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uDW人物 | 张文轩:在重构乡邻关系中,为乡村寻找未来

SuDW 苏州国际设计周 2022-07-18

张文轩

建筑设计师、品牌策划人、乡村社会设计师

江村乡村发展顾问

白相里品牌创始人

设计和创意产业出身的张文轩,曾在北京和上海陆续工作与创业,原本穿梭在摩登都市的他,人生似乎总和大城市绑定在一起。直到大约5年前,一次与苏州乡村的相遇,让他的事业与生活都有了新的锚点。




从苏州市区驱车一路向南,40分钟的车程,就来到了吴江区的众安桥村。张文轩的“白相里·五亩田”民宿就坐落在这里的一片广阔田园中。



“我们都是彼此的风景,和所有爱你的人一道来白相”,这是张文轩为他创立的乡村度假品牌“白相里”写下的slogan。从4年前来到苏州吴江,在南厍村开设第一家“白相里·绿水人家”,张文轩如今已是半个“农人”,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自己来到乡村的初心。


 白相里·绿水人家


从都市中的精英建筑师到田园乡间的“乡村社会设计师”,张文轩将自己的事业与生活都融入了中国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而既拥有恬静的田园风光,又毗邻上海、与便利的都市生活无缝接轨的苏州乡村,则成为了他开启人生新章回的理想宝地。



 回归乡居做个乡村社会设计师:

 先暖人心,再兴田园


2017年前后,昆山的田园乡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各类乡村振兴模式百家争鸣,紧随着计家墩理想村的崭露头角,相隔不远的祝甸村依靠着自身砖窑文化的底蕴,也在探索着乡村振兴的不同模式。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曾在上海迪士尼周边成功创办民宿的张文轩,凭借一系列项目积累的经验与资源,接受邀请为祝甸的乡村振兴做了一次策划。比起设计的直接介入,张文轩响应国家对“乡村振兴”提出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等概念,并提出将每个概念落实到人——做到“先暖人心,再兴田园”


 张文轩拍摄的吴江乡村景观


与当代苏州乡村的相遇,唤起了张文轩儿时居住在乡村的记忆和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向往,他开始遍访苏州的乡村,一边尝试着认识更为真实的中国乡土,一边也在为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和乡村更紧密的结合寻找机会。


这样的寻觅并未持续太久——在吴江广阔的乡村天地里,张文轩的视野落到了一座紧邻吴江市区、保存完好的千年古村-南厍的身上。2019年,由16栋乡村民房建筑改造而成的“白相里·绿水人家”在南厍开业。


 绿水人家坐落在南厍村的一条小河边


“绿水人家”得名于苏轼《蝶恋花》中“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一句,这既是张文轩对南厍村最直观的印象,也是他希望来到这里的客人能感受到的体验。


因此,不同于许多传统民宿,绿水人家的16栋建筑中只有6栋是民宿,其余则是种类丰富、空间充裕的各类功能区和公共空间,能够让客人体验到乡村生活的更多维度。



张文轩并不认为自己做的是单纯的民宿项目,而是在尝试为来到乡村的人提供更好的体验。在他看来,体验乡村生活乐趣的最佳方式,就是在乡村住下来,甚至让乡村可以成为都市人的“第二居所”,成为可以多次往返的目的地。


张文轩认为,城市中产的壮大和人们对生活追求的提升催生了城市居民对第二居所的需求。虽然由于中国农村土地性质、城市投资购房习惯等因素,大多数国人无法在乡村地区拥有第二居所,但隐含在这种需求背后、都市人对田园生活的亲近和向往是真实存在的。


 绿水人家除了有乡村民宿,还有丰富的乡村体验


“你可能去黄山要筹划很多天,去海南要筹划一年半载,但到苏州的乡村,在上海的你周末就能动身。” 


对比遥远的度假胜地,如南厍这样被周边大城市周末短途旅程覆盖的乡村,能够在与回头客一次次的重逢中和他们建立起特殊的情感联系,就像是一种“回老家走亲戚的感受”



这也是张文轩希望通过绿水人家、通过白相里传达的生活理念。希望为来自上海等周边城市的人们提供一个“精神上的第二居所”。


为了让客人能真正把乡村当做一个精神上的“第二居所”,而不只是普通的民宿,张文轩在打造吴江的白相里项目时就特别留意了对原有乡村建筑布局的保留,并刻意弱化了白相里作为连锁民宿的“酒店”特质与品牌特质,让居住在这里的体验更接近于原真的乡居生活。


