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悦读】《小石潭记》的写景手法探究|山栀子

山栀子 乐乡树人 2022-03-28

《小石潭记》的写景手法探究

文 / 山栀子

《小石潭记》历代传诵,其魅力来源于景物描写充满着诗情画意。细读全文,会发现作者写景手法丰富灵动。

全景,绘形绘色。开篇写发现小石潭,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真有曲径通幽之感。“清洌”一词概括全貌,“全石以为底”具体描写潭水清澈,引出对石头的描写,接着具体刻画石头的形态各异。转写青树翠蔓参差缠绕,风拂枝摇的画面。潭水、细石、青树交相辉映,既写出了一种清幽之境,又暗含美居荒野,无人欣赏之意。这里的景物描写,是景随人至,移步换景,逼真细腻。

特写,动静结合。这篇写景散文,令人津津乐道的是第二段。潭水、细石、游鱼、阳光,栩栩如生。读来如身临其境,如见其形:在水中游动的鱼儿,却是像在空中游动,阳光下的鱼影落在潭底的石头上。由静到动,寥寥数语刻画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让人心生一种闲适自由之感。细细品味,又有新的发现,看似写鱼,却是在写水,清澈见底,潭水游鱼相互映衬。看似写景,实是写人,鱼尽享自由,人心生愉悦。眼前的游鱼,多么的富有人情味啊。这一幅画面,就如同电影中的特定镜头一样,让人过目难忘,记忆犹新。

溯源,比喻生动。第三段探寻其源的描写,比喻新奇而又生动形象,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蜿蜒爬行摹其状貌,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参差不齐的特点,真切地表现了其时隐时现,弯曲错落之美。

氛围,寓情于景。如果说前面的景物描写表现了小石潭幽静的特点,那么,第四段对小石潭环境氛围的描写则把这种“幽静”感透过肌肤骨骼深入到心神,陡增一种“凄凉”感和“沧桑”感。美景隐居荒野,却“寂寥无人”;人同此景,怎不让作者顿感“凄神寒骨”?本为寄情山水排遣忧愁寻找乐趣,当被贬的伤痛遭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的景致,只能触发内心深处凄苦孤寂的感情。

作者调动丰富的写景手法,或工笔细描,或以动写静,或巧用比喻,特别是在景物描写中注深刻的情感,景致充满灵气,闪烁思想的光华。

(本文已载于《语文周报》)

推荐阅读:

1.【散文】老了,守一墙花开......
2.【悦读07】案头有部美丽的书|山栀子

3.【悦读10】坚守着信念前行|山栀子

4.【悦读01】《种  爱》赏读|山栀子

5.【悦读05】《冬的等待》赏读|山栀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