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其他

微课堂 | 张晓光: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规划

恽爽:国家体育场(鸟巢)公共建筑智能化改造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点击“阅读原文”更看更多
2022年11月2日
其他

微课堂 | 杜凡丁 毕毅 刘小凤: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相关规划设计编制思路及要点解析

恽爽:国家体育场(鸟巢)公共建筑智能化改造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点击“阅读原文”更看更多
2022年10月31日
其他

微课堂 | 张飏 郑鑫:福州市历史地段保护更新探索与实践

杨丹丹:老工业厂区的有机更新模式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点击“阅读原文”更看更多
2022年10月9日
其他

微课堂 | 吕涛: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建管三维智慧信息平台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规划工作继续教育计划(CEP)Continuing
2022年9月30日
其他

微课堂 | 周庆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区域设计

杨军:北京城市副中心老城区城市更新实践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点击“阅读原文”更看更多
2022年9月14日
其他

微课堂 | 王树声:城市文地系统规划探索及实践

刘巍:街区更新4+1工作法的探索与思考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点击“阅读原文”更看更多
其他

微课堂 | 恽爽:国家体育场(鸟巢)公共建筑智能化改造

刘巍:街区更新4+1工作法的探索与思考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点击“阅读原文”更看更多
2022年5月18日
其他

微课堂 | 杨丹丹:老工业厂区的有机更新模式

刘岩:城市更新一体化实施的路径与案例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点击“阅读原文”更看更多
2022年3月21日
其他

微课堂 | 杨军:北京城市副中心老城区城市更新实践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规划工作继续教育计划(CEP)Continuing
2022年1月13日
其他

微课堂 | 刘巍:街区更新4+1工作法的探索与思考

刘岩:城市更新一体化实施的路径与案例微课堂|行业优秀项目精选交流——北京韧性城市规划的探索与实践微课堂|行业优秀项目精选交流——文化引领空间特色塑造:北京城市基调与多元化系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微课堂
2021年12月28日
其他

微课堂 | 刘岩:城市更新一体化实施的路径与案例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规划工作继续教育计划(CEP)Continuing
2021年12月22日
其他

​微课堂|行业优秀项目精选交流——北京韧性城市规划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行业反馈和发展需要城乡规划微课堂推出“行业优秀项目精选交流——面向实施的规划”系列课程陆续上新欢迎大家关注网址www.weplanning.cn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接访问本次推出课程题目是“聚焦首都安全、提升城市韧性——北京韧性城市规划的探索与实践”。课程简介本课程基于韧性城市概念内涵、发展历程及典型案例分析,明晰韧性城市规划的重点及难点。以北京市为例,系统介绍了韧性城市规划的技术方法和实践应用。讲师简介REC赵丹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室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委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韧性城市专委会委员,北京市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专委会秘书长。2013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保护修复和韧性城市规划。主持完成北京韧性城市规划纲要研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生态安全格局专项规划、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等重大规划和课题,深度参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及体检评估、近期规划等总规实施系列工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科技进步奖、全国及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等奖励10余项。在城乡规划微课堂学习什么时候学,您做主!怎么学,您来定!学什么,都随您!点击“阅读原文”开始学习推荐阅读微课堂|行业优秀项目精选交流——文化引领空间特色塑造:北京城市基调与多元化系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微课堂
2021年11月25日
其他

微课堂|行业优秀项目精选交流——文化引领空间特色塑造:北京城市基调与多元化系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根据行业反馈和发展需要城乡规划微课堂推出“行业优秀项目精选交流——面向实施的规划”系列课程陆续上新欢迎大家关注网址www.weplanning.cn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接访问本次推出课程题目是“文化引领空间特色塑造:北京城市基调与多元化系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课程简介城市空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站在全局视角,以文化思维引领城市设计,塑造空间特色风貌,有助于破解“千城一面”难题,以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竞争力。本课程系统介绍了城市文化与空间的内在逻辑,提出了以文化引领空间特色塑造的总体思路,并以北京城市基调与多元化系列工作为典型案例,深入讲解了以文化认同、文化彰显、文化传承和文化推广为导向的工作方法、核心内容及北京实践,为实现规划共商共享、塑造城市精神、彰显文化自信提供方法借鉴。讲师简介REC徐碧颖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详细规划所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长期从事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与设计工作,主要开展控规、城市设计、城市精细化管理等领域的规划编制与研究,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公共服务专题、丰台分区规划、北京市详细规划体系与编制技术标准,及总体城市设计等重要规划项目的负责人。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等十余项。在城乡规划微课堂学习什么时候学,您做主!怎么学,您来定!学什么,都随您!点击“阅读原文”开始学习推荐阅读微课堂
2021年11月17日
其他

微课堂 | 周伟林:城市化下半场的动能与路径——双循环与高质量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规划工作继续教育计划(CEP)Continuing
2021年11月5日
其他

微课堂|行业优秀项目精选交流——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情况介绍

根据行业反馈和发展需要城乡规划微课堂推出“行业优秀项目精选交流——面向实施的规划”系列课程陆续上新欢迎大家关注网址www.weplanning.cn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接访问本次推出课程题目是“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情况介绍”。课程简介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提出的“构建国际一流、城乡一体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要求,落实双碳发展、韧性城市发展战略,以体检评估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与国土空间规划紧密衔接,编制市政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规划,推动市政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讲师简介REC张晓昕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规划所所长,教授级高工,注册规划师,2008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北京市级人选;主持完成《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20年-2035年)》、《北京与临近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协同发展战略规划》、《北京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北京市中心城防洪防涝系统规划》、《首都功能核心区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等一系列重大规划的编制,获得全国、省部级以上奖励十余项。在城乡规划微课堂学习什么时候学,您做主!怎么学,您来定!学什么,都随您!点击“阅读原文”开始学习推荐阅读微课堂|建设新时代的千年之城——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及实施微课堂|行业优秀项目精选交流——深圳土地整备规划与政策系列研究微课堂|行业优秀项目精选交流——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总体规划交流微课堂|行业优秀项目精选交流——深圳市城市体检评估的探索与实践(2017年-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
2021年10月29日
其他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

