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推荐】高中普通班和重点班,差距究竟有多大?

乐乡树人 2022-03-28



我很难过,初升高没有考好,本来能上精英班结果被分到了普通班。


怎么办啊,我在普通班级属于普通水平,还有上好学校的希望吗?


求安慰!分班考试考砸了,没去上好班,感觉人生都和实验班的人他们从此分层了。



经常有同学留言因为没有分到好班而忧心忡忡,大家都想去重点班,可也有种声音质疑,重点班真的有那么好吗?


今天来给大家好好唠唠。



普通班VS重点班,区别在哪里?


师资力量


教师:


实验班老师只教一个班,并且为全校一流教师,完全按自己意愿教学。

普通班每个老师带三到四个班,教师资历参差不齐,全级进度统一,所以有些教师不能根据学生情况自由变化。


资源:

普通班全级统一,所以很少发资料和阅读材料。

实验班配有打印机,老师平时上网看到什么都可以打印下来,学生每人一份,平时看到好的题目也打印下来,随时可做。


——@小螺号


学习深度


有些重点班的老师基本不讲普通题,成绩偏弱的同学很可能跟不上。


——@苏格拉晴 


重点班的教学进度每天比普通班快几页书;重点班的学生每天比普通班的学生多做几道题、多背几个单词;重点班的老师每天在办公室和教室多呆几十分钟……


——@植男


学习氛围


重点班的学习氛围更浓,人是一种氛围动物,周边的人都在学习的时候你一个人不学会显得格格不入,会自己逼迫自己去学习。


重点班的竞争是直观的,可能年级第一就在你的前排,可能物理满分的就是你的同桌。你的竞争压力会很大,因为你们是一个班的,能够最直观的了解差距。


但在普通班最大的问题是你不知道其他好学生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没有一个追赶的方向。


——@懒洋洋的毛熊君 


同班同学,你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普通班你可能得到的回应会是一片的摇头不知道,但是在重点班会有同学告诉你解决方法,或者和你一起讨论。


——@植男  


眼界与人脉


眼界还是挺重要的,能去重点班就尽量别呆在普通班。我以前的同学有高二就保送北大的,化竞拿到全国金牌被清华提前录取的,有八九岁就拿过珠心算世界冠军的,有参加过汉字听写大会的......     

      

有时候你可能不能达到那个高度,但是这些人会让你认识你自己的渺小,让你有面镜子,不骄傲。


——@秦易 


重点班,你的同学都是将来985/211的社会精英,单从人脉上讲就领先太多了。


——@肉肉 





可是没在重点班,就没救了吗?

重点班的资源有限,万一我们被分到了普通班,难道真的就注定要比重点班的学生差吗?


不不不,咱可不要这么轻易认命


即使在普通班,也会有成绩很好很自律的学霸,普通班学生在年级中名列前茅,考上名校的故事也并不算少见。腾远君上高中时,身边就有喜欢普通班轻松氛围,即使成绩很好也不愿意转去重点班的学霸,也见过因为在重点班压力太大难以承受,主动要求换到普通班的同学。


分班只是说明过去的成绩,并不决定你接下来应该怎么学


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社会,无力改变学校的制度,但是我们可以做好自己。


保持努力,一切都在自己手中,毕竟大学门口没有挂着“只招收重点班学生”的牌子,重点班或普通班都只是一个暂时的标签,最终的判定,是来自于你的高考成绩。


但是,如果沉溺于安稳,把自己的失败和颓废归咎于学习氛围不浓、老师不好、自己基础不牢固,还没高考就失去信心,嘴里念叨着要努力,行动上却一拖再拖,对每一次失败麻木,把自己放到失败者的位置并心安理得地接受,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谁还能拯救你?


没有人能限制你的能力,阻止你的进步,除了你自己


你以为学到晚上12点就够了,却没看到有人学到凌晨一两点,


你以为把错题抄在本子上就没事了,却没看到别人抄完后还马上又做了一遍,


你以为一周做4套试卷已经很了不起,却没看到别人一周就做完一本真题集。


若不快马加鞭,才会真正被他人甩在身后。


若你安于现状,普普通通,这里就是你沉沦的地狱;


若你能在普通班做出不普通的事,这里就是你腾飞的天堂。



就像我们常常会看到的,重点班只是比普通班的一本率高,这毋庸置疑。


但具体到个人,就是个人和个人的比较,和班级没关系。正如普通班的前五名一定不比重点班的后五名差。


所以,如果你在普通班,那就努力变得不普通。如果你在重点班,也千万别别变普通。


加油,高中生!


|声明:文章来源学科竞赛网、高考直通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微信xuxu1582660删除

推荐阅读:1、【时评】女生短发就是“中学模样”|山栀子2、【推荐】《红楼梦》最经典的12首诗词,读懂了才是人生3、【家教】孩子,妈妈希望你能遇见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刘 娜4、【家教】家校共育,一场爱与信任的邂逅|山栀子5、【家教】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李跃儿6、【家教】危险的“14岁”现象,父母再难也要陪孩子度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