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感谢贫穷》并非“贫穷”和“苦难”的宣言|山栀子
《感谢贫穷》并非“贫穷”和“苦难”的宣言
文 / 山栀子
近日,河北女孩王心仪以707分的成绩考入北大。她的故事经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宣传后引发了网友强烈反响。广大网友纷纷为之点赞,也有人批评其《感谢贫穷》是对“贫穷”的公开宣言书,是一碗宣扬“苦难哲学”的“毒鸡汤”。
每到高考揭榜,或是大学招生季,“通知书背后的故事”总是能引发人的围观和共鸣,戳动人们的泪点。今年刷爆朋友圈的不只是女孩王心仪的故事,还有差点辍学的四川孤儿周砚考上北大;还有云南小伙子崔庆涛,在拌砂浆的工地上收到北大通知书。
今天的幸运儿,都曾是苦命人。他们出身贫寒、经历磨难,却挑战命运、自强不息的经历,是新时代广大青年学子成长的标杆,奋斗的榜样。发掘他们的成长经历,讲好青年学子的奋斗故事,弘扬新时代青年精神,无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然而,另一种声音也“不同凡响”。
有人质疑,“王心仪能够考上北大,就真的是因为自己贫穷的原因吗?如果一个人能因为贫穷考上北大,要感谢贫穷的话,是不是那些不贫穷的同学考上北大,也要感谢自己不贫穷呢。”(见“搜弧评论”)这是在一种什么样的逻辑下的推论?
有人呐喊,“你为什么要感谢贫穷?”一问贫穷值得赞美吗,二问你是否愿意永远生活在贫穷中。其结论是语出惊人:这是一种自甘于落后的不健康的心理;向贫穷宣战,向产生贫穷的土壤宣战。(见“腾讯评论”)这是一种对作者本意的误解,对文字的肆意曲解。
有人评论,“看到这些至亲长年忍受贫穷带来的苦难,这位女生竟然还要说‘感谢贫穷’,令人心寒呀!”,得出的结论是,“感谢贫穷之类的苦难哲学当休矣,这锅貌似正能量的毒鸡汤继续灌下去,只会喝出更多矫情甚至无情的糊涂蛋。”(见“东湖评论”)其论据实为“强大”,言辞凿凿,推论过程读来令人匪夷所思。
一位18岁的女孩的作文,或是一篇演讲稿,竟能引发这么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解读,果真如此吗?
《感谢贫穷》,每读一次,我的心就震撼一次。从文脉看,文章思路清晰、主题鲜明,苦难、乐观、感恩贯穿全文。从情感看,文章充满真情实感,毫无“矫情”,更非“无情”,字里行间,是对父母的感恩,对社会的感恩;既有贫穷的辛酸无奈,也有家庭的温馨,更有母亲对我人生成长的深刻影响。从主题倾向看,文章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绝非在宣扬贫穷和苦难,更无所谓的“苦难哲学”的悲观。
一直以来,“感谢贫穷”“感谢苦难”的文章并不少,但像这样真实、细腻、深切的也不多见。大凡是触动人心的,都有着一段极其特殊的人生经历。贫穷和苦难不是凭空想像出来的,只有一个亲身经历和刻骨铭心的人,才能懂得。王心仪,就是如此。没有人愿意抽象而冷血地赞美贫穷,就像顺境永远比逆境更熨帖人心一样。其实,这名18岁高中生的文章,就是对自己成长成熟的一个回眸,其意极简,就是通过自己人生的特殊经历告诉我们一个“穷且益坚”的人生感悟和经验。诚如其言,“提笔时,我是有些许犹豫的。因为不知道该怎么讲起这个关于我自己、关于贫穷、以及关于希望的故事。”这就是真实,真相。我们大可不必以旁观者的“冷眼”去过分地解读,甚至是误读。
必须看到,在女孩王心仪的成长故事里,贫穷和苦难刺伤了她,刺激了她,也磨砺了她,成就了她。有句流行语,“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无论是周砚,崔庆涛,还是王心仪,贫穷从来没有限制过他们的梦想、更没有限制他们的未来。这些贫困学子的经历,更加证明了“扶贫先扶志”“脱贫先脱精神之贫”的道理。我更相信,他们的未来可期,因为这份沉重的贫穷和苦难,已蓄积为他们成长的财富——穷且益坚,愈挫愈勇的奋斗精神。于他或她而言,贫穷和苦难又何尝不值得感谢呢?而于我们,他们的故事,真是一碗苦涩而又温暖的心灵鸡汤,滋养着每一个心怀梦想、向善又向上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