导读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城乡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生态优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主要内容如下。城乡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住房水平显著提高,同时仍存在整体性缺乏、系统性不足、宜居性不高、包容性不够等问题,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建设方式尚未根本扭转。为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生态优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二)工作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坚持整体与局部相协调,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城镇和乡村建设。坚持效率与均衡并重,促进城乡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人口、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协调。坚持公平与包容相融合,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统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党建引领与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相结合,完善群众参与机制,共同创造美好环境。(三)总体目标到2025年,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建设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碳减排扎实推进,城市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增强,“城市病”问题缓解,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城乡发展质量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综合治理能力显著提高,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广。到2035年,城乡建设全面实现绿色发展,碳减排水平快速提升,城市和乡村品质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更加美好,城乡建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二、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一)促进区域和城市群绿色发展。建立健全区域和城市群绿色发展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城市比较优势,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管控边界,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重大风险防控相结合的空间格局。统筹区域、城市群和都市圈内大中小城市住房建设,与人口构成、产业结构相适应。协同建设区域生态网络和绿道体系,衔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进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建立功能完善、衔接紧密、保障有力的城市群综合立体交通等现代化设施网络体系。(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建立分层次、分区域协调管控机制,以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为基础,合理确定城市人口、用水、用地规模,合理确定开发建设密度和强度。提高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组团式发展。落实规划环评要求和防噪声距离。大力推进城市节水,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城市韧性。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工程,保护城市山体自然风貌,修复江河、湖泊、湿地,加强城市公园和绿地建设,推进立体绿化,构建连续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实施城市功能完善工程,加强婴幼儿照护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社区足球场地等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建设体育公园,完善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设施,推动发展城市新业态、新功能。建立健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标准规范和工作体系。推动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无废城市”建设,深入开展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水平。(三)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建立乡村建设评价机制,探索县域乡村发展路径。提高农房设计和建造水平,建设满足乡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的新型农房,完善水、电、气、厕配套附属设施,加强既有农房节能改造。保护塑造乡村风貌,延续乡村历史文脉,严格落实有关规定,不破坏地形地貌、不拆传统民居、不砍老树、不盖高楼。统筹布局县城、中心镇、行政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城乡设施联动发展。提高镇村设施建设水平,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粪污、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推进生态清洁流域建设,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支持以“公司+农户”等模式对接市场,培育乡村文化、旅游、休闲、民宿、健康养老、传统手工艺等新业态,强化农产品及其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产镇融合、产村融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方式(一)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实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规范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管理,鼓励建设绿色农房。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鼓励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加固等同步实施。开展绿色建筑、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医院创建行动。加强财政、金融、规划、建设等政策支持,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实施绿色建筑统一标识制度。建立城市建筑用水、用电、用气、用热等数据共享机制,提升建筑能耗监测能力。推动区域建筑能效提升,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服务模式,降低建筑运行能耗、水耗,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鼓励智能光伏与绿色建筑融合创新发展。(二)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化水平。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建档制度,普查现有基础设施,统筹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补短板和更新改造专项行动以及体系化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绿色、智能、协同、安全水平。加强公交优先、绿色出行的城市街区建设,合理布局和建设城市公交专用道、公交场站、车船用加气加注站、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智慧停车及无障碍基础设施,强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加强交通噪声管控,落实城市交通设计、规划、建设和运行噪声技术要求。加强城市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打通消防生命通道,推进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持续推动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完善再生水、集蓄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系统,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建立污水处理系统运营管理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加快连接港区管网建设,做好船舶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统筹推进煤改电、煤改气及集中供热替代等,加快农村电网、天然气管网、热力管网等建设改造。(三)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立完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完善保护标准和政策法规,严格落实责任,依法问责处罚。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做好测绘、建档、挂牌工作。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保护制度,加大保护力度,不拆除历史建筑,不拆真遗存,不建假古董,做到按级施保、应保尽保。完善项目审批、财政支持、社会参与等制度机制,推动历史建筑绿色化更新改造、合理利用。建立保护项目维护修缮机制,保护和培养传统工匠队伍,传承传统建筑绿色营造方式。(四)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开展绿色建造示范工程创建行动,推广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产业化建造方式,加强技术创新和集成,利用新技术实现精细化设计和施工。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重点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不断提升构件标准化水平,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完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开展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建设,鼓励使用综合利用产品。加强建筑材料循环利用,促进建筑垃圾减量化,严格施工扬尘管控,采取综合降噪措施管控施工噪声。推动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推广全过程工程咨询,推进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师负责制。加快推进工程造价改革。改革建筑劳动用工制度,大力发展专业作业企业,培育职业化、专业化、技能化建筑产业工人队伍。(五)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推广节能低碳节水用品,推动太阳能、再生水等应用,鼓励使用环保再生产品和绿色设计产品,减少一次性消费品和包装用材消耗。倡导绿色装修,鼓励选用绿色建材、家具、家电。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系统。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建立完善应急处置机制。科学制定城市慢行系统规划,因地制宜建设自行车专用道和绿道,全面开展人行道净化行动,改造提升重点城市步行街。深入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优化交通出行结构,鼓励公众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出行方式。四、创新工作方法(一)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为目标,加强顶层设计,编制相关规划,建立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机制,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统筹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创新城乡建设管控和引导机制,完善城市形态,提升建筑品质,塑造时代特色风貌。完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制度,动态管控建设进程,确保一张蓝图实施不走样、不变形。(二)建立城市体检评估制度。建立健全“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评估制度,强化对相关规划实施情况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基础设施效率、生态建设、污染防治等的评估。制定城市体检评估标准,将绿色发展纳入评估指标体系。城市政府作为城市体检评估工作主体,要定期开展体检评估,制定年度建设和整治行动计划,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体检评估结果。加强对相关规划实施的监督,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城乡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壮大一批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企业,充分发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对绿色低碳技术的支撑作用。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研究,系统布局一批支撑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研发项目,组织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加大科技成果集成创新力度。建立科技项目成果库和公开制度,鼓励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融通创新、利益共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国际化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完善相关标准。(四)推动城市智慧化建设。建立完善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和政策法规,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技术、业务、数据融合。开展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推动建筑信息模型深化应用,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智能化管理,促进城市建设及运营模式变革。搭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对市政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防灾的智慧化管理,推动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水平。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逐步实现智能化全程网上办理,推进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等互联互通。搭建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加强社区智慧化建设管理,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五)推动美好环境共建共治共享。建立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形成建设美好人居环境的合力,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下沉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资源,按照有关规定探索适宜城乡社区治理的项目招投标、奖励等机制,解决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美丽乡村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等为抓手和载体,构建社区生活圈,广泛发动组织群众参与城乡社区治理,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五、加强组织实施(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各方面各环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建立省负总责、市县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快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根据本意见确定本地区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强统筹协调,推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市、县作为工作责任主体,要制定具体措施,切实抓好组织落实。(二)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统筹协调,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民政、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金融、市场监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完善有关支持政策,推动落实重点任务。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支持城乡建设绿色发展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各地要结合实际建立相关工作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三)健全支撑体系。建立完善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推进城乡建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修订城乡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法律法规,为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深化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改革,加强队伍建设,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城市管理和执法能力水平。健全社会公众满意度评价和第三方考评机制,由群众评判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成效。加快管理、技术和机制创新,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实现动力变革。(四)加强培训宣传。中央组织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增加相关培训课程,编辑出版系列教材,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尊重城乡发展规律,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传承,重视和回应群众诉求。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广泛吸收借鉴先进经验。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宣传和舆论引导,普及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内容来源网站:中国政府网推荐阅读中共中央
2021年10月22日
其他

国新办举行首批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导读2021年10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唐小平、三江源国家公园负责人王湘国、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负责人陈宗迁、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负责人侯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负责人黄金城、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负责人林雅秋介绍首批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寿小丽:
2021年10月21日
其他

地方动态 | 《广州市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

导读近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广州市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提出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防止大拆大建问题。这是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文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后,广州积极响应执行的又一举措。在此之前,广州已成立4个专项核查工作组和1个技术指导组,完成全面核查119条城中村。公众可在2021年10月29日前提出意见。广州市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意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建科〔2021〕63号),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立足城市品质和价值提升,持续探索超大城市有机更新之路,积极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防止大拆大建问题,我局牵头开展了《广州市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意见》起草工作,形成《广州市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在2021年10月29日前,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
2021年10月21日
其他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导读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规划纲要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区域内生态禀赋优良、能源矿产丰富、城镇密布、风物多样,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力;有助于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助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有利于吸收生态功能区人口向城市群集中,保护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规划纲要明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定位,即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根据规划纲要,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区域特色进一步彰显,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到2035年,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双城经济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规划纲要共12章,提出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9项重点任务,包括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主要内容如下。目录前言第一章
2021年10月21日
其他

地方动态 | 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规划草案公示

导读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是全国首个以创新为主题的国际合作示范区,也是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重点工程和“两区”建设重要载体。10月19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对《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草案)进行公示,听取公众意见。公示期限30天。规划草案提出,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的功能定位为国际科技协同创新与产业合作发展示范区。示范区拟构建“一轴一带三核三片”的空间结构,其中,“一轴”指南中轴延长线,将加强建设示范区与南中轴延长线的有机融合,构建特色化场景体验;“一带”指总长度约9公里的创新活力带,由北至南联系各个组团;“三核”指创新研发核心、生活服务核心、智能智造核心;“三片”与“三核”相对应,即创新研发片区、生活服务片区和智能智造片区。规划草案提出,创新研发片区位于西红门镇,约3.5平方公里;生活服务片区位于瀛海镇与青云店镇,约3.6平方公里;智能智造片区位于黄村镇孙村地区,约2.4平方公里。在产业方向上,示范区拟建设高端产业发展集群,大力发展医药健康产业、培育发展先进智造产业、创新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并高质量发展专业服务业。|内容来源公众号:北京规划自然资源推荐阅读部委动态
2021年10月20日
其他

行业动态 | 国家标准《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第9部分:系统设置(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0年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0〕37号),我部组织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起草了国家标准《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2021年10月20日
其他

部委动态 | 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印发

《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印发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
2021年10月20日
其他

自然资源部关于2021年第二批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甲级资质认定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及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有关规定,现将经我部审查认定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甲级资质认定名单予以公布。
2021年10月20日
其他

部委动态 | 关于组织实施2021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的通知发布

将建设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国务院关于“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的批复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
2021年10月19日
其他

部委动态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关于推广“十三五”时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推广“十三五”时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发改振兴〔2021〕1454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2021年10月19日
其他

国务院同意北京市探索取消施工图审查或缩小审查范围、实施告知承诺制和设计人员终身负责制等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

《福建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印发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
2021年10月19日
其他

地方动态 | 江西结合城市更新有序推进绿化发展 《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印发

导读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意在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美丽乡镇、森林乡村建设,着力构建山上山下绿化量质并进、城乡生态环境宜居宜业的国土绿化新格局。《实施意见》要求,围绕统筹编制绿化相关规划,合理落实绿化用地,科学编制绿化作业设计,城市绿化规划要满足城市健康、安全、宜居的要求,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要督促抓好绿化相关规划的年度任务落实和组织实施。任何部门、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变更规划,不得擅自改变绿化用地面积、性质和用途,按照“300米见绿、500米建园”要求落实城市绿化用地,结合城市更新,采取拆违建绿、留白增绿、见缝插绿、破硬增绿等方式增加城市绿地。《实施意见》对加强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提出具体要求,并提出,以开展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园林城市(镇)建设、美丽乡镇建设等为抓手,结合开展治脏、治污、治乱等实施城乡绿化。加快推进裸露地、边角地覆绿建绿,加大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立体绿化建设,拓展绿色空间,提升绿化品质,做到应绿尽绿,增加城乡绿化面积。突出绿化在服务城乡居民休闲游憩、康养健身等方面的综合功能,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美丽乡镇、森林乡村建设,加快建设城乡公园、绿地、绿道,构建布局合理、配套完善、景观多样的城乡绿化网络。实施城市裸露山体修复工程,对城区及周边受损山体开展生态修复,保护山体原有植被,种植乡土适生植物,重建植被群落。《实施意见》强调,城乡绿化要统筹考虑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节俭务实,量力而行,推广抗逆性强、养护成本低的地被植物,严格控制高耗水草坪种植。要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等,提高城市绿地系统调蓄净化、涵养水源的海绵能力。严禁移植大树进城,杜绝贪大求洋和盲目追求名贵花木,严禁搞脱离实际、铺张浪费、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文件原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21〕22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2021年10月18日
其他

