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 | 北京:百个市级示范小微空间年内开建
绿树红花做背景,路边狭长边角地为老年人搭起“文艺舞台”;200米宽的高速桥下“灰”空间,增设儿童活动、体育健身设施;餐饮档口前空地为外卖小哥打造“骑手之家”,有专门的停车区、休息空间……
2021年,北京市民家门口将添100处这样的小微公共空间。8月23日下午,小微尺度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示范项目正式出炉。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100个项目分布在北京城六区和城市副中心,将在2021年年内开建。
27万人建言精选出百个项目
6月24日,北京市启动征集一批小微尺度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这些项目占地面积不超500平方米、总投资不超过50万元。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大面积重建并不实际,但对边角地改造提升能直接快速解决老百姓现实需求。
项目征集阶段,北京共收到城六区及城市副中心132个街乡镇的426个项目,从426个项目中筛选出125个项目进行孵化、设计,最后评出100个北京市级示范项目。
100个项目的征集与敲定是一次“民意立项”:北京市共有5600多名共产党员深入基层社区,通过居民需求调研、社区座谈等方式广泛征求民意;共计27万居民建言献策,从“帮我建”变成了“我来建”;近200名设计大师、专业设计师志愿者和责任规划师参与项目策划、设计与实施改造,打造各具特色的精品城市公共空间。
小微空间倡导全龄共享
最终入选的试点项目区域分布较为均衡,其中东城区7个、西城区9个、朝阳区23个、海淀区20个、丰台区14个、石景山区17个、通州区10个。这些项目类型多样,充分体现了城市公共空间项目的发展理念和示范性,其中全龄共享类项目19个、复合利用类项目13个、全民健身类项目17个、绿色友好类项目17个、文化塑造类项目15个、共享共治类项目15个,大师做小品4个。
“数量最多的全龄共享类项目,是要满足全年龄段差异性的休闲活动需求,是为了打造儿童友好、适老化、老幼共享、中青年回归的社区。”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以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63号为例,这块500平方米左右的空地紧挨着居民楼,过去只有几张休闲座椅,公共绿地被肆意占用。设计师根据调研分析描绘出该项目的服务群体:儿童占15%,青少年占25%,中年人占25%,老年人占35%。
在此基础上,这里将为不同群体打造宽敞、舒适、具有趣味性的公共活动场地;制作圆形休息座凳,增设绿环,打造一个小型的“城市森林”;部分场地还将成为共享共治菜园。
多个地铁站周边将改造提升
一些让居民格外烦心的地铁站周边也将变身。
立水桥地铁站B口周边将成为“回家驿站”。这个长条形临街空间在拆除违建后还未整理完成。设计方案将清理、划定共享单车停放区域,增设双层自动车架;种植中低层矮灌植被,提供活动场地,美化回家步行道。除了立水桥站,多个地铁站周边也将打造小微空间。
100个入选北京市级示范的项目将由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支持建设。“虽然这次征集的426个项目只入选了100个北京市级示范,但剩余326个项目并非不再实施,而是将由区级相关部门推动实施。”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内容来源网站:学习强国
推荐阅读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