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水和谐的蓝绿空间融合路径探索——以合肥市南淝河为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城乡规划杂志社 Author 曹靖
摘要
临水而居、泽水而栖,是古人追求亲近自然的营城理念,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推进,人水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生态文明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地方政府的发展思路从人水争地转向人水和谐。
本文以合肥市南淝河为例,结合南淝河流域综合整治与蓝绿空间营建在规划、建设、管理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尝试从城市单条河流的尺度,围绕“人水和谐的河流生态系统”总目标,以目标区域的特有问题梳理、指标体系空间构建传导、科学模拟和评价最优生态廊道为基础,从水环境综合整治、蓝绿线划定、生态岸线改造、垂河通廊构建、滨水空间建设指引、滨水空间项目管控等方面,探索蓝绿空间在规划、建设、管理等综合层面的融合营建路径,保障城乡生态安全,提升城乡空间环境品质,引导国土空间规划中的蓝绿空间分类细化、建设实施以及蓝绿线的划定,以期为国内其他地区探索蓝绿空间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参考。
临水而居、泽水而栖,是人类亲近自然的本性,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人水和谐的营城理念。从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高速推进,人水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
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生态文明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国家的“千年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水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的发展思路从过去的人水争地逐步转向人水和谐,营建蓝绿空间成为很多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在生态、宜居、美丽、和谐的城市发展建设新理念下,蓝绿空间是实现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推进城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01
蓝绿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1.1 蓝绿空间营建原理
蓝绿空间中的蓝色空间是指水体及蓝线范围内的空间,绿色空间是指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以及生态绿地、区域绿地。因此,蓝绿空间是城乡自然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生态体系中密切关联的有机整体。
河湖水系自身具有整体性和渗透性,在开放空间体系中占据核心中枢地位。围绕“人水和谐的河流生态系统” 总目标,蓝绿空间统筹营建首先以水生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工程性与非工程性措施,为河流中的动植物、微生物提供充足的生态基流,促进生态水文交互,提高河流的生态服务功能;其次通过对滨水绿地的预控产生更广阔的动植物栖息地,提升滨水开放空间的尺度与河流自身的防洪排涝能力,从而形成符合河流自身演替规律、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优良系统。
1.2 蓝绿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国外开展关于河流与沿线开放空间的理论研究已有近百年,主要集中在水系生态廊道价值、廊道宽度、廊道保护对策等领域。
在廊道价值的研究中,布恩(Bunnb)认为河流生态廊道在平衡自然、城市、社会、经济的复杂整体作用中发挥了重要价值;施里杰宁(Schrijnen)认为,在绿道、生态网络、景观生态学等多个可持续规划理论中,河流都是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法博斯(Fabos)等认为滨水空间的核心价值在于水资源和野生动物的生境保护;琼曼(Jongman)等认为滨水廊道的价值从自然和文化载体,到防洪、维持生物多样性、提升水质,再到休闲游憩,各个方面存在时代变迁的特征。