部委动态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导读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事关广大儿童成长发展和美好未来。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让儿童成长得更好,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23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要坚持“儿童优先,普惠共享”“中国特色,开放包容”“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多元参与,凝聚合力”基本原则。到2025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儿童友好要求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充分体现。展望到2035年,预计全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超过50%,100个左右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儿童友好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识,儿童友好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和全民自觉,广大儿童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指导意见》聚焦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等内容,提出24条重点任务举措。其中,在推进社会政策友好方面,推动全社会践行儿童友好理念。制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考虑儿童需求,推进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儿童需要,在城市发展重大规划、政策、项目决策中引入儿童影响评价;引入“1米高度看城市”儿童视角,推进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制定城市各类儿童友好空间与设施规划建设标准,完善城市功能布局,优化公共空间设计,推进城市建设适应儿童身心发展,满足儿童服务和活动需求。在推进成长空间友好方面,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和服务效能。推进城市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加强城市街区、社区、道路以及学校、医院、公园、公共图书馆、体育场所、绿地、公共交通等各类服务设施和场地适儿化改造。建设适合儿童的服务设施和标识标牌系统,推动公共场所建设母婴室、儿童厕位及洗手池、儿童休息活动区等。加强儿童友好街区建设;改善儿童安全出行体验;完善慢行交通体系,加强人行道、自行车道规划建设,优化校园周边步行线路规划和人行设施,保障儿童出行安全。加快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场站、过街无障碍设施;拓展儿童人文参与空间,拓展儿童阅读空间,在公共图书馆设置儿童阅览区,鼓励设置少儿图书馆,提供适宜残疾儿童的阅读资源,开展儿童友好图书馆建设。增加儿童校外活动空间,加强儿童劳动教育、课外实践、科技体验、素质拓展等校外活动场所设施建设;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建设社区儿童之家等公共空间,为儿童提供文体活动和阅读娱乐场所。增加社区儿童“微空间”,鼓励社区打造儿童“游戏角落”,提供适龄儿童步行路径和探索空间,合理增设室内外安全游戏活动设施;开展儿童友好自然生态建设,建设健康生态环境,推动开展城市儿童活动空间生态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评价。推动建设具备科普、体验等多功能的自然教育基地。开展儿童友好公园建设,推进城市和郊野公园设置游戏区域和游憩设施,合理改造利用绿地,增加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指导意见》强调,加强组织领导,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统筹协调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认定、评估、监测等机制,研究儿童友好城市认定办法。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能开展相关领域儿童友好行动,制定标准体系或建设指南。省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本地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城市政府履行建设主体责任,整体制定落实建设方案。完善政策支持。中央财政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予以积极支持。对价格普惠且具有一定收益的儿童服务设施项目,符合条件的可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地方要统筹中央相关转移支付资金和自有财力,强化政策支持。强化公益普惠类儿童服务项目规划用地保障。鼓励地方政府以购买服务、租金减免等方式发展普惠性儿童服务。分批推进建设。制定实施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行动方案,支持有建设意愿、基础较好的城市先行探索,分批分期滚动推进实施。对于不具备整体建设条件的城市,鼓励从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起步,以点带面夯实基础。对建设成效突出的城市命名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发起“一带一路”儿童友好城市联盟。加强监测评估。组织制定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评估指标体系,适时调整完善政策措施。开展儿童友好建设的城市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儿童数据信息,对本地方儿童发展整体情况实施动态监测,探索制定符合地方特点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标准和分领域建设指南,开展建设情况评估。文件原文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社会〔2021〕138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021年10月18日
其他

部门动态 | 推动各地采取多种方式改善家政从业人员居住条件 商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4部门印发《家政兴农行动计划》

导读近日,商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家政兴农行动计划(2021-2025年)》,就“进一步巩固家政扶贫成果,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助力乡村振兴”提出9方面25项任务,包括“推动各地采取多种方式改善家政从业人员居住条件”“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支持家政企业拓展适老化改造业务”等任务。商务部等14部门关于印发《家政兴农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商服贸函〔2021〕5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乡村振兴、教育、民政、财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市场监管局(厅、委)、银保监局、工会、团委、妇联:
2021年10月13日
其他

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公布!

导读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内容来源公众号:经济日报推荐阅读地方动态
2021年10月12日
其他

地方动态 | 广州交通“十四五”规划印发 将建设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

导读近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正式印发。“十四五”期间,广州将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建设上新水平。《广州市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为市级专项规划,是未来五年编制交通专项规划、确定重大项目、实施建设划的基本依据,对优化交通资源配置、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同一体、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规划》多次提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有关内容。在“十四五”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作用充分彰显。构建以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的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规划》提出,要高水平打造功能完善辐射全球的国际航空枢纽,全面提升白云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竞争力,推动区域机场群功能互补和协同发展,构建以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的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并提出了以下4点要求:加快航空枢纽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提升枢纽能级。完善机场的集疏运体系,构建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网络。积极拓展航线,构建快速通达的航线网络。改善白云国际机场空域条件,争取空域资源提升运能。将广州港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规划》明确了高水平提升高端资源集聚辐射的国际航运枢纽的目标。要求全面增强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广州港由国际大港向世界强港发展。优化港口布局,提升广州港专业化、规模化、智能化水平,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服务泛珠三角区域和国家“一带一路”的国际航运枢纽。并提出以下要求:优化港口结构布局,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加快港航设施建设,提高港口综合通过能力。健全港口集疏运体系,打通多式联运全程环节。改善白云国际机场空域条件,争取空域资源提升运能。建设世界级铁路枢纽和粤港澳大湾区铁路中心《规划》提出,高水平构建四面八方四通八达的世界级铁路枢纽。全面强化广州在国家铁路网中的地位,实施铁路枢纽能级提升工程,畅通国际通道,打造联通全国、辐射东南亚,衔接欧亚大陆的世界级铁路枢纽和粤港澳大湾区铁路中心。具体有以下要求:畅通“
2021年10月12日
其他

制定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 加快城乡建设和社会建设标准化进程——《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发布

——全域标准化深度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标准全覆盖,新兴产业标准地位凸显,健康、安全、环境标准支撑有力,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稳步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基本建成。
2021年10月11日
其他

地方动态 | 《海口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公众版)》公开征求意见

导读近日,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公告,向社会公开征求《海口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公众版)》的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1年11月8日。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海口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公众版)》公示启事
2021年10月11日
其他

地方动态 | 《福建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印发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闽自然资发〔2021〕58号各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平潭综合实验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2021年10月9日
其他

国务院关于“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的批复

行业标准《城市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
2021年10月9日
其他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导读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规划范围为黄河干支流流经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区相关县级行政区,国土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2019年年末总人口约1.6亿,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主要内容如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目录前言第一章
2021年10月9日
其他

国新办举行《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 生态保护红线是中国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 附全文

