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核心考点】2020年中考道法知识梳理全六册 (黄金宝典)


2020年中考道法知识梳理全六册

 

【要点名词识记】

 

问题

具体内容

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要求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依法治国的核心

依宪治国

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的另一个原则

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实质

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中华文化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经济发展新常态

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发展的根本目的

增进民生福祉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方针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创新的目的

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文明发展道路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节能、环保、低碳、文明

中学生宣传方式

开展……的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手抄报,黑板报,举行……竞赛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我国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

民主集中制

我国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个全面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五位一体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中国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国力量

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时代潮流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

时代精神的核心

改革创新

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

当今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

国际竞争的实质

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新型国际关系

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互赢

新时代赋予青少年历史责任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开放

人民政协两大主题

团结和民主

四个尊重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一、成长中的我(16个考点)

考点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 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七下第1课

1.青春期矛盾心理: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

2. 如何解决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1)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2)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3)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试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4)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3. 如何进行自我调节?

(1)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写想法是对自己不良感受的健康宣泄,可以帮助我们冷静下来。

(2)参加体育活动:酐畅淋漓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我们转移注意力,化解烦恼。

(3)学习自我暗示:当遇到麻烦时,暗示自己“一切都会过去”“这对我也是锻炼”等。这有助于我们放松心情,稳定情绪。

(4)试试自我解嘲:自嘲自己的相貌、装束。甚至狼狈相,不仅不会贬低自己,反而会缓解情绪。

考点2.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七下第4课

1.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

(1)情绪的基本类型: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常见的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还有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复杂情绪。

(2)影响情绪的因素: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件事情的预期、周围的舆论氛围、自然环境等。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我们的情绪也经常变化。

(3)青春期情绪特点:①情绪反应强烈,容易冲动;②情绪波动与固执;③情绪的细腻性;④情绪的闭锁性(掩饰自己的情绪感受);⑤情绪的表现性(表演痕迹)。

2.情绪的作用

(1)情绪作用神奇,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2)它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也可能让我们止步不前;

(3)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过度的负面情绪可能危害我们身心健康。

3.如何管理情绪/如何调适情绪

(1)善于激发正面情绪感受,积极面对负面情绪;

(2)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了解并接受自己的情绪,学会恰当方式表达情绪;

(3)学会合理调适情绪,掌握情绪调节方法,如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

(4)帮助他人改善情绪,学会安慰他人。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如语言、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等。

考点3.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七上第2课

九下第6-1

1. 学习点亮生命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①学习,打开了生命的视窗,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更精彩;② 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③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了我们的能力和智慧;④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等等。

(2)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3)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2. 学习的苦与乐

  (1)学习中有快乐。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学习中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2)学习中有辛苦。学习是一个过程,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尽管抱有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学习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3)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3. 学会学习

    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③学会学习,还意味着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达成目标.

考点4.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应对挫折的方法,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提高心理承受力,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七上第四单元

1.挫折及其产生的原因

(1)挫折是指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2)造成挫折的主要原因

①自然因素: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和人祸,如地震、海啸、沙尘暴等。②社会因素:恐怖活动、战争等。③人为因素:老师教育方法不当、与同学关系不融洽等学校因素;家庭暴力、亲人亡故等家庭因素。④个人因素: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及某些生理缺陷带来的限制等。

2.正确认识挫折

(1)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生活难免有挫折;

(2)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反应;

(3)挫折既可以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又会产生失落、焦虑、愤怒等负面的情绪感受,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4)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

3.如何面对挫折?(面对挫折如何发掘生命力量)

(1)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2)发挥生命里蕴含的一定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3)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4)不排斥借助外力,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寻求帮助,获得支持与鼓励。

(培养幽默感、关心帮助他人、培养某方面的兴趣等)

……

考点5.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七上第3课

1.如何认识自己?

①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认识自己;

②通过自我评价认识自己:自我观察与分析、与他人比较;

③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保持理性心态,既不盲从,也不忽视。

2.如何做到接纳和欣赏自己

①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②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态度,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③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

3.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①接纳自己的全部,需要乐观的态度、勇气与智慧;②欣赏自己的独特,悦纳自己,不骄傲自大;③扬长避短,主动改正缺点,激发自己潜能;④做更好的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

4.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①通过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

②通过广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

③通过积极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考点6.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知道基本的自救自护常识,懂得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关系。七上第四单元

1.我们为什么要珍惜生命?

