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道】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山栀子

山栀子 乐乡树人 2022-03-28


问渠哪得清如许

唯有源头活水来

——借助传统经典教学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

文 / 山栀子

在透明国际公布的2004年全球政府清廉指数排行榜中,香港名列第14位,而且近些年来一直名列亚洲前茅。而香港的主要做法之一,就是廉政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小学到大学设置了廉政教育课!因此,在中小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廉政教育,既是大势所趋,也是从源头抓起。

如何让廉政文化走进校园,并真正地置根于中小学生的心田,开出廉洁高尚的鲜花,笔者以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一是贴近学生。廉洁文化,绝不是空洞的说教,从六七岁到十二三岁的小学生,这样的教育对象,还完全不具备理性的认识与思考。廉政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廉洁教育”的内容与形式都必须做到贴近学生,通俗易懂。特别是要选择好他们能简单接受的方式来实施教育。

二是传承经典。小学生正是记忆力最旺盛,心灵的土壤最肥沃的时期。如果不及时在这块田园里植上良种长上庄稼,就只能任其滋生荒草与杂物。因此,从传承文化的角度,选择经典的东西让学生诵读于心,并得到心灵的滋养,精神的熏陶,是实施廉洁教育的一条捷径。研究、整理中华传统教育经典,会发现一批优秀的故事、典故、成语、警句、诗词,到处充满了廉洁教育文化的元素。

三是寓教于乐。我们提倡“活动德育”和“心灵德育”,“廉洁文化”的教育就更是如此。我们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就必须牢牢把握住“活动”二字。只有在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活动中受到的教育才是深刻的,只有学生心灵深处受到的影响与触动,这样的教育才是有生命力的。

四是家校共建。学校是一块净土,在实施廉洁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中,它是教育的主体,但家庭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如果忽视了家长、家庭、社会的教育与影响,学校教育永远都是一只脚在走路。而,廉政教育与廉洁文化,更需要家长、家庭、社会的配合与支持。因此,我们既要建设好学校的主阵地,也要调动家长的参与,还有社会良好环境这个大舞台。


基于上述理解与认识,结合“读经典之书,做有根之人”的“书香校园”创建活动,我们可以提出“诵读经典,雅行修身,学做君子”的倡议,并为之努力。

一是读之有物。给学生的心灵土壤植上庄稼,先要有“良种”。给学生选编经典的廉洁教育文化内容,是一项重要的也是艰巨的研究课题。只有把“读之有物”当做课题来做,在浩如烟海的经典史册中,在丰富多样的道德元素中,去研究,去整理,去发掘,去提炼,才能培育出真正的道德“良种”。

廉洁成语类:一视同仁、一清二白、大义灭亲、大公无私、义无反顾、正气凛然、正直无私、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冰清玉洁、克己奉公、严于律己、两袖清风、忍辱负重、奉公守法、表里如一、斩钉截铁、忠心耿耿、忠贞不渝、贫贱不移、高风亮节、涓滴归公、虚怀若谷、堂堂正正、深明大义、童叟无欺、谦虚谨慎、廉洁奉公、豁达大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兢兢业业、百炼成钢、顶天立地、鼎立天下。

廉洁诗词类:“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李白)“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白居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包拯)“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况钟)“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胡守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无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名言警句类,从古到今,从《弟子规》《增广贤文》到《论语》《孟子》及《朱子家训》等,诸多“圣言”皆是修身警句。如“淡泊名利,克己制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勤能补拙,俭以养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廉耻事大,死生事小 。”“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

给学生一本好的廉洁文化读物,就是给学生心灵的种子。廉政文化进校园,首先要解决好学生的廉政文化教材问题。无论是学校校本研究,还是教育专家建设,都要为之不懈努力。

二是读之有趣。廉洁文化的诵读,不能成其为学生的一种学业负担。因此,很有必要去研究读书的形式与载体,读书的时机与平台。“晨读晚诵”是一种常态,“故事比赛”是一种热闹,“课前对诗”是一种乐趣,“练字写句”是一种训练,“书画展示”是一种提高,还有将结合电视、网络等平台,读之,听之,写之,观之,思之,灵活多样的读书形式,形成的不仅是一种氛围,更是一种激发诵读熏陶濡染不竭的动力。

三是读之有序。这个“序“,表现在管理上,是从规划、方案到跟踪、督促和总结评比,都要制定科学而严密的实施程序。表现在内容上,就是体现不同年级、不同层级、不同阶段的不同内容与不同目标。表现在时间上,就是每天、每周、每月都要有明确的读书内容与要求,一词一句,一诗一文,一个故事一个典故,都有学校和教师参与的周密安排,层层推进。表现在空间上,既有学校引领,又要家庭督促,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实践。这些,需要一个科学系统的机制来保障。

四是读之有评。重复性与随意性常常是坚持的绊脚石,对于经典的习诵更是如此。因此,学校和教师对学生阅读经典的活动要表现出高度的重视与充分的关注。及时的评价学生诵读的过程,效果,是维持学生阅读兴趣的必要手段。对人个、小组、团体,对不同内容都要有不同阶段和不同目标的评价跟进。

五是读之有悟。我们在推广经典诵读的过程中,不少教师提出了熟记于心能否实际有用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实现“悟”的过程与目标。这种“悟”,首先源于教师和组织者的适当点拨与导读。一个成语,还是一个故事,一句名言,还是一句诗词,在阅读与诵读中,揭示与提炼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要让学生在诵读中积累”修身做人“的真理哲言,懂得关于正直、感恩、宽容、严谨、公正、奉献、坚忍等高尚的品格与信念。因此,廉洁文化经典的学习,必要有一个联系现实生活,联系学生成长,联系学生未来的过程,这就是真正的“悟”。

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社会普遍存在的信仰和共同追求。廉洁文化走进校园,会给孩子们怎样的影响,多大程度的影响?借助经典文化诵读来传承廉洁教育,又有多大的收益与实效?我们不能准确预测,但我们相信,文化不能急功近利,文化没有暴发户,不能白手起家。文化需要去设想,去建构,去继承,去培育,去创造。一份播种,一份收获。种瓜得瓜,各豆得豆。如果一所学校,一名教师,给学生心灵的土壤里播撒的是廉洁文化的种子,是人格精神的种子,生长的一定是文化的根,培育的是健康的苗,收获的一定是精神的粮。正如国学大师季羡林所说,儿童经典诵读正在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为这项工程所作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从孩子的童年开始,从源头做起,让廉洁的清泉流注孩子的心田,让文化的种子生根发芽。

(作者单位:松滋市教育体育局机关党委。)

推荐阅读:

1.【散文】香溪源看水|山栀子

2.【论道】病痛缠身的学生作文需回归正途|山栀子

3.“文化”离孩子有多远

4.敬畏规则

5.懂得敬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