经过两年乡村生活的熏陶,这样克制的表达在吴江的第二处白相里——“五亩田”的营造上也得到了继承,并通过这一名称的来源,五亩宽阔的田野将乡村生活的意境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强调酒店的品牌特质是有悖于乡村生活的,传统的乡村是熟人社会,问路都是‘老张家在哪?’,村里人就直接领你去,不会给建筑标注几号楼。”


为了心中理想的乡居愿景,张文轩在项目中越发注重通过建筑和空间的营造,去推动人与人之间、特别是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之间的交流。



在张文轩心中,他在乡村所做的实践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改造,也不认为自己是在单纯地打造一个民宿品牌。对于自我定位的模糊和困惑,在一次与中国“文化乡建第一人”左靖的交流中得到解答。


“乡村社会设计师”——这是张文轩从深耕乡村营造多年的左靖那里得到的概念。“乡村社会设计师,首先就体现在‘社会’两个字。通过我们的介入,激活焕新乡村的社会关系,产业和就业的机会也许就从这样的关系中诞生。”



 乡村民宿设计的分寸:

 保留原真,扬去灰烬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有人极力推崇设计介入乡村,就有人极力反对这样的做法,认为会破坏乡村生活的本真。对此,张文轩始终保持着明确的态度:继承传统并不意味着要崇拜灰烬,继承的过程当中一定会有取舍


在张文轩看来,乡村振兴不是要去振兴所有的乡村,而是作为中国战略发展布局中的一环去发挥作用。那些在文化、产业等方面拥有独特价值和潜力的乡村,的确值得更多关注和资源的投入,从而在未来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找准自身定位,得到长效的“振兴”。



从全球大趋势看,未来越来越多人还是会生活在城市当中,未来的乡村也一定会在更多层面上与城市产生更紧密的联系。基于这样的观点和经过自身实践的沉淀,张文轩对“设计下沉乡村”的现象如今也有了更为清晰的思考与认知。


在张文轩主导的乡村项目中,他就特别留意合作伙伴在设计表达上的分寸,极力避免乡村建筑的“网红化”。在经年累月的乡村项目实践和乡村生活熏陶中,张文轩学会了以更为谨慎的态度面对乡村建筑的改造,而非直接套用城市项目中的设计和运营思路



“网红效应”常常带来的只是一时的流量。如何让来到乡村的人不只走马观花,而是可以停留更长时间,这就要求来到乡村实践的设计师不仅要有放眼全球的国际视野,同时还应具备极强的用国际化的语言翻译在地文化特质的能力


在基于都市人精神“第二居所”理念打造的绿水人家和五亩田中,张文轩都会尽可能沿用场地原先乡村房屋的布局,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筑和公共区域的改造以及景观的塑造,以形成一系列能够从不同维度感受乡村“慢”生活的独特空间。



“在这里晒晒太阳,在那里看看稻田,在矮墙围合的区域里烧烧烤,每个空间呆一两个小时,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抓住村落气质并且把它应用到度假产品空间和运营设计中去,这是张文轩在谈到“白相里”这一品牌时反复强调的。



而在张文轩开弦弓村的江村Club项目中,他的立足点则在于如何让客人在这里停留更长的时间。开弦弓村作为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大家费孝通的学术起点,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也吸引了包括众多学者在内的人们远道而来。


 江村(开弦弓村)和费孝通纪念馆(图源 @江村Club )


“在瞻仰过费老先生的璀璨经历后,如何留住专家学者花30分钟做一次学术分享,如何让他们在完成分享后再花1个小时与其他人坐在一起交流,让知识进一步碰撞和传播,这就是我们打造江村Club的初衷。”


 张文轩希望通过打造江村Club,在当代乡村构建能唤起人与人交流和共同生活的公共空间 (图源 @江村Club )


“江村Club,顾名思义,既是为每年到访江村的学者设立的Club,也是作为在地居民新公共空间的Club。”