①每个生命都来之不易。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生命是属于我们的自己的幸运。

②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代替。

③生命是不可逆的。从婴儿到儿童再到少年,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④生命是短暂的。在实践的长河里,个人的生命很短暂。

2.怎样爱护我们的身体?

①关心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②珍视肉体生命,不做过激行为;③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如遇火灾、地震、交通事故、溺水等灾害或灾难的自救自护方法。

考点7. 体会生命的价值,懂得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七上第四单元

1. 怎样的人生值得过?

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②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路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③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人生是值得过的。

2. 如何关切他人的生命?

①设身处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②当他人需要时,主动热情伸出援助之手。

③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传递温暖。3.

3.如何理解生命中的平凡与伟大?

①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并不是生而伟大,而是因为他们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了比自己有限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②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默默无闻。但是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 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矜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③生命虽平凡,却也可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社会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是,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考点8.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七下第3-2

考点9: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七下第3-1

1.认识自尊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表现为①知耻,②尊重他人;③看重人格;④豁达,对待议论和批评,能够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学会自尊和尊重他人

(1)学会自尊:(2)学会尊重他人

3.理解自信

①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和希望,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示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②自强让我们更自信,勇敢尝试,不断进步,在体验成功中增强自信。

4.理解自强

①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②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

③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考点10. 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

1.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1)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行己有耻”是青春探索的底线;

(2)“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解;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3)我们的行为在证明并创造着我们自己。“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地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4)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

2.如何认识“止于至善”的精神状态

  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②“止于至善”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3.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见贤思齐,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③“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考点11.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七下第9课

1.法律的含义。

2.法律的特征:(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显著特征)。(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

4.法律的作用。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2)法律具有保护的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5.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意义)

(2)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其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内涵)

(3)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限等)(权利义务平等)

(4)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保护追究平等)

考点12. 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八上第5课

 1.理解违法行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2.违法行为类别

(1)违反法律的类别,法行为分为三类: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2)照违法情节的轻重,违法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

3.违法行为应受到的处罚: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刑事违法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

考点13.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学会自我保护。七下第10课

4.凡是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5.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6.保护未成年人的必要性: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7.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技能

(1)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在、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一些人为灾害。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需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考点14.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强化程序思维,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八下第3-2

1.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1)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所的工作人员,能够帮助我们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帮助我们出主意,甚至替我们去解决涉及法律的问题。

(2)律师事务所:律师是熟悉法律的专业人士。律师能回答我们的法律问题,为我们出主意、想办法,给我们当顾问,替我们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他们还能受委托帮人打官司、当辩护人。

(3)公正处:公证员能够依据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亲属关系、身份、学历、出生日期、婚姻状况等的真实性、合法性。

(4)法律援助中心。如果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又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考点15.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八上第5-2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

比较内容

一般违法

犯罪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

对社会危害性很大,情节严重

触犯的法律法规

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

违反了刑法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不用受刑罚处罚,但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应受刑罚处罚

         联系

①都是违法行为,都违反了我国法律。②都具有社会危害性。③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2. 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严重不良行为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偷窃;参与赌博,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3. ①社会是复杂的。人是社会的人,必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②一般违法与犯罪,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沼。③无数事实证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因此,青少年要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防范于未然。

4.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1)家庭方面:(2)学校方面:(3)社会方面:(4)个人方面:

5.预防违法犯罪

①我们要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②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增强法制观念,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③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制力,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④正确对待家长和老师的教育。⑤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考点16. 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增强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八上第5-2

1.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类别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三类

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法规,应承担民事责任行为,比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法规,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2)按照违法情节的轻重,违法行为可以分为两类

一般违法行为:情节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包括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情节教严重,对社会危害性重大,即刑事违法行为,也就是犯罪。刑事违法行为(犯罪)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

3.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①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对他人、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违法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体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是维护法律尊严、权威的需要。

②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刑事违法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

4.犯罪的含义、基本特征

(1)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温馨提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②刑事违法性。5.温馨提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③应受刑罚处罚性。[温馨提示: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6.刑罚的种类

(1)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法。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2)我国刑罚的种类: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主刑只能独立运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附加刑既可作为主刑的附加刑适用,又可独立适用。

7.加强自我防范

(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

(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8.青少年如何应对违法犯罪?

