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职评”,想说爱你不容易|山栀子
“职评”,想说爱你不容易
荆州新闻网(特约评论员 山栀子)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信息称,评价标准是教师职称评价的核心问题。在教师相关系列职称改革过程中,人社部聚焦教书育人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不断完善评价标准。(澎湃新闻9月3日)
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而言,职称之痛,可谓深入骨髓。近几年来,关于职称制度改革的建议不止、呼吁不断。中央虽有改革,但因为改革的力度太过微弱,基本没有让身处基层的广大教师感受到改革的“福利”,更不用说改革带来的撬动效应。
中小学教师职称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评价标准”吗?这个结论从何而来?
事实是,虽然一直以来职称评定的顶层设计只有框架性指导意见,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基层中小学的实施细则对“职评标准”的设计更加具体而科学。人社部相关负责人所称的“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都有一定程度的体现,特别是在业绩和贡献上有比较充分的体现。
“量化评分”是各地各校通行的职评机制。如,关于师德,主要采用了“一票否决”和“奖励评优”这两个关键指标进行量化;为照顾基层工作多年的同志,一般都设置了一定的“教龄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对“超工作量”进行了加分,担任班主任、教研组长等特殊岗位进行了倾斜,对“教学质量优胜者”设置了加分;突出教学成果,对教学论文、教育科研、教学比武等进行了加分;奖励下乡支教,对任期内有支教经历给予了加分;为体现同行认诃,一些学校还增加了“认可度民主测评”量化,等等。应该说,这些量化评分政策都遵循了教师的职业特点、体现了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全面考查,具有全面性、科学性、民主性和导向性。随着评价导向的变革,过去那种唯学历、唯论文、唯分数、唯资历的评价机制已经被打破。可以说,在现行评价机制和标准下通过职评竞争而“胜出”的教师,都是同行中的“佼佼者”。
当然,任何一项评价都不可能“完美”,况且职评的对象是“教师”,是做人的工作。
中小学职评问题的核心不在“标准”,而在“指标”。
事实是,中小学教师对现行职评制度最不满意的,并不是“评价标准”,是“职评指标”的人为限制。高级职称对于绝大多数老师而言成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以笔者所在的县市为例,全市4000多在岗教师,符合高级申报条件的达2000人,而每年能申报的高级指标只有40人左右,竞争比例达50:1;每年职评季,各乡镇或学校为竞争1个高级指标而“兴师动众”或“煞费苦心”。绝大多数教师在频频失望中选择了放弃。这样的职称评价,如何引导教师潜心育人?
打破职评指标这个“天花板”,才是最彻底、最有效的改革,才是给予广大中小学教师看得见的“福利”。在公务职级并行制度普遍实施取得良好效应后,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审能否像公务员一样打开通道,这成了广大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
教师职称,应该是对教师资历、能力和水平的一种认定,是教师成长的专业标准。“达标认定”,才是最合理的机制。完善职称评定的各级标准,对符合条件申报的对象进行全面、科学、公正、公开的考核和评价,达标即认定,认定即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这样的职评机制,才能引导教师自我成长、不断向上,追求事业发展和人生成长的更高标准。教师的成长,应该在一种开放、包容、自主的环境中,而不是在同行竞争的紧张压抑中。
强加指标和岗位限制,再美好的东西也会黯然失色。当职评标准和考核机制真正完善了,一所学校、一个地方,即使出现人人都是“高级”,也正有力地彰显了教师队伍的高素质、专业化。
何时,职评不再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何时,职评不再是一种“说不出的痛”?
(作者单位:松滋市教育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