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10-4

乾一文化 一明 乾一学院 2023-08-24

10-12) 熊(xiong-2):


《说文》:熊,羽弓切。兽似豕。山居,冬蛰。从能,炎省声。凡熊之属皆从熊。


古文字写作‘’,上为‘能(neng-2,)’,下为‘火(huo-3)’。‘能’的本义为:一种体型庞大、健硕的猛兽。‘能’字后以引申义‘能力、才能’、‘能够、完成’通行。因此,人们将‘能’的衍生字、添加‘火-灬’的‘熊’用来表示‘能’的本义。


‘能’的本义为‘熊’,后添加‘火-灬’为‘熊’表示‘能’的本义      熊       图片来自网络

‘能’体型庞大、健硕,与‘火’组字,以此会意表示:火势很盛大的意思。如《山海经·西山经》:槐江之山,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䰟䰟(hun-2,同:魂)。如词组:熊熊大火,熊熊火焰等。


火势很盛   熊   图片来自网络


‘熊’是一种体型粗壮、力气很大的猛兽。食性杂,既吃肉,也吃植物果实和昆虫。天冷的冬天会不吃不喝地穴居冬眠,来年春天才会醒来。


‘熊’粗壮的身体可以在短距离内行动迅速。但一般情况下,行动迟缓慢腾腾,给人笨拙的印象。由此‘熊’又是‘愚笨、无能’的代名词,如词组:熊包。


添加意为‘罗网’的‘网-罒(wang-3)’为‘羆(pi-2,)’,以此表示:熊的一种-体型庞大,非罗网罩住不能捕捉,即:壮硕的棕熊。如《诗·小雅·斯干》:维熊维羆,男子之祥。以‘熊羆’并称,作为生男孩的代称并寓意‘健康强壮’。现代汉字写作‘罴’,字形有了较大变化,已看不出‘熊’的本义。


‘熊’由多结构组字,后不再单独作为部首。现代汉字归入‘火-灬(huo-3)’字旁。


10-13) 火(huo-3):


《说文》:火,呼果切。燬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凡火之属皆从火。


古文字写作‘’,为燃烧的火焰形象摹画。其本义为:物体燃烧时的火苗及所发的光。如《说文》:火,炎而上,象形。


燃烧的火焰    火  象形    图片来自网络


自然界‘火’的产生,大概上来自于雷电点燃树木,下来自地震时炽热岩浆引燃树木。人们从开始的恐惧,到慢慢适应,再到逐渐学会使用火并自主保留火种,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人们对于‘火’的印象,也是一个逐渐熟悉并掌握的过程。


‘火’的使用是古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使人们逐渐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蒙昧时代。人们学会和适应了‘熟食’,对文明进化与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使人类对光明的渴望成为现实,扩展了活动时间和空间,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曙光。


华夏地处北半球,因此南方炎热。古时人们把‘方位-东西南北中’,与‘五行-木金火水土’分别相配。南方配‘火’,所以《说文》有‘南方之行’的说法。‘行’,这里是‘五行’的简称。


为‘火星’的简称,亦名大火。司南方,主夏季。如《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如《尔雅·释天》:大火谓之大辰。这是因为:东方之宿三星,中一星色赤而大,故命之曰火。


由‘火’新组的汉字,大多与‘火’及‘火’的使用相关。且大多位于新组汉字的左边或下部。在新组汉字下部时,有时会直接写作‘火’,如:焚、灸、灾、炱;有时会写成四个点‘灬’,如:热烈、蒸煮、煎熬。


‘火’高过人的头顶,写作‘光(guang-1,)’,以此会意表示:火在高处才会明亮。


商周青铜器 多字体铭文   光   图片来自《甲金篆隶大字典》


焦(jiao-1,):上为‘短尾鸟-隹(zhui-1)’。组字以此表示:以火烧灼小鸟,结局只有一个:烧焦。人们也有办法进行改善-用泥土把‘鸟’包裹严实再烧,就会避免出现‘焦’的情况。


10-14) 炎(yan-2):


