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教育观05】育德是教育的灵魂,动情是德育的关键|朱小蔓

乐乡树人 2022-03-28

育德是教育的灵魂,动情是德育的关键

作者|朱小蔓
来源|《教育研究》

一、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德育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德教育的灵魂是什么?教育究竟能做什么?这是每个时代对教育进行哲学反思时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在反思德育时,则必须回答:德育是什么?它与知识教学有何不同?有魅力的德育的核心特征是什么?



历史地看,在古代,知识与道德,智慧与道德是不分的,它们有机结合而构成人类的生活和教育,并借以提升和丰富人的生命。只是到了近代,知识与道德,智慧与道德才开始分离,特别是后来,教育制度化了,德育在追求形式化的教育中被抽离出来、单列起来,情感在追求知性的德育中被排斥出去或被看成一个单一的心理因素,知识与道德之间,智慧与德性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分界。此后,教育便逐渐地失去其德性的光彩,而德育也日渐丧失其生命的激情和情感的魅力。
 
教育与德育、德性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古代哲学大家那里曾被作过反复的、深刻的揭示和强调。亚里士多德曾深刻指出:教育是培养人的“美德的事业”。苏格拉底说:知识即美德。学知识即为成就美德。而且,当时所讲的知识主要是指“懂道理”的知识,而不是今天所讲的事实性知识。因此,知识与美德常常可以划等号,有知识的人即有美德的人。
 
孔子说:君子“好德”、君子“近仁”。从实践的角度看教育的本质,应强调教育目的性即善的目的性,实践本身内蕴着合目的的善即内蕴着道德。亚里士多德曾经深刻预见,教育作为实践活动,就应是内在地、有目的地“导向善”的活动。柏拉图一直强调“善的理念”。他认为,教育也应该有知识的传播,但一般的知识只是意见而不是真理;追求善的理念才是最重要的,才是教育的根本。教育集中到一点就是造就美德。而且古代的“德”是内在于生命的,智德一体的人才称得上“智慧”的人。上述思想一直被作为教育的一个传统。

进而言之,古代的哲学家们普遍认为,人的认识、情感反应、行为习惯都要有一种定向,导向美德的方向。教育的方向就是导向德,因此育德是教育的“灵魂”。
 
但是经过中世纪、近代,教育的这种存在状态和本质特性开始向另外的方向演化。到中世纪,这一传统被部分继承,但已把德变为教条、戒律,变成外在、僵化的东西,变成束缚人的东西。到了近代,知识成批量地增加,学校教育开始制度化。知识传播在教育中的空前突显,掩盖、遮蔽了导向德的教育的本质。随着科技发展,改造自然大于或高于生命本身,人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开始异化。本来是生命一体化的东西,一旦变成生命外在的东西,便不再是生命本身的需要了,进而变成束缚人、压迫人的东西,于是受教育者便普遍产生了一种想远离、逃脱和反叛这种教育的生命冲动。
 
正是因为看到了当代教育的这种深层缺陷,江泽民同志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整个《谈话》的核心就是讲教育的教育性问题、育德问题。江泽民同志从战略高度透视教育的本质,明确而深刻地指出:教育的灵魂就是思想品德教育。他反复强调,不能只进行单纯的、片面的知识教学;对青少年的德育,不仅是各级各类学校的责任,而且要放到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议事日程上来,要高度重视和空前加强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了解、引导和培养。

二、当代德育实效性低靡的归因分析及改革路向

当代德育实效性低靡的原因,从根本上作哲学分析,是知德分离、智德分离。在这种分离状态下,德育变成被割裂的教育的一部分,而不再是生命、灵魂的统领性的东西了。德育本来该贯彻在德、智、体、美等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但却把它抽离出来,并使之独立运行。这样一来,整个德育便丧失了其发挥功能和作用的土壤和氛围。
 
从深层看,缺乏情感性是现行德育的机能性缺陷。现行德育并没有把情感作为其核心目标。而道德的深层本质应该是发于情、出于自愿的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本质精神是自由、自律。事实上,只有用率真的情感才能标志人的行为表现是否是真诚的、自愿的。德育要重视培养人的优美的、良好的情感和情操。必须努力使人的话语、行为习惯等变为内心的感受、动机的一部分。

现代德育学理论揭示,在德育过程中必须经过由外到内,由内到外,不断内化、不断外化的循环往复之后,受教育者的道德才可能形成。并不是把外在的规范告诉给受教育者之后,就会变为他的美德。而在这里,道德规范本身的特点和价值也很重要,好的道德规范应该是生命内在的要求,而不应该是游离于生命之外的什么东西。只有内发、外烁的有机结合,才会成德。现行德育没有对情感的品质、状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激发,忽略了它的德育内化的能力,往往以教多少知识、培养多少行为、参加多少活动为满足。其实,继续深究下去,没有或缺乏真情实感的言语和行为,并不是真正的美德。

从道德发生学的角度看,道德是一个高度情境化的东西。当我们说某人有没有道德时,不能脱离具体的情境去谈。古今中外德育的大量事实反复证明,任何国家,如果只是在课堂里、在与具体情境无关的环境下讲道德,那么,其德育就无法避免低效甚至无效的命运。更何况现行德育实践过程中显示出的一个令人费解的事实是,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自身也缺乏情感、信念的投入,有些教育者只是例行公事似地向受教育者讲解、传授道德规范。这样的教育,怎能培养受教育者的灵魂呢?这样的德育,又怎能培养出受教育者的道德呢?须知,道德学习和知识学习根本不同的一点是,知识学习是主—客关系,而道德学习则是主—主关系。

事实上,生命需要信息,需要学习,需要知识,需要美德。有实验证明,只给婴儿喂食而不给他信息,不同他交流,没有快乐,婴儿逐渐变得焦躁不安、出现身心健康危机。可见,好的教育和德育不仅符合教育规律,还应该是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在此,情感可能是生命最内核的东西,它是最率真、最个性的品性,是极不易伪装的东西。可以设想用情感作为生命的一个重要标志,从而也作为教育和德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反观古今中外的教育史和德育史,可以明晰地看到这样一条基本线索,那就是:任何社会,当把德育从教育中抽离出来的时候,德育必定丧失其现实效能,而且教育也随之丧失其内在的、根本的目的;而当把情感从德育中抽离出来、只剩下干巴巴的道德规范知识传授的时候,德育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它的魅力。为此,教育把育德作为核心和灵魂,是其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而德育把情感培养作为其核心追求目标,则是构建有魅力德育的关键所在。

由此可见,如果要从根本上深化德育改革,需要科学把握德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通过师—生、生—生之间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交往,进而转化为精神沟通、交往和理解的“我—你”关系,来增强德育的情境性、情感性和生命活力,以取得德育的实效。
推荐阅读:
1、【上清走笔49】我们为什么选择“新教育”|山栀子
2、【随笔】人生如四季|山栀子
3、【新教育观04】朱永新: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4、【新教育观03】面向未来的课程改革|程红兵
5、【新教育观02】拧紧时间的水龙头|朱永新
6、【同题评论】新时代劳动教育,怎么看?|山栀子非常关注李远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