导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10月8日发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并于当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张占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出席,介绍白皮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文俊: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同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白皮书的主要内容。这是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白皮书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介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理念、重要举措和进展成效,介绍中国践行多边主义、深化全球生物多样性合作的倡议行动和世界贡献。这部白皮书全文约1.4万字,由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深化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这部白皮书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等8个语种发表,由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分别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为了帮助大家准确、深入了解白皮书内容,我们今天邀请到: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先生,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张占海先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先生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各位关心的问题。现在,先请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先生介绍情况。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谢谢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刚刚发布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相关情况。借此机会,真诚感谢新闻界的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产生活必需品、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和独特别致的自然景观文化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人类的福祉。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有一年的主题就是“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生命”。这句话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我们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随着人口增长和人类经济活动的扩张,全球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威胁。2019年5月联合国公布的全球评估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已经改变了75%的陆地环境,66%的海洋环境受到影响,全球四分之一的物种正遭受灭绝的威胁。2020年9月18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布了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GBO-5),报告指出,尽管在多个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进展,但自然界仍遭受着沉重打击,全球生物多样性情况仍日益恶化。中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的传统文化积淀了丰富的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智慧。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加强和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从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努力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行动和成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即将召开。《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也已迈入实现全球目标的“行动十年”。与此同时,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国际社会正站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节点,在这个时刻,发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旨在向国际社会介绍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理念与实践,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了解,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国际社会必须携手合作。中国将持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战略,开启更加公正合理、各尽所能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进程。我先介绍这些。接下来,我们三位愿意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谢谢!陈文俊:下面欢迎各位提问,提问前请通报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是我国第一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白皮书,接下来马上要在云南举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公布这份白皮书?白皮书的意义是什么?谢谢。赵英民:刚才我介绍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签署和批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推进这项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法律体系日臻完善、监管机制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大幅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新格局基本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在COP15即将召开之际发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向世界展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举措和成效,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想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首次以白皮书形式,全面介绍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开展的工作。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要求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各领域,而且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布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第一部白皮书,这件事本身就是中国全面深入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具体表现,因此具有标志性意义。二是集中展示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行动和成效,表明中国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白皮书详细阐述了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全面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以及深化全球生物多样性领域交流合作的创新举措和丰硕成果,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大国担当和决心。同时,也表达了为世界携手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挑战的信心和主张。三是总结提炼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和经验,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作为万物和谐美丽家园的维护者、建设者、贡献者,中国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恰逢COP15召开之际,通过发布白皮书分享我国生物多样性治理经验,将为全球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风险挑战树立信心,对推动达成兼具雄心与务实的大会成果,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各尽所能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发挥重要的作用。四是激发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性,加快推进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每个国家、每个组织、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中国将以白皮书发布为契机,认真履行国际公约,持续广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各项工作,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强大而持久的动力。谢谢大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生物多样性关系到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请问,中国近年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效?后续还将采取哪些措施和行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成果?谢谢。赵英民:谢谢你的提问。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我们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日臻完善,监管机制不断加强,基础能力大幅提升。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加强和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持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多边治理、合作共赢的机制,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白皮书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概括起来有十个领域的成效。一是优化就地保护体系。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并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明确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在维护重要物种栖息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中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大家熟知的大熊猫、朱鹮、亚洲象等濒危物种种群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二是完善迁地保护体系。持续加大迁地保护力度。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生物遗产资源收集保存水平显著提高,迁地保护体系日趋完善,成为就地保护的有效补充,多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保护和恢复。三是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将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颁布实施《生物安全法》,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机制逐渐完善,生物技术健康发展、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监管力度不断增强,国家生物安全管理能力持续提高。四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施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不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保护和治理。生态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自然生态系统总体稳定向好,服务功能逐步增强。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极大缓解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压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骨架基本构建。五是协同推进绿色发展。注重以自然承载力为基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协同推进高水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行业产业绿色转型,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进程,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六是完善政策法规。中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纳入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生物多样性政策法规体系,颁布和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20余部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我们还调整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七是强化能力保障。组织开展全国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评估,建立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观测网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研发力度,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八是加强执法监督。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织“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碧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等专项执法行动,持续加大涉及生物多样性违法犯罪问题的打击整治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九是倡导全民行动。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基本形成政府加强引导、企业积极行动、公众广泛参与的行动体系,公众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方式更加多元,参与度不断提高。十是深化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认真履行国际公约,促进生物多样性相关公约协同增效。坚定践行多边主义,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为发展中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努力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下一步,我们将系统谋划、持续推进。在政策法规方面,还要更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完善政策制度保障;推进生物多样性领域法律法规制修订,完善法律体系。在行动措施方面,制定和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十年规划(2021-2030年)》,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本底调查,完善观测网络。优化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数据和信息平台等,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治理水平。谢谢。北京青年报记者:2020年9月发布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显示,2010年定下的20个“爱知目标”实现情况并不理想,想请问主要原因是什么?另外一个问题,中国在20项“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上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如何?有哪些成果和不足?谢谢。赵英民:谢谢你的提问。“爱知目标”是2010年《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上,国际社会为了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制定的2011-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2020年9月,《公约》秘书处发布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指出,虽然大多数缔约方都积极地制定了本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和行动目标,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遗憾的是,“爱知目标”全球实现情况总体不够理想,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还没有根本扭转,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压力仍在加剧。回顾以往,一些经验和教训也是值得我们汲取的。一是全球目标设定既需要雄心,更需要务实可行。二是执行机制和保障条件需要完善,特别是要重视发展中国家在履约过程中的资金、技术和人才需求等。三是各缔约方都需要重视和执行,也就是在进一步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执行方面要加强。即将召开的COP15将讨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总结过去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实施进展和经验,为转型变革带来契机。因此,在商定新目标战略时,我们应该充分地吸取“爱知目标”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既要提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雄心和信心,更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充分考虑目标的可达性、可操作性以及世界各国的发展差异,制定兼具雄心和务实的未来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目标和指标,提出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框架”还应该坚持公正、透明、缔约方驱动原则,完善执行机制和保障条件,加强科学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切实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履约能力和水平,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警示我们,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的重大风险挑战。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认真落实“爱知目标”,明确各项任务和责任,目标执行取得积极成效,20个“爱知目标”当中,3个目标进展超越了“爱知目标”预期,13个目标取得了关键性进展,4个目标取得阶段性成绩。“爱知目标”执行的总体情况好于全球平均水平。第五版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中多次提到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宝贵经验。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划体系建设,持续深入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健全外来入侵物种的预警和监测体系,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抓手,推动各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落实,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谢谢。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开展生态修复是保护和提升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自然资源部负责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职责,请问目前主要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哪些安排?谢谢。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张占海:谢谢你的提问。自然资源部自组建以来,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并把修复生态环境、保护和提升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修复的重要目标。主要开展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相关规划中突出生物多样性保护。2020年,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重点开展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的建设及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在这个总体规划中部署了9项重大工程、47项具体任务,其中23项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提供了重要保障。