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四讲】支教的光和暖|黎彦江
支教的光和暖
文 / 黎彦江
直到今天,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去年春天我们几位支教教师在中心学校孙宏校长的带领下奔赴砖桥小学开启支教征程的情景。到校后迎来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同学们都投来了好奇和幸福的目光,他们充满了期待……到支教学校得驱车半个多小时,尽管我们身在各处,但我们几位支教教师的心中装有同一个目标:为了远城区的孩子们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我们除了学校的本职工作以外,每周另有两节课在支教学校,课程虽不多,但夏天酷热难耐,冬天寒气逼人,我们得在其他老师还在午休时提前赶路,路上我们似乎还不够清醒,可到达砖桥小学时立马精神抖擞,因为孩子们在见到我们的一瞬间会欢呼雀跃:“呀!老师来了,快快,快进教室……”
农村的孩子也有着和城市孩子一样的对美的渴望。然而,他们基本上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美术知识、技能的培养和学习,画画使用的材料、工具也非常简陋,甚至有的学生什么都没有,就别说会画画了。尽管如此,我依然对孩子们充满了信心。教材中适合这里学情的课程并不多,我就自编一些符合孩子心理、年龄特点的课程内容。通过这些绘画创作课,孩子们渐渐掌握了绘画的基本技法。看到孩子们的进步,非常欣慰。于是就不定时的收集学生的课堂作业,整理好优秀作品给学校随时可用来布置展览。
虽说支教不容易,但这种不易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培养了我们的乐观主义精神。
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乡村学校虽然有诸多硬件上的不足,但乡村也是个美丽的地方,青青的稻田、清澈的溪流和蔚蓝的天空……对美术教学而言都是无比丰富的素材资源。
教师节,我让学生利用周末在家制作卡片,要求学生形式多样,大胆设计。上课时,学生们踊跃地交来了作业,其中有些作品让我陷入了沉思。
有一位学生双手递给我几页色彩斑斓的绘图卡片。有四页大的,两页小的。五个色彩不同的仿制珍珠圆球,用发光发亮的金色链条串连,不同层次的垂落、晃动。轻轻的挂起,连同卡片构成一组特别精致而可爱的风铃!稍稍晃动,发出“叮铃,叮铃”的响声;又像五彩飞扬的小旗帜在阳光下散发出光彩。微微飘拂,顿时眼花缭乱。
四页稍大的卡片,从上往下的排列为:大红,浅绿,粉红及淡黄。
大红卡片上,两行醒目的稚嫩的月牙儿印迹:送给世界最好的老师—黎老师!话语的四角各具特色。右上角,茵茵的草地上映着一颗红心与璀璨的五星相交融。这是童心与理想的展示,也是献给老师的至诚至意。左上角是蓝天白云下放飞的无数闪烁的星星。我读懂了,这是一个孩子渴望着沐浴阳光,携着自己的理想飞向浩瀚的天空!左下方是昂然的花瓣,期盼春风、雨露。还有一个小小的可爱的女孩儿,眼神里注满了坚定的信念。右下角是两颗重叠的用五彩绘制的小蜜蜂。我惊诧,小孩的心真细腻,让人感动至深。这是一份渴望在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的童心的表达。
绿卡片上,色彩缤纷,用丝带围成的花框中端端正正的写着:我希望黎老师能永远当我的老师!
留言的旁边还粘着一只可爱的蝴蝶。花框的四周是灿烂多姿的画面:有展翅的蝴蝶;有蓝天白云;有雨露中勃勃生机的幼苗;还有自由飞着的鸟儿;有快乐游弋的小金鱼。让人遐思!让人惊羡!
粉卡上,也是彩纸编成的花篮,留下了稚嫩的手迹:我希望黎老师每天都快快乐乐!
旁边是用稚嫩的手迹绘制的含苞的小花朵,与盛开的栀子花包裹着“送给老师!”四个醒目的大字。
我读着孩子的心,没有泪,只有灵魂的震撼;我深领孩子的情意,没有感动,只有无言的心灵的颤动;我捧着孩子的祝福,没有触动,只有沉默反思。我隐隐地感到支教工作的遥远,肩上压力沉沉。我也深深地懂得:一个乡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对理想的憧憬;对生活的热爱;对老师的爱戴与寄托!
支教期间,我为农村孩子的质朴、纯真而感动;只有走进他们的世界,你才能真正了解他们。而支教,正是走进他们世界的平台。
作为人生的经历,一年的支教生活必将成为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笔精神财富。
忘不了,支教动员会上中心学校领导对我们的期许,也忘不了砖桥学校的领导对我们无微不至地关心和帮助。
去年,中心学校为我们每个人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期间多次到校问候我们,提出有困难第一时间帮助解决。
各级领导的关怀,让支教工作的我们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激,它也成为我们工作的动力之源。这种关怀时刻鞭策着我们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工作热忱,投入到支教工作之中。
五个人,也许改变不了什么。但我们是一束光,带给孩子们的是光明。我们有一份爱,给孩子们的是温暖。
我们是微风,悄悄的来,又悄悄的去。不带走什么,但留下的是整个春秋。
一年的时间不长,风里来,雨里去。我们无怨无悔。我们付出,我们收获。也许时间会冲淡我们的记忆,但永远冲淡不了我们对支教生活的美好回忆。
人这一生,要面临多少次的选择,小到今天我们吃点什么,大到在一些关键时刻的决策。到最后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夫妻工作异地,坚守家乡教育事业是我的选择。
麻水小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很多优秀教师,他们可能因为各样原因重新选择了自己的人生岗位,而我想当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让自己的生命价值最大化。这是我一生的追求,也是我的生活乐趣所在。我相信自己,仍然会选择扎根在农村学校教育这片沃土上,不断生根,发芽,成长,实现生命的拔节。
(作者单位:松滋市王家桥镇麻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