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方动态|重庆运用测绘地理信息支撑服务智慧城市建设

“时空大数据地图让人人都有了一双透视眼。”近日,记者采访重庆市时空大数据展示中心时,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信息所所长梁星向记者展示了一张三维地图。


通过这张地图,既能看到实景的重庆城市面貌,也能了解每栋写字楼入驻企业的相关信息,甚至能看到城市地下管网的分布情况;既能看到从万米高空拍摄的影像,也能看到一盏路灯、一棵树放大后的模样;既能看到这座城市现在的样子,也能看它过去的模样……


一张地图何以能汇集如此多的信息?记者了解到,这一切源自时空大数据的强力支撑。2013年,重庆市启动了智慧重庆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为全国首批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项目之一,2017年通过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验收后,为助推重庆智慧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为实现时空信息与市民更为精准的连接,2019年,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智慧重庆时空信息云平台基础上,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空间地理信息技术建成了集空间数据采集、治理、应用于一体的时空大数据服务平台,进一步实现了面向全市政务管理、社会生活的智能服务。


重庆市时空大数据展示中心


测绘地理信息是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信息资源。近年来,为全面服务智慧城市建设,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着力加强基础数据资源建设,构建了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挖掘地理信息数据潜能,建设了重庆时空大数据等系列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多样化的地图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种类丰富的专业便民地图。通过多方面深化应用地理信息数据,为重庆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撑,促进了城市管理智能化、社区治理精细化,让市民们充分感受了智慧城市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便捷。


01

数据汇聚,让城市管理智能化


据介绍,重庆市时空大数据展示中心是时空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设成果,由时空序厅、数聚千里、智慧广大、未来城市四个区域组成。


在数聚千里区域,梁星向记者展示了时空大数据发展的四个阶段:20世纪,老一辈测绘工作者利用地形图、等高线、数字高程模型方式描绘地表地貌形态;随着航空遥感技术的进步,空中遥感影像描绘地球可以清楚地展示城市变化;三维建模手段的问世,让城市的地上、地下空间一目了然;如今,数字孪生城市已经能集成城市运行各方面信息,为城市管理插上数据的“翅膀”。目前,通过技术研发,重庆市时空大数据服务平台已构建起一条以“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数据产品—数据应用”为核心的时空大数据“加工厂”,实现了时空数据采集自动化、治理流程化、应用智能化。


数据从哪里采集?梁星介绍,时空大数据主要来源于地理空间、政务共享、网络公开、物联传感四个方面。其中,地理空间数据主要覆盖了重庆市基础地理、自然资源、遥感影像、房屋建筑、道路、水系等地理相关数据;政务共享数据,得益于重庆市打通了各个部门间的信息“孤岛”,截至目前已实现近70个市级部门数据的自动化共享,实现了政务资源互联互通;网络公开数据主要通过互联网信息获取技术,实时采集网络公开数据;物联网数据则来自各种传感设备采集的数据,包括出租车和公交车的GPS信息、空气质量检测数据、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数据等。


重庆市废弃矿山修复治理效果:2017年修复前影像


重庆市废弃矿山修复治理效果:2020年修复后影像


数据怎么用?梁星介绍,在空间数据的基础上,通过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把城市管理、运营的信息,汇集到空间数据里,形成城市的时空大数据,平台用户即可共享调用。记者在现场看到,时空大数据展示厅大屏幕实时显示着各个单位共享和调用数据的情况。目前,这些数据已有效支撑全市超过200个业务应用。


时空大数据不仅实现了平台用户之间一致性的共享调用,也全面支撑了专业化的科学决策应用。2020年汛期,长江2020年第5号洪水、嘉陵江2020年第2号洪水相继通过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重庆时空大数据服务平台通过卫星通信技术、无人机实时采集等,及时掌握了洪水过境遥感影像数据,并第一时间传送至重庆市应急管理局指挥大厅,为抗洪抢险提供了有力基础数据保障。这些数据今后也将在城市测绘、道路修建、区域规划建设等各个方面充分运用,促使城市管理进一步智能化。