二是实施了一批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十三五”期间,在陆域,中央财政投入500亿元,在祁连山、贺兰山、长白山、小兴安岭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了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在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京津冀、汾渭平原等重要流域和区域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修复,全国治理矿山修复面积约400万亩。在海域主要实施了“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等,“十三五”期间,全国整治修复海岸线1200公里,滨海湿地34.5万亩。今年已经启动实施“十四五”期间第一批10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15个海洋生态修复工程。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以实施总体规划为主线,以全面提升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质量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目标,开展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科学实施各类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继续为保护和提升我国生物多样性作出贡献。谢谢。中国日报记者:林草系统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责部门之一,请问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有什么进展?谢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此次白皮书的发布,体现了多年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努力和成果。林草部门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责部门之一,下面我从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资源多样性三个方面介绍一下林草系统的工作。一是在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方面,我们主要是在四大生态系统上下功夫。在森林生态系统重点开展了保护与修复,组织实施了大规模国土绿化、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多项工程,天然林面积蓄积量大幅度增加,森林总碳储量的78%来自天然林,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30年保持了双增长,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持续增加。在草原生态系统,扎实推进草原保护修复,实施了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补助等措施。2020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以上,草原质量稳中向好。在湿地生态系统,“十三五”期间实施了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53个,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补助、退耕还湿等补助项目2000余个。新增国家湿地公园201处,新增湿地面积304万亩,修复退化湿地701万亩,湿地保护率达到了50%以上。湿地生态系统持续向好,水质改善,候鸟种群数量显著回升。在荒漠生态系统,持续开展了43年的“三北防护林”建设、21年的京津风沙源治理、15年的石漠化治理等重大工程。还采取了划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国家沙漠(石漠)公园等多种措施,我国在遏制荒漠化这一全球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上久久为功。据监测,我国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创造了荒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二是在物种多样性保护方面,我局从2001年开始实施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将大熊猫、东北虎、金丝猴、朱鹮、苏铁等15个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类确定为重点工程。采取拯救措施,全国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得到有效保护。旗舰物种的伞护效应显著发挥,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主体稳中有升,麋鹿、普氏野马、朱鹮等野外种群从消失到恢复重建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效。三是在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方面,主要开展了三项工作来推进野生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一是开展植物园体系建设,已建成162个植物园,收集保存了野生植物两万多种,已基本完成苏铁、棕榈和原产我国的重点兰科、木兰科植物等珍稀野生植物的种质资源保存。二是开展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建设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原地、异地保存库161处,建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山东分库和新疆分库,保存各类林木种质资源10万余份。三是开展草种资源库建设,建设完成草品种中心库一处,国家草种质资源资源圃11处,保存以牧草为主的草种质资源6万多份。在野生动物遗传资源保护方面,构建和完善野生动物救护繁育机构和种质基因库。支持建设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基因保护中心、猫科动物研究中心、亚洲象保护研究中心等,收集保存了我国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遗传材料和基因,共计超过800个物种22万份全基因组的DNA样本。多年来,林草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将继续努力,从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濒危物种拯救繁育和遗传资源收集保存三个方面持续做好工作,为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新的贡献。谢谢。凤凰卫视记者:我们关注到有不少研究表明,全球生物多样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下降。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请问在这方面可以为全球提供哪些经验?谢谢。赵英民:谢谢你的提问。面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挑战,世界各国、全人类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作为全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力量,中国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不断加强和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举措,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一是坚持尊重自然、保护优先。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理念,构建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和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在保护重要生态系统、物种及其栖息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稳步实施天然林保护恢复、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等一大批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有效恢复了重点区域野生动植物生境,野生动物种群不断增加。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生物多样性丧失压力得到了缓解。二是坚持绿色发展、持续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减少生产生活对生物多样性的压力。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扶贫开发、乡村振兴相结合,依托各地生态资源禀赋特点和传统文化特色,不断探索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脱贫攻坚双赢的新路子。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地试点,推动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优势,激发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生动力。三是坚持制度先行、统筹推进。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持续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顶层设计,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进行统一部署,制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指导国家中长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纳入到各地区、各领域中长期规划。四是坚持多边主义、合作共赢。坚定支持生物多样性多边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切实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他相关条约义务。通过“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多边合作机制,“南南合作”以及其他双多边合作,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不断深化生物多样性领域国际合作交流,为推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谢谢。封面新闻记者:我们注意到,目前“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正在编制过程中,一些城市出现了专门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团队,请问如何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过程中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作用?我国现在有哪些实践经验?谢谢。张占海: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多规合一”改革部署,当前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正在加快编制,在这些国土空间规划中都高度重视并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研究提出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对策。一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优化生态空间布局。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功能空间,从生态系统、物种、遗传基因三个层面保护,综合利用就地、迁地两种保护方式,加强全球和国家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的保护,建设国际候鸟和珍稀野生动物迁徙通道,完善物种迁地保护和基因保存体系格局,建设面向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快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建设数十个国家公园、一千多个自然保护区、几千个自然公园,有效保护我国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区域。加强城市生态保护和建设,推动形成连续、完整、系统的生态保护格局,促进维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例如,上海市在全市重点的生态节点布局了21个郊野公园,成都等城市大力创建公园城市,构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城市布局。二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按照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优先次序,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将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自然保护地、生态极敏感脆弱区域以及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严格用途管控。例如,南昌等城市针对鄱阳湖鸟类迁徙路线问题,成立了多专业的技术团队加强研究,将这些候鸟迁徙路线所经过的地区全部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严格管控。目前全国初步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已经覆盖我国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区域,保护绝大多数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三是加快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规划实施监督的重要内容。落实“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的要求,建设全国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形成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加强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体检评估,将本地指示性物种等指标纳入规划实施评估体系;健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指标的监测和预警,不断完善规划内容和政策措施,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谢谢。红星新闻记者:近期,北移象群的妥善处置反映出中国生态系统整体向好,保护成效明显。保护好野生动物需要长期努力,请详细介绍一下“十三五”以来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开展的工作?有哪些成效?下一步工作计划是什么?谢谢。李春良:谢谢这位记者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关注。野生动物保护是全社会各界非常关心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关心和推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我们主要开展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制度。两次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科学系统调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大家可能知道,今年2月1日国务院批准发布了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名录中共列入980种、8类野生动物,其中686种陆生野生动物中,189种列为一级、497种列为二级。二是组织实施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并且对东北虎豹、亚洲象等重要物种逐步实现实时监测。三是实施极度濒危野生动物成就保护,确保物种不灭绝,推进人工繁育技术进步,实现多个物种野外放归以及野外种群的恢复和重建。四是严厉打击非法贸易。中国政府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坚持保护优先、规范利用、严格监管的基本原则,不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林草局会同27个中央和国家机关等部门单位成立了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猎杀、经营利用和网络交易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等行动,近期专项部署了春秋季迁徙候鸟保护工作,组织开展了系列打击专项行动,摧毁犯罪团伙,斩断非法贸易链条,有效遏制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的高发势头。五是初步构建和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有效防控疫情扩散。六是积极参与国际履约事务,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进野生动物跨境保护,切实履行国际义务,对亚非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予以积极援助。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保护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我国停止虎、犀牛及其制品和象牙经营利用等交易活动,妥善处置北移亚洲象群,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我这里有一组具体的数据,在我们发布的白皮书里也有,我还想跟各位记者再说一下。总的说,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大熊猫、朱鹮、亚洲象、藏羚羊等多种濒危野生动物持续下降态势基本扭转并实现恢复。其中,大熊猫野外种群从80年代的1114只增至现在的1864只,亚洲象野外种群从1985年的约180只增加到现在的300只左右。高原精灵藏羚羊野外种群由上世纪90年代末的6万-7万只恢复到现在的30万只。我上个月去了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我看到了大群的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岩羊奔驰在保护区内,我特别感到欣慰。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从40年前的仅存2群不到10只,增长到现在的5群35只。朱鹮从1981年发现时仅存的7只增加到现在种群总数超过5000只。白鹤由80年代初的210只增加到现在的4500余只。黑脸琵鹭由本世纪初的1000余只增加到现在的4000余只,已在野外灭绝的普氏野马、麋鹿重新建立了野外种群,大熊猫、朱鹮、扬子鳄、林麝、白颈长尾雉、黑叶猴等一大批野生动物放归自然。下一步,我局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序抢救性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严格进出口管理与执法,强化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与防控,加强外来物种管控,采取主动引导和调控措施科学处理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不断开创野生动物保护新局面,实现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谢谢。陈文俊:最后一个问题。中国新闻社记者:政府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了引导作用,同时,社会公众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力量,请问在培养普通群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参与度方面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谢谢。赵英民: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涉及我们每一个人。生物多样性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因为生物多样性维系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它是我们重要的物质基础。根据统计,全球GDP总量一半以上要部分或者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贡献。面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中国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多边治理、合作共赢的机制。在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方面,发布了《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组织开展“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系列活动,大力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和法律法规措施等。充分利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取得的成效和参与的途径等,并指导各地开展系列宣传教育以及科普活动。同时,积极和新闻媒体合作,借助新媒体拓展宣传平台、创新宣传模式。企业、社会组织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力量,目前越来越多的机构也加入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行列中来,向公众提供更多便于参与、寓教于乐、形式新颖的环保公益产品和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知识和理念,使更多人可以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当中来。应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为这个宏大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比如说践行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活方式,倡导“光盘行动”,选择环境友好的服饰,拒绝购买和食用非法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共同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等。随着新媒体、AI技术、智能手机、高质量在线数据库的普及和应用,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在COP15召开之际,我们也倡导社会各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中来,无论是亲身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还是和家人、朋友分享生物多样性的小知识,都是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贡献。贡献不分大小,汇聚起来的都是力量。谢谢大家。陈文俊: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再见!全文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1年10月)
2021年10月8日
其他

