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寒食节为什么非要炒作一个“割肉辞官”的假新闻?|左传脞语

2018-04-03 邢宇皓 中华文化溯源

身将隐,焉用文。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中国传统节日,大多与美食相连。春饼、饺子、元宵、粽子、月饼、腊八粥……只有清明节显得有些另类——寒食


寒 食


寒食节的传说


在民间传说中,“寒食”与春秋时代的人物“介之推”有关。


介之推是晋文公重耳的仆从。


当年晋国因为废立太子导致内乱,公子重耳被父亲晋献公追杀被迫流亡他乡,一路颠沛流离。


相传,重耳曾一度因为管钱的仆人逃跑而饿得支撑不下去,全凭介之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给他充饥,才保住性命。


割肉喂君


但重耳即位之后,却没有给介之推封赏。等重耳醒悟过来,介之推和母亲已经隐居绵山。遍寻不见,重耳放火烧山想逼出介之推,不料弄巧成拙,介之推直到被烧死也绝不肯现身。



追悔不已的晋文公从此下令,在介之推忌日这天不得生火,要吃冷食,以纪念介之推——寒食节由此而来。


介之推其人


这个传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尽管如此,它的真实性却颇为可疑。


介之推

(春秋时代晋国人)

介之推其人,最早见于《左传》


在他出场前,《左传》先用对比作了铺垫:


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刚刚回国即位,率先找上门来请求宽宥和封赏的,竟然是两个仇人。一个是当年奉晋献公之命追杀自己的宦官,一个是卷了自己钱财逃跑的仆人(就是传说中那个差点把重耳饿死的家伙)。



当时晋国政局不稳,晋文公只能刻意善待仇人,以此安定人心。对仇人尚且如此礼遇,对待功臣,更不用说。不料,正是在赏赐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部属时却出了状况——“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如果以为介之推是因为没有得到赏赐一怒之下而归隐的,可就大错特错了。《左传》写介之推,虽然只有他与母亲的一段对话,却把人物性格刻画得光彩照人。


介之推对母亲说:


“晋献公有九个儿子,如今只有重耳在世。是上天不使晋国绝后,才让重耳继承君位的,而那几个追随重耳流亡的人却把功劳据为己有,这不是欺骗吗?


偷别人的财物,尚且被称为盗,更何况贪上天的功劳呢?下面的人贪天功假作忠义,上面的人对这样的欺骗行为加以赏赐,上下相互欺骗,我很难和这些人相处。”


介之推的母亲反问道:“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没错,真的是“怼”。不过,古人的怼,是“怨”的意思。介母在试探自己的儿子,“你何不也去求赏?这样死,又能怨谁呢?”)



介之推答:“明知是错的还去效仿,罪就更大了。而且我对君主口出怨言,就再不能食君俸禄了。”


介母说:“那至少也要让重耳知道吧?”


介之推答: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语言,是行动的文饰。我要归隐,又何须语言来作文饰?说出来,就是求显露了。”)


于是,介之推母子一起隐居起来,至死不现。



这就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介之推故事的最原始版本,在《左传》中,只有194个字。其中,既没有介之推割肉救主的情节,也没有晋文公放火烧山的桥段。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没有放火烧山,又哪里来的寒食纪念?


寒食节的来历


事实上,中国人的寒食传统,早于介之推的年代,其源头,或是从更久远的古代流传下来的“改火”和“禁火”习俗。



所谓“改火”,源于古人对火的认识。


古人用火不像今天随用随取这样方便,往往要保留火种,用很长时间。同时,在他们的观念里,旧火的生命力不如新火,因此,为了人的健康,每到冬春之交,要“改火”——灭旧火、新生火。



甚至新火的采集,也要采用钻木取火这种最古老方式,以示一个全新的开始。旧火新火交替之际,就用寒食。


所谓“禁火”,与古人观察和解读天象有关。古人认为,天空中呈火红色的“大火星”代表“火”。



知识链接

这个大火星不是我们今天说的火星,而是“心宿二”,即天蝎座α星,也就是成语“七月流火”里面的“流火”。


而真正的火星,古称“萤惑”,与大火星势不两立,古人认为,当火星运行进入心宿的天域而接近大火星时,即“萤惑守心”,是大凶兆。


2016年曾出现一次,事实证明,不过是古代迷信罢了。

春天的时候,主“火”的大火星出现在东方,而东方是“木”位,古人认为此时“火盛”,因此有必要禁火,禁火期间也只能寒食。


然而,当介之推的故事横空出世,无论“改火”“禁火”有多么悠久的历史,都无法抵挡民间百姓对精神偶像的理解与推崇。


最迟在西汉末年,在山西太原一带,寒食的理由就已经不再是“改火”“禁火”的需要,而转变为对介子推的景仰与怀念了。



《左传》中介之推形象留下的巨大想象空间,在春秋到西汉这五六百年中,也不断被民间传说“补入”新的细节。


介之推“割肉”、晋文公“焚山”情节的加入,强化了介之推的忠勇和悲剧性结局;有的传说将故事情节改为晋文公已经要封赏介之推,却被后者拒绝,以此愈加突出介之推功成身退、无索于天下的品格。


而在有的传说中,介之推死后在身下给晋文公留下了一封血书:


割肉奉君尽丹心,

但愿主公常清明。

臣在九泉心无愧,

勤政清明复清明。



由此,介之推的崇高,从不计名利的个人行为升华为顾念天下苍生的家国情怀。


介之推的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在南北朝以后,纪念介之推的寒食民俗,也从太原地区推广至全国乃至周边国家。


古人说,“观政在朝,观俗在野”,来自民间的道德褒贬,才是中华文化最本真的底色、最核心的力量



北宋 苏轼 《寒食帖》长卷


从介之推理想人格不断被塑造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芸芸众生共同的心理期许,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撼动的是非观、道德观、价值观与社会政治理想。


“介之推”的传说为寒食风俗注入了文化灵魂。


由于来自虚构的传说,介子推的忌日当然也无法确定。因此,在史书上记载的各地寒食的具体日期飘忽不定,有的在隆冬,有的在初春,也有的在初夏。时间长短不一,有的三日,有的五日,也有的长达一个月。


尤其是隆冬季节的一月寒食,对于体弱者来说,往往难以承受,“老少不堪,岁多死者”。因此,寒食的具体日子也不断调整,最终稳定在冬至后的第105天前后,正与清明节相连。



明清时代,寒食、清明逐渐合而为一。到今天,寒食的习俗渐渐消褪,而对介之推的纪念已经成为清明节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它所塑造的文化英雄。


这不禁令人想起,在宋末元初时陈元靓在《岁时广记》转述介之推故事时,借介之推母亲之口说过的一句话——


与其俯就一时之禄,不若成万世之名”。


尽管,这或许不是介之推的初衷。


白胖燕 绘


撰文 | 邢宇皓  编辑 | 吴燕霞

主编 | 周立文  副主编 | 殷燕召


往 期 回 顾 ↓↓↓ 

为什么要善良?古人用蔓草打了个比方 | 左传脞语

以德和民,不闻以乱 | 左传脞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