在廊道宽度的研究中,库柏(Cooper)、巴德(Budd)等人的研究认为,大于 30 m 的河岸宽度,能发挥降温、过滤污染物、增加河流生物供应的作用;洛朗斯(Lowrance)、库柏(Cooper) 等人的研究表明,80~100 m 的河岸宽度能避免土壤元素流失、控制沉积物。在保护对策的研究中,维斯(Vis)等人认为,洪水滞留、绿色河道的弹性方案,相较于传统提高堤防抵抗洪水的方案,更具有长远的效益 ;尼恩胡斯(Nienhuis)等人认为,周期性的洪水可以重新连通洪泛区和河道,对城乡生态系统起到调节作用。
国内学术层面对蓝绿空间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研究的综述以及对规划技术路径和对策措施等方面的总结。吴岩等人探索了国土空间规划中蓝绿空间系统专项规划的技术路径;邹泉、张坤、刘广奇等人从不同角度探索了蓝绿空间营建过程中的对策建议;曹靖等人从城市通风的视角,对以蓝绿空间为主体的通风廊道构建方法、蓝绿空间对城市风环境效益的提升及蓝绿空间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1.3 蓝绿空间营建的相关实践经验
荷兰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与城市建设,从 2006 年起实施的“Room for River”水资源管理项目,是蓝绿空间融合营建的典型案例。其中,蓝色空间的营建采用了扩挖河道、外推防洪堤、增加河滩面积等措施,扩大了滞洪区域。绿色空间的营建结合堤防后撤,建设滨水绿带与半岛工程。实施近十年后,其在更好地抵御了洪水灾害的同时,优化、修复了水生态系统,提升了河岸整体景观的品质,带动了沿线经济社会的发展。
德国埃姆舍地区公园从完善区域开放空间系统的角度出发,通过埃姆舍河流,将沿线的公园、农田、森林联系起来,重新识别与规划各类公共空间。
伦敦泰晤士河地区同样注重河流与开放空间的网络化联系,运用了提高现有开放空间品质、通过垂河通廊联系开放空间、营造新的开放空间等手法,让泰晤士河在区域开发空间体系中发挥了中枢组织的作用。
纽约在 2012 年推出曼哈顿的滨水“Big U”设想,增加蓝绿空间韧性,来应对未来的飓风灾害影响。马萨诸塞州划定了 78 条河流廊道的保护范围,留出动物迁徙的通道。华盛顿州通过海岸线管理法案,保护河流百年一遇的河漫滩。
武汉近年来通过江湖水系连通工程,实现自然水系与公园绿地、开放空间、生态骨架的融合,营造出蓝绿交织的城乡本底肌理。
沈阳浑河治理通过建设梯级构筑物,保障常年的连续水面,建设两岸各 400 m 宽的滩地公园,成为全国滩地绿化面积最大的河道。
上海针对黄浦江和苏州河,强化人与水岸的互动关系,营造资源、活动、文化汇聚的各类场所,成为人水和谐的柔性空间。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目前学术界对蓝绿空间营建的研究大多基于规划或建设的单一视角,与管控、管理工作的衔接较弱,缺乏规划、建设、管理综合视角下统筹营建蓝绿空间的研究。
在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全要素用途管制的要求下,蓝绿空间如何在满足自身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在规划、建设、管理等综合层面实现相互融合,并与国土空间规划充分协调,是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以合肥市南淝河为例,结合南淝河流域在综合整治与蓝绿空间营建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尝试从城市单条河流的尺度,创新地探索实用性、综合性的城乡蓝绿空间融合营建路径,并应用于规划实践,实现城乡生态安全保障,提升城乡空间环境品质,同时为国内其他地区探索蓝绿空间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02
研究路径
围绕蓝绿空间营建期望实现的“人水和谐的河流生态系统”理想目标,结合当前蓝绿空间营建研究上存在的不足与实际工作经验,笔者提出蓝绿空间营建“四步走”的路径。
第一,问题导向。深入分析目标区域是否存在水环境质量差、护岸亲水性不够、滨水空间不足、滨水建设品质不高、滨水项目控制不合理等影响蓝绿空间融合的特有问题,才能寻求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
第二,目标导向。结合当地水生态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等提出的水系和绿地创建的要求,围绕水质提升、蓝绿线标准、生态岸线规模、水岸绿化占比、区域绿地率等,提出针对性的蓝绿空间营建指标体系,为后续蓝绿空间格局的构建提供规模与空间上的有力支撑。