解读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十部委《关于印发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的通知》答记者问

导读2021年9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关于印发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的通知》(发改规划﹝2021﹞1383号)印发实施。记者围绕社会关注问题,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一、为什么出台十部委《关于印发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的通知》?答:这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一是逐步建立特色小镇文件体系。特色小镇是新生事物,地方率先探索、中央高度关注。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20﹞33号)出台实施,为全国特色小镇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明确了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导则》是对国办发﹝2020﹞33号文件的细化落实,明确了操作性要求。二是更好推动特色小镇规范纠偏。当前特色小镇建设秩序总体好转,但仍存在部分特色小镇概念混淆、内涵不清、主导产业薄弱等问题。《导则》提出了若干规范管理措施、质量效益指标和底线红线要求,有利于推动特色小镇在规范健康发展道路上稳妥稳步前行,防范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现象。三是更广范围推行好经验好做法。近年来涌现出不少精品特色小镇,从各省份现有的1600个左右特色小镇看,共吸纳就业人数约440万人、近几年累计完成投资约3.5万亿元、年缴纳税收约2800亿元,每个特色小镇累计完成投资平均约21亿元、吸纳就业人数平均约2700人、缴纳税收每年平均约1.7亿元。一些地区产生了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导则》将之纳入,上升为全国性工作措施。二、2017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针对特色小镇问题开展了哪些规范纠偏工作?答:2017年一些地区出现特色小镇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的问题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立即会同各有关部委和各地区,开展了一系列规范纠偏工作。一是加强指导引导。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有关部委联合印发一份规范纠偏性文件,提出若干条规范管理措施,要求各方面准确把握特色小镇内涵、遵循城镇化规律,防止盲目发展、一哄而上,防止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严守各项底线红线。二是大力规范纠偏。2018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一份规范纠偏性文件,提出统筹建立规范纠偏机制和典型引路机制。2019年4月,在浙江召开第一次全国特色小镇现场会,公布淘汰一大批错用概念的虚假“特色小镇”、停留在纸面上的虚拟“特色小镇”,推广来自16个精品特色小镇的“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2020年6月,印发一份通报类文件,曝光一批负面警示案例,推广来自20个精品特色小镇的“第二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2021年9月,公布一期《全国特色小镇情况通报》,曝光2个警示案例。三是开展现场核查。2017年10月,组建5个调研组赴10个省份开展核查。2018年11月,组建3个调研组赴5个省份开展核查,并召开部门协调会和地方约谈会。2019年9月,组建11个调研组赴22个省份开展核查,并组织有关机构调查暗访。2021年5月,组建11个调研组赴14个省份开展核查。三、2017年至今,各地区特色小镇规范纠偏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答:经过各有关部委和各地区的多年努力,全国特色小镇发展进入了规范化轨道。一是各地区发展特色小镇从注重数量逐步转向注重质量。2017年年底前,对外宣称为“特色小镇”的数量较多,其中存在大量虚假虚拟“特色小镇”。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国各省份清单内特色小镇减少至1600个左右,其中的一半位于东部发达地区。按照各省份动态调整、优胜劣汰的工作计划,预计数量还将进一步减少。二是各地区初步建立起特色小镇清单管理机制。大部分省份发展改革委已将清单报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后印发,一些清单正在履行报批程序。特色小镇清单“少而精”导向初步树立,在31个省份中,19个省份清单内的特色小镇数量少于50个。三是各地区逐步健全特色小镇工作机制。大部分省份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将特色小镇工作纳入了本省份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或厅际联席会议机制。一些省份建立了规范纠偏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改和“回头看”行动。一些省份建立了典型引路长效机制,持续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予以正面引导。四、《导则》深化细化了特色小镇清单统一管理制度,如何组织实施?答:全国特色小镇必须纳入各省份清单,未纳入的必须及时清理或更名,这是国办发﹝2020﹞33号文件关于特色小镇清单统一管理制度的明确要求。一是全面施行“一张清单管到底”。各省份将全面建成特色小镇清单,纳入清单的应具备《导则》提出的基础条件,建成后应达到《导则》明确的各项指标要求。每年年底前公布清单,并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纳入全国特色小镇信息库。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各省份清单实行“窗口指导”,进行监督、引导和督促调整。二是坚决清理清单外“特色小镇”。各省份正在对此前各有关部委或行业协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市场主体已建设或命名的特色小镇进行全面审核,将有条件有基础且符合《导则》要求的纳入清单,对不符合的进行清理更名、撤除宣传内容。此外,未来在开展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工作时,强化对项目名称的把关指导,防止清单外项目命名为“特色小镇”。三是确保清单内特色小镇严守底线。各省份将持续开展监测监督监管,确保清单内特色小镇不突破合规用地底线、生态环保底线、债务防控底线、房住不炒底线、安全生产底线。对违反以上五条底线的行为限期整改,对性质严重的抓紧清理,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做到“零容忍”。五、《导则》针对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提出了哪些具体指标?答:提出了13项具体指标,既立足高标准、严要求、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体现了确保投入强度够、质效水平高、创新活力足、低碳效应强的导向;又立足地方实践,综合各省份特色小镇现状及趋势,体现了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导向。一是在建设边界方面,提出了特色小镇规划用地面积下限原则上不少于1平方公里,规划用地面积上限原则上不多于5平方公里,规划用地中建设用地面积原则上不少于1/2平方公里。二是在风貌形态方面,提出了特色小镇绿化覆盖率原则上不低于30%。同时提出了控制适宜的建筑体量和高度、落实容积率管控要求、体现建筑外观风格特色化和整体性,指的是注重塑造能体现特色小镇风格的风貌形态、建筑物和容积率不能过高。三是在投入强度方面,提出了特色产业投资占总投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60%,建设期内建设用地亩均累计投资额原则上不低于200万元/亩。四是在质效水平方面,提出了全员劳动生产率原则上不低于20万元/人,单个特色小镇吸纳就业人数原则上不少于2000人,建设用地亩均缴纳税收额原则上不低于10万元/年,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接待游客人数原则上不少于50万人次/年。五是在创新活力方面,提出了“三新”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原则上不低于20%,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创意设计、数字经济类特色小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原则上不低于2.5%。六是在房住不炒方面,提出了建设用地中住宅用地占比原则上不超过30%、鼓励控制在25%以下。六、《导则》提出特色小镇建设用地面积原则上不少于1/2平方公里,出于什么考虑?答:提出特色小镇建设用地面积的下限,既是保障特色小镇多元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清理虚假“特色小镇”的重要依据。一是有利于保障特色小镇多元功能。特色小镇是微型产业集聚区,具备产城人文融合的多元功能是其显著特征,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产业社区文化旅游“四位一体”是其基本内涵。这些功能需要一定规模的建设用地作为支撑,否则难以实现。从各省份现状看,每个特色小镇已使用建设用地面积都超过了1/2平方公里,平均值约0.9平方公里。二是有利于清理虚假“特色小镇”。虚假“特色小镇”主要是普通项目和行政建制镇。一些地区存在将用地几十亩甚至仅有几亩的单体项目命名为“特色小镇”的现象,以及将拥有几十平方公里的行政建制镇命名为“特色小镇”的现象。这违背了特色小镇概念内涵,产生了误导和不良影响。七、《导则》提出特色小镇建设用地中住宅用地占比原则上不超过30%、鼓励控制在25%以下,出于什么考虑?答:提出住宅用地占比的上限,既有利于严控房地产化倾向,也符合特色小镇“三生融合”内涵。一是严控房地产化倾向。明确特色小镇建设用地中住宅用地占比的量化要求,有利于为各地区开展规范纠偏工作提供依据,有效防控房地产化倾向,防止出现各自解读、标准不一等现象。二是符合“三生融合”内涵。特色小镇内建设用地主要用于发展特色产业,其中的住宅用地主要用于满足就业人员自住需求和职住平衡要求。从各省份现状看,绝大部分特色小镇的住宅用地占比低于30%。参考2019年全国城镇的建设用地中住宅用地占比约38%的数值,按照从严从紧原则将特色小镇的住宅用地占比设置为原则上不超过30%,是比较合理的选择。三是防止个别方面反向操作。30%的控制性数值是最高值,而不是平均值。为防止个别方面反向操作、将30%作为追求目标,同时提出了鼓励控制在25%以下,以引导控制在更低水平。八、希望新闻媒体如何开展特色小镇宣传报道工作?答:希望新闻媒体与各有关部委、社会各界一起,发挥好正面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共同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一是希望更多宣传特色小镇建设成功经验,树立正面先进典型。近年来,不少新闻媒体报道了一些好案例,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对各方面对标先进、学习典型、借鉴经验产生了积极引导。如,人民日报社记者对国家发展改革委2019年4月推广的“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中的16个精品特色小镇,作了大量实地调研和系列宣传。二是希望确保客观准确报道,防止不实报道和炒作。近年来,媒体对发现特色小镇问题、促进规范纠偏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媒体特别是网络自媒体的不实炒作。希望有关媒体正确把握特色小镇概念内涵,客观看待特色小镇成长过程,防止将一些文旅、商业、农业等项目“张冠李戴”到特色小镇头上,合力营造客观良好的特色小镇舆论氛围。九、《导则》提出此前各有关部委和单位印发的特色小镇文件同时废止,出于什么考虑?答:国办发﹝2020﹞33号文件和《导则》覆盖了特色小镇的发展导向、任务举措和政策措施,是全国特色小镇发展的基本遵循,是各有关部委、各地区和市场主体的工作依据,此前印发的文件不需要再延续。加之,针对特色小镇这个新生事物,此前印发的部分文件是探索性试验性的,一些任务举措和政策措施不再适用。综上,按照新文件覆盖旧文件原则,应予以废止。|内容来源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推荐阅读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就《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2021年9月30日
其他

部委动态 | 《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印发

关于印发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的通知发改规划〔2021〕138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科技厅(局)、工业和信息化厅(局)、商务主管部门、文化和旅游厅(局)、农业农村厅(局、委)、体育行政部门、市场监管局(厅、委):
2021年9月30日
其他