(1)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二、我与他人与集体(18个考点)


考点17.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七上第7课

1.孝亲敬长的原因

2.如何孝亲敬长

①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如有不同见解,不急于反驳,理性地与他们沟通。

②倾听。与双亲长辈保特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

③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是一种感恩;了解双亲长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日主动承担力所能度的家务劳动,和家人一起建设家庭,也是感恩。

考点18.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七上第7课

1.亲子冲突

(1)原因:①中学生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②亲子间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存在差异。

(2)影响:①亲子冲突难以避免,从某种意义上说,亲子冲突是亲子之间互动的一种方式;②但是,过度、频发的亲子冲突具有消极作用,容易伤害双方感情,影响家庭和睦。

(3)对策(如何有效化解冲突)

①认真感受和体会与父母相处的日常瞬间;②提升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如关注事实、把握时机、选择方式等;③尝试接纳和理解父母。

2.爱在家人间,如何让家更美好?(如何构建和谐家庭)

①家人间需要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②有效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③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④(子女)我是小小“黏合剂”,帮助家人舒缓情绪,引导家人看优点,帮家人走出“面子”困境。

3.与父母平等沟通,调试“逆反”心理

4.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①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②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③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④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考点19.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七上第4-5课

考点20.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七下第2课

考点21.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七上第6课

1. 友谊的力量

  (1)朋友影响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

(2)朋友见证我们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3)朋友丰富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2. 如何建立友谊/结交朋友?

(1)开放自己,主动表达。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错过。

(2)持续行动,真诚待人。

(3)掌握方法,如面带微笑、记住对方姓名等。

3.如护/维持友谊?

(1)用心关怀对方,体会朋友的需要;

(2)学会尊重对方,把握界限和分寸;

(3)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如保持冷静、及时处理、换位思考等;

(4)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4 如何正确看待异性交往?

(1)与异性交往,有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与优秀品质;

(2)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

(3)与异性交往要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要遵循自然原则和适度原则)。

5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1)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2)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3)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4)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4.如何与老师交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1)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良好状态;

(2)彼此尊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

(3)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4)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5.如何正确处理与老师的矛盾/化解与老师的冲突?

(1)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4)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考点22.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八上第4-2

考点23.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七上第4-2

考点24.懂得诚信是一种可贵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信的人。八上第4-3

考点25.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八上第4-1

考点26. 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七下第9课,八上第4-1

1礼貌/礼仪的重要性

2.做文明有礼的人

(1)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①我们要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②谈吐文雅,不说脏话;③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

(2)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做到着装得体、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3)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①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②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3. 竞争与合作

(1)集体生活中合作与竞争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2)正确看待竞争。(①消除忌妒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②集体成员间的和而不同、相互激励和竞争是集体发展的动力,也是集体活力的重要表现。③在集体生活中,竞争是以承认、尊重为前提的,成员间交流互鉴,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3)要善于合作。(①在美好集体中,合作意味着每个人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同时又避免个人英雄主义;②每个人都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消极依赖或袖手旁观。)

 4.诚信的内涵

(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含义)

(2)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层面)

(3)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现代社会注重信用体系和制度建设,民法意义上的诚信原则,更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法律层面)

5.诚信的重要性

6.践行诚信

(1)树立诚信意识。(2)运用诚信智慧。(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7. 正确理解平等待人

(1)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①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必须不容轻视。②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2)平等待人的要求

①平等对待差异。金钱、地位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差异是我们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长补短的现实基础。

②平等对待弱势群体。他们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平等权益容易受到侵害。我们应平等对待,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考点27.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七下第6-8课

1.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1)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

(2)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3)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4)在集体生活中,我们都应识大体、顾大局,慎重考虑、冷静选择适当处理方式,不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2. 如何做到与集体共成长?

(1)在共建中尽责:①自觉愿望、自主行动,自主建设、自我管理;②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③民主拟订规则,推选组织机构;④发扬“自治”精神,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2)在担当中成长:①集体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②从实际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③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

(3)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学会接纳、理解和包容他人;学会在不同中寻找共同,经历成长;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学会参与,学会担当。

考点28.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强化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八下第3、4课

考点29.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考点30.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考点3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考点32.懂得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考点33.知道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不容侵犯,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受法律保护。

考点34.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


我与国家和社会(共23个考点)


考点35.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做有正义感的人。八下第8课

1.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2.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3自觉遵守规则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 我们如何坚守公平

(1)个人维护公平。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2)制度保障公平。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②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5.如何守护正义

(1)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的大厦

(2)个人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3)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考点36.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九下第1课

考点37.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弘扬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九上第5课

考点38.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1.正确认识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2)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敬的经验和智慧。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呼唤人们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2. 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面对多样化的文化,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3.中华优秀文化的内容、特点、影响力、如何传承

4.中华统美德的内涵、特点、地位、如何弘扬

5.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重要性、如何弘扬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重要性、如何践行

7. 个人的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的关系、如何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5.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

6.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骤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3)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8.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9.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2)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10.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是什么?