作为江村乡村发展顾问的张文轩,希望通过这样的实践打通专家学者、普通游客、在地居民之间的交流隔阂,重现一种邻里和睦友爱的乡村生活,进而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来客对这里产生情感联结,能够不断地回访。要实现这样的愿景,公共建筑和空间的塑造只是其中的第一步。


 张文轩在江村Club (图源 @江村Club )


回顾在乡村的实践,张文轩坦言,乡村振兴绝非建筑师、设计师凭一己之力就能够促成,关键还是在于后续环节的接棒,在于长期有效的运营。而这其中的思路,其实与城市存量发展语境下的社区营造、城市运营、精细化管理等概念是一脉相承的。



 城乡空间关系的延展:

 社区营造,探寻未来


在张文轩的观察中,苏州的乡村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正在越来越多地承担着城市社区的职能:在背靠吴江市区的南厍,张文轩看到许多人白天驱车进城上班,晚上回到乡下居所。


对张文轩而言,在这样的乡村里开展乡村振兴,无异于是在进行社区营造。


 在城乡结合越发紧密的背景下,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的距离也不再那么遥远


传统乡村是一种熟人社会,这样的社会形态来源于千百年来乡村中的人们共同生活的经验。张文轩认为,从最早的祠堂,到解放后的生产队,乡村居民一直有承载共同生活的社交中心。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在乡村居民进城务工、乡村产业转型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乡村居民的共同生活也随着交流空间与交流机会的减少被逐渐压缩。


张文轩强调,在乡村做“社区营造”,首先就是要顺应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为此,在张文轩的乡村实践中,承载人们社交生活的公共空间总是他打磨的重点。


 五亩田


无论是五亩田、绿水人家这样的乡村民宿,还是以江村Club为代表的乡村新型文化空间,当张文轩看到本地村民也会被他所塑造的空间吸引,自然地成为使用这些空间的一员,在他心中这些项目就已经成功。


 江村Club除了举办各类展览活动,平日里也正在逐渐成为当地居民休憩交流的场所 


张文轩曾不止一次提起两个“70%”的概念,即70%的在地餐饮、娱乐消费由本地居民产生,70%的住宿消费则来自外地游客。在张文轩心中,这是走在城乡接轨前列的苏州乡村的理想场景之一。


在这样的场景中,通过共享公共空间,城里人与乡下人,本地人与外地人,常住居民与短途游客都彼此交集。来自都市的游客收获了来自乡村的平静与美好,而世居乡村的居民也有机会能直观地感受来自城市精致的生活品质。两者各取所需,又相互交融,成为对方生活体验的一部分



越来越多城里人选择来到乡村度假,也是在向原生的乡村居民传递一种信号:农村不等同于落后,居住在农村也不意味着不便利


在未来城乡越发频繁的交集中,通过在各种场景中与城市居民的接触,乡村居民也会潜移默化地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进而自发改善生活的方方面。


在张文轩看来,从基础设施改善和建筑改造,到公共空间的营造和对乡邻社会关系的修复,都只是服务于乡村长效振兴作出的阶段性工作。外来力量的介入,终究仍应落到乡村自我造血、自我更新能力的塑造上


 聘用当地居民已经成为许多乡村项目的普遍做法,这也传递出一种讯号:乡村也可以提供理想的就业和生活条件


结合多年实践与乡村生活熏陶的感悟,在如今的张文轩看来,当设计师来到乡村,他所要做的绝不只是解决当下的问题,更不应是只着眼于符号的设计,而是基于对人类生活方式的远见,为乡村寻找更具生命力的未来。



-END-


撰文 | Pan

编辑 | Garlic_P


未特别标注图片皆来自

张文轩和白相里小红书及微信公众号


关注

@苏州国际设计周

苏州国际设计周以“创新江南文化”为目标、以“设计致用”为原则、从“美学城市、美学生活、美学经济”三个维度,发现和传播苏州在城市更新、古城保护、苏式生活、产业创新中的新思维、新案例、新亮点,让更多人了解人文苏州、美学苏州。


长按添加「苏州国际设计周」 官方微信

长按关注 @苏州国际设计周 官方微博

长按关注 @苏州国际设计周 小红书账号

长按关注 @苏州国际设计周 微信视频号

前往 抖音 搜索关注 @苏州国际设计周 


-苏州国际设计周媒体中心-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著作权归属原作者所有

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