2020年汛期,时空大数据服务平台及时掌握洪水过境遥感影像数据,为抗洪抢险提供有力基础数据保障。


02

三维地图,让社区治理精细化


“民乐村61号1楼住户发生火警!”此前,重庆市渝中区石油路街道民乐村社区书记石珂在走访群众时,突然接到烟感报警系统机器人打来电话。原来,住户忘记关掉厨房燃气灶,导致锅底烧糊冒出浓烟,幸亏烟感报警系统及时报警,才避免了灾难的发生。 


据介绍,该烟感报警系统是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提升社区管理效能,重庆市勘测院以街道为单位,将三维地理信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社区服务融合,研发出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平台以地理位置为基础,将社区治理方方面面的信息整合到一张三维地图中,实现了社区人、事、地、物等汇聚,既方便了社区精细化管理,也为居民便利化生活提供了信息支持。


“只需要一张三维地图,就能整合社区治理多方面信息。”重庆市勘测院副总工程师薛梅介绍,在一张三维地图上,他们将社区人口、事件、房屋、设施、单位、工作人员动态、街道社区组织架构等静态和动态数据相汇聚,建立起街道、社区、小区、网络、楼栋五级管理体系。


通过这张地图,社区管理人员可以实时获知社区情况,如独居老人信息等,从而方便工作人员为其提供精细化帮扶。同时,这张地图还可以对社区各类设施进行动态监管,“哪里有医院,哪里新开了门店等,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地图实时查看。”薛梅表示,社区通过大数据精准地掌握了社区实际人口、分布范围等信息,可以对城市规划起到基础性的数据支撑作用,今后的社区规划建设也将满足市民更多的实际需求。


此外,在这张三维地图上,每天有百余名网格巡查员在开展社区治理工作。当网格巡查员在社区巡视时,通过手机就可以将巡视中发现的信息进行采集上报。如巡视中发现哪个角落卫生清洁不到位等,网格员都可以通过移动巡查APP,随手拍照,用语音反馈情况。实时反馈后,分别由物业、社区居委会、街道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分级分类解决。目前,该平台已在四个街道上线运行,累计处理1万余起社区问题。


03

便民地图,让信息服务优质化


“每周一图,让我更了解这个城市了。”家住渝北区的王先生是“每周一图”的忠实读者。他告诉记者,自打2015年从外地搬到重庆居住后,这座城市哪里有知名的书店,哪里有好吃的面馆…… 他几乎都是通过“每周一图”获取的。


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制作的《每周一图》


“每周一图”即每周发布一张重庆专题地图,通过提供便民信息、普及地理知识、传播城市文化,让城市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自2013年开始,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了历史、地理、文化、制图等方面人才,广泛收集整理各种专题信息,在进行知识提炼和内容解读的基础上,编制成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地图,向公众定期发布。


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制作的《每周一图》


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工程师吴迪介绍,为了让专题地图的内容贴近市民,制作团队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广泛征求市民意见。从反馈的信息来看,有喜欢打卡地图的,有喜欢自驾游推荐的,也有关注地名文化的……了解到市民的这些需求后,制作团队有的放矢。以2020年更新的“每周一图”为例,杜鹃花赏花地图、重庆地名文化地图、夜市美食地图、滑雪导览地图、热门影视作品打卡地图等,都是按照市民需求量身定制的,发布后广受好评。


除了有类型多样的便民地图外,还有方便快捷的专业地图。去年2月,市民们了解全市疫情发展情况的需求比较迫切。针对此,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迅速行动,充分发挥地理信息大数据作用,研发了重庆市疫情地图。该地图依托地理信息数据库以及时空大数据服务平台,利用市政府、各市级部门、各区县政府发布的公开数据,形成了高精度、高准确度的疫情时空专题数据,为市民、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撑服务,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

|内容来源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


推荐阅读

行业动态 | 《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规程》征求意见中

地方动态 | 北京:“十四五”重点推行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社区立法、基本公共服务完善等54项改革任务

地方动态 | 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部委动态 | 关于建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机制的通知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