(1)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11.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1)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2)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3)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4)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考点39.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   八上第6课

考点40.懂得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懂得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知道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八上第6课

考点41.关注社会发展变化,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自觉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养成亲社会行为。八上第1、7课

1.责任的含义、产生、来源

2.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3.承担责任的意义

4.服务社会的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5.作为现代公民应该承担哪些社会责任?

(1)维护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2)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4)青少年应该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培养奉献精神,养成亲社会行为。

6.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7.如何树立服务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

(1)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2)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考点4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的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强化国家认同。八下第1课和第2课

考点43.知道依法治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懂得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有序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九上第4课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1)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 )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意义

(1)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意义: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4.如何实现依法治国

(1)建设法治国家,要坚持科学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掩护;

(2)要坚持严格执法,使每一步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3)要坚持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4)要坚持全民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

(5)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5.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依宪治国?

6.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3)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4)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考点44.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九上第3课

考点45.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八上第2课

1.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1)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2)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3.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1)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4.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

5.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6.公民行使监督权应注意的问题

   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监督权。②要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不能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③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利益。

7.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我们要学会“信息节食”,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我们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2)传播网络正能量: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考点46.了解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知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九上第1课

考点47.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九上第8课

1.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的最重要的国情

(2) 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3)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3.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考点48.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八下第5-1

考点50.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懂得扶贫攻坚的意义。九上第1-2

考点56.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九上第8课

1.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形式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1)地位: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形式: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作用: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发挥主体作用。

3.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地位、作用

4.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地位、作用

5.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两个一百年”的目标

①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②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

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考点49.了解我国现阶段的根本政治制度。八下第5-2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2.我国人大和人大代表各自的权利或职责是什么?

(1)人民代表大会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3.我国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考点51.了解我国科技、教育发展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七下第1课,九上第2课

1.我国的教育、科技发展的现状(重要国情)

2. 科技、教育的重要性

3. 为什么创新是发展的引擎?

3. 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个人如何做)

考点52.知道我国的人口状况,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九上第6课

考点53.知道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了解我国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九上第6课

1.我国的人口现状(重要国情)

2.正确认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3.我国的资源国情和环境国情

4.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1)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2)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3)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何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6.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ƒ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考点54.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九上第7课

考点55. 懂得维护国家统一、各民族的团结和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九上第7课,八上第9课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国情)

2.加强巩固民族团结的意义、要求

3.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4.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的原则

5.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要求

考点57. 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增强忧患意识。九下第一二单元即第1-4课

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2.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性)

(1)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家间互相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范围也不断拓展。

(2)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变革大调整。与此同时,贫富差距、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人类社会。

(3)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现代交通、通讯、贸易把全球各地的国家、人们联系在一起,彼此影响,休戚相关。

3.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其中,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4.面对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国的态度?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做着不懈的努力。

5.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内涵)

6.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3)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7.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②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③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⑤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8.为世界和平发展,中国有哪些担当?

 ①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②中国 全方位 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

  ③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炮 问题,让七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

  ④作为一个 负责任 的大国,中国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9.今天的中国,面临怎样的发展契机?

①中国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0.在未来我国会面临那些风险与挑战的考验?

①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

②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人们的收人不断增长,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开级。

③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国际上局部地区持续动荡、恐怖主义持续蔓延,一些国家因政府更迭而导致政策法規发生变化……这使得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11.面对挑战与机遇,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应怎么做?

①我们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

②面对成绩,我们要有忧患意识;面对困难,我们要增强信心,运用自身的智慧,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

12.面对世界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做好哪些准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人们面临各种机遇与挑战。

①着眼未来,我们要适应世界发展趋势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②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③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④增强社会责任感,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往期分享:

2020年中考道法基本理论汇总

2020年中考道法:热点法律专题练习

【微课】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解题指导第1讲

【微课】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解题指导第2讲

【微课】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解题指导第3讲

【微课】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解题指导第4讲

【微课】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解题指导第5讲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经因材初中课堂整理编辑,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长按关注

因 材 初 中 课堂

 

   

每日推送干货资料,为你的中考保驾护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