行业动态 | 国新办举行《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导读《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正式颁布,9月1日起开始正式施行。在国新办9月27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张小宏、司法部立法四局局长黄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曲琦介绍《条例》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张小宏: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频发的国家,大约58%的国土、55%的人口处于7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在地震灾害中,相当部分的人员伤亡主要是由建筑物倒塌造成的。可以说,建设工程抗震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建设工程抗震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法律法规、推进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等方面进行努力。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加强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了覆盖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工程质量安全检查等环节的建设工程抗震管理体系,在降低地震灾害风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一些保障措施及监督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在一些建设工程中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没有得到严格执行;由于历史原因,城镇老旧建设工程、农村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措施不够、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不足;建设工程抗震设防、鉴定加固等责任规定不够完善,与全过程管理的需求存在差距等。要破解这些难题,就要从立法层面完善相关制度设计。2018年,《条例》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立法项目被列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在起草过程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深入调研了解建设工程抗震管理领域有关情况,系统梳理总结长期以来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充分分析借鉴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条例(送审稿)》。在审批过程中,司法部又先后开展实地专题调研、业界人士座谈、部际协商协调和公开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条例(草案)》。《条例(草案)》已经国务院第13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条例》于2021年7月19日公布,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工程抗震管理领域的首个专门行政法规,对于提升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水平和抵御地震灾害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条例》共八章五十一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及相关措施;二是规范已建成建设工程的抗震鉴定、加固和维护;三是提出要加强农村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四是强化建设工程抗震保障措施及监督管理;五是强化建设工程抗震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追究。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司法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认真宣传贯彻《条例》,加快推进配套文件和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指导督促地方切实提升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水平,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记者:刚刚在开场介绍时,张部长提到了《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工程抗震管理领域的首个专门法规。那么,《条例》提出的各项举措,在各个方面有哪些“实招”和“硬招”?张小宏:针对现实当中建设工程抗震管理领域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条例》提出了一系列有效可行的措施。为了确保这些措施能够落地见效,《条例》从保障措施和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了相应规定。一是明确了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应当严格监督实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并明确了监管部门在履职时有权采取的措施。比如,可以查封涉嫌违反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的施工现场,发现可能影响抗震质量问题的时候,可以责令相关单位进行必要的检测鉴定。二是对那些没有抗震设防措施的或者说没有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的一些老旧房屋,主要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在抗震加固的时候,政府要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三是国家鼓励支持抗震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通过更加先进的技术路径,更加有效地提升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四是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信息数据库,利用大数据技术、信息化手段,提高抗震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五是建立建设工程抗震的责任企业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制度,进一步规范各方主体行为,强化责任落实。我相信,随着上述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保障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促进抗震技术发展,也将有力提升建设工程的抗震监管效能。记者: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灾害多发频发,破坏性地震时有发生。请问《条例》对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作出了哪些规定?曲琦:历次地震的震害经验表明,确保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最有效的手段。围绕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条例》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措施。一是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应当符合国家现行的工程建设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二是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当依法对建设工程抗震负责。三是对于位于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大建设工程,应当编制抗震设防专篇,这个专篇也可以作为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对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应急指挥中心等单位和机构的重要建筑,都应当进行重点设防,这主要是基于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在抗震救灾中所发挥作用的考虑。五是对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制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在对照《条例》,系统梳理现行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加快制定修订相关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全面落实《条例》的各项规定。记者:相较于城市建设工程方面,农村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性能较弱。请问,在加强农村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方面,《条例》提出了哪些举措?曲琦:在《条例》的制定过程中,各地普遍反映,农村的房屋建设缺乏监管,抗震设防性能不足,发生地震时遭受的损失也最大。近些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支持设防烈度7度以上的地区农户实施农房抗震改造,努力提升农房的抗震安全水平。在今年,云南漾濞6.4级地震和青海玛多7.4级地震当中,应该说抗震加固以后的农房都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没有发生一起因为房屋倒塌造成的人员死亡。加固以后的这些农房也成了农民的“保命房”“安心房”。为了系统解决农村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我们认真总结梳理了近年来农村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的经验做法,也对这些经验和做法进行了制度化提升,在《条例》中有所体现,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管理。二是对经鉴定抗震能力不足的农村村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的抗震加固要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三是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移民搬迁、灾后恢复重建的时候,应当保证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四是政府要编制发放适用于农村的抗震技术图集,并做好指导服务、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工作。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推进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有序开展地震高烈度设防区农房抗震改造,建立健全农房建设管理服务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农房抗震防灾能力。张小宏:我补充几句。刚才曲司长提到的农房抗震确实是一个薄弱点,这几年国家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农房抗震改造,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刚才已经讲到,今年在云南和青海的地震中,没有发生因为农房倒塌而致死的情况,一方面证明了我们这几年农房抗震加固改造工作的成效,同时一些经验也吸收到了《条例》当中。我想,通过后续我们持续不断的努力,农房抗震的能力水平应该也会发生更大的变化。记者:我们注意到,《条例》的一大亮点就是明确了各方的法律责任,能否谈谈具体情况?如果因建设工程抗震能力不足而导致群众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将如何处罚?黄祎:这次《条例》为了提高建设工程抗震防灾能力,规范了一系列的制度措施。刚才张小宏副部长和曲琦司长讲了很多制度措施。怎么能够保证这些制度措施落实到位,《条例》专门就此作了规定。为了确保《条例》所确立的制度措施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建设工程抗震防灾能力,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条例》设定了非常严格的法律责任,强化责任追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对建设工程抗震相关主体的处罚力度。在做好与防震减灾法、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衔接的前提下,《条例》进一步强化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和抗震性能鉴定机构等相关主体的责任追究,特别是加大了对建设单位及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二是综合运用多种处罚措施。对于违反《条例》规定的违法行为,规定了责令停止施工、罚款、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吊销执业资格证书、终身禁止从事相关业务等处罚措施。三是重罚出具虚假报告的违法行为。这次在《条例》中作出非常明确的规定,对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出具虚假的检测数据或者检测报告、抗震性能鉴定机构出具虚假鉴定结果等行为,除设定一定数额的罚款措施外,情节严重的,对相关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设定吊销资质证书、执业资格证书以及限制从业等处罚措施。通过这些严格的责任追究,确保刚才讲的这些制度措施能够真正落到实处。记者:地震通常对建设年代比较久的老旧建筑造成的危害比较大。请问,《条例》对老旧建筑的鉴定、加固、维护有哪些作用?目前全国各地有不少老旧建筑,工作量应该比较大,请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怎么应对这个挑战?曲琦:由于历史原因,建造年代较早的一些城镇老旧建筑工程以及农村的建筑工程所采取的抗震设防措施不够,造成了抗御地震灾害能力不足。近些年来,我们针对农村民居,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工程。对于城镇住宅,我们则是通过将符合棚户区改造范围和标准的城镇危房优先纳入到棚改计划,推动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这些措施有效推动了城乡老旧房屋抗震安全水平的提升。为了规范已建成的建设工程的抗震鉴定、加固和维护,《条例》也明确规定:一是国家实行建设工程抗震性能鉴定制度,已经在《条例》中有明确规定。二是根据抗震性能鉴定结果,需要进行抗震加固,且具备加固价值的建设工程应当进行加固。三是抗震加固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当公示抗震加固的时间、后续使用年限等信息。通过实施《条例》规定的这些制度,确保既有建筑抗震能力不断提升。张小宏:存量建筑的数量确实比较大。这几年城市里通过棚改,通过危房改造,解决了一批;农村的危房改造、抗震改造,也在逐步推进。另外,我们现在也在做全国城乡房屋建筑调查,这些信息建立起来以后,我想再根据《条例》确定的一些强制鉴定、加固的制度措施,后续工作应该会有更好的进展。记者:《条例》中提到了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请问具体的概念是什么?另外,设立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制度,请问基于何种考虑?关于超限审批,这是一项重要制度,请曲琦司长回答。曲琦:我先回答一下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具体概念。超限高层建筑工程主要是指超出国家现行标准所规定的适用高度和适用结构类型的高层建筑,以及体型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这类建筑没有完全适用的标准作为依据。大家知道,对于一般的建设工程,我们只要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施工就可以保证其抗震安全。但是对于超限高层建筑,它没有完全适用的标准作为依据,所以就要进行抗震设防的专项审查。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往往体量非常大,结构体系也比较复杂,人员比较集中,所以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如果不能确保其有足够的抗震能力,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势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条例》设立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制度,也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具体的规定,就是要在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实施事前管控,由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经验丰富的工程抗震专家,对建设单位报送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设计文件进行严格审查,对采取的抗震设防措施合理可行的予以批准。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意见是后续施工图设计和审查的一个重要依据。另外,《条例》同时还规定了对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建设单位未经审批不得施工,设计单位不按审批意见进行设计的,将视情节予以处罚,这些处罚包括罚款、停业整顿、降低资质、吊销资质等。造成损失的,还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上述这些规定的目的,就是要切实保障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安全。(本文为吹风会发言实录,有删改)|内容来源网站:中国建设新闻网推荐阅读部委动态
2021年9月29日
其他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就《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附白皮书全文

第五,优化消费环境。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加强消费信用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多元化消费维权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深入规范市场秩序,强化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我们要营造安全、诚信、放心的消费环境。
2021年9月29日
其他

行业动态 | 行业标准《城市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导读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公告,向社会公开征求《城市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行业标准《城市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2021年9月29日
其他

​​​微课堂|建设新时代的千年之城——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及实施

根据行业反馈和发展需要城乡规划微课堂推出“行业优秀项目精选交流——面向实施的规划”系列课程陆续上新欢迎大家关注网址www.weplanning.cn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接访问本次推出课程题目是“建设新时代的千年之城——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及实施”。课程简介201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对外发布,这标志着城市副中心控规已成为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的法定蓝图。作为全国第一个由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诸多创新值得借鉴。讲座主要介绍副中心规划的编制背景、副中心控规核心内容及近年来副中心控规的实施情况。讲师简介REC邢宗海副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中心规划所副所长。2001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2013年获北京清华大学工程硕士学位。具有二十年的城乡规划工作经历,涉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乡镇域规划、城乡统筹等多领域的规划编制及研究。2017年起深度介入副中心的规划编制,现在主要负责副中心的规划实施相关工作。在城乡规划微课堂学习什么时候学,您做主!怎么学,您来定!学什么,都随您!点击“阅读原文”开始学习推荐阅读微课堂|行业优秀项目精选交流——深圳土地整备规划与政策系列研究微课堂|行业优秀项目精选交流——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总体规划交流微课堂|行业优秀项目精选交流——深圳市城市体检评估的探索与实践(2017年-2019年)微课堂|行业优秀项目精选交流——深南大道景观设计暨空间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
2021年9月27日
其他

地方动态 | 内蒙古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推进以县域为主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现场会在额济纳召开

