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白胖燕问字】“诗”字为何能引发文化情怀?

2017-02-11 白胖燕 中华文化溯源

             匕

白胖燕问字

           阝               

                              廴              匚

春节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正式公布。借着这阵春风,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随后引发广泛关注。在人们心目中,能背古诗成了有文化的标志,古诗因此也成为传统文化的最佳“形象代言人”。


诗,为何能这样轻易地引发国人的文化情怀?



诗这个字,看上去就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形声字呀。不过要是细说起来,还是挺有讲究的。


右边那个“寺”是它的声旁。但在古音中,寺的发音类似于“之”,不过是四声。比如作旧体诗所依据的《平水韵》,就将寺归入去声“四置”的韵里——置、制、志、治,这些字和寺的韵母都相同。


那么,诗为何要发之的音呢?在一些典籍中,将诗解释为之,而之的本意是出——诗,志之所之也。这意思是说,志向抒发出来就是诗。因此,过去有些书法家写字,还会把诗右边的寺,直接写成之,表示古雅。


▲《儋麋居诗稿》扉页的诗字


▲《白石诗草》扉页的诗字


当然,在大量的典籍中,还是将诗解释为“志”。比如,《说文解字》说“诗,志也。”《广雅》说“诗,志意也。”《尚书》说“诗者,自言己志。”《礼记》说“志之所至,诗亦至焉。”总之,将心情、志向说出来,这就是诗。


这样一来,诗字左边那个言字旁就好理解了吧?正如《毛诗序》所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 发言(注意不是发炎哦)为诗


应该说,我们祖先在造字之处,并没有仅仅把诗当作一种文学体裁,而是从哲学的角度,把它看作人的情感反映。


江边徘徊悲愤,荷锄带月采花,草堂茅屋风过,泛舟酒后醉眠——诗人的形象随着他们的诗篇,感染了一代代人,也成了民族文化的基因。


▲ 教子读诗是旧时传统,不为参赛

本文版权归中华文化溯源(gmrbjzb)所有,转载须经授权。

撰文 | 白胖燕   编辑 | 陈陆寒   主编 | 周立文  副主编 | 殷燕召


点击看看其他字

 |  | 男女 |  | 虎 | 


中华文化溯源

追问与寻觅  开启一段自我确证的旅程  

中华文化溯源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光明日报记者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