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来了!看看往届好文再动笔!(二)|暑假读好书
小
媒
君
说
第十二届广东省中小学“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你投搞了没?快来看看往届活动中获奖的优秀征文,取取经,相信下一个获奖者就是你哦!
别让传统文化离我们远去
——读《中国节气:时间编织的二十四道锦笺》有感
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五年级 刘思辰
刚拿到《中国节气:时间编织的二十四道锦笺》这本书,我挺好奇:节气有什么好写的啊?二年级的时候我就背诵过的二十四节气歌,但这些节气的名字仿佛只存在于书本中,偶尔才会在某个日子被提及。我查过资料,节气的产生是因为古代中国使用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历”,是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制定的,但是当时中国是农耕社会,需要严格按照太阳运行情况来开展农业生产,于是聪明的中国人便在农历中加入了“二十四节气”,用来反映太阳运行的周期,指导农业活动。
说起农历,它总让我产生错乱感。前几天是我的生日,可是早在上两周我已经收到一次外婆的祝福了,这样的节奏从我出生开始几乎每年都在重复。我曾经疑惑地问妈妈:“难道我出生过两次吗?”妈妈笑着解释:“当然不是,那是因为外婆记得的是你的农历生日。”我早已习惯了使用公历,它让世界变得那么规律那么准确,而农历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事儿,如果不去专门查日历,你永远不知道今天是农历几月几号或者是什么节气。
当我翻开这本包装精美的小书,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古朴的中国风,一幅幅精致的水墨国画插图让我爱不释手。像清明时节的梨花风杏花雨,谷雨时节的一簸箕新茶,立夏时节的一瓶荷花,还有夏至时节跳跃在扁豆上的蟋蟀,一草一木一虫一物充满着生活的气息,显得如此安静美好。然后便是文字,写的都是北方的事物,从立春写到大寒,介绍了跟二十四节气相关的风俗、典故和作者的个人经历,趣味盎然又格外温馨。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独有的,它让一年有了分明的四季。我想它的发明是古人的智慧,也是对大自然的尊重。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每个时节就应该做每个时节里该做的事情。惊蛰到了,万物复苏,春耕开始备耕;谷雨节气,布谷鸟叫了,催促人们趁时播种;芒种是收获麦子的季节又是播种稻子的时节;处暑的时候麦子收割完毕,开始晾晒入囤了,错过了某个节气,大自然便会把你抛下。于是,人们便总结出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芒种芒种,忙收忙种”“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无一不是在提醒我们要遵循大自然的脚步。广东人喜欢陈皮,记得有一年冬天,爸爸从新会买了好多大红柑子回来准备晒陈皮,原本晒陈皮必须要趁着冬至前的北风和阳光晾晒的,但是由于爸爸临时要出差两个星期,等他回家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冬至,后来连续一个月的阴雨天气让那些陈皮都发霉了。所以说二十四节气里面蕴藏的道理是多么深奥,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啊。
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北方传统民俗,比如元旦要吃驴肉,谓之“嚼鬼”,立春要吃萝卜,谓之“咬春”,重阳节吃花糕,叫做“层层登高步步高升”,春分祭日,要吃太阳饼,秋分祭月,要买兔儿爷,这些充满人情味的习俗,让人对生活充满了期盼。我生活在南方的城市广州,对于书里提到的各种民俗是陌生的,但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广州有什么传统民俗呢?我努力地回忆,除了逛花街、吃月饼、重阳登高等几个片段外,脑子竟然一片空白。很多时候我们会记得在万圣节的晚上穿上古怪的服饰举办晚会,盼望着在圣诞节晚上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甚至很清楚在感恩节是要吃火鸡,但是对于自己的传统习俗却已经变得陌生了。想呀想,我想起外公外婆每年暑假都会为一个“七夕节”忙碌,他们要准备七种水果、七杯茶、七碗凉粉,到了夜晚便摆放在阳台,他们告诉我这种习俗是“乞巧”,为的是祝福家里的小孩子聪明伶俐。我便学着大人的模样鞠躬敬茶,对夜空祈祷一番,其实心里最盼望的还是桌子上那碗淋着红糖水的凉粉。可惜,这样美好的仪式只有外公外婆在家的时候才会举办,而爸爸妈妈他们已经不再讲究了,这些传统会不会终有一天被遗忘呢?
我翻开桌上的日历,发现再过几日便是秋分了。作者在书中是这样写的:“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秋可以向此时分,燕也可以在明日去,但是带有我们民族民俗文化传统的东西,不要也一起远去了呀!我想他也说出了我此时的心声。
指导老师 衷 颖
相关文章链接:
嘿!你的暑假可不能少了第十二届广东省中小学“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
往届好文(一):难忘乡情
往期推荐
来源:“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组委会
广东教育传媒 ,做您身边的教育资讯专家