《说文》:炎,于廉切。火光上也。从重火。凡炎之属皆从炎。


古文字写作‘’,以上下两个‘火’组字,以此会意表示:火焰升腾。引申指:火光冲天的大火。如《说文》:炎,火光上也。从重火。


    以上下两层火表示火焰升腾    炎    图片来自网络


火势大,引申有:炎热、酷热的含义。如《诗·大雅·云汉》:赫赫炎炎。延伸指身体的发炎、炎症。如:嗓子发炎、扁桃腺炎。


用为远古黄河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名,即:炎帝-神农氏。以‘炎’为名,大概与其善于用火有关。与黄帝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战败后结成联盟。后由黄帝率领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南)大战南方九黎族,击败并擒杀其首领蚩尤。炎黄两部的结合成为古华夏民族的主体,炎帝亦与黄帝并称为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


添加意为‘人掉入陷阱’并表音的‘臽(xian-4)’为‘燄(yan-4,)’。以‘人在陷阱中跳跃企图脱困’来表示‘燃烧的火苗’一上一下起伏的样子。如《说文》:燄,火行微燄燄也。从炎、臽声。现代汉字简省写作‘焰’。


添加意为‘脚步不正’的‘舛(chuan-3)’为‘粦(lin-2,)’。以此会意表示:飘忽不定的‘燐火’-即:野外的‘鬼火’。后‘粦’字上部的‘炎’讹变为‘米’。‘粦’为‘燐’的初字,现代汉字统一写作‘磷’。


‘炎’由多结构组字,后不再单独作为部首。现代汉字归入‘火’字旁。


10-15) 黑(hei-1):


《说文》:黑,呼北切。火所熏之色也。从炎,上出,古窻字。凡黑之属皆从黑。


古文字写作‘’,下边是表示层层火焰的‘炎(yan-2)’,上部象一团浓烟的形状,里面的小点则是浓烟中漂浮的烟尘。自然界最原始的燃烧材料是木头,其在燃烧时会有浓烈烟尘出现。这就是古时人们对‘黑’的理解和描述。


烈火浓烟、烟尘    黑    图片来自网络


燃烧中的火焰有浓烈的烟尘,因此有‘昏暗无光’的引申义。如词组:黑暗、黑灯瞎火、黑天黑地等。延伸指:恐怖、狠毒、反动。


古时的人们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随意毁损。因此,统治者会对触犯条律的人犯,在头面部强制进行刺刻涂墨的刑罚,以与平常人进行区别。即:古时的‘墨刑’。


由‘黑’组成的汉字,大多与其本义和引申义相关。如:


添加‘土(tu-3)’为‘墨(mo-4,)’。以此表示:取自炊器底部或灶台、烟道中‘灰土’状‘烟炱’制作而成的物品。后专指用于书写的黑色颜料。


黑土    墨    图片来自网络


黔(qian-2,):右部‘今’为‘巾’字的假借。指秦始皇二十六年更‘民’名为‘黔首’-即:以‘黑巾’裹头。‘黔首’即‘黧民’,‘黧’通‘黎’字。‘黧’字上为‘利’,意为:割取收获的庄稼。农作物成熟时本色为‘黄色’。因此,‘黧’字本义为:黑中带黄的颜色。


注:拼音后面的1,2,3,4分别表示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读音为轻声的不标注。


点 击 调病扬升

道炁开脉轮简说

道炁开脉轮 福慧安身心


觉湛圆澄世界,悟开明德亲民。智行命运与共,慧止舍得安心。   


点 击  以下 历史好文   

8.23线上线下开脉轮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10-3

如何才能成为自己的疗愈大师?

生病,是情绪能量在身体严重堵塞?(灵性好文)

想了解真实的自己 ,先悟透自己的身体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10-2

“死亡”之后,意识究竟会经历什么?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10-1

如何让生活的苦难,成为帮助我们觉醒的镜子?

原创 /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9-12

世上最厉害的因果(太透彻了)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9-11

每一次选择,都是与宇宙共振的机缘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9-10

你最亲近的人,其实都是你的潜意识投射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9-9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9-8

金钱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你内心的恐惧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9-7

念头,是怎样影响身体健康的?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9-6

修行=>知道 信道 悟道 行道 得道(私藏版)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9-5

《易经》与人类生命觉醒的密码(收藏)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9-4

一旦你非常清楚要做什么,宇宙就会帮你如愿以偿

《说文解字》540部首探源解读 9-3


   

详情可咨询:一明老师13598164837(微信号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