记表,将地图上每一块养殖图斑跟登记表上信息一一对应,缺漏的进行补充。看着卫星图,李大哥很快在地图上找到一些村里的标志物,辨认出谁家的鱼塘,他当了十几年村长,长期浸润在村庄,再加上自己也是养殖户,日常穿梭在田间塘头,对养殖池塘在哪、这口塘是谁的等当地水产养殖信息了如指掌。
但我们并不是每次都如此幸运,能遇上像李大哥这样像看自家“全家福”一样看当地卫星图的人。有些新上任的村干部对水产养殖还不太熟悉,则会帮忙把村里的养殖户都召集过来,让我们跟大家做核对,或者带着我们到现场逐一确认。
“走,地图上看不出来的,我带你们到现场确认吧!”在东郊镇某沿海村庄,当我们查看当地的卫星地图时,都有点傻眼,图上是大片的绿色椰林,养殖场的位置和边界是很难辨认的,而从之前了解的信息我们知道这个村有几十户人家从事水产养殖。
坐在村委大哥的电动车后座,我们在弯弯曲曲地椰林小道上前行。
这位大哥的诉求,说出了很多村委干部的心声。
在这次走访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近几年做过很多次类似的基础信息调查,比如禁养区清退、尾水治理、渔业统计等,不同部门、开展各类专项工作,都需要了解一家一户的基础情况,而这些基础调查工作最终都需要村两委或驻村干部协助完成。
核对完本次调查信息后,村委大哥对我们的工作称赞有加,“你们细致多了,以前的人来了就是丢下一些图、表,让我们在什么时间内完成,然后就上交。” 村委大哥同我们介绍起此前某次水产养殖信息的收集过程,“村委先发纸质表格给各个村民小组,上面很多空格,清楚的我们就先自己填完,不清楚的打电话或者上门去问。表格里有些信息,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填,就空着或者按自己的理解填一填。”
除收集过程相对粗糙,缺乏严格标准外,这些收集上来的信息,也往往很难在部门之间流转和共享。基层人员流动性也不小,上一次经办的年轻人因为工作出色很快被抽调走了,接手的人一时半会还无法快速熟悉这么多的表格、数据。而且,每个部门都从各自职责出发,下发任务,却往往忽视了前后不同部门要求基层干的事情有很多重叠的地方,这就导致从基层的视角来看,经常会出现村委大哥所说的情景,“不是前几个月刚来调查过,怎么又来了。”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基于地理信息的水产养殖基础信息核查,形成一套水产养殖主体空间分布底图,并优化适合基层管理人员和村委干部需求的信息化工具,缓解他们对数据重复采集和更新的压力。同时,未来期待依托文昌市智慧渔业管理平台,将行业相关数据信息在各级管理部门和产业内部形成一定的数据流通和共享,基于行业基础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为生产管理提供决策、为市场对接提供参考,为实现水产养殖提质增效、行业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等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由智渔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获得授权;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智渔提供
感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腾讯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等对智渔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