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谣传」住院不能超15天?!看病不到社区不报销?!没这规定……

广东卫生计生 健康南粤 2019-04-22


看病前要到社区医院转诊,否则不报销?

住院不能超15天,否则医保不报销?

医保卡里的钱是自己的,想买啥就买啥?



最近,这几条传言貌似很活跃

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广东卫生计生为您详尽分析一下!







按照规定,患者可自由选择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不需要任何转诊手续


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主要通过报销杠杆实现。


基层诊疗报销比例比大医院高,以此鼓励引导患者去基层首诊,实现分级诊疗。



以广州医保政策为例:


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在其他医疗机构和指定专科医疗机构就诊,经转诊的报销比例比未经转诊的报销比例高10%。



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在其他医疗机构和指定专科医疗机构就诊,未成年人及在校学生经转诊的报销比例比未经转诊的统筹基金支付比例高10%








医保部门从未规定过每个参保患者住院天数及费用限额。即便医保部门给医院设定限额,但不会具体到每个参保患者,医院如果超过医保限额,也不会让参保患者自付医疗费。


但在现实中,确实存在“被出院”的情况,哪怕你大病未愈,但只要你是参保患者,住院够15天,就要被出院或转院。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医保住院支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按病种结算,一种是总额控制。医保局把医保限额下达到医院,医院把限额分解到科室,又把指标下达到医生,医生为了防止医保限额超标,只能限制参保患者的住院天数。


其二是存在医院与家属对患者出院标准意见不一的情况。部分热门科室“一床难求”,个别患者病情已经稳定,本应出院到康复机构继续治疗,却长期占着床位不出院,所以,有的医院用15天这个槛,来限制某些确实不需要长期住院的“赖床”患者。




“按病种分值付费”有望解决“被出院”难题



新修订的《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允许定额标准有合理增长,还引入了“人次人头比”的指标,即每个病人的平均住院次数。如果医院不合理地分解住院、同一次生病重复住院,人次人头比指标就会升高,年终考核值也会升高,最终导致超标。



自2018年1月1日起,由广州市医保局与定点医院按病种分值付费方式,结算医保参保人的住院医疗费用。“按病种分值付费”被寄予厚望,希望减少“15天被出院”等行为,一旦定点医疗机构有相关行为,当次住院的分值不计算,还按该分值的3倍扣分,由此约束医院自觉遵守规则。






以城镇职工医保为例,实行统筹加个人账户的制度,而且连续缴费满一定年限后(一般25年,也有20年或15年),退休无需缴费即可享受待遇。断缴3个月后,统筹账户计算连续缴费年限需重新开始计算,原来的缴费年限清零。但一些地区也允许在退休时补缴,以达到连续缴费年限,个人账户里的钱都是自己的,不会清零。



对于城乡居民医保,实行现收现付制,不存在个人账户,也就没有清零的说法。一些地区规定断缴一定时间后(各地时间不同),就不再享受待遇,无法报销,但只要重新缴费就可在次月享受待遇。


医保卡个人账户归属个人,但其基金构成除了个人缴费外,还有统筹基金划入部分,因此要严格按照个人账户支付范围使用,不得随意套现、串换物品。个人账户只能限于医疗用途,部分省市实现医保账户家人共济,可支付配偶、子女、父母的医疗保障费用,仅限于直系亲属和配偶,不能随意借给别人刷卡。



比如广州市医保卡的个人账户可以门诊看病付钱,在定点药店买药(非处方药物)、体温计和血压仪这些辅助检查设备,给体检等自费项目缴费,还能用于直系亲属相关自费项目的支付,比如给孩子打高大上的自费疫苗,是可以刷爸妈医保卡里的钱。


根据广州市的医保政策,城镇职工医保每个月划入个人账户的具体比例如下:


35周岁以下:划本人医保月缴费基数的2%


35~45周岁:划本人医保月缴费基数的3%


45周岁~退休前:划本人医保月缴费基数的3.8%


退休后:按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1%划


如果你是城乡居民医保,那你就是卡内无钱族。




来源:人民网、羊城晚报、广州市医保局

编辑:曹思扬 赵莹

设计:林婷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健康回眸


  痒痒痒痒痒……脚气君!别传染我

◎ 致敬医师节 | 广东医生们这样过节

◎  段宇飞赴湛江督导基层医疗卫生能力建设和疫苗续种补种等重点工作

【小儿】五阿哥的黄疸全怪他妈?《延禧攻略》的神医不靠谱

【关注】从今起!广东对接种过长春长生狂犬病疫苗的人群开展免费续种和补种

◎  关于做好长春长生公司狂犬病疫苗接种者跟踪观察和咨询服务相关工作的通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