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以“未来之约”安抚焦虑之心|胡 玲
荆江评论:以“未来之约”安抚焦虑心
荆州新闻网评论(评论员 胡 玲)“只要你做到了,我们就是和和气气的好父子;如果做不到,我们只能鸡飞狗跳……”“数学回回要考100分,少一分,就打10下屁股;下了95分,就让你出去睡觉……”这是重庆江北玉带山小学的孩子们以家长口吻,写给未来自己孩子的信。“孩子的语言和行为背后,折射出家庭教育的方式。”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牟映雪说。目前这项活动已经引发了全国性的“蝴蝶效应”。(重庆日报5月24日)
孩子们模仿大人的语气,对“未来的儿女”描述着自己现在的生活,字里行间竟充满了烦恼与无奈。孩子是天生的行为模仿者,孩子们对于自己“未来子女”的“期望”和语言模式也反映了父母对于自己的期望和语言模式。这些话语里浓浓的压迫感扑面而来,而孩子的压力无疑来自于父母。
孩子的心声中潜藏的怨气,皆由父母焦虑而起。
人生的每个阶段各有压力,中年人处于人生与社会的中流砥柱时期,自然各种压力也随之而来。除了应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关系,复杂的工作关系,中年父母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孩子的教育与培养上。秉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各种培训班、补习班占据了孩子们周六周日甚至平时晚上的所有空余时间。还有网络金句“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100分要啥有啥,考不好啥也别想。”各种情形,都指向了现阶段父母的教育焦虑。
这种焦虑,源于父母对自己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不满意。美国曾经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父母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确实会影响孩子的今后竞争实力。孩子的教育资源优势,基本决定于父母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实力。
这种焦虑,源于父母对自己能力不足以改变现状的担忧。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资源和财富的不断转移,贫富差距的不断加深,想要实现社会阶层的跨越越来越难。
这种焦虑,源于父母对孩子未来的不确定性。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生活方式变化多端,工作模式不断更替,仅仅拥有书本知识,已经不足以支撑未来的发展,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变成了人的能力。
这种焦虑,同时也是父母自己的人生焦虑,通过转嫁,孩子成了压力最终的载体。可是孩子瘦弱的肩膀,何以支撑千斤之鼎。4月17日晚上海卢浦大桥17岁少年不堪重负和压力,跳桥身亡,触目惊心。
现今,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只不过,父母们还不够耐心,并且期望值过高,而且没有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父母不是孩子人生的裁判和规划师,只是他们某段生命的引路人和陪伴者。
因此,一个合格的父母,应该放下焦虑,认同差异,懂得孩子,陪伴成长。
学习需要秉赋。为人父母,要学会去发现孩子擅长的领域,尊重其爱好,而不是处处要求孩子高人一等。
学习需要方法。为人父母,要做一个给孩子人生路上指点迷津的人,而不是处处指手画脚,完全操控孩子的生活。
学习需要坚持。为人父母,要陪着孩子一起坚持学习,成为那个更加完美的自己,而不是自己打着麻将,刷着手机,却要求孩子埋头学习。
许给孩子一个怎样的未来?始终不能丢弃的是快乐和健康。因为,你快乐了,你的孩子才能快乐,你幸福了,你的孩子才知道什么是幸福。
放下不适合孩子的执念,让孩子成长在健康和充满营养的土壤里,才是父母们最需要做的功课。
(作者单位:松滋市南海小学,本文已刊于5月26日《荆江评论》,详见左下“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