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沙糖——饥饿童年的回忆

2017-09-22 互联杂谈4


互联杂谈按:

封号后,互联杂谈4会将部分文章重新补发,已经看过的朋友请忽略。新文章会主要发在:互联杂谈2/hulianzatan2。


点此关注互联杂谈2


作者授权互联杂谈发布

建国初期,新中国百废待兴。六零年前后三年自然灾害,饥饿已是我们生活的常态。幸得本人时当童年,没有大人们那种无奈的忧虑。 … 豪贤路142号与我们140号是一墙之隔。它是一间装糖的仓库,据说也存过食品。但我印象中进货入仓的,更多是沙糖。

在沙糖进货的日子,一般都聚集着十几二十个小孩,及二三个老人。童年生活有时很无聊,站上半小时左右看沙糖入仓,也是我们的‘娱乐’’之一。 站着看的,算是‘守法’的了。一些十二三岁的少年,其实早已虎视耽耽,弯着腰在傍着货车旁边准备行动啦。 他们蜷缩在车侧面,等所有工人都跳下车后,用小刀插入饱满的沙糖麻袋,于是沙糖细细地流入他们准备好的小袋子,仅几秒时间,再用手大力把小口夯实,然后撒脚往仓边路方向跑去。几乎屡战屡胜。 别以为工人不发现,每次工人只不过跺跺地面,扯大嗓门喝几句,佯装追赶,却从来不追。壮实健硕的搬运工人,根本跑不过那精瘦的少年们。

有一次,同样情景出现了,工头吓唬了几句,转头却一声长叹,无字的叹惜道出了多少对少年们,因饥饿而“行动”的宽恕。 这几个少年是我们140号印刷厂宿舍的子弟,成年后个个奉公守法,更有成为实干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企业家。

沙糖进仓时间颇长,工人从大货车扛上一百斤重的沙糖,嘴里咬銜着写着号码的竹片,进到门口有专人坐着收他们的竹片,用以计算他们扛了多少袋的凭证。

沉重的沙糖压着他们的头颈,步履沉重,嘴里有时诙谐地吟唱着广东劳力工人们的劳动号子。"嘿呀哄,嘿呀哄,顶硬上啊,鬼叫你穷啊“。 而我们的目光跟着那大麻袋的沙糖游移,贪婪,饥饿的眼神里,渴望着,有糖水吃多好啊……。 偶尔,会有一些线口缝得不紧的麻袋尾会漏出沙糖来,旁观人群有些灵动的小孩,立即伸出早已准备好的饭碗,步步追尾接着。

这样的举动会防碍工人的搬运,工头就会扬手把小孩赶走。小孩只好拿着"战利品"离开,但是,只要他只接到一勺子,也是高兴了。晚上,他就可以向父母和家人展示他因机灵(不用糖票和钱)而拥有了沙糖。

沙糖入仓后,多多少少地上会有一些洒落下的沙糖。这时,会有一二个老人会用小扫把,把沙糖和泥沙一并扫起装上碗,晚上会用水把它煮开,过滤了泥沙,它就是可口的糖水啦。

六十年代初,能喝上一碗糖水。就像今天月薪一千五元的人,吃上一餐法国鹅盰。几率之低随你想像吧。

历史的選写不能离开真和实。作为与共和国一路走来的当事人,是,想忘,也总不能忘。

作者林翠霞

互联杂谈后记:

普通人的记忆,普通人的故事。

总会有些人说,你看以前我们连糖都吃不到,如今已经变成《》,那么应该感谢XX,感谢XX......

可是当年我们吃不到糖的时候,我们的邻居呢?》,你觉得,谁该感谢谁呢?

欢迎普通人写普通人的记忆,让我们一起记录一个真实的历史。

投稿请加下方小编微信。


相关文章

长按下方二维码打赏


金额随意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长按下方二维码加

小编互莲2个人微信

防止失联,朋友圈更精彩!

注意因为每个个人微信好友数有限制,

所以无名,互莲,互莲2等只要加其一即可,留出位置给新朋友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