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同题评论】孩子商场“偷玩具”,亲妈报警,你怎么看?|胡玲 罗媛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荆州新闻网(特约评论员 胡玲)近日,广东佛山110接到一个特殊的求助电话,一名7岁女孩在商场偷玩具却不承认,亲妈无奈之下,报警请警察到场帮忙教导。此消息冲上热搜,引发网友激烈辩论。(广州日报8月2日)有人觉得母亲这样做伤害了孩子,不照顾孩子的自尊心。更多的网友觉得这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教育因人而异,但底线需人人遵守。任何一个事件,对于不同的教育对象,同样的教育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对于同一个教育对象,不同的教育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在教育上强调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孩子的自尊固然重要,但前提是建立在正确的心态上。妈妈报警的前提是孩子有确凿的偷窃行为,有现场监控为证,以及无论妈妈和店员怎么问,孩子就是不肯承认。而且妈妈何尝不知此事报警扩大,更有伤自己的“面子”,但是为了帮助孩子纠正错误,明确不偷不抢乃是做人和法律的底线,她依然选择报警请求帮助。我们可以说妈妈在孩子更小的时候的教育有所欠缺,但哪一个父母又能保证自己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做到了完美呢?而且妈妈没有气急败坏,没有对孩子拳脚相加,而是选择报警求助,同时也是借助社会资源教育自己的孩子,是妈妈教育方式的一种完善。也许有网友觉得孩子还小,不懂得偷窃的真正后果,只是抵挡不住玩具的诱惑。孩子确实还小,也没有形成完整正确的价值观,但妈妈此举不就是最好的帮助孩子建立正确价值观,懂得法律底线的最好举措吗?让孩子从小深刻铭记法律和做人的底线,才能更好地避免长大后走上错误道路的可能性。警察是人民的警察,人民的事无小事。也有网友认为这样的小事出警,会导致公安资源的浪费,如果人人都像这位妈妈这样教育孩子,那警察就忙不过来了。首先这个是个案,毕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有这样的偷窃行为;其次这种警情对于警察来说也许是小事,但对于这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却是人生的大事,而且警方选择出警,也充分说明警方也觉得百姓的需要和孩子的成长并不是小事。民警孔宪欣到达现场后,先是安慰伤心哭泣的小女孩,等到孩子停止哭泣,才跟孩子慢慢聊天,并在聊天的过程中讲起自己身边的案例,让她明白一些人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都是因为小时候养成小偷小摸的坏习惯。经过孔宪欣一个多小时的耐心教育,女孩终于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鼓起勇气向店铺工作人员和母亲王女士道歉,并承诺以后再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民警的教育有温度有力度,孩子经过这样的教育,心灵的冲击和意识到的后果一定比妈妈单纯的说教更有效果。每一个孩子都是在一次次错误中不断成长,但如何利用错误资源,衍生正确的教育却是对教育者智慧和能力的考验。这里的教育者,是老师,是学校,是家长,也是社会。有些错误可以犯,有些错误一旦犯了,代价将极为惨重,让孩子越早明白这个道理,越能避免不必要的悲剧。事件中孩子最终能战胜自己,敢于认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更好的帮助了孩子面对成长的挫折。很多新闻报道中受一点批评与挫折就选择轻生的孩子,就是小时缺少这样的挫折教育和成长教育。法律有底线,教育无小事。亲妈有招数,警察有温度。如此,孩子的成长,才有觉悟。(作者单位:松滋市南海小学,本文已刊于8月3日《荆江评论》,详见左下阅读原文)
教育艺术需要穷极一生的智慧● 罗 媛
近日,七岁女童商场偷拿玩具亲妈报警的消息一经传开,网上议论沸沸扬扬,两种观点形成鲜明对立。一些人赞成妈妈大公无私,正义凛然的教育方式;一些人觉得妈妈的家庭教育方式太过“残忍”,不讲亲情,连一点小事都惊动警察,不仅浪费了人力资源,还严重伤害了小孩子脆弱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或者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致且复杂的任务。教育,家庭教育究竟怎样才能培养出一个品学兼优,自己认为的别人家的完美孩子呢?而真正的完美存在吗?我们每个人本就是不完美的小孩,世界上也不可能存在百分百完美的人或物。如果不是网络的推波助澜,或许这只会是你我从未听闻的一件普通平常小事罢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这位妈妈与众不同的处理方式可能刷新了我们的传统认知,一时成为了众矢之的。再者,我们并不是当事人,只是一群围观的热心群众。或许这“美丽的错误”过了今天的热度,转身就成了被我们遗忘了的一则茶余饭后谈资而已。未经他人苦,莫劝人善。我们不能站在道德的顶端去指责什么,我们所看到的或许仅仅就是部分,没有经历过,为什么要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恶意揣度妈妈的做法,用语言暴力去攻击别人呢?网络时代的语言暴力是不是应该停歇?为什么要苛责孩子的父母,指责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否有问题,将普通的他们推到舆论的封口浪尖,搅乱原本平静的生活呢?是如了谁的愿?又或是遂了谁的心?记得一位专家说过:人生路上的门槛很多,上岗前的文凭、证件等硬性要求和实习时间的考察都会筛选过滤掉部分“次品”。而只有婚姻是没有门槛的,做父母是没有实习期的。孩子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父母,父母没有给孩子一个优越的物质生活也并不是他们所愿意看到的。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百个家庭就有百种家庭教育方式,我们有谁敢自我标榜说我的家庭教育就是无比优秀的,完美的?其次,小孩觉得家庭条件困难没有主动开口跟妈妈要求要买,结果自己主动将喜欢的东西悄悄“收入囊中”,事后不愿意跟妈妈和店员承认,网友说孩子的心理健康有问题,是谁给出了心理健康报告?还是透过屏幕就能诊断清楚病因呢?还有网友指责母亲应该首先买单,带回家教育,不应该将事情摊开来,抹了小孩子的面子,伤了孩子脆弱的心灵。试问谁的心灵不脆弱,我们成人的心就是铁石心肠吗?我们都曾经在反反复复中追问自己的人生,难道就是每一步都走上极为正确的道路了吗?又有多少次在辗转反侧中懊悔自己人生当初的选择是“瞎了眼”。如果没有小时候的抗挫折教育,什么问题都被掩盖起来,家人都会帮你承担,温室的花朵遇到寒冬,走出舒适圈还能存活吗?一件事情也犹如硬币一般,都有正反两面。我们能做的是权衡利弊之后能做出的就是选择自己认为的利益最大化,伤害最小化。我想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出发,她也是“舐犊情深”的。采访视频里的语音我听到了她说曾经看见一位教育家也是遇到类似的事情进行了报警处理。更何况孩子还有电话手表,几个“扭扭蛋”就成了家里穷买不起的理由我想还是不成立的。心若贫瘠,则万物顿失生机,世界便非黑即白。给孩子成长的时间,给父母多点理解宽容,还世界一片彩色的晴空,万物皆可爱,只因你我所占的角度不同,仅此而已。教育的艺术,是需要穷极一生的智慧。学习,经历成长也是我们永无止尽的人生修炼。
(作者单位:松滋市杨林市镇大河北小学)推荐阅读:1、【时评】愿同学少年清新如莲|刘婉璐2、【黄老师讲作文64】组合优美,结构精致|山栀子3、【时评】《平安经》让人的大脑沟回难以“平安” |胡 玲4、【时评】两粒莲花种子,孕育家国情怀| 胡 玲5、【时评】《平安经》里诵平安,安也?笑也?|罗 媛6、【时评】用“清朗”网络环境“护苗”成长|罗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