第三,科学模型支撑。需要运用最小路径法,通过识别生态源地、构建景观阻力值模型、成本距离消费面、最小消耗路径等步骤,构建生态廊道模拟评价模型,科学评估蓝绿空间廊道连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四,融合营建蓝绿空间。
首先,开展三方面工作提升蓝色空间:通过水环境综合整治实现水质达标;通过科学划定蓝线厘清部门事权;通过有序改造生态岸线,提升亲水性,加强蓝绿空间交互。
其次,以水定绿,从三方面营建提升绿色空间:空间上,从生态需求和建设条件出发,科学划定滨水绿线,并结合滨水项目类型合理修正绿廊范围,同时结合外围吸引点分布和实际建设条件构建垂直河道的生态通廊,实现河道向两侧腹地的网络化联系;为引导滨水空间在绿化、道路、设施、桥梁、岸线等方面的有序建设,对蓝线、绿线内、外的滨水空间提出明确的营建指引,界定清晰的权责边界;从蓝绿空间品质提升的角度,明确整个滨水空间的项目管控要求,制定准入清单。
最后,在规划、建设、管理三个层面实现蓝绿空间的融合营建目标。其中,规划层面的工作包括蓝线、绿线划定以及区域生态网络构建;建设层面的工作包括生态岸线改造、滨水空间营建指引;管理层面的工作包括滨水空间的项目管控,而水环境综合整治涉及规划、建设、管理三个层面,最终将得到的人水和谐的蓝绿空间网络与当地的国土空间规划相协调,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引导蓝绿空间分类细化、建设实施以及划定蓝线、绿线(图 1)。
图1 本文研究路径
03
蓝绿空间融合营建的合肥实践
合肥市按照“四步走”的思路,通过梳理地方蓝绿空间特有的问题、构建蓝绿空间营建指标体系、科学模拟生态廊道、统筹营建蓝绿空间等方面的措施,探索南淝河区域实用性、综合性的蓝绿空间融合路径。
3.1 问题导向,梳理目标区域蓝绿空间特有的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目标区域蓝绿空间特有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蓝绿空间营建策略。南淝河是合肥市的“母亲河”,发源于合肥城区西北部的大潜山南麓,向东南方向流入巢湖,贯穿合肥城区,是城市最重要的生态廊道之一。过去的南淝河由于缺乏上游补水、沿线初期雨水和生活污水截流不充分,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水平,直接影响到巢湖流域的空间环境品质。
另外,过去城市忽视了南淝河的生态价值,沿线开发建设侵占一线滨水空间,除环城公园段之外,滨水绿地建设整体粗放,且生态岸线缺乏,造成蓝绿空间割裂、人水不和谐的现象较为突出。
近年来,合肥市开始关注南淝河对城市生态、休闲、游憩、景观方面的综合价值,将南淝河蓝绿空间融合营建提升至全市战略高度,通过滨水地区蓝绿空间的连接、渗透和修复,保育南淝河生态环境,将南淝河的生物、植物群落一起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形成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构建绿色、活跃、蓝绿交织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和流域主动脉(图 2)。
图2 南淝河在合肥城区的位置
3.2 目标导向,引导指标空间化
问题导向是为了解决目标区域特有的问题,让规划更具实用性;而目标导向是为了支撑蓝绿资源在规模上的合理性与空间上的适度均衡性。合肥市围绕全国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要求,结合南淝河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地构建南淝河区域的蓝绿空间营建指标体系(表 1),从规模和空间上引导蓝绿空间的融合统筹布局。
表1 南淝河蓝绿空间营建核心指标体系表
指标体系选择了蓝绿空间营建的八项核心指标:蓝线、绿线标准界定清晰的蓝绿空间范围,明确水利、园林部门在建设与管理上的职责空间;蓝色空间中的水质指标,从水环境的角度明确流域综合整治的目标,为综合整治对策措施提供支撑;生态流量(水位)保证率指标,从水景观的角度保障蓝色空间的景观品质;生态岸线指标,从水生态的角度,为增强蓝绿空间交融互动、提升亲水性提供支撑;绿色空间中的水岸绿化指标,从水源保护与涵养的角度,保障理想的蓝绿空间融合效果;垂河通廊指标,从增强河道向两侧腹地延伸性的角度,论证联系外围绿地的空间可能性;区域绿地率指标,从总量控制的角度,明确区域层面整体绿地生态水平的提升效果。
3.3 模拟评价,支撑空间营建科学性
运用生态廊道评价模型模拟出的最优生态廊道,为蓝绿空间的优化布局提供了科学支撑。蓝绿空间不是孤立的系统,需要有周边水系、绿地及其他吸引点构建网络化联系,如何选择综合效益最高、成本相对较低的方式是个难点。
这里涉及景观阻力值的概念,景观阻力值是指物种在不同生态源地或斑块之间进行迁移的难易程度,它与生态环境适宜性的程度成反比,生态源地或斑块的生态适宜性越高,物种迁移的景观阻力值就越小。