9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推进以县域为主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现场会在额济纳旗召开,观摩交流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研究部署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推进以县域为主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作出批示,对做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推进以县域为主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受自治区政府委托,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冯任飞作讲话。阿拉善盟盟委副书记、盟长李中增致辞。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孙利剑主持会议。王莉霞在批示中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扎实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内蒙古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推动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构建多中心带动、多层级联动、多节点互动的新型城镇化格局,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各级各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安排部署,把增强县域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摆在更突出位置,加快推进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设施、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污水收集处理、老旧小区改造等城镇建设补短板工程,不断强化旗县所在地综合服务能力和苏木乡镇服务农牧民区域中心功能,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与会代表先后来到达来呼布镇老旧小区改造示范点团结小区、综合性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湿地文化公园、新型文旅商业消费聚集区居延文化城、额济纳博物馆、综合性服务驿站居延驿站、历史文化村落发掘建设和保护利用示范点吉日嘎朗图嘎查等地实地观摩。会上,额济纳旗、喀喇沁旗、鄂托克前旗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举措,搞好统筹协调,合力推动内蒙古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以县域为主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要充分发挥内蒙古城镇化的独特优势和潜力,在打造宜居型、集约高效型、生态环保型、人文魅力型、安全韧性城镇上下功夫,加快推动自治区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会议要求,要坚持问题导向,扎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以县域为主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任务。一是完善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逐步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二是健全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提高管网收集能力,积极推进管网“雨污分流”,因地制宜确定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标准,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三是改善县城公共厕所。在旧城区、人流密集区和主次干路等区域,配建补建固定公共厕所或移动式公共厕所,分批拆除新建或改建改造老旧公共厕所,新区建设和商业开发要严格按标准配建公共厕所。四是优化市政交通设施。着力推进县城与邻近地级市城区交通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三行系统”,优化公交站点布设,布局建设公共停车场和配建停车场,推进客运站改扩建或迁建新建。五是完善市政管网设施。扩大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完善燃气储气设施和燃气管网,发展热电联产及清洁能源集中供热,构建源头减排、雨水蓄排、排涝除险的排水防涝系统。六是推进县城智慧化改造。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有条件的城镇搭建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智能化。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云上政务”,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建设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便捷化。七是更新改造老旧小区。坚持“共同缔造”理念,积极探索居民、市场、政府共同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新机制,按照“先民生后提升”的原则,聚焦功能完善、环境提升、安全保障等要素,完善老旧小区水电气路信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养老托育、停车、便民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八是强化边境地区城镇功能。改善边境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增强承载人口、连接城乡、支撑国防的能力。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推动改革创新,正确处理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的关系,既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切实把市场可以办好的事情交给市场,把社会能够承担的事情交给社会;又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履行好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职责,高效率、高质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11个试点旗县(区)要积极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内蒙古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以县域为主的新型城镇化不断迈向新台阶。|内容来源网站:中国建设新闻网推荐阅读国新办举行加快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布会
2021年9月27日
其他

部委动态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我国将加强城市更新的顶层设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日前表示,我国将推进中央层面城市更新政策文件起草出台,研究制定城市更新相关法规条例,加强城市更新的顶层设计。黄艳在四川成都召开的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组织开展城市更新试点,推出示范项目,总结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并会同相关部门,针对城市更新难点问题,探索完善适用于城市存量更新的土地、规划、金融、财税等政策体系。她表示,城市更新既是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也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我国已进入城镇化的中后期,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过去关注目标引领,现在更关注底线约束。”黄艳说,城市更新的重点任务包括:建立完善城市体检评估体系,指导系统治理“城市病”;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快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黄艳说,要加强监管,指导督促各地落实城市更新底线要求,及时制止和通报大拆大建的行为和做法;防止各地继续沿用粗放的开发建设方式,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大规模新增建设规模,不断加剧老城区交通、市政、公共服务、安全等设施承载压力。她说,城市社区营造是下阶段城市治理最重要的发力点,要加快补齐既有居住社区设施短板,同步配套新建居住社区各类设施,明显改善城市居住社区环境,不断健全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显著提升完整居住社区覆盖率。|内容来源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荐阅读国新办举行加快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布会
2021年9月27日
其他

行业动态 | 解析“国土空间碳排放核算系统”——用“一把尺子”丈量土地利用碳排放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日益成为世界共识。如何更好地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构建低碳排放的土地利用结构,推进实现2060年我国碳中和目标,是当前亟待回答的一个重大课题。日前,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发布了“国土空间碳排放核算系统”。该系统利用特定国土空间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及相关的经济社会数据,实现自动核算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保持和变化中发生的碳排放。该重点实验室主任黄贤金就该系统的研发背景、具体应用及未来展望作了详细解读。促成低碳型国土空间格局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2006年的相关清单,土地利用碳源碳汇评估方法包括三类土地利用分析方法:第一类有土地利用总面积,无土地利用转化的数据;第二类有土地利用总面积,包括类别间变化的数据(类似土地利用转化矩阵);第三类是有空间明晰的土地利用转化数据。因此,要充分揭示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汇实际,就需要构建土地利用碳排放清单,从而便于进行土地利用碳源、碳汇核算。黄贤金告诉《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国土空间作为碳源碳汇的载体,其碳核算涉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陆地生态系统,以及能源、工业、废弃物、农林活动等人为碳排放。即使是局部核算数据和参数的调整,也将影响到整体性评价结果。“研发国土空间碳排放核算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碳排放核算自动化,推动碳排放管理便捷化,促进碳减排评估工具化。”黄贤金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综合碳排放清单,为开展国土空间优化、支撑双碳目标夯实了研究基础,相当于打造了丈量土地利用碳排放的“一把尺子”,为科学开展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促进低碳型国土空间格局形成提供了政策工具。打造土地利用碳排放数据库低碳国土空间开发的实现主要有碳减排和碳增汇两个途径。前者是以“源”作为出发点,通过科技进步以及能源改革,减少人为源的碳排放;而后者是从“汇”的角度来考虑,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将更多的碳固定于生态系统中。黄贤金介绍,从空间格局来看,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土地利用的碳汇效应比较显著,而东北和西南地区则是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较为显著,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的碳汇(源)效应不甚显著。“从土地利用来看,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汇差异,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当然,也可以通过改善土地利用、加强自然资源管理以及生态修复,进一步增强碳汇功能。”黄贤金说。基于上述观念研发的“国土空间碳排放核算系统”,已为江苏省地方标准《非建设用地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规程》《江阴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办法(试行)》等提供了技术方法和计算支持,形成了以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清单为目标,融合陆地生态系统要素、核算模型集成、土地利用碳排放清单输出于一体的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数据库。力争建立碳汇影响评估制度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构建科学有序、适度的国土空间格局,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实验室还将密切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城市体检等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并开展国土空间碳排放核算系统研发工作,增强该系统支撑功能,从而为科学开展区域气候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和政策方案。黄贤金介绍了国土空间碳排放核算系统的下一步研发目标,包括基于大数据的全域国土空间碳源/汇精细化核查系统;不同情境下2060年国土空间碳中和模拟系统;服务用户端的国土空间碳源/汇监测系统;开展国土空间格局变化的碳源/汇效应分析等。黄贤金表示,随着该系统不断得到广泛应用,希望将来能在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等编制中,建立碳汇影响评估制度,提出碳汇损失补偿机制,或者碳汇空间补偿机制,为实现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中和人类经济社会系统的碳排放,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内容来源网站:学习强国推荐阅读部委动态
2021年9月26日
其他

地方动态 | 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开幕——主题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

导读9月25日,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为主题的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沪开幕。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庄少勤,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庄少勤表示,中国上海等地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和有效实施,提供了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的城市营造和更新模式,其中的“微更新”体现了“中医疗法”的“中国智慧”,而全社会共建共享也展示了中国城市治理的制度优势。必将对未来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治理方式的改进产生积极而长远的影响。希望上海在城市空间治理和“人民城市”建设中继续发挥好“排头兵、先行者”的作用,展示更多的“中国智慧”“上海方案”。张为在致辞中讲到,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广泛传播“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理念、内涵和方法,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社区生活圈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也期盼广大兄弟城市能够与上海一起,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共同开展“共创、共商、共绘、共建、共评、共享”的社区治理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美好社区,为新时代社区规划建设和治理提供更多城市样本,贡献更多中国智慧。据悉,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作为自然资源部与上海市政府合作协议项目,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和普陀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活动期间,1个主题演绎展区、2个重点样本社区——新华社区、曹杨社区,以及分布在上海市各处的其他18个体验社区,在9月26日~11月30日期间向公众开放。艺术季活动内容除实景体验、艺术介入以外,还有各类学术研讨和社区营造活动,将全面展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的营造方法、过程和成果,力求推动“人民城市”建设向更纵深的方向发展。|内容来源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推荐阅读部委动态
2021年9月26日
其他

部委动态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合作推进新疆城镇高质量发展

9月26日上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徽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人民政府主席雪克来提·扎克尔签署部区合作框架协议,加强科学规划建设,推进新疆城镇高质量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姜万荣主持签约仪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吉尔拉·衣沙木丁参加签约仪式并介绍了双方合作背景。|内容来源公众号:中国建设报推荐阅读部委动态
2021年9月26日
其他

国新办举行加快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布会 附《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

导读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负责人孙文剑,新闻发言人、综合规划司负责人范振宇介绍加快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答记者问。寿小丽(栾海军
2021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