运用 ArcGIS 的最小路径法,将植被、交通用地、建设用地、农业用地和水系等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按照不同的景观阻力值,分别制作成不同地类的成本栅格文件,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数据镶嵌,得到成本距离消费面数据,进而确定源地和目标地之间的最小消耗路径,作为生物迁徙与扩散的最佳路径,也最适宜作为潜在的生态廊道,而这些廊道也将作为蓝绿空间营建的科学依据(图 3)。
图3 城市生态廊道模拟评价模型
3.4 规划、建设、管理结合,融合营建蓝绿空间
蓝绿空间营建应采用蓝绿空间自身体系营建与统筹营建相结合的方式,绿色空间需要围绕蓝色空间构建。因此,将水系蓝色空间作为骨架,开展三方面工作提升蓝色空间,是构建蓝绿生态网络体系的开端。
第一,通过水环境综合整治实现水质达标,是蓝绿空间融合营建的首要环节。制定针对性的综合整治措施,解决目标区域水环境的特有问题,实现导向目标,在“水清” 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岸绿、景美”。
南淝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围绕“打赢碧水攻坚战、唤醒沉睡母亲河”的目标,以 2035 年流域水功能区达到Ⅳ类水标准为导向,针对排污口整改不到位、污水管网不完善、生态基流匮乏等九个特有问题,精准施策,针对性地开展污水厂提标与扩建工程、排水管网完善工程、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等九大整治工程,已实现国控断面水质达标,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Ⅴ类水标准(图 4)。
图4 南淝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路径
第二,通过科学划定蓝线厘清水利部门建设与管理的事权范围。蓝线划定从水安全角度出发,满足城市防洪排涝、饮用水安全的诉求,依据水利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融合岸线边界的管理要求,形成中心线、临水边界线、上口线、保护控制线(外缘边界线)的蓝线体系。南淝河蓝线标准分为两类,有河堤的,从背水坡堤脚线向外延伸20 m;没有河堤的,从河口线向外延伸 20 m(图 5)。
图5 南淝河蓝线划定
第三,通过有序改造生态岸线,提升亲水性,加强蓝绿空间交互。国内较多城市的河流从防洪的单一视角出发,采用工程性的硬质堤岸,亲水性、景观性不佳,造成了蓝绿空间的割裂。在满足水安全、不影响行洪断面的前提下,通过工程性措施改造生态岸线,增强蓝绿空间的联系,是蓝绿空间融合营建的重要方面。
南淝河为实现 2035 年生态岸线占比超过 50% 的目标,采用三种方式改造生态岸线:针对河口、大型公园、城市地标等重要节点,通过以路带堤、以坡带堤的方式,将防洪圈空间向后退,留出空间增加亲水设施与亲水景观;针对重要的线性空间,局部清理乔灌木,增加地被,设置悬挑平台,丰富空间形态,提升滨水空间的体验感,并增加堤坝上下的联系通道;针对桥下空间设置体育、休闲、活动设施,增加滨河空间的吸引力(图 6)。
图6 南淝河生态岸线改造
蓝色空间构建完成后,针对河流与周边环境相互孤立的问题,以水定绿,沿与河流平行的纵向空间以及与河流垂直的横向空间,建设绿色廊道并渗透至周边各类用地中,将河流景观引入两侧腹地,构建成体系的区域生态网络,同时通过划线与管控相结合,从规划、建设、管理三个层面,实现对蓝绿空间统筹营建的全周期引导。
第一,蓝绿空间通常呈现出“非”字形布局,在优先保护沿河绿色廊道的基础上,也要关注水系廊道与外围吸引点之间的空间联系。
为加强水系两侧的水源保护与涵养功能,首先需要结合生态需求和实际建设条件,科学划定滨水绿线范围,针对绿线范围内的现状建设项目,分类施策,对范围内的“城中村”,污染型企业及其他质量较差、无保留价值的建筑物予以拆除;但对具有改造价值的城市公建、经营情况良好且污染处理到位的企业、品质较高的美丽乡村、涉水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应予以保留或整改,划出绿线范围。
其次,分析河流外围的公园绿地、文化资源、景区景点、美丽乡村等空间吸引点的分布,结合现状建设条件,论证垂直河流的生态廊道贯通可行性与合理宽度,实现空间网络化。南淝河从生态安全与城市更新的视角,按照上游段 100~800 m、中游段 30~200 m、下游段 200~800 m 的原则要求,分类修正现状建设项目,划定 14 km2 的滨水绿线,通过 20 条垂河通廊,联系外围空间吸引点,构建起面积达 55 km2 的区域生态网络空间。
与水系蓝线相比,滨水绿线与城乡建设的矛盾较多,需要基于生态安全、城市设计与建设实施的综合视角划定,但绿线以及区域生态网络空间的划定不是最终蓝图,未来随着区域发展环境与区域功能的转变,绿线、绿廊宽度需要作动态的调整。为有效应对未来城市开放空间的理想蓝图与现实拆迁之间的矛盾,南淝河针对重要滨水节点与重要垂河通廊,分别划定绿线的近、远期实施范围,近期范围在近五年内实施,远期随着区域条件的成熟与变迁,一方面逐步腾退形成理想的绿线范围;另一方面绿线与垂河通廊也需要作动态调整,构建起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区域生态网络体系(图 7)。
图7 南淝河绿线与区域生态网络
第二,建设层面对蓝线、绿线内、外的滨水空间提出明确的营建指引,既要指引绿线范围内的开放空间、岸线形态、慢行游线、游览设施建设,也要指引绿线范围外的建筑界面、步道空间及其他重要空间的建设,为下一步水利、园林、住建等部门开展高质量的滨水空间建设指明方向。
南淝河将全段 40 km 划分为 15 个景观单元,从绿线内、外分别制定指引图则,明确建设要求。例如西一环至亳州路段,绿线范围内,要求拓宽现有的亲水步道,宽度 ≥4.5 m;对现有防洪堤进行局部改造,增加栈道、平台与活动空间,四里河口应设置漫滩湿地,提供湿地游憩和水质净化功能。
绿线范围外,要求重要建筑界面的裙房连续实墙界面应≤15 m,避免连续的消极空间,裙房高度应 ≤18 m;滨河建筑贴现率应在 60%~70% 等(图 8)。
图8 南淝河滨水空间建设指引
第三,为提升蓝绿空间及周边区域的空间品质,需要对滨水空间的项目类型进行严格管控,从滨水空间的主导功能、天际线形态、景观效果、视线通廊等方面考虑,避免不符合滨水主导功能、破坏滨水天际线、影响整体或节点景观效果、遮挡重要视线通廊的项目入驻,制定正、负面项目管控清单,引导项目合理入驻,清退不合理项目。
南淝河针对 15 个景观单元分别制定项目管控图则,例如在西一环至亳州路段,要求沿南淝河侧的建筑界面增加商业功能;腾退四里河口东侧现状建设项目;在会宾楼周边增加文化建筑等(图 9)。
图9 南淝河滨水空间项目管控
通过以上六部分工作,从规划、建设、管理三个层面构建起人水和谐的南淝河蓝绿空间网络,进一步与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相协调,将蓝绿线划定、现状建设腾退、地块功能调整等要求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传导落实,为下一步建设实施提供法定支撑。
04
结 语
依托河流的蓝绿空间融合营建,是保障城乡生态安全、提升城乡空间环境品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全要素用途管制的要求下,蓝绿空间如何在满足自身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在规划、建设、管理等综合层面实现相互融合,并与国土空间规划充分协调,是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以合肥市南淝河为例,结合南淝河流域综合整治与蓝绿空间营建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尝试从城市单条河流的尺度,探索实用性、综合性的城乡蓝绿空间融合营建路径,并应用于规划实践。
研究的要点在于围绕“人水和谐的河流生态系统”总目标,以目标区域特有问题梳理、指标体系空间传导、最优生态廊道模拟评价为基础,从水环境综合整治、蓝绿线划定、生态岸线改造、垂河通廊构建、滨水空间建设指引、滨水空间项目管控等方面探索蓝绿空间融合营建的路径,保障城乡生态安全,提升城乡空间环境品质,引导国土空间规划中的蓝绿空间分类细化、建设实施以及蓝绿线的划定,以期为国内其他地区探索蓝绿空间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其中,蓝绿空间的融合营建是关键环节,需要划管结合,从规划、建设、管理三个层面,实现对蓝绿空间融合营建的全周期引导。
蓝绿空间营建形成的蓝图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而需要循序渐进、动态调整。一方面随着区域条件的成熟,分近、远期逐步腾退以形成理想的绿线范围;另一方面随着区域发展环境与区域功能的转变,绿线、垂河通廊以及外围空间吸引点也需要作动态调整,构建起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区域生态网络体系。
蓝绿空间的融合营建涉及规划、水利、园林、市政等多部门的跨界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彼此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仅在于各学科、各部门专业技术团队之间的密切配合,更重要的在于政府“一盘棋”的综合统筹,协调相关管理部门在建设、实施、管理上的事权,避免交叉管理,凝心聚力,共建人水和谐的理想蓝绿空间,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作者
曹